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非聯招入讀醫科 收生成績近滿分
查看: 11093|回覆: 42
go

非聯招入讀醫科 收生成績近滿分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8-8-14 16:41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香港大學新學年醫科學額為二百三十五個,傳媒推算校方今年僅取錄了一百一十四名聯招生,不足一半比例,引起各方關注。


  (星島日報報道)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醫學院,經非聯招取錄的醫科新生比例,近日成為城中熱話,有質疑指國際文憑(IB)課程學生更易入讀醫科,但本報翻查資料,兩大醫學院取錄海外資歷人數雖然增加,但幾乎考獲滿分始能入讀。有升學專家認為文憑試考生人數下跌,達到門檻的尖子亦減;有直資中學校長認為,有指開辦IB課程的直資學校,影響基層學生向上流動的機會,屬外界偏見。

  按推算,港大醫學院今年聯招首輪取錄一百一十四名醫科生,以每校各二百三十五個醫科學額計算,比例未達五成,低於以往宣稱七成半的聯招比例。翻查過去五年資料,港大及中大循非聯招途徑,取錄持有IB或英國普通教育高級文憑(GCE A-Level)成績的港生均有上升,當中港大以取錄GCE A-Level生較多,中大則較偏愛IB生,一七/一八學年IB生人數達六十人。然而不論何種資歷,收生成績中位數均近乎滿分,最低分僅較滿分稍低一、兩分。

  升學專家章文彬認為,港大與中大醫學院均是擇優取錄,認為港大醫學院同時兼顧七成半的聯招取錄率,客觀上不可能,因為參加聯招的考生人數由一三年的六萬七千人,跌至今年僅四萬六千多人;同時最佳五科考獲三十一至三十五分的尖子,由以往逾千人大幅減至今年不足七百人,「擇完文憑試的優秀尖子也不夠數」。

  章文彬認為,不論海外還是本地學制,醫科生成績一樣均屬頂尖,沒有選讀何者便是走捷徑之說,「反而修讀IB的學生,要求寫數千字的畢業論文,考核個人解難能力,申請大學時又要撰寫個人簡介等,非聯招入學要求比聯招還要高。」

  同時有質疑指,開辦IB課程的直資學校,動輒學費近十萬元,在大學取錄IB畢業生之下,勢必影響基層學生入讀大學,向上流動的機會。直資學校議會副主席鄭建德直言,外界對直資制度有負面偏見,「直資學校大部分是本地課程,開辦IB課程只佔少數。大學以非聯招取錄的IB畢業生之中,絕大部分均是國際學校畢業生,直資學校畢業生所佔比例甚低,外界把矛頭指向直資學校並不合理。」

  鄭建德續稱,直資學校現時須撥出至少一成學費收入作獎助學金,直資學校不乏基層學生入讀,甚至獲獎助學金資助就讀IB課程,反觀國際學校學費高昂,始令基層生卻步。


   2    0    0    0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43#
發表於 18-8-30 13:45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因為直資要面對市場,跟人頭收資助。收生不足便被淘汰。

津校是一筆過撥款,開一班也可生存,金飯碗,大鍋飯。開唔到一班也有機會生存,因可以要求教育局做外評,或叫同區津校分一些學生。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2053
42#
發表於 18-8-30 12:03 |只看該作者
Cheeselover 發表於 18-8-30 07:52
啊,直資也有此數,又可以收學費,還有什麼誘因讓津校不轉向直資?會不會是怕收生不足?
...
直資學校係按學生人數收取資助, 官津學校係按開班數收取資助 (不論該班有多少學生, 都好似有同一金額資助, 所以之前先有學校為咗呃資助而製造影子學生既問題)

所以我一直認為, 有Guts既名校, 應該轉做私校, 唔係直資.

依家大部份由傳統名校轉做直資既學校, 除資助外, 平均都收近每個學生3萬一年 (除英華, PLK學校收費較低外), 實際投放咗幾多俾學生?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5Rank: 5


3700
41#
發表於 18-8-30 07:52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8-30 00:05
最近看過教育局公開文件說明,直資也跟人頭此數,有時間才搜尋番文件。
...

啊,直資也有此數,又可以收學費,還有什麼誘因讓津校不轉向直資?會不會是怕收生不足?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40#
發表於 18-8-30 00:05 |只看該作者
Cheeselover 發表於 18-8-29 23:54
中小官津學校學生約65萬(17/18數據),若每人七萬四,總額是480億;而政府財政預算案中中小學教育開支約496 ...

最近看過教育局公開文件說明,直資也跟人頭此數,有時間才搜尋番文件。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3700
39#
發表於 18-8-29 23:54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8-29 11:28
$74,000 係給學校的錢。正好和私立學費比較。

人地私立,國際學校,要利潤,又要校舍。。。

中小官津學校學生約65萬(17/18數據),若每人七萬四,總額是480億;而政府財政預算案中中小學教育開支約496億,差不多剛好派盡給學校,那麼餘下16億可以幹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8#
發表於 18-8-29 11:28 |只看該作者
Cheeselover 發表於 18-8-29 07:54
官僚嘛,七萬四(emoji)究竟有多少落在學生上?如果找到每所學校一年獲得多少津貼,數字會看出差別。
...

$74,000 係給學校的錢。正好和私立學費比較。

人地私立,國際學校,要利潤,又要校舍。。。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3700
37#
發表於 18-8-29 07:54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8-18 21:07
香港官立津貼,$74,000(16/17 年,只有成本,沒有商業利潤)

啟思,12萬元

官僚嘛,七萬四(emoji)究竟有多少落在學生上?如果找到每所學校一年獲得多少津貼,數字會看出差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36#
發表於 18-8-28 18:19 |只看該作者
真係成語新解,鋤「強」扶弱嘅強係指強人惡勢力,唔係階級鬥爭嘅強與弱嘩。

世界變得不一樣,係因為一邊怨天尤人不求甚解,另一邊慎思明辨將勤補拙。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5#
發表於 18-8-28 18:13 |只看該作者
ilyrd 發表於 18-8-28 15:02
重未明?的家長就係唔爽在大家香港3粒星,點解有人可以選讀不同學制去玩jupas或non-jupas,而佢地冇得選.又係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8-28 18:28 編輯

有錢選擇多,是資本主義社會基本原則,在很低的道德底線之上。。。

唔喜歡,可以去社會主義家地區。

Rank: 5Rank: 5


4556
34#
發表於 18-8-28 16:45 |只看該作者
路見不平......?哈哈,呢個世界變了很多,锄強扶弱?唔啱用了,只有:强者會埋堆,弱者入廢墟.

Rank: 5Rank: 5


2956
33#
發表於 18-8-28 16:17 |只看該作者
路見不平, 會拔刀相助, 定行快一步. 路係人行出黎,  明嘅!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32#
發表於 18-8-28 15:59 |只看該作者
呻下係無壞嘅,不過咪放軟手腳,騎牛揾馬,好過守株待兔吖。

誰搶走了我的芝士?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31#
發表於 18-8-28 15:39 |只看該作者
怪人地自己會成功咩?
要多一棵樹,自己要去種,前人有種樹,後人可 乘涼。
好多人小朋友一出世就為教育慳哩慳lo 啦,我個年代讀書真係要問親戚朋商量籌學費嘅。
最近睇有本回憶錄,感歎以前香港人曰子艱難,但總為家庭子女打拼「從不抱怨」,可今時今曰,獅子咁大個口多,獅子山精神少囉,祝福仍然打拼從不抱怨嘅獅子。

Rank: 5Rank: 5


2956
30#
發表於 18-8-28 15:03 |只看該作者
ABC-DAD 發表於 18-8-28 14:30
Jupas 派位萬幾個,點解要用醫科口個五百幾個位嘅分配比例去質疑制個制度不平衡,係咪見樹不見林?
...
☹唔好怪樹壓死人, 森林大火重要D

Rank: 5Rank: 5


4556
29#
發表於 18-8-28 15:02 |只看該作者
重未明?的家長就係唔爽在大家香港3粒星,點解有人可以選讀不同學制去玩jupas或non-jupas,而佢地冇得選.又係一句:有錢有得楝,有得揀至係老板,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8#
發表於 18-8-28 14:54 |只看該作者
jessimm 發表於 18-8-28 14:21
Non-jupas 下大學可以互相挖學生但騰出的位又不能比JUPAS/Non JUPAS 學生一同去填補. 當Non JUPAS 去到大 ...

NJ 位年年不同,今年多出年少,同是香港人,教出來的精英也是服務香港,為何不給大學自主?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2956
27#
發表於 18-8-28 14:50 |只看該作者
ilyrd 發表於 18-8-28 14:17
咁大學又真係冇咩混亂,都不知幾好,有多種不同學生選擇.亂..最多响中學,唔關大學事. ...
講緊未有JUPAS前.

Rank: 5Rank: 5


4556
26#
發表於 18-8-28 14:44 |只看該作者
唔好怨公唔公平喇,如果的小學或初中家長認為某某學制考試對入香港的大學易的,著數的.馬上去想辦法喇,借錢又好,賣樓又好,賣身(呢個唔道德,唔好用). 如果冇辦法,咁就用返的時問幫仔女讀叻的,考好的DSE.又係一句:自求多福,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25#
發表於 18-8-28 14:3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8-8-28 18:32 編輯

Jupas 派位萬幾個,點解要用醫科口個五百幾個位嘅分配比例去質疑(整)個制度不平衡,係咪見樹不見林?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