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研究:通識科促進政治參與作用小 訪學民核心普通學生 皆 ...
查看: 3033|回覆: 48
go

研究:通識科促進政治參與作用小 訪學民核心普通學生 皆考..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285
1#
發表於 18-6-5 15:52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學民思潮成立於2011年,當年香港政府發布諮詢文件,提出在中小學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學民思潮成立之初打正旗號「反國教科」,其後積極參與2014年的佔領運動,最後在2016年停止運作。圖為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持咪者)2012年於政總表示,若時任特首梁振英拒撤回國民教育科,成員必定抗爭到底。


【明報專訊】通識科已成為高中必修科9年,但一直有輿論將這科與政治扯上關係,而教育局委任的專家小組也在檢討高中學制,包括通識科的未來安排。除了中央政策組曾委託中文大學做的研究指沒直接證據顯示通識科令學生變得激進外,中大社會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李子樂和教育大學社會學講座教授趙永佳,為探討通識教育科的政治效應,曾在2010至2014年進行了一項質性研究,深入訪問了56名高中學生,發現大多數人其實都是以考試導向態度對待通識科,結果亦同樣顯示通識科課程和教學法在促進青年政治參與的作用很小。




參與質性研究的高中生共分為兩批,一批為來自15所中學、年齡介乎15至20歲的高中生,學術成績和家庭背景各異,全部都聲稱自己很少參與政治討論或活動;另一批則是研究前學生組織學民思潮的20名核心成員,他們當時仍就讀高中,在當時(2014)的佔領運動擔當主動角色,年齡由17至20歲不等。


課堂討論助學生析政治更謹慎


其中一名被研究的高中生德明(譯音)在精英學校就讀,他認為通識科可令自己對不同的社會和政治議題都有更好的理解,但明確地表示通識科沒有引起他對政治的興趣,反而對民主抱有懷疑。另一受訪者子康(譯音)指自己有關本地政治的知識,很大部分都是來自「香港高登討論區」,但他指出,老師會引導他們以不同角度思考,而非激進。受訪者君婷(譯音)表示,對時事的留意,大多留在剪報、課堂討論和老師要求的家課,平日不會閱讀或主動與人討論時事。她又提到,多角度思考的技巧成為了取得好分數的工具。


研究結論指出,雖然通識科幫助了大部分學生加強與政治有關的知識,但當中只有少數會被刺激(were motivated)到將政治知識轉為行動;通識科課堂的開放式課堂氣氛,能幫助學生形成深入思考和多角度觀點,令學生傾向在分析政治議題時採取謹慎態度,教師亦難以向學生灌輸單一政治觀。


學者﹕同輩感染力更大


作者之一李子樂向本報表示,外國眾多研究顯示青年政治參與受很多因素影響,如自己的背景、同輩、老師、政治和經濟氣候等,「有排都未數到學校的其中一科」。有人認為通識科能「播種」,李則認為親身參與更加是播種,「同輩的感染力和埋下的種子更大,說只靠一科便能改變政治觀,理應就沒太大影響」。他解釋道︰「如宗教課,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都好,不斷叫學生信,但學生都不會理會,讀書咁讀而已。」


梁美芬﹕不應只問學生


他又觀察到,在大學念社會學的學生,都認為通識太僵化,笑言「題目格式和評分限制學生作答,猶如八股文」。不過,他不同意通識改為「只修不考」,「很簡單的道理,不考的話學生便不重視,好實際」。


關注通識教育聯席會議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表示,佔領運動是由「小部分人帶動大部分人」,而參加者中有不少都是高中生,認為研究只問學生不夠全面,應訪問學生的父母、社會人士等看法,才是客觀,「學生處於成長期,他們可否很客觀地說出看法呢?」她指出,高中生未成年,通識課程設計又沒系統,要求把通識轉回高中選修科。





   3    0    0    0

Rank: 1


24
49#
發表於 18-6-10 14:46 |只看該作者
ACE2126 發表於 18-6-9 00:15
思考是中一起必需的元素,在各科各堂都應該有的環節。有系統的初步訓練,是數學科裡的集合和邏輯入門,初中 ...

我答你吧
普遍香港學生唔係太過注重考試就係太過HEA,好少去考慮解難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呢個問題唔係改革前後就有分別,而係香港氛圍就係咁。
事能夠解難有真正思考力的,通常就係老闆級別,教授級別,有創意的科學家先等等,可以話係自發性,或者迫出來。

Rank: 1


24
48#
發表於 18-6-10 14:39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https://www.litenews.hk/%e5%85%a7%e5%9c%b0%e9%ab%98%e8%80%83%e4%bb%a5%e7%b6%93%e5%85%b8%e7%b5%b1%e8%a8%88%e5%ad%b8%e6%a1%88%e4%be%8b%e4%bd%9c%e9%a1%8c-%e7%b6%b2%e5%8f%8b%ef%bc%9a%e7%b2%be%e5%bd%a9%e4%bd%86%e4%b8%8d%e5%90%88/

看看大陸的高考題,跟DSE的程度分別。
這如果出在通識科,多少學生識答,多少老師識答識改?
這程度差距也太大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47#
發表於 18-6-9 14:57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8-6-9 14:40
如果相信西方教育的觀點,要真正改變是要經過兩代教育,即是五十年時間,你要長命些,才可能見到少少成果 ...

所以我孩子等不了。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652
46#
發表於 18-6-9 14:40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6-9 01:08
係留英美學生的「父母」接受西方教育一套,不是留英美學生本身。

如果相信西方教育的觀點,要真正改變是要經過兩代教育,即是五十年時間,你要長命些,才可能見到少少成果!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45#
發表於 18-6-9 01:08 |只看該作者
akys 發表於 18-6-8 23:56
英美留學對改變價值觀影響不大,例如芯片造假等。

係留英美學生的「父母」接受西方教育一套,不是留英美學生本身。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7Rank: 7Rank: 7


13161
44#
發表於 18-6-9 00:45 |只看該作者
ACE2126 發表於 18-6-9 00:15
思考是中一起必需的元素,在各科各堂都應該有的環節。有系統的初步訓練,是數學科裡的集合和邏輯入門,初中 ...
我記得當年推廣通識時的論據。那時主要是商人當家,有幾個大動作,其一是教育產業化,其二是引入通識,事緣有好多跨國公司高層,尤其金融業,評論香港畢業生的創意,解難和思考分析在職場上完敗給IS和外國學生,所以需要加入這一科。可能太倉卒,亦沒有心思熟慮,所以有今日嘅環境。


4531
43#
發表於 18-6-9 00:1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3161
42#
發表於 18-6-8 23:56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6-8 21:37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6-8 23:15 編輯

中國大陸自己也漸漸接受西方平等一套,你看女權比封建時 ...
英美留學對改變價值觀影響不大,例如芯片造假等。


4531
41#
發表於 18-6-8 23:3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40#
發表於 18-6-8 21:37 |只看該作者
akys 發表於 18-6-8 18:11
回歸已經係不可改變嘅事實,香港最大問題是接受了外國那一套平等,博愛,和宗教嘅價值觀,所以有些事情很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6-8 23:15 編輯

中國大陸自己也漸漸接受西方平等一套,你看女權比封建時期大幅上升便知。

重未講大量英美留學。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9#
發表於 18-6-8 21:34 |只看該作者
littletungC6 發表於 18-6-8 15:03
範文課程並不是自我意思的喜好,而是方法論
舉個例,在大學裏,有學生寫大陸的成功歸因於政治制度,用方法 ...

咁証明唔到係科目的錯,教育制度的錯,只係教師的偏頗。香港改卷有 model answer, 要長期夾硬來,唔係咁易。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2754
38#
發表於 18-6-8 20:5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alknwrite 於 18-6-8 20:51 編輯

叫學生多D上嚟, 咪可以做到愛國愛港囉! 又可多角度吹水, 唔使通識

Rank: 7Rank: 7Rank: 7


13161
37#
發表於 18-6-8 20:35 |只看該作者
littletungC6 發表於 18-6-8 19:51
權力同貪污係兩回事,貪污係不誠實行為,權力就係老屈,擺明欺壓都得。
美國佬罰中興百幾億就係權力的體現 ...
我講緊一啲中港社會現象令某些市民抗拒中國,你講美國霸權和實力,大國嘅你愚我詐,其實關我鬼事咩。

Rank: 1


24
36#
發表於 18-6-8 19:51 |只看該作者
akys 發表於 18-6-8 18:43
就係港英政府嘅錯,始終過唔到自己嗰關。唔通細細個就教佢只要有實力(還要盡力保護),貪污,犯法都無問題 ...

權力同貪污係兩回事,貪污係不誠實行為,權力就係老屈,擺明欺壓都得。
美國佬罰中興百幾億就係權力的體現。
你成日將概念混淆,魚目混珠係唔得架

Rank: 7Rank: 7Rank: 7


13161
35#
發表於 18-6-8 18:43 |只看該作者
littletungC6 發表於 18-6-8 18:35
咁咪講個事實比小孩聽囉
公平,正義,博愛,只有拳頭夠硬的時候先有資格講
以色列有美國撐腰,所以屠殺巴 ...
就係港英政府嘅錯,始終過唔到自己嗰關。唔通細細個就教佢只要有實力(還要盡力保護),貪污,犯法都無問題咩!話時話,早年我在上海工作時,個朋友官員真係咁樣教個仔。所以有時我見到『出於污泥而不染』支持者時,會諗吓他們的孩子將來要點樣生存。

Rank: 1


24
34#
發表於 18-6-8 18:35 |只看該作者
akys 發表於 18-6-8 18:11
回歸已經係不可改變嘅事實,香港最大問題是接受了外國那一套平等,博愛,和宗教嘅價值觀,所以有些事情很 ...

咁咪講個事實比小孩聽囉
公平,正義,博愛,只有拳頭夠硬的時候先有資格講
以色列有美國撐腰,所以屠殺巴人,就算聯合國都奈佢唔何
美國以大殺傷力武器之名出師攻打伊拉克,但之後搵唔到所謂大殺傷力武器
美國唔敢打北韓係因為北韓無資源亦真係有大殺傷力武器
中國夠力南海造島,因為中國經濟起飛之外還有軍力崛起

全世界的道理就係建基於力量,話語權就係權力的體現。

呢啲就係事實

Rank: 7Rank: 7Rank: 7


13161
33#
發表於 18-6-8 18:1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kys 於 18-6-8 19:18 編輯
littletungC6 發表於 18-6-8 17:47
呢個係歷史
簡單而言就係事實與評論的分別

回歸已經係不可改變嘅事實,香港最大問題是接受了外國那一套平等,博愛,和宗教嘅價值觀,所以有些事情很難接受。商人就比較好啲,始終金錢至上,所以容易完全接受。




Rank: 1


24
32#
發表於 18-6-8 17:47 |只看該作者
akys 發表於 18-6-8 17:31
反而我覺得利用歷史去改變孩子的價值觀長遠來說更加有效。例如,歷史上有兩人必須平反或模糊化。第一是秦 ...

呢個係歷史
簡單而言就係事實與評論的分別

但係,有幾多學生真係識得區分呢種咁微小的的分別,我唔覺中小學生可以囉

與其不切實際望佢地出於污泥而不染,不如做好預防唔好跌落個泥坑更加有用

Rank: 7Rank: 7Rank: 7


13161
31#
發表於 18-6-8 17:3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kys 於 18-6-8 17:32 編輯
littletungC6 發表於 18-6-8 15:03
範文課程並不是自我意思的喜好,而是方法論
舉個例,在大學裏,有學生寫大陸的成功歸因於政治制度,用方法 ...

反而我覺得利用歷史去改變孩子的價值觀長遠來說更加有效。例如,歷史上有兩人必須平反或模糊化。第一是秦始皇,為了統一,平民死亡是無可避免,為了國家後代有統一的度量衡和文字,焚書坑儒只是遺憾的枝節。第二是隋煬帝,窮奢極侈,窮兵逐武,荒淫無道,要女士拉船等都是枝節,不能掩蓋他在築運河,和西域,平遼東帶給後世的建樹。當價值觀改變之後,對現狀就沒有那麼大反應了。(中國通史的閱後感)

鉛水和今天的地鐵事件處理方法(估計)亦將會有好大幫助。搵個人食咗佢就大家袋袋平安。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