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細B變大B入幼園 專家:港家長莫誤子女 ...
查看: 14231|回覆: 45
go

細B變大B入幼園 專家:港家長莫誤子女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7-10-6 16:51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贏在起跑線」說法在香港引起討論,近年有不少父母擔心自己的小朋友在9月至12月出世(俗稱細B),不夠年頭出生的小朋友競爭,選擇延遲一年入讀幼稚園,或選擇在高班時重讀一年,「變身大B」為升上小學做好準備。有幼稚園校長表示,可能在2歲至3歲入學時能力上有較大的差異,但同年的小朋友到低班、高班的差異其實已經不太大,家長毋須過分擔心或與其他人比較,而造成壓力,反會令孩子學習出現問題。


幼兒差異漸收窄 延遲入學須三思


近年多了幼稚園學生家長會考慮讓年尾出生的小朋友,延遲一年入學,或重讀一年高班,有數間幼稚園校長透露,這類俗稱「大B」的學生佔整體學生達5至10%,開始成普遍現象。校長提醒刻意重讀一年,要思考能否完全達到家長心目中的期望。


近年有不少校長經常收到家長查詢,擔心「細B」的能力,較年頭出生的小朋友弱,憂慮學習上的差異會直接影響日後的表現。俗稱「大B」的學生在威寶中英文幼稚園有8%;明雅中英文幼稚園有8%;德怡國際幼稚園(元朗)則有10%;寶兒中英文幼稚園亦有5%。


年頭出世不一定能力高


威寶中英文幼稚園校長姚蔚婷表示,兩、三歲的年齡差距的確是大,「兩歲發展階段真係未去到要學識嗰樣嘢,爭幾個月真係由唔識講嘢到識講嘢。」 姚續指小朋友的差異到長大後,距離會逐漸收窄。


姚蔚婷解釋,家長如果將年紀較小的小朋友,在這段時間與大幾個月的小朋友來做比較,能力自然較弱,故有延遲入學的選擇。德怡國際幼稚園(元朗)校長王湘萍說,其實亦有一些家長不想小朋友太快上學,「有家長覺得讀書條路好長,唔急於一足兩歲幾就返學,同時亦都避免過早去面對分離。」


王湘萍認為校方會問家長延遲一年入學的目的,如想小朋友更成熟、開心當然沒有問題,會跟他們分析憂慮會否過早;有家長會以為延遲一年會成為最優勝的一個,「去到高班無話年頭出世一定比年尾好,亦都唔代表10月出世嘅能力比較差。」


分析利弊讓家長作決定


另外,有家長為增加入讀心儀幼稚園的機會,決定讓小朋友重讀高班。姚蔚婷說家長選擇小朋友重讀高班,其實是開始考慮到小學,如他們看見能力有差異時,小朋友剛巧是「細B」,希望子女基礎更為穩固才升上去;但當然會向家長解釋,重讀高班有機會令小朋友情緒低落,或者其他反效果,會讓家長有心理準備才作決定。


王湘萍說原則上是不建議這樣做,有責任解釋重讀一年是否有家長想要的效果;姚則說學習內容是按同齡小朋友安排,重讀有機會弄巧反拙,減低學習動機,「如果留一年令個小朋友能夠有好的基礎適應,我會同意家長呢個決定,但唔係話即刻做第一名、第二名,其實未必有咁情況。」


冀重讀更成熟應付面試


彭先生的女兒在12月出生,今年重讀高班,小朋友在幼兒班至高班整個階段都用英語上課,故希望可升上本地英文小學,為了可讓女兒更成熟應付面試,彭先生決定讓她讀多一年高班,他又說:「讀書條路都仲有好長,希望可以畀佢玩多年,唔想畀咁大壓力佢。」


另一位家長霍太則表示,兒子在10月出生,本身與小朋友溝通比較弱,起初決定是否重讀一年的時候,都擔心會否浪費了一年時間,但兒子在重讀一年後,自信增強了,自理能力亦提高,她認為最重要是兒子讀得開心。


發展遲緩才留班


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幼兒及基礎教育部助理講師殷沛淇認為,幼稚園入學時,較細的小朋友有機會在語言能力、認知、思考能力、手眼協調方面,不及年頭出生的小朋友較有優勢,但入學後會慢慢拉近,「係唔係所有outstanding award(傑出獎項)都係大B拎?其實都唔覺。」


她指有很多天生能力是可以追回,只是時間的問題,要視乎小朋友是否有需要留班,「做大B未必係做到贏在起跑線」,相反家庭環境才最重要,如真是某一個領域上發展遲緩,這樣才值得留一年班。


「唔叻」或未成熟


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謝永齡認為,在看小朋友的能力時,最重要是看他們重要的里程碑如自理能力,「家長其實係揀錯對象做比較,留班有機會減低自信心,長線總會追到,因為佢點都會成長,其實使乜驚呢?」他又指,有時小朋友「唔係唔叻」,可能只是未夠成熟,家長不必過分擔心。

點評

MrBeast    發表於 17-10-11 19:18
   1    0    0    0

Rank: 8Rank: 8


19440
46#
發表於 17-10-28 22:35 |只看該作者
對於而家啲所謂專家,受者真係要好小心,要有個人獨立思考。

Rank: 3Rank: 3


121
45#
發表於 17-10-28 00:05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認同!


234
44#
發表於 17-10-16 12:1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43#
發表於 17-10-12 00:57 |只看該作者
Jane1983 發表於 17-10-11 23:44
回覆 dlam141231 的帖子

唔清楚,有可能係。

有一樣野好清楚,標題中說,做大B,家長莫誤子女,這句話好有問題。

點評

Jane1983    發表於 17-10-12 07:59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8936
42#
發表於 17-10-11 23:44 |只看該作者
回覆 dlam141231 的帖子

唔清楚,有可能係。

Rank: 6Rank: 6


5019
41#
發表於 17-10-11 23:32 |只看該作者
Jane1983 發表於 17-10-11 23:24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明白你觀點。處理插班在處理年齡學校會鬆動d,大陸學生這種超齡加盟的做法比較多 ...

有關大陸學生, 會唔會係佢地根本遲入學呢.  大陸城市戶口的, 基本上和香港一樣, 是六歲入讀小學, 但鄉鎮戶口的七歲入讀小學的是常態.  如果佢地移居香港繼續升學, 就會出現你所謂的超齡問題, 比香港的小孩長了歲.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8936
40#
發表於 17-10-11 23:31 |只看該作者
回覆 Olympian 的帖子

你女和9月B走去repeat,係唔同情況。一個係為小朋友的需要和長遠利益,一個係着眼短期考學校的好處。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8936
39#
發表於 17-10-11 23:24 |只看該作者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明白你觀點。處理插班在處理年齡學校會鬆動d,大陸學生這種超齡加盟的做法比較多。

Rank: 6Rank: 6


5302
38#
發表於 17-10-11 21:42 |只看該作者
大B都係適齡。我女比一月出世的同學𣎴過差十幾日。咁唔通一月果個同學的能力又唔真實?

Rank: 6Rank: 6


5302
37#
發表於 17-10-11 21:36 |只看該作者
Jane1983 發表於 17-10-11 18:05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講開又講,而家社會富裕咗,父母夾硬跟唔上都做細B,想佢早一年出身的已經唔多。 ...
咁我女果班只有佢一個大B。細B有4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6#
發表於 17-10-11 21:04 |只看該作者
Jane1983 發表於 17-10-11 20:35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唔係拗頸,這類小朋友係咪做適齡入學,一直做中游的學生,唔自製優勢,好似好叻 ...

我也不是為拗,但比人追過,肯定好過早一年由頭輸到尾。

所謂大B,即同是適齡,有選擇下選大B,唔係夾硬來。通常lS 無得選,通常指本地學校收9月到12月之間出世的孩子時,家長可選早一年做細B,或遲一年做大B。兩種選擇也是適齡學童。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8936
35#
發表於 17-10-11 20:3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ane1983 於 17-10-11 20:36 編輯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唔係拗頸,這類小朋友係咪做適齡入學,一直做中游的學生,唔自製優勢,好似好叻贏到大量掌聲,再突然回歸平平,會好d?走果段樣樣比人追過,原來自己唔係咁叻的多心路歷程,亦唔好受。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4#
發表於 17-10-11 19:21 |只看該作者
Jane1983 發表於 17-10-11 18:05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講開又講,而家社會富裕咗,父母夾硬跟唔上都做細B,想佢早一年出身的已經唔多。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10-11 19:22 編輯

呢D大仔,如果小三叻過人,小四影都無,咁佢哋更不能做細仔,因為會由頭輸到尾,輸得重多。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8936
33#
發表於 17-10-11 18:0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講開又講,而家社會富裕咗,父母夾硬跟唔上都做細B,想佢早一年出身的已經唔多。

鐘擺一轉向,反而越來越多明明小朋友讀得好好,家長為攞盡年齡優勢,夾硬要repeat考小學或者考插班。朋友聚會講起,幾間出名的IS都有同學係超齡插班,一級同學可以差2歲。本來父母為仔女自製優勢無問題,但果批超大B在體能上和智力上的優勢根本唔係真實,好似一個女仔大其他同學年幾,三年班運動會橫掃威盡,但到四年級,已經影都無,呢d逆風亦係幾大衝擊。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2#
發表於 17-10-11 12:25 |只看該作者
Jane1983 發表於 17-10-11 08:28
如果小朋友會在初小時,大細B有表現差距時分流,接受唔同師資、唔同課程,如精英班,咁在cut off date做最 ...

Being a small B has almost no benefits, only risks.  If there is a choice, parents should almost always choose to be a big B.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6Rank: 6


5302
31#
發表於 17-10-11 09:38 |只看該作者
數據有很多的,只要Google下。樓上是其一。選擇令孩子健康成長的路,不能說是攞盡優勢吧!幼兒時期建立自信,累積成功經驗,相信對孩子各方面成長都有正面影響。家長選擇做大B細B也不會單看數據。況且好多家長都會認為自己果個會係[不一定]的例外。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8936
30#
發表於 17-10-11 08:28 |只看該作者
如果小朋友會在初小時,大細B有表現差距時分流,接受唔同師資、唔同課程,如精英班,咁在cut off date做最大B,係有好處。這個同意。

但如果選擇的學校或學制在小學階段無分流,劃一課程劃一師資,做超大B,攞盡幼兒期的學習優勢,雖然在建立自信可能有幫助,但對日後成績是否有正面影響,這個則無數據支持。

點評

blueaqua    發表於 17-10-11 10:00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597
29#
發表於 17-10-10 22:54 |只看該作者
happyapple 發表於 17-10-10 19:35
http://econ.ucsb.edu/~kelly/maturity_feb06.pdf

有冇人睇過尼份paper, 會唔會有另外想法?
copy abstract here:

A continuum of ages exists at school entry due to the use of a single school cut-off date – making the “oldest” children approximately twenty percent older than the “youngest” children. We provide substantial evidence that these initial maturity differences have long lasting effects on student performance across OECD countries. In particular, the youngest members of each cohort score 4-12 percentiles lower than the oldest members in grade four and 2-9 percentiles lower in grade eight. In fact, data from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hows that the youngest members of each cohort are even less likely to attend university.









Rank: 4


886
28#
發表於 17-10-10 19:35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http://econ.ucsb.edu/~kelly/maturity_feb06.pdf

有冇人睇過尼份paper, 會唔會有另外想法?

:wav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