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我如何培養女兒的中文寫作能力
查看: 50759|回覆: 242
go

我如何培養女兒的中文寫作能力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1#
發表於 18-10-1 18:02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8-10-1 18:25 編輯

講中文學習前,先講一段舊事:

記得小弟讀中四時,英文老師對我們說:「讀書很講方法,誰的方法好,誰就有很大的優勢。為甚麼球來時比利頂頭鎚頂得入龍門,別人卻頂不入?他一定掌握到訓練的竅門而別人不知的。」


我對中文寫作能力訓練的見解

1.        閱讀遠比做練習重要, 有閱讀習慣的學生,根基遠比只做練習的高。
2.        有了大量閱讀,就要看閱讀甚麼,閱讀小說所能吸取的語感遠比閱讀科普的高。沒有大量閱讀小說,很難寫出有文采的文章。
3.        有了大量閱讀,而且是小說的話,要有適量的的寫作訓練才可以寫出優秀文章。
4.        寫作有竅門,要教這個竅門,最省時是在孩子有了良好的語感,同時孩子有興趣學習時教。
5.        和一般家長相反,我認為若以文憑試為終點,小一開始教,和中二開始教效果沒有分別,但中二開始教會省時很多。



為甚麼我沒有在女兒小學階段教導女兒的寫作技巧

女兒讀高小時,我曾嘗試教導她寫作技巧,但只要看見她的表情就會知道她並沒有興趣去學習,只想我快一點講完然後去玩耍。我覺得:

1. 如果她沒有興趣,我硬要教她的話,成效會甚微,浪費彼此的時間。
2. 和一般家長相反,我認為若以文憑試為終點,小一開始教,和初中才教,結果沒有甚麼分別。
3. 要學會寫優秀文章,需要的閱讀量非常大,但需要的家做技巧非常小。既然她沒有興趣學習寫作技巧,就讓她集中精力閱讀,待中學時才訓練寫作吧。



我女兒的寫作進度 — 小六

我讀小學時,是升中試時代,任何一個學生都是大量做練習的,但可惜做練習幾乎是一件完全浪費時間的玩意,所以決定中文好壞,只是閱讀量的多寡。當時我中文相當好,有可能是全級百幾個學生寫作能力最高的一個,理由是,我是全級閱讀量最高的學生。沒有有量閱讀的學生,寫作能力自然大不如我。

但我的中文寫作能力,比起同樣是大量閱讀的女兒,又是大有不如,以下是分析我女兒中文寫作能力的發展,讓大家參考一下。

以下一篇是小六作品,經過五年多的閱讀,沒有做過任何補充練習,沒有補過習,我亦基本上沒有教導過她寫作技巧:

================================
商場眾生相

今天,我來到了商場幫媽媽買東西,不要看商場外面好像很冷清,其實裡面是十分熱鬧的。

一踏進商場,就好像來到另一個世界一樣,裡面人來人往,又有七彩繽紛的裝飾,漂亮極了,還有很多店鋪,有化妝品店、衣服店、西餅店、百貨公司和餐廳等等。

有不少人在我面前經過,有幾個少女一面拿著剛買的東西,一面聊天,又有二個婦人在談論今晚吃甚麼菜,在她們前面,是幾個手拖手唱著兒歌的小孩,這個景像真熱鬧。

我幫完媽媽買東西後,走出了商場,又回到那個冷清的世界,本來在外面的人都走進了商場,商場對香港人真是很重要,如果沒有它,香港就不會有「購物天堂」這個美譽了。

Feb 2008
=========================================

從這篇文章看,小六的女兒,和小弟小六時語文根底相近。

1. 論做補充練習練習,因為我是升中試時的產物,我所做的遠比女兒多。但補充練習對寫作的幫助不大,所以這方面並沒有令我得到優勢。
2. 我大量閱讀科普+故事書,我女兒大量閱讀故事書。大家的語感、詞彙量分別不大。
3. 大家都沒有寫作訓練。

結果在小六時,大家打成平手。

這篇文章除了遣詞用句相當不錯外,女兒神來一筆用了一個商場內外鮮明的對比。但這僅是神來之筆,不是每篇作品都能見到,這是沒有寫作訓練的微狀。

我女兒的寫作進度 — 中一

中一到中二上學期時,作文的好壞是波動的,時好時壞,但可以見到,遣詞用句的能力明顯比小六提升了。到中二期中試前,我都沒有教導作文技巧。

===============================================
一件值得我驕傲的事        中一期中試                 4 Dec 2008

讓我告訴你一件值得我驕傲的事吧!這件事是我幫一位老婆婆的經過,聽上去好像很平凡,因為一說「幫人」,總會令人聯想起幫老婆婆,但我就對這件事感到很驕傲。

大約在去年暑假,我和朋友去觀塘逛完商場後,各自回家,我逛了整天,也很累了,在地鐵車廂裡找了個位子坐,想休息一下。

當到下一站,即藍田時,有兩位婆婆走了進來,其中一位看上去比較年老的到我旁邊的空位子坐下,另一位因為車廂中已經沒有坐位,所以要站著和之前那位婆婆講話,然後我發現有些人在望著我,我即時明白了:我要讓位給婆婆,我有些不願意,因為我很累,但沒辦法,我不可以望著一位婆婆辛苦地站在我前面的,於是我無奈地站了起來,示意婆婆坐下。

當婆婆坐下後,在口袋裡掏出一封利是,「究竟她在做甚麼呢?」我心裡想,然後她將利是拿給我,說:「小女孩,妳真好,妳收下這利是吧。」我頓時驚訝地瞪大雙眼望著她,我只是讓了位給她,有必要送利是嗎?但我又有點心動,想收下,但我再認真想想,不行,我怎可以收下一個陌生婆婆的錢呢?何況我讓位是應該的呢?所以我就拒絕了。

為甚麼我感到驕傲呢?因為我可以克服我心裡的猶疑,不收利是。
========================================================

這篇文章的妙處是,原來值得驕傲是另有所指,在讀者意料之外,但又言之成理。

========================================
我的一位鄰居     2009年6月  F.1大考

前一陣子,有位新鄰居搬了過來我家對面,他是自己一個住的,膚色黝黑,老是穿著灰色背心,挺強壯,不過令我印像最深刻的還是他臉上的疤,令人聯想到卡通片裡的奸角,我總覺得他的眼神很兇惡,他還時常自己躲在家裡,奇奇怪怪。

「你覺得他會不會是黑社會?」在等電梯時,和我很熟的鄰居幼羚突然說,「不會吧?我看他好像也沒有紋身呀。」我半信半疑地說道,「很難說,或許他紋在被衣服擋住的地方。」幼羚仍然堅持,突然那位新鄰居走出來,嚇得我們都不敢說話了。在電梯裡時,氣氛非常緊張,我們是動也不敢動,氣也不敢喘,生怕他會吃掉我們。

自從那次之後,我連早安也不敢在他面前說,看都不敢看他一眼。但有一次我看到他,令我對他改觀了,有一天我放學正要回家,看到他在我前面,我當然立即找地方躲起來,然後再看一看,發現他竟然在幫一位老婆婆拾回在地上的橙,但那婆婆連謝也不謝,好像很害怕地走了,我看到他失落的眼神,我想:「其實他應該不是壞人吧!」

有一天,我終於鼓起勇氣和他說了聲「早安!」,他微笑地看著我「小妹妹,早安!」,雖然他的樣子好像很兇惡,但心地是善良的。

做人不可以只看外在而忽略了內在的,不是嗎?
============================================

到了中一大考時,我女兒的詞彙量明顯拋離中一時的我。這篇文章,很生動地表達了一個主旨:人不可以貌相。而這種方式是很討好的。

我主要看學術性書藉,較少看小說;但女兒只看小說。在小學階段,閱讀甚麼類型的書對寫作幫助相差不太遠,但到中學開始,分別就漸漸看見。女兒的詞彙量、語感在《我的一位鄰居》中顯示著已經漸漸拋離我當年了。

但大家只看過以上這三篇,其他的作文又如何呢?其實有很多是平凡之作,空有卓越的語感及詞彙量,但很多時都寫不出好文章。




我女兒的寫作進度 — 中二

中二中期試時,女兒做了一篇《海洋公園一日遊》,結果不合格。

我看過那篇文章,只是寫景物,雖然表達能力相當強,但整篇文章是非常枯燥的。回想當年,我考A Level中文作文《維多利亞港的一瞥》時,也是犯著女兒這樣的錯誤,只寫眼前所望見的一些事物,寫這裡、形容那裡。這種寫法,怎能寫出好文?

這時的她,已到青春期,對學業成績開始有要求,對用文字表達自己開始有了一些興趣。於是我覺得是時候出招了。

其實自己一向對寫作沒有甚麼興趣,所以也不懂寫作竅門。於是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向親友及EK文字高手請教,另一方面買了一本教導寫作的書來啃。

文字高手Csy_ma點醒了我,原來描寫文和抒情文是同一個family的文體,好的描寫文必有抒情成分,反之亦然。

我弟弟說,好的描寫文、抒情文必要做到情景交融。

寫作書認為好的描寫文、抒情文必定從文章中帶出一個深遠意義。

寫作書認為要寫好描寫文、抒情文,必定要對身邊事物有良好的觸覺。只要留意一點,身邊很平凡的事也可以是很有意義的事。對事物的觸覺是可以培養的。

用了一兩個個星期時間,我已知道怎樣教導女兒。

首先和女兒講的是理論:每篇文章都應有情有景,最後情景交融。要在每一篇文章帶出一個教訓,賦與文章一個特別意義。

小弟的抒情文技巧有限,所構思的故事亦屬有限公司,不過,這已足夠讓女兒明白寫好文章的竅門。我用了以下兩個個案進行講解:

個案一《海洋公園一日遊》

她剛剛不合格的文章,問題是只講景,講講這裡的景物,那裡的景物,沒有故事在其中,自然枯燥乏味。

我的不高明建議是:

有兩個在內地農村生活的遠親來到香港旅遊,妳負責帶他們到海洋公園遊覽。起初妳看不起這兩個缺乏見識鄉巴人,但漸漸覺得他們很淳朴,很善良,很可親。最後覺得帶領他們見識一下這個著名的公園,自己也很有滿足感,對內地農民亦有一個全新的看法。

個案二《一張桌子》

我對女兒說,我中學第一篇作文是《一張桌子》。當時我只是描寫了一張桌子的這裡那裡,沒甚看頭。如果我今天才寫的話,我會向《水的希望》偷橋:

- 我是一張剛製成,放在展銷廳待價而沽的高級書桌,我希望盡力造福人群。
- 一個有錢人家買了我給獨生子做書桌。
- 孩子恨透了和學業有關的東西包括書桌,因為學業是父母由疼愛到天天責罵的唯一理由。
- 一次,孩子被媽媽臭罵一頓後用戒刀把我劃了幾度痕。
- 我被拋入垃圾站。
- 一個貧窮家庭在垃圾站取回家。
- 這家庭雖貧窮但快樂,只有歡笑聲沒有埋怨聲。
- 我是他們的飯桌、書桌甚至晚上的床。他們對我很珍惜。
- 我見証著這家人的子女,一個一個地成材、脫貧。


我當年用了幾課,總共兩小時左右的教導後,女兒完全明白了,亦知道以後要怎樣觀察這個世界才可以寫出更好的文章。

兩三個月後,我女兒對我說:「今天我的作文題目,是《香港地質公園遊記》,我前面描寫了這裡是世界少有的景觀,最後的兩句是:『只要你留意身邊的事物,其實可以見到很多不平凡的東西。』」這兩句說話有劃龍點睛之效,使整篇文章生色不少。

孺子可教也。自此,她每篇文章都寫得很好。



我女兒的寫作進度 — 中三

她繼續每天樂此不疲地享受著閱讀小說的樂趣,語感以及詞彙量不繼地增強,表達能力越來越高,而且,有了我教導的的心法,她每次作文都很用心,分數越來越高。這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寫到一篇好文章 --> 高分/讚賞  --> 更加有興趣作更好的文章/閱讀時更留意優秀句子的寫法 -->  更用心寫文章 --> 更高分/讚賞  --> 更加有興趣作更好的文章/閱讀時更留意優秀句子的寫法……….

中三下學期,她寫了一篇文章,我赫然發現,她這篇用了一個半小時作的文章,比我A Level中文卷用上了三小時作的《維多利亞港的一瞥》好得多了:

============================================
黃昏                               中三

泛黃的微光零零碎碎地灑落到街角上,使整個城市都映成一片土黃色,夕陽的斜照令街燈底下拉了一個長長的影子,旁邊的遊樂場已經沒有人了,剩下無人的秋千一直在搖搖晃動,彷彿還留著剛剛離開的小孩的餘逿在那裡。我捧著剛買的「雞蛋仔」和白粥,加速腳步往車站方向,手裡的「雞蛋仔」像是有保護色般,被淹沒在黃昏的一片金黃中,使四周都變得哄哄的,溫暖著我的心房。

即將沉沒於地平線下像蛋黃的夕陽,的確是不及中午閃閃發亮的日光那般耀眼,是很多人眼中無比憂鬱的時分,我卻覺得那是一天之中最溫暖的時光。

小時候,大家放學後都不約而同地走到屋村旁的小公園玩耍,玩得不亦樂乎。當接受黃昏時,其他小孩都被媽媽接走了,只剩下我一個人呆呆地坐在那裡,不久,婆婆便會捧著熱騰騰的「雞蛋仔」來,而我總賴在那裡不肯走,婆婆就會笑著抱我到秋千上,輕輕哼著歌兒,邊推著我玩,而我就乖乖的坐在秋千上盪,吃幾口熱騰騰的「雞蛋仔」,就這樣渡過一個平凡而溫暖的黃昏。回到家時,媽媽總是皺眉問我為甚麼這樣晚,婆婆每次都寵著我說:「不要緊,小孩子嘛。」……

「我多麼希望現在還每天聽到這句話啊。」我挨近病床邊,用輕得不能再輕的聲音說。婆婆似乎臭到熟悉的食物味道,睜開她的眼睛,卻掩飾不了一臉病容,我打算打開白粥的蓋子,卻看見她一直瞄著旁邊的「雞蛋仔」,「不行啊,先喝幾口粥好不好?」我哄她。最後仍是給她吃了兩口「雞蛋仔」,再餵幾口白粥,蓋上被子,婆婆很快便睡著了。

柔和但微弱的光線從窗戶外透過來病房,使婆婆臉上的皺紋顯得更分明,我不禁撫上她已花白的髮絲。很快地,黃昏已被一片夜幕取替,我倚到床邊輕輕捉起她的手,「婆婆,我還可以跟妳渡過多少黃昏……」我喃喃道。

============================

待續


   219    0    0    0


5260
243#
發表於 20-1-29 17:44 |只看該作者
eviepa 發表於 20-1-22 01:05
首先要分開議論文和抒情文/描寫文。議論文對文字功力的要求相對地低,但對見識、學養、邏輯能力要求高。一 ...
Thanks for your reply! its very true i didnt like any books which are good for writing 議論文和抒情文/描寫文...  i just like reading 散文...i tried reading newspaper and the editor's column but still didnt help much..

Rank: 4


658
242#
發表於 20-1-25 14:29 |只看該作者
十分認同閱讀的好處,小朋友的吸收力隨時嚇你一跳。
小女快3歲半,臨訓前同佢講左一句sweet dream, 佢回應我有句sleep tight! 我問佢邊到學番來,佢話sand witch本書係咁講。

又睇到OST 有幾個大男孩推跌個小朋友,推倒佢架雪車。我問: What do you think? 佢話: I think it is a bully!

媽媽真心覺得佢英文用語仲好過我。既然係咁,仲何需擔心呢?


6839
241#
發表於 20-1-24 11:30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240#
發表於 20-1-22 15:2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20-1-22 15:28 編輯
ilovepochu 發表於 20-1-22 12:28
我可否也分享一下小女的情況, 希望有心人可以幫下我

小女幼稚園時是讀國際幼稚園, 想從小就希望培養好她的 ...

中英文好不好,幾乎只取決於閱讀量,閱讀不足,死症,無解救方法。



我向來都不明白,為何大部分家長都可以成功逼使子女做一些悶出鳥來的學習活動,如補習、補充練習、串生字、溫習等,但卻無能力逼使孩子從事沒有那麼沉悶的閱讀。我的女兒喜歡看中文書,但不喜歡看英文書。於是,我由她自主看中文書。但英文書這方面,我就每晚規定她要看,晚晚伴讀,伴了整整十年。結果嗎?她的英文水準雖遠比其他閱讀派孩子差得多,但在她就讀的band 1中文中學裡,英文是前列的。



以下是我怎樣培養女兒,當中有英文學習部分:

《一個愉快而有效學習的個案》

https://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01200&extra=&authorid=27213&page=1


要子女學好中文,不想辦法令他們閱讀,而想找其他方法替代,就好像一個肥妹,只喝減肥茶而不運動節食一樣,都是等運到。



子女沒有興趣中文閱讀,就沒有解決方法嗎?



6839
239#
發表於 20-1-22 14:3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2


66
238#
發表於 20-1-22 12:2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ilovepochu 於 20-1-22 12:39 編輯

我可否也分享一下小女的情況, 希望有心人可以幫下我

小女幼稚園時是讀國際幼稚園, 想從小就希望培養好她的英語能力, 日日面對的是外籍人士, 所以從小就不怕說英語...... 到升小時, 自問真的沒打算讓她長大後出國讀書, 所以還是替她選了一所一條龍的學校, 主打愉快學習, 不用考呈分, 希望可以更多時間在閱讀的浸淫中長成

可能是幼稚園時代太少接觸中文, 她對中文書籍一直興趣不大, 要強迫才肯勉強"快讀"一下, 英文書籍就是她的主要食糧, 多厚的書本也吃得津津有味.....

問題來了, 當初選主流學校無非不打算讓她出國留學, 所以在香港繼續升學, 中文科自然就少不免要面對的, 小一至小六, 中文閱讀的試卷成績未至於不合格, 但就是得過且過, 六十分尾, 七十分頭(有七字頭已經是叫不錯了), 但一說到中文作文, 一直也是學校中文作文補底班的常客, 另外每到週末學校有週記功課(300字), 她就要坐在書桌前最少3小時, 才嘔出一篇錯漏百出, 詞不達意, 空無內容的文章, 我本也打算放棄她的中文作文, 但剛小六的第一次考試, 作文成績終於第一次"見紅", 以前每次都可勉強取六字頭的, 今次終於也不能幸免了.......中文老師打電話給我, 一味只說要她多看書(我也知阿媽係女人), 否則升上中學, 什麼也是要寫出來, 到時她追上來就更困難了

我不打算要她中文拿什麼星星, 但最少也要合格才可選一些合心意的大學科目, 就算是英國文學有興趣, 至少也需要中文合格才可入讀

我的一位補習老師朋友跟我說,  我女兒喜歡閱讀絕對是一件好事, 既然不用呈分, 何不讓她慢慢來?中文DSE考試要合格不是如此的難, 要考高分才難, 如果只是擔心她DSE中文, 其實主攻議論文, 由現在小六下學期起步, 也有很大時間準備, 不妨替她找一所好的中文作文班惡補一下

我其實也不知道我朋友的理論是否正確, 但我看著她那"見紅的作文"卷和老師跟我說的那番話, 我就不得不情急起來.....現在要擔心的是她校內的成績, 升中後的文字表達, 和DSE中文科是否合格, 現在她已小六了, 難道真的要由看"橋樑書"開始慢慢浸回她的作文能力出來嗎?


6839
237#
發表於 20-1-22 10:4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6839
236#
發表於 20-1-22 10:3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235#
發表於 20-1-22 01:0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20-1-22 01:11 編輯
karllambb 發表於 20-1-21 22:08
想請教下eviepa, 我當年都係由小一睇大量書直到中學,但作文還是不好。整體CE/AL中文有C, 但作文只是D, 到 ...

以下是同一主題前面的文章,對回答你的問題有幫助,省下你找尋的時間,現在列出給你參考:


最考功力的微觀寫作技巧



為甚麼我這樣疼愛我的女兒呢?我見到她xx的眼睛、xx的鼻子、xx的小咀、…..我便xx地愛著她了。



以上的一段是我企圖寫一篇抒情文,但我的抒情文怎樣寫也寫不過我女兒。主要的原因是我的詞彙量不足,以上xx的就是我想不到合適的的詞彙,而用xx代替。沒有海量的詞彙量,抒情文肯定寫不好。



試看看我女兒寫的一段:



….你可以忍受隔夜火車的顛簸,樂此不疲地吃著廉價航機簡陋的餐點,卻不能與我同享一張綿軟的床,共進我為你張羅的一桌早點。」



「你可以……,卻不能…...」這樣的句式,大部分有高中學歷的人都懂得寫,但將這樣的的句式寫得感人,腦子裡就要有大量詞彙可供選擇,一定要用最準確的詞彙形容每一小節。



再看看另一段:



「畢業後的你終於學會偶爾回頭,在風中給我蹭掉跑進嘴角的髮絲,又或是擱下行李箱,在邊境月台給我一個軟糯的暫別吻,險些我就這樣揉進你的世界裡。」



沒有大量閱讀小說怎能寫出這種語言和意境?



另外,我女兒寫英文故事時,風格和沒有大量閱讀故事書的典型學生有點分別。舉例說:



典型的學生寫:he agreed.  她寫:he noded.

典型的學生寫:he was surprised.  她寫:with his mouth wide opened.



要形容一個生意失敗的人,抒情文高手可以用該人的衣著、面容、動作、表情、言語很生動地表達出來,但乏詞彙量的普通人,怎樣寫也寫不好。



xxx  xxx  xxx



中六時,中文老師對我們說,詞彙不足是我們寫文章的最大障礙。至於怎樣提高詞彙量,他卻沒有任何建議,倒反說,預科是只有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時候。



言下之意是,中六了,A Level太接近,根基不足的同學,我也救你不到,等死吧。



xxx  xxx  xxx



我家各人的中文學習和成果大概可以反映全港情況。



從前基本上沒有機會和太太切磋中文,不過有了Whatsapp後,太太偶爾會詢問一下我和女兒某些中文詞彙的用法。切磋久了,大家都知道,太太的中文比我差得多,比起女兒來說,相差更遠。



為甚麼造成這個分別呢?用閱讀派理論去解釋就很易理解了。補習練習對中文的作用甚微,閱讀才可增強中文能力,而閱讀小說比閱讀學術文章、八卦雜誌高。



以下是我家的統計:



1. 補充練習量:我太太最多,我比她少小許,女兒比我少得非常多。



2. 閱讀量:我最多,我太太和女兒相若。



3. 閱讀甚麼:我偏重學術、報刊,然而,小說佔的比例雖小,但和普通人比,也可算是不少;我太太多看報刊;女兒以故事書、小說為主。



4. 閱讀興趣:我和女兒有濃厚的閱讀興趣,太太對閱讀興趣不大。



由於補充練習對中文程度的幫助甚微,我太太做了非常多補充練習,但就如泥牛入海,基本上是消失得無影無蹤的。而她所看的報刊,對她中文的進益也是有限,所以她的中文最差。



我的閱讀最駁雜,詞彙量不及女兒,寫抒情文不及她,但學識遠比她淵博,寫起不重文采而重內容的議論文來可以勝過女兒。



我女兒讀的是寫得最有文采的小說,所以文采最好,抒情文寫得最好。



十幾年前,我堅持以閱讀為本,抗拒補充練習就是今天我女兒得到優秀寫作技巧的最重要原因。



Recap

記得小弟讀中四時,英文老師對我們說:「讀書很講方法,誰的方法好,誰就有很大的優勢。為甚麼球來時比利頂頭鎚頂得入龍門,別人卻頂不入?他一定掌握到訓練的竅門而別人不知的。」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234#
發表於 20-1-22 01:0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20-1-22 01:06 編輯
karllambb 發表於 20-1-21 22:08
想請教下eviepa, 我當年都係由小一睇大量書直到中學,但作文還是不好。整體CE/AL中文有C, 但作文只是D, 到 ...

首先要分開議論文和抒情文/描寫文。議論文對文字功力的要求相對地低,但對見識、學養、邏輯能力要求高。一篇樸實無華,但旁徵博引、論點高明、邏輯嚴謹的議論文遠勝一篇文采斐然但論點不怎樣高明的文章。因此,我女兒寫議論文不一定勝得過我。但寫抒情文/描寫文,她有壓倒性優勢。現在先撇開議論文,集中講一講抒情文/描寫文。


我從小一以後就大量閱讀。中學、大學時喜歡寫抒情文/描寫文,但亦碰到你所碰到的同樣問題。詞彙量不足、找不到合適切入點等問題。但畢竟曾經大量閱讀,所以文章亦可以說過得去,可能和你接近。


為何如此?我當時沒有深究,但到女兒求學後就找到答案。我女兒抒情文/描寫文寫得遠比我好,因為:


1. 我和她都是大量閱讀,但她集中看小說,是最講究文采,詞彙最豐富的文章;我則主要看學術味道重的書。因此,我和她的詞彙量不可以同日而語。


2. 小說內刻畫人性很細緻,小說看得越多,對人性的了解就越深,就越容易寫出有質素的抒情文/描寫文。


3.「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詞也會偷。」 小說看多了,自然容易在家文章時找個切入點。


4. 另外就是一個success brews success的問題。她到中二時,中文根基已經很雄厚,因此,在我略加點撥後,她頓然領會寫作的竅門,開始很有把握寫出好文章;亦因為能寫出好文章,更加激發起她寫作的興趣;有了濃厚的興趣,自然會想辦法努力做出很多的行動令自己寫得更好;寫得更好自然繼續激發起興趣………。一個良性循環就造就了一個終身興趣。


5. 現代的中文老師比幾十年前的負責得多了,從前我的中文老師都不怎樣教寫作,所以很多基本寫作技巧都不懂。但女兒的中文老師教了很多寫作技巧。雖然女兒有個別中文老師很垃圾,但在培養寫作這一塊,現代老師遠勝他們的前輩



6839
233#
發表於 20-1-21 22:3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5260
232#
發表於 20-1-21 22:08 |只看該作者
想請教下eviepa, 我當年都係由小一睇大量書直到中學,但作文還是不好。整體CE/AL中文有C, 但作文只是D, 到後來考EO/AO要作文,往往不能過關。我已大量閱讀,點解仲會係咁?總是有idea卻落筆找不到詞彙...我小學作文是不錯的因我喜歡記事,但到中學要寫議論文,描寫文,我覺得看多多書報紙都幫不到手...回想過去,我當年讀書花最多心機係作文,其餘不太花時間讀反而有A/B...

所以,而家要教下一代,我覺得大量閱讀還是不夠...

你有叫女兒討論或記低好嘅句子?或是佢本身是一個會主動寫文嘅人?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231#
發表於 19-12-8 10:2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9-12-8 10:30 編輯

Xiazaimami,

妳認為我女兒幾年前考DSE中文作文很容易取5**。實際上,她在中五後對作文卷能否取高成績是沒有很大把握的。

中四時,我女兒每篇作文都取得很高的分數,我和女兒都覺得合理,都很安心,預期文憑試中文作文會有好成績。

到中五,換了一個老師,明明寫得很好的文章,卻也被評為中上級別,反而,一些「腦殘」的作文卻被評為優秀作品。這讓我父女大吃一驚。於是,我向一些家長及高中的子侄查詢,得出的結論是:

1. 考評局中文組的官員訂下完全不知所謂的評卷標準,從這些標準推斷,他們的中文程度十分有限。(這點日後從網上KOL趙善軒得到證實)
2. 有非常多中文老師們面對著這些不知所謂的評卷標準,不但不反對,反而當作聖經看待,改卷時胡亂評分,而且教授作文時,往往引領學生去寫腦殘文章。

考評局不知所謂評分指引其中最大錯誤的是「切題」問題。作文不是答問題,不一定要很明顯地針對問題,而很多高中中文老師一方面很隨便地評定一篇文章為離題;另一方面,只要切題就會評定為高分。

由於很多老師(評卷員)胡亂地用「不切題」的理由去將佳作評為不合格,將一些答問題式腦殘文章評為優秀作品,所以我女兒對中文作文的分數是患得患失的,並沒有很大的把握取高分,遑論5**。

我想詢問一下,面對考評局不知所謂的評分標準,為何香港高中老師們不盡力反抗,反而和考評局那班垃圾一起誤人子弟呢?

請教一下妳,妳教高中中文的同事評卷的標準又是怎樣的?

Rank: 5Rank: 5


1360
230#
發表於 19-12-6 12:42 |只看該作者
eviepa 發表於 18-10-9 20:38
回覆 YolandaTam 的帖子
eviepa,我對DSE中文科深惡痛絕,我想說,你的教育是著重女兒如何體會生命,培養美感,融入真理,所以她應考寫作卷,5星星是探囊取物,等於是叫丘成桐去考DSE數學。至於整體只有4(我沒有GET錯吧﹖),這就是DSE中文科設卷的問題,這幫人用科學的方法解構(用「解剖」更適合)中文,又自以為慈悲公正,設判斷題、選擇題等題型,目的令所有考生不會因表達能力而影響得分,原意宏大,實則不倫不類。
算啦,蒲松齡屢試不第,東坡也不是當年狀元,他們充滿感情的文章,感動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
你女兒的文筆比很多作家還好。

Rank: 6Rank: 6


5638
229#
發表於 19-11-27 21:5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arahdad 於 19-12-3 19:50 編輯
eviepa 發表於 18-10-1 18:02
講中文學習前,先講一段舊事:

記得小弟讀中四時,英文老師對我們說:「讀書很講方法,誰的方法好,誰就有 ...

eviepa您好,


        我這兩年少上EK,因為很早之前在EK拜讀了閣下, shadeslayer, 聰明仔爸爸等能人的文章,他們在培養孩子的英文能力有共同之處,就是以大量閱讀為主來學習英文,且他們孩子的英文能力很強。所以我模仿上述的幾位前輩,女兒在3嵗起,便培養她對中、英文的閱讀興趣。今年女兒已是一名小六的學生,她的中英文能力很強,她讀的是傳統一線名校,英文成績排在班內前3名,她的英文在聽說讀寫各方面都很好,在公開試「聽、說、讀、寫」拿了滿分。


        大量閱讀可以令孩子英文的讀、寫能力很強,再以原版Audio Book作輔助,孩子英文的聽、說能力也會變得很好。現時許多英美名著都有Audio Book,如Harry Potter, Percy Jackson and the Olympians除了紙本小說,還有Audio Book。女兒常聽Audio Book,在學校,有次女兒的英籍老師問她:「妳是否在英/美國生活過,或父母其中一方是英/美國人?」。答案當然不是。


        我這次無意中逛EK,見到eviepa的帖,如見親人一樣的開心,再次感謝您們(eviepa, shadeslayer, 聰明仔爸爸)給我的啟示。


       其實中文寫作能力,亦需要以大量閱讀為基礎。有了大量優質輸入,最終才有出色的輸出。


Rank: 3Rank: 3


398
228#
發表於 19-2-19 11:44 |只看該作者
eviepa 發表於 18-10-1 18:02
講中文學習前,先講一段舊事:

記得小弟讀中四時,英文老師對我們說:「讀書很講方法,誰的方法好,誰就有 ...
講得非常對!希望我也能照您的方法培養我的孩子們

Rank: 7Rank: 7Rank: 7


14220
227#
發表於 19-1-9 10:05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10-22 13:04
投行2008後未好過,好日子一去不返。同政府工的壓力差十萬九千里。

但係人工同花紅都相差好遠

Rank: 4


518
226#
發表於 19-1-9 01:02 |只看該作者
樓主,
<黃昏> 果篇好勁 !
文中有景, 景中有情, 利用黃昏景色帶出難以牽留的垂暮之年, 以雞蛋仔貫穿兒時快樂與現在病榻旁的依依之情, 更造成強烈對比效果.
好厲害 !!

Rank: 4


573
225#
發表於 18-12-10 22:46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自我女兒四個月大起,我開始伴讀英文書,現在女兒兩歲半了,她很喜歡英文書、英文字和上英文堂。

有幸睇到這個post、幾位前人的教路,希望我能持續培養女兒閱讀的興趣,以及加強培養中文閱讀習慣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