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為何我今年沒參加BCA聯署(田北辰)
查看: 2829|回覆: 49
go

為何我今年沒參加BCA聯署(田北辰)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8-2-12 12:18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明報文章】落區時有家長問我:「為何你去年參加TSA/BCA(全港性系統評估/基本能力評估)聯署,今年又『縮沙』?」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先和大家分享一些心底話。從政路上我一直是個講求原則、重視細節的人,我的倡議很多時都是吃力不討好、左右不逢源,但可能是令爭議問題凝聚共識、踏前一步的出路。


去年我參與聯署,當時我們要求和政務司長、教育局長會面,提出「修改今年(2017年)全面重考TSA/BCA的計劃」。當天會面後我已經向傳媒公開表示「支持有評估檢視學生水平」、「不支持長期擱置TSA」。


TSA/BCA有存在價值


今年的聯署行動,我感謝家長聯盟的邀請;但細讀信件,當中有一句指出「以便有更大空間檢討整個制度是否有繼續施行的必要性」,實在與我一貫的原則背道而馳,所以無法支持。細聽有份聯署的議員的發言,其實各有各的訴求,目標也未必一致。而我個人的原則是:我簽署的話必定要完全同意當中每一個字。


由參與教改至今,我從一而終地認為TSA/BCA有存在價值。政府可從宏觀層面監察全港整體水平,以助制訂政策、調撥資源,例如政府為每所小學提供外籍英語教師,對改善學生整體英語水平是否有幫助;政府參考評估數據,發現普遍學生不能掌握「小時」、「分」、「秒」量度活動時間的單位,便修訂小學數學課程等,都是TSA/BCA具存在價值的證據。所以我的考慮從來不是TSA/BCA「應不應該做」,而是「怎樣做」。


制度發展至今,當天的良好意願面目全非,不少聲音批評TSA/BCA淪為教育局向學校施壓的工具。我多次向楊潤雄局長提出,教育局完全沒有必要掌握個別學校的表現。考評局大可把刪去學校資料的數據交予教育局,讓政府只看整體數據,制訂宏觀政策。「手中無劍」,自然無從對個別學校指指點點。大家可能會問:「怎樣相信教育局不會得到學校資料?」如果推行上述方案後,我仍然收到任何學校、老師投訴,表示他們依舊面對教育局施壓,我必會盡力在議會和社會製造輿論壓力。


至於學校,我明白部分學校希望檢討教學成果,所以我認為考評局可以將個別學校的表現交給校方參考,但必須剔除用作比較的全港數據。如此,學校可以集中改善學生的學習狀况,而非盲目比較、死命追趕。與其不斷追趕別人,勝過昨日的自己不是更重要嗎?大家想一想,就算不把學校資料交給校方,學校都可以再進行一次「私人」TSA/BCA,自行核對答案、研究問題,情况更不理想。


尋求最平衡的方案


我希望各位持份者好好考慮我的建議。沒有一個方案能夠滿足所有人的期望,但我們可以尋求最平衡的方案。我亦在此對政府作最後呼籲:如果TSA/BCA沒有上述「重大調整」,寸步不讓,只是任由無日無之的爭議損耗教育生態。教育局忙着「拆彈」,哪有時間和心力探討更重要的事情——未來的教育願景和藍圖?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實政圓桌召集人


[田北辰]


   0    0    0    0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50#
發表於 18-2-17 17:45 |只看該作者
Doray 發表於 18-2-17 14:16
亞S網友,你睇睇以上情況,你有乜高見去設黑名單呢?

由舉報和校外評估中查證,屬實則上一個名單,在教育局網站公開。進一步係在學校概覧上寫明TSA操練量。

應該皆大歡喜。喜歡或不介意操練的,可自由選擇。

學校唔覺得有問題,反而係賣點的,可以自己公開TSA操練量。

文明社會,重要係transparency 同自由選擇。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49#
發表於 18-2-17 17:17 |只看該作者
Doray 發表於 18-2-17 14:07
係呀,我淨係看到小三TsA對小一二三教育嘅影響:
黎太的女兒雖然只是讀小一,但也受到TSA的影響。她以中文 ...

明知係害群之馬,家長梗係聯同一起找學校誨氣。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6Rank: 6


8550
48#
發表於 18-2-17 14:16 |只看該作者
亞S網友,你睇睇以上情況,你有乜高見去設黑名單呢?

Rank: 6Rank: 6


8550
47#
發表於 18-2-17 14:15 |只看該作者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早前與辦學團體會面,建議學校減少農曆新年假期家課,有50間小學的聖公會更向屬校發信,提醒留意新年假功課量,「甚至零功課」。惟《蘋果》發現多間聖公會小學似乎未有跟隨指引,新年假仍要學生做十多項家課,當中至少兩間學校的小三學生更要在新年假期間做TSA/BCA練習。


記者 鄧力行

《蘋果》與革新教育家長同盟合作,搜集並分析今年各聖公會小學的農曆新年假期家課情況,其中小三級有12間學校找到資料,9間的家課量達10項或以上,未見有學校做到「零家課」。同盟幹事莊華揚認為,聖公會願意「走出第一步」建議屬校減少功課值得欣賞,但實際效果未如理想,令家長感到失望。

雖然今年小三是否要考BCA仍未有定案,部分學校卻要求小三生在新年假期做TSA練習。聖公會聖提摩太小學的通告顯示,小三生需要做中文科「高效TSA寫作評估」,數學科也要做「高效卷」。該校鄭副校長接受《蘋果》查詢時表示,「TSA呢個字眼其實都只係補充個名」,只是校方認為補充練習的內容適合學生的基本能力需要,強調並非針對BCA操練。

Rank: 6Rank: 6


8550
46#
發表於 18-2-17 14:1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oray 於 18-2-17 14:16 編輯

明眼人都睇到啦,所有䦧讀理解,口語考核,聆聽都好standard. 但你叫校方公開承認咩,荒謬!跟本就唔work!

Rank: 6Rank: 6


8550
45#
發表於 18-2-17 14:0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oray 於 18-2-17 14:09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2-16 19:03
比較小三同小六TSA成績的變化,看不到小三TSA對小一二三教育的影響。

再者feedback 是 feedback ,不能保 ...

係呀,我淨係看到小三TsA對小一二三教育嘅影響:
黎太的女兒雖然只是讀小一,但也受到TSA的影響。她以中文科的閱讀理解為例,程度較淺但答題模式與TSA相似,「例如在文章中找出適當詞語,放進題目的句子內,但句子與文章並無關係,其實是考你是否認識那詞語」。類似的閱讀理解,女兒今個新年假要做3篇。黎太曾向校長反映閱讀理解太深,小一能力根本不及,變相迫家長陪做功課,引述校長向她無奈表示「被TSA引住走」。校方回應稱,農曆新年假期功課大部分都是改正,部分則是溫習假期後的考試,另有工作紙配合提早放新年假。至於功課受TSA影響一說,校方稱「應該係家長混淆咗」。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44#
發表於 18-2-16 19:14 |只看該作者
Doray 發表於 18-2-16 18:00
你攪清楚BCA原意未?係促進教學,但人地啲學者已經講咗個shortcoming, 你又搬出收亞公錢唔駛問責呀?!咁巳 ...

錯誤百出,不知從何說起,有時問才說。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43#
發表於 18-2-16 19:12 |只看該作者
Doray 發表於 18-2-16 17:39
故評估學校及學生之學習進度,不應偏重成績。而TSA/BCA(全港性系統評估/基本能力評估)之評估較片面,應 ...

那個人理解係點,由文章中一目了然,不是你把口講下就是。

「全面」一定包括學術,但不只學術,即應看TSA之類的學術指標,也看其他指標。不是取消TSA 之類的學術指標。

不看TSA 之類的學術指標,如何叫能「全面」教育。唔好笑死人。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42#
發表於 18-2-16 19:05 |只看該作者
Doray 發表於 18-2-16 17:26
其實所有考試都有呢種效果,所以應該keep it as minimum.
所以之前陳sir 話合拼preS1 同TSA, 係好正路嘅意 ...

咁學校首先自發取消小一考試先。取消小一考試,無乜大不了。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41#
發表於 18-2-16 19:03 |只看該作者
Doray 發表於 18-2-16 17:06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1月宣佈復考小三TSA,多次強調重新設計評估和報告方式可去除操練誘因。局方又指,TSA有助 ...

比較小三同小六TSA成績的變化,看不到小三TSA對小一二三教育的影響。

再者feedback 是 feedback ,不能保證學校有心有力能改善教學。極端的想,學校每年把feedback 放進垃圾桶,就不會見到改善。

一如老師改卷寫comments 就是給學生feedback,有學生不會改善,有學生改善,但不會因為有學生不會改善成績,就認為老師改卷寫comments 比feedback 是沒有用,更不會因為咁取消「老師改卷寫comments 」。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40#
發表於 18-2-16 18:47 |只看該作者
Doray 發表於 18-2-16 17:22
我比你係喺個closed loop 裏面不斷評核,咁又點?如果TSA真係考基本能力,有咁高%都唔達標,成個教學方法都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2-16 19:12 編輯

Closed loop 就是 closed loop,學生「質地」是另一個問題。拉埋一齊講便是混淆視聽。

學校收了feedback ,學生質素不變下,改善教學便會改善小三TSA成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9#
發表於 18-2-16 18:41 |只看該作者
Doray 發表於 18-2-16 16:43
對牛彈琴,新年快樂!

新一年就繼續漫駡,果然江山易改。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6Rank: 6


8550
38#
發表於 18-2-16 18:0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oray 於 18-2-16 18:09 編輯

你攪清楚BCA原意未?係促進教學,但人地啲學者已經講咗個shortcoming, 你又搬出收亞公錢唔駛問責呀?!咁巳經錯咗方向啦!

BCA計劃的初衷,是透過評估取得回饋,讓教師和學生針對改善策略。但明顯地這個良好原意並未達成,部分教師和家長認為目前的評估對學習沒有幫助,社會上為了BCA的存廢爭論不休。究竟評估回饋怎樣才能對學習有幫助?首先要了解,學習總會有難位及迷思,遇到學習難位時,如果老師能在學生的「可發展區」加以協助,學習便比較容易。「可發展區」是指學生依靠自己的努力所達到的「實際發展層次」,與在他人輔助下所能夠達到的「潛在發展層次」之間的距離。在這「可發展區」內,他人的輔助對學生的發展效用最大。建基於這個理念,促進學習的評估就是要透過評估,找出每名學生的「可發展區」,支援他們的學習。

目前的BCA無論在評估內容或報告形式上,都不是促進學習的最佳評估工具,原因有二。第一,要找出學生的「可發展區」,評估題目的難度要和學生的能力對口,即是在「可發展區」附近。可是BCA的題目卻是以學科的基本能力作目標,所以對某些學生來說太淺,但對另外某些學生來說又太深,無助於找出所有學生的「可發展區」。第二,BCA的評估報告以學校而非學生為單位,而且事隔數月才送交學校,故即使報告提供學校在某些學習單元上的達標情况,卻未能提供針對個別學生的回饋,更遑論促進學習!


Rank: 6Rank: 6


8550
37#
發表於 18-2-16 17:3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oray 於 18-2-16 17:40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2-15 13:42
袁提議評估要要全面,沒有說不用TSA評估學術。你有冇對錯号,入錯坐?

故評估學校及學生之學習進度,不應偏重成績。而TSA/BCA(全港性系統評估/基本能力評估)之評估較片面,應早日改之,作更全面之評估,包括學童有否足夠空餘時間遊玩休憩、享受學習....

其實我真係好懷疑你去做小三TSA閱讀理解真係可會唔合格,人哋講緊只用成绩去評估學童能力同教學效能係太片面,所以要改做更全面嘅評估,唔應該用TSA成績做KPI ah.










Rank: 6Rank: 6


8550
36#
發表於 18-2-16 17:26 |只看該作者
其實所有考試都有呢種效果,所以應該keep it as minimum.
所以之前陳sir 話合拼preS1 同TSA, 係好正路嘅意見,你為啖氣唔接受都真係好奇怪

Rank: 6Rank: 6


8550
35#
發表於 18-2-16 17:22 |只看該作者
我比你係喺個closed loop 裏面不斷評核,咁又點?如果TSA真係考基本能力,有咁高%都唔達標,成個教學方法都唔合格啦!
你話係closed loop, 之前已有網友提出過啦,你估村校同深水埗同灣仔區嘅學校啲俾比,平均成绩好啲,唔通係因為山頂老師教2位加減嘅教學法就無與倫比,屋村老師因為無料唔識教就狂操學生咩。香港考試有個特色,就係鐘意出啲刁鑽題trip啲學生,係都鐘意分出高低,由細到大到reinforced 呢種戰鬥格,美其名係等佢地有競爭先有進步,其實操練源頭由此起。

Rank: 6Rank: 6


8550
34#
發表於 18-2-16 17:06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2-15 13:32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2-15 16:40 編輯

梗係算 closed loop。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1月宣佈復考小三TSA,多次強調重新設計評估和報告方式可去除操練誘因。局方又指,TSA有助教學回饋,例如可按小三生TSA評估成績持續改良教學,讓學生在小四至小六追回進度。
中文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客座教授曾榮光追蹤考評局2004至2015年TSA數據,發現TSA為學生「補底」等原意已經失效。曾榮光指出,若果TSA能改善教與學,學童在小四、小五得到支援之後,小六達標率理應提升,然而每屆學生就讀小三及升至小六時的TSA成績不達標比率,在中、英、數分別穩定維持於約10%、16%及8%,即過去12年並沒有起色,反映教局、學校未能因應TSA評估而改善每屆學生整體的能力,他表示︰「睇『小三、小六均不達標』比率,就反映TSA做唔到補底。」

Rank: 6Rank: 6


8550
33#
發表於 18-2-16 16:43 |只看該作者
對牛彈琴,新年快樂!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2#
發表於 18-2-15 13:44 |只看該作者
Doray 發表於 18-2-15 09:50
今次我buy 林鄭,如果以為冇咗BCA,就冇咗操練,真係諗得太簡單。
我只反對無謂又冇evidence話有用又俾咗啲 ...

你識講「無良學校」,點解唔對付無良學校,例如出個黑名單。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