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8-2-4 14:17 編輯
回覆 eviepa 的帖子
借此機會講一講教仔心法。我有一個難得的成就,就是女兒從來沒有過反叛期。
現在,不少親友都羡慕我女兒讀書成績不錯,又非常乖巧、非常懂事。這個女兒從來沒有過任何反叛期,她讀中二三,正常孩子都是反叛期高峰時,每晚臨睡前都會要求爸爸坐在她床邊和她傾談,直至她睡意濃為止。我從不覺得她有任何大問題,從不責罵她,父女相處得非常好。很多親友都羡慕不已,認為我走運了,生了一個與生俱來懂事的孩子。
其實,怎會是運氣好,只是我肯做別人不肯做的事而已。以下是怎樣做到化解女兒反叛期的方法。
反叛期的由來
先講我爸爸。他在解放前兩年從內地來到香港,六十年代生了我。造物主創造人,只有一張咀巴但有兩隻耳朵,聽說是因為祂希望人多聆聽,少講話。不過我爸爸從來都只顧講話,不喜歡聆聽。他雖然來了香港幾十年,但到死的那一刻的廣東話聆聽能力還是不甚了了,他的媳婦從來都聽不明他帶濃烈潮洲話的廣東話。總之,他只喜歡表達自己,不喜歡聆聽別人的事。
有了這種態度,自然和子女們有巨大的代溝。他完全不了解我們,甚至對香港的事務也是不甚了了。他的如意算盤是,只要子女所有東西都依從他,他就會幸福了。但世界上那有這樣便宜的事,我們和他的關係一向都不好。我還好,和他都有一些溝通,我弟弟和父親基本上是零溝通。
其實我那一代的人的父母,不少有這種問題。他們有部分都不喜歡了解子女們的世界,反而期望子女們去理解他們,去依從他們。因此,普遍親子關係都很差。關係差,到反叛期自然會反叛。我這個木屋區內最乖的男孩子也如是。但我覺得,如果父母肯多聆聽,多了解,其實我不會有反叛期。
其實,他對香港不了解,對子女不了解,對子女的管教出了嚴重問題,除了我們是受害者外,最後他還是受害者。當子女不怎樣肯和他傾談,當結了婚的子女的另一半很抗拒到來吃飯時,誰受害?
我們父母的一代人,對我們很多「新一代」的做法、道德規範都不以為然。不過,始自三十年前,他們漸漸淡出,香港的領導權漸漸由我們這一代接棒。他們無論怎樣不喜歡,香港仍然由我們作主。
我的處理方法
我和女兒相處,非常重視溝通。晚上吃飯時,我和太太有個默契,就是當女兒發言時,無論我們談及甚麼,都會馬上停下來細心聆聽女兒的講話。我們都希望走入孩子的世界,聽聽她每日的瑣事,明白她的想法,了解她所處的環境,知道她們一輩的道德規範、行為準則。
在女兒中五之前,我基本上都會在女兒睡前和她傾談。若要她肯講內心的說話,自然就要對她寬鬆,自然要用一個諒解的態度,制造一個「言者無罪」的氣氛。因此,她會講很多普通孩子不散敢向父母講的說話。
地球在轉,時代在變。現在的孩子在父母很不同的環境下長大,自己發展出和我們有點不同的道德規範、行為準則。舉個例說,他們再不會認同中國傳統嚴格的「尊師重道」,反而趨向西方學生對師長比較低度的尊重模式。從前甚少大學生講粗口,現在多得多。就算你不喜歡,世界都不會因你的主觀意願而改變。
由於我經常和女兒作出有效溝通,所以我很明白她,她也從大量傾談大量交流中明白我們這一代心裡想著甚麼,我們的一代的難處在那裡。因此,我做出的培養決策她很滿意,亦由於她很了解我們這一代,所以在配合上會得心應手,深得父母的歡心。這就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很多家長反對中學生談戀愛,我反而鼓勵她在中學就嘗試拍拖。 她覺得英文課學不了甚麼,經常和成績差的同學一樣,在課堂中睡覺。我不反對,因為我知道她有另外一些方法將英文學到全班第一。 她偶爾抄襲功課,我不反對,確信她會讀好書。 討論到時局,她近於自決,我被稱為大中華膠,不過我們還是對時局傾談甚歡。
總之,在女兒眼中,我是一個很開通的父親,很願意和我分享生活的點滴。
浸大普通話事件
這件事一出台,我劈頭第一句就是問女兒:「普通話必修,其實是校方的一番好意,為何搞成這樣?」
後來,女兒將一些細節告訴我,我知道他們的處境後,我和女兒有個共識:學生會會長表現得很差勁,然而,爭取的是非常有理據的。
對於我女兒的解釋,我相信對很多家長來說,不會改變他們的立場。因為如果採取傳統的尊師重道標準,如果採取傳統對粗口的看法來說,這個會長犯的錯非常大。不過,我是一個融入九十後思想的家長,女兒和我討論浸大普通話事件,跟一個很留意時事的同學討論無大分別,沒有代溝。
當女兒說到校園流行這兩句話時,我發生會心微笑:
「真X唔駛停課,假X反而要停課。」
真有當年在中大宿舍內,和當時的學業精英暢談黃霑《不文集》的味道。當然,食古不化的人永遠不會欣賞這種幽默。
長江後浪推前浪
我父親的一代,努力將香港從轉口貿易港升格為工業城市。香港的工業,在八十年代初開始慢慢盛極轉衰。以他們的能力,他們只可以從事手作工夫,卻不能做更高層次的事。我們這一代,將香港從工業社會升呢為服務業城市。這種改變,我的上一代是無法做到的。
無論上一代怎樣批評我們這一代,我都相信,在服務型態的社會,我們的能力遠高於上一代。
小弟今天距離退休的日子不遠,八十後開始接棒,九十後亦準備更重要的角色。
無論這一代怎樣批評下一代,他們才是將來。
對九十後,我是欣賞的,常對女兒說:「你們這一代,無論中英數、學術、體育、音樂、思考能力….都是全方位地把我們這一代比了下去。」
由於我的態度,我和女兒的親子關係從來都極好,女兒沒有反叛期,是我賺來的,並非普通人所想我走了運。假如你肯效法我的方法,你也可以得到相似效果。
結語
我那個只有小一程度的爸爸很喜歡對著兩個分別從中大及港大畢業的兒子表達出:「不錯,你們的學歷比我高,但由於我天生無限的智慧,縱然沒有讀多少書,無論知識量、分析能力、處事能力……(簡單地說,就是全方位了)都比你們高。」
相反地,我雖然遠比我女兒努力讀書,但我常對女兒說:「我很相信妳會是一個比爸爸更成功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