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芬蘭教育】從小自決能力 全校齊幫SEN實踐真正共融! ...
查看: 6754|回覆: 32
go

【芬蘭教育】從小自決能力 全校齊幫SEN實踐真正共融! [複製鏈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419
1#
發表於 19-1-2 15:26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作者:


香港教育制度備受抨擊,家長小孩都叫苦連天,在港教書二十年的滙基書院(東九龍)副校長劉振華,早前走訪芬蘭,實地體驗當地享譽全球的的教育制度與教學模式,究竟這個人人歌頌的制度有什麼特別之處,哪些地方得香港反思借鑑?




滙基書院(東九龍)副校長劉振華(右一)早前到芬蘭實地體驗當地享譽全球的教育制度與教學模式。


1. 免費教育──從小讀到博士都不用付學費

芬蘭政府相信,優質的教育可以在最快速的時間內提升國家年輕人的質素,因此早於70年代開始計劃免費教育,務求讓全國上下所有人由7歲入學開始,一直唸書唸到碩士、博士都毋須支付學費。學校甚至會提供免費午餐,以杜絕有人因家境而無法上學的情況。

2. 人人平等──不懂不要緊,老師會等你

芬蘭教育認為所有學生平等,沒有所謂「高材生」等標籤,學校也不像香港般分等級,所以孩子通常都會到住所附近的學校上學,因為無論到哪一所學校,學生所獲得的教育都一樣。
然而,每個人的學習速度和方式都不盡相同,在一個班級裏,總有些人學得較快,有些人學得較慢,老師該怎樣調整教學速度呢?

劉Sir指,香港的老師受教育制度所限,通常會選擇「少數服從多數」,以學得快的學生會為指標去追趕課程進度,學得慢的學生只能默默從後追趕,或自行補習,跟不上的學生只能被標籤為「輸家」。

反觀芬蘭教育,即使班上只有一位學生追不上,老師都願意等,願意花更多時間和心機去教導,也因此同儕之間會更落力互相教學,一起共同進步。

3. 課時短、功課少、考試少──無壓力下愉快學習

從芬蘭的上課時間表可以得知,無論老師或學生,他們都相當重視休息。芬蘭的學校每節課約35至40分鐘,每上畢一至兩課便會休息20至30分鐘,全日上課時間只有約三小時,因為他們相信人高度專注的時間有限,與其課時長但學生不「入腦」,倒不如課時短,精簡地教重點,讓學生自己消化和思考知識,反而更有學習成效。

而且,芬蘭學制盡量簡化考試制度,高中三年期間,學生可以讀十科或以上選修,但中六畢業試實際只有四至六科需要考試,這讓學生能夠在沒有考試壓力的情況下,因應個人興趣選擇涉獵不同範疇的科目,這做法能夠保持學生的學習熱誠之餘,亦能讓他們將來的出路更多元化。




4. 真正的共融教育──全校一起幫助SEN學生

雖然香港政府表面上致力推動融合教育,但實行的方法及成效一直存疑,老師為了追趕課程進度已分身不暇,又何來時間和心力對SEN學生因材施教呢?加上傳統中國社會認為「家醜不出外傳」,所以香港的SEN學生總是十分「低調」,劉Sir透露,在香港的學校,有時候連班主任也未必知道自己的班上有否SEN學生,因校方收生後,要由家長通知才會知道學生的情況。

在芬蘭,有特殊需要的學生並不會與「羞恥」、「家醜」等負面標籤扯上關係,對他們來說,承認患有ADHD就跟承認患上感冒一樣,只是一件平常事。學生如果有需要可以隨時離開課室,課堂期間也隨時會有專業人員坐在學生旁邊提供協助。

而且,校內不同的專業人員,包括班主任、科目老師、特殊教育老師、社工、教育心理學家、家長等,會定期開會商討可以怎樣幫助SEN學生,甚至會按需要邀請學生一同參與會議。

劉Sir觀察到,幾乎全校師生都知道哪些學生有需要,但整個文化環境讓學生之間學懂互相尊重,有技巧地和諧共處:「他們認為有特殊需要並不是什麼羞恥的事,這一點頗值得香港反思,這是真正的共融。」

5. 從小訓練獨立自主──建立清晰的人生方向

芬蘭人從小自行走路上學,不會有人幫忙背書包,即使下大雪也照常上學,而且每個孩子6歲前都一定要學會200米游泳,這些生活文化讓孩子知道:必須學會獨立,要懂得自己解決問題。
而學校的角色在於幫助學生找到方向,所以每個孩子唸到初中二年級時,學校都會安排一星期不用上課,讓孩子自行尋找工作經驗,完成後只需填寫表格簡單報告。中三則有類似生涯規劃的課堂,老師會為學生講解整個升學制度,並與學生一起計劃前路。




無論出生於哪個地方,每人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之上,劉Sir認為是成長和學習的環境造就出不同的人:「香港學生普遍表達能力不俗,學習能力亦絕不遜色,唯獨缺乏清晰的人生目標,不懂計劃前路。原因可能與家人有關,因為父母早已幫子女計劃好一切;亦可能與教育制度有關,因為只有公開試一條出路。」

或許,真正的優質教育並沒有所謂的「贏在起跑線」,而是孩子整個學習的大環境中,有否得到成長的空間和機會。芬蘭教育未必完美,卻有不少優點值得香港借鑑。

相關文章:訪芬蘭、台灣覓最佳教學法 資深港師:香港家長有能力改變填鴨式制度

即到親子語睇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1    0    0    0

Rank: 3Rank: 3


191
33#
發表於 19-1-14 15:07 |只看該作者
樓主的文章重點,之前回應者完全無視,有點可悲。

文章藉一直資校副校長的口,去借其到訪芬蘭的經驗,評價其教育制度與教學模式,使讀者了解芬蘭如何幫助SEN學生。

或許昔日科目精英還是放不下一己身段,只說香港教育系統完全做不來的事項,例如大學全面免費教育,給予SEN學生同等的被取錄機會;學校教師等學生無期追上課程指定水平,教師無償工時為個別SEN學生補習;教師可無視公開試要求而為SEN學生進行教學設計而無需被問責,SEN學生有study-life balance因而能愉快學習等。

他並沒有說匯基做了多少,或將能做多少。

當然,老問題還是教育局中能重視和對學製改變的官員有多少?

Rank: 5Rank: 5


1562
32#
發表於 19-1-10 13:28 |只看該作者

Rank: 7Rank: 7Rank: 7


13443
31#
發表於 19-1-8 15:41 |只看該作者
JustAParent 發表於 19-1-8 08:07
哈哈,我同意你,感同身受既。

不過,你唔看小看我地偉大既特區政府。轉福利社會?好!不過先加你一兩倍 ...
冇你咁透徹添,仲諗住快啲用晒啲錢可以攤大手板問中央攞。

Rank: 6Rank: 6


8834
30#
發表於 19-1-8 08:07 |只看該作者
akys 發表於 19-1-7 23:33
今時今日,我覺得福利主義好喎!反正遲早俾人瓜分,早啲用晒佢唔使眼冤。
...

哈哈,我同意你,感同身受既。

不過,你唔看小看我地偉大既特區政府。轉福利社會?好!不過先加你一兩倍稅。之後都係福利新香港人     

Rank: 7Rank: 7Rank: 7


13443
29#
發表於 19-1-7 23:33 |只看該作者
JustAParent 發表於 19-1-7 21:26
我覺得土地多少反而唔係重點。芬蘭巨大財富其實好大部份係冷戰時佢作為蘇聯西歐橋樑所累積,至於林業現代 ...
今時今日,我覺得福利主義好喎!反正遲早俾人瓜分,早啲用晒佢唔使眼冤。

Rank: 6Rank: 6


8834
28#
發表於 19-1-7 22:26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9-1-7 22:09
香港由上世紀 3%入二大,到八大加二三間私大,遙距課程不計其數,仲未計副學士,你話香港教育「平等」左幾 ...

好彩你仲識係平等兩個字加個括號,明知答案就咪鬼問啦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7#
發表於 19-1-7 22:15 |只看該作者
JustAParent 發表於 19-1-7 17:52
所以我話財富管理服務係好有用既

唔算因爲財富管理服務有用,係因為呀梅不一並比所有錢梅媽有用。

這不能叫做「呀梅比哂財產梅媽」。因為梅媽除每月十萬,她無權運用財產。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6#
發表於 19-1-7 22:09 |只看該作者
JustAParent 發表於 19-1-7 21:26
我覺得土地多少反而唔係重點。芬蘭巨大財富其實好大部份係冷戰時佢作為蘇聯西歐橋樑所累積,至於林業現代 ...

香港由上世紀 3%入二大,到八大加二三間私大,遙距課程不計其數,仲未計副學士,你話香港教育「平等」左幾多?

將來繼續更平等定開倒車?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6Rank: 6


8834
25#
發表於 19-1-7 21:2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ustAParent 於 19-1-7 21:34 編輯
b3410 發表於 19-1-7 08:49
幾時香港人均住宅面積可以做到同北歐接近,就可以認真考慮芬蘭教育制度。或者父母返工放工時間,福 ...

我覺得土地多少反而唔係重點。芬蘭巨大財富其實好大部份係冷戰時佢作為蘇聯西歐橋樑所累積,至於林業現代化手機發展等已是後話。呢點同香港作為中國西方橋樑發跡相似。只係芬蘭香港制度上,走上完全相反既路。芬蘭係福利社會,崇尚平頭教育,學校不受政府干預,老師地位亦非常高。至於香港,唔駛我介紹啩。

芬蘭教育為世人認識,全因為PISA卓越成績和NOKIA神話,但今日都被亞洲國家取代。講有錢,北歐債務問題已經大到影響全球股市,除非特區政府萬億全部倒落海,否則我寫包單,香港長遠都會有錢過芬蘭。

問題只係,你想唔想香港行福利主義?你信唔信精英教育對整體社會最有利?你覺唔覺得眾(學)生平等? 當其他人唔掂時你會等佢幫佢,還是自己跑快D?

Rank: 6Rank: 6


8834
24#
發表於 19-1-7 17:52 |只看該作者
subb 發表於 19-1-7 17:42
如果不是控制式去比梅媽, 我敢講一早已經敗哂 !

所以我話財富管理服務係好有用既

Rank: 8Rank: 8


15517
23#
發表於 19-1-7 17:42 |只看該作者
JustAParent 發表於 19-1-5 19:51
有十億仲點會輸晒呢。誠哥退休記招已經答咗你,依家所有有錢人都有wealth management團隊睇住,傻仔都唔會 ...
如果不是控制式去比梅媽, 我敢講一早已經敗哂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597
22#
發表於 19-1-7 08:49 |只看該作者
幾時香港人均住宅面積可以做到同北歐接近,就可以認真考慮芬蘭教育制度。或者父母返工放工時間,福利制度可以做到,教育也可以。
富裕程度只是一個方面,資源/文化/生活方式太多因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1#
發表於 19-1-6 17:06 |只看該作者
Vanadium 發表於 19-1-6 15:43
其實講到底,要有芬蘭教育就要去芬蘭,或將香港變到似芬蘭 (但無可能)。

同樣,要有英美教育最好去英美, ...

只有亞洲地區研究?當英美也研究中國,亞洲的時候,在全球化識熱的時候,呢D咪固步自封囉。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0#
發表於 19-1-6 17:03 |只看該作者
Vanadium 發表於 19-1-6 15:25
我唔會覺自己睇野好全面,但好覺得你睇野係更唔全面。

GDP per Capita? 你想講咩呢? 雖然我唔熟呢啲term, ...

Per hour is not useful in this sense.  If HK reduce the number of work hours by 10% do we have a GDP per capita drop by 10%?

GDP per capita 只係常識,「大致」說明經濟能力,芬蘭和香港也是富裕地區。

但你想講乜先得架。

因為錢學唔到?

因為社會文化學唔到?

Never mind,己講完。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3643
19#
發表於 19-1-6 15:4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Vanadium 於 19-1-6 15:49 編輯

其實講到底,要有芬蘭教育就要去芬蘭,或將香港變到似芬蘭 (但無可能)。

同樣,要有英美教育最好去英美,香港都有.....小區域既富有或中產一族,就係送子女去香港既國際學校接受緊近以英美既教育。

每個地區教育同社會背景必然不能分離,要參考都要近似地區先得,現時整個亞洲都得出近似教育模式(其實連社會福利、制度都不約而同地似),我就懷疑呢個係同亞洲地區背景及社會有莫大關係,要改善教育,最好都係亞洲地區大家一齊研究,去到北歐,成個背景真係差得太遠。

Rank: 5Rank: 5


3643
18#
發表於 19-1-6 15:25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9-1-6 01:41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9-1-6 01:42 編輯
你知唔知 Finland and HONG KONG 的 GDP per Capita?
我唔會覺自己睇野好全面,但好覺得你睇野係更唔全面。

GDP per Capita? 你想講咩呢? 雖然我唔熟呢啲term,但你一講,我即以common sense諗起兩樣野,上網一查,原來真係有呢個諗法,雖然我從未學過。

1) GDP per Capita per hour: 賺錢多唔代表一定搵錢能力高,有人做足24小時先搵1萬,有人1分鐘就搵1萬,香港人出名工時長,GDP可能係用血汗換返黎,講咩quality of lif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GDP_(PPP)_per_hour_worked

2) 生活指數: GDP只係講你搵到幾錢,但GDP高亦可能係陪著生活指數高,搵埋唔夠洗。香港對芬蘭比? 芬蘭地大物博人口少,求其上網都搵到資料:

https://hk.feature.appledaily.com/overseasproperty/article/1_57849580?referral=NEXT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7#
發表於 19-1-6 15:02 |只看該作者
JustAParent 發表於 19-1-6 13:02
呢D講法,毫無意義。你去非洲參觀教育,都可以話反思。

風水佬呃你十年八年,你就睇吓D學校係北歐帶D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9-1-6 15:03 編輯

我有說非洲?

古代卜卜齋式背四書五經一字不漏,也有香港現代人不只會以此反思,還要孩子本本背曬一字不漏。

點會無意思。

Rank: 6Rank: 6


8834
16#
發表於 19-1-6 13:02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9-1-6 12:37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9-1-6 12:50 編輯

把一套教育制度原原本本移稙,是痴人說夢。但概念還可以 ...

呢D講法,毫無意義。你去非洲參觀教育,都可以話反思。

風水佬呃你十年八年,你就睇吓D學校係北歐帶D乜野返黎改善香港教育。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5#
發表於 19-1-6 12:37 |只看該作者
JustAParent 發表於 19-1-6 11:22
佢地去睇吓,返到香港上吓報紙吹吓姐,認真你就輸。你估匯基真係會做咩? 北歐教育模式,英美都唔信佢啦,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9-1-6 12:50 編輯

把一套教育制度原原本本移稙,是痴人說夢。但概念還可以反思借鏡,幫助制定教育發展方向。

匯基有口有實,定有口無實,有想總好過無想,是英是美是北歐南歐是中國是南韓,不重要。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