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新生代中文水平差 教育之過?(耿春亞) ...
查看: 3395|回覆: 31
go

新生代中文水平差 教育之過?(耿春亞)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7-8-24 11:38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我曾經看過香港80年代的中文報紙,採訪報道的遣詞造句十分講究,文筆優雅,可讀性强,遠比現在的報章雜誌讀起來有趣的多。


再往前看,金庸先生當年在明報上連載武俠小說,風雲變幻的江湖,扣人心弦的情節,個性豐滿的英雄,直引得讀者日日翹首期待,一時間洛陽紙貴。


家長思維轉變 追捧英語教育


然而,現在香港的報章雜誌,已淪落為講是非、造輿論的工具,搞政治的,做生意的,再加上像我這類清談無聊分子,讓整份報紙看起來沒半點文學氣息,無一絲人文色彩。一份報紙厚厚一沓,5分鐘就能從頭翻到尾,一眼看去已經知道講的是甚麼了。


為甚麼會這樣?其實從身邊的朋友們為孩子選擇教育的思維就能得到答案。很多我們這一代的內地人,以及再早一代的香港人,家庭雖不至窮的叮噹響,但最多就是溫飽。在子女教育方面,都是跟着政府走,中文是當仁不讓的母語,寫日記寫作文是最普通不過的家庭作業。課外閱讀都是有書就讀,如飢似渴,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我還是從租書舖租來,走路吃飯都在看,趕緊看完趕緊還,不僅是因為故事精采,更是怕多借一日就要多付2角錢。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每個人的中文水平自然不會太差,至少四大名著、武俠小說都讀過,寫篇文章也都字句通順,成文成篇。


然而今時今日,經濟發展了,但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卻彷彿對自己的母語失去了信心,有選擇的情況下,都讓孩子讀國際學校或英文學校。香港的商人家庭、專業人士家庭、公務員家庭、教授家庭等,恐怕絕大多數都是讓子女接受以英文為主的教育,並且在大學甚至中學階段就將子女送往外國讀書。而這些子女長大成人,很多也的確很優秀,但中文水平和對中國文化藝術歷史等方面的了解,恐怕就乏善可陳了。我常常問在香港長大的年輕人一個問題:看過中文版的四大名著嗎?答案往往是讓人失望的。當然,中文學習和閱讀的情況,在目前的內地恐怕也是不容樂觀,還有多少的孩子如前人一般去閱讀和寫作呢?


立足中國文化 才能打拼西方


在為女兒選擇教育模式時,我其實只有一個原則性問題:在爭取優質教育機構的同時能夠盡可能讓她得到充分的中文教育。至於英文?看到很多從小在內地長大的朋友在留學和職業生涯中培養出來的英文能力非常優秀,我想也就夠了。未來的世界,中西方已經打通,兩頭都會兩頭都不到岸就能掙錢的時代已經過去,立足中國人自己的文化和價值,才能去打拼西方的世界。


據說Trump總統的子孫們都在學習中文,而且學的都不錯。如果將來我們的孩子中文程度都比不上Trump的孫子,真不知情何以堪啊!

   0    0    0    0

Rank: 6Rank: 6


6635
32#
發表於 17-9-1 12:48 |只看該作者
mother904 發表於 17-9-1 11:09
中文倒退不單止是教育制度問題,更多的是社會環境的問題。近十零廿年出現了不少食字gag,起初大家都會覺得 ...

如何看待中英文的重要性, 那看家長取心態.

當然, 中國人英文有精湛的英文水平, 那是光榮.


好像, 大約十年前, 與一位在香港的客戶電話聯系, 後來轉到找他們老闆傾談.

電話中突然傳來很正統的國語聲. 本以為是台灣人.

後來, 跟自己老闆交代時, 提及對方背景. 老闆說, 那是法國人, 並不是中國人,

公司跟法國家樂福的生意往來, 也是從他那裡打開聯繫的.


幸好, 我的普通話水平也不算差.

因曾在台灣貿易公司工作, 所以, 慢慢訓練下來的.

二十多年未見船民了。今天,電視新聞又再見緬甸有難民坐船出海逃難。

Rank: 6Rank: 6


5974
31#
發表於 17-9-1 11:09 |只看該作者
中文倒退不單止是教育制度問題,更多的是社會環境的問題。近十零廿年出現了不少食字gag,起初大家都會覺得無傷大雅,甚至有創意,但日積月累下來,玩歧義,玩字眼的界線越來越模糊,結果就是中文水平大倒退。

從前我㥃讀書年代會看報紙學中文,但現在中文報紙的中文水平如何,有目共睹。白字連篇,錯用成語不在講,BK那邊昨天出現了一個關於蘋果食字gag的post,說有個記者介紹首爾標題是「仙遊首爾」,從多個回覆可以看到不少人覺得沒有問題,既然大人都不覺得正確使用中文是一回重要的事,又怎能期望下一代可以擁有良好的中文水平?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122
30#
發表於 17-8-31 11:34 |只看該作者
Cheeselover 發表於 17-8-31 09:34
本帖最後由 Cheeselover 於 17-8-31 09:37 編輯

教育政策混亂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導致中文水水平下降,但不 ...

我都認同你的觀點,父母對語文能力上的取態是有一定的影響力!

我曾經掙扎過是否送兒子去 lS 或 ESF,最後還是留在主流學校,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我相信兩文三語,但不想只識殘體字,但我亦知道要做好兩文三語,就不能單靠學校的課程,家長都要作些安排。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3700
29#
發表於 17-8-31 09:34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Cheeselover 於 17-8-31 09:38 編輯

本帖最後由 Cheeselover 於 17-8-31 09:37 編輯

教育政策混亂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導致中文水水平下降,但不能忽略社會變遷有更深遠影響,學生語文下跌並非香港獨有,毆美及亞洲已發展國家也憂慮同樣問題。
大家可否自誇中文比上一代好,甚至更早的新文學運動時期,我們的古文水平不堪入目,那是否我們的教育政策還不及五四時期?我們可以自誇認字率比四,五十年前高,但中文水平仍然不及我們上一代或更早。我不欲為現時教育政策辯護,但我們是否應以一門學問的能力指標來評論政策失敗,正如今天學生電腦科技的知識肯定比上一代優秀,那是否可以歸功於資訊科技的資源投入?
先不論教育政策成敗,我們也要反省一下自己提供一個什麼語文環境給小朋友,父母重視語文,他們也耳濡沫染。

Rank: 7Rank: 7Rank: 7


13445
28#
發表於 17-8-30 14:40 |只看該作者
hkpapa852 發表於 17-8-30 12:35
母語教學政策不佳, 學制由523轉334我認為未必係壞事, 但亂推副學士我郤極反對.
之後仲有英中, NSS同DSE既問 ...
大部份决策者的孩子都不是用家,政冶正確重要啲。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122
27#
發表於 17-8-30 12:51 |只看該作者
hkpapa852 發表於 17-8-30 12:35
母語教學政策不佳, 學制由523轉334我認為未必係壞事, 但亂推副學士我郤極反對.
之後仲有英中, NSS同DSE既問 ...

因為改334,真的要大幅度改動大學收生方法及課程,例如部分專業課程改為 graduate school ,我覺得做得不到位。

當然,如果咁改亦影響不少持份者及既得利益者!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2067
26#
發表於 17-8-30 12:35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7-8-30 12:31
母語教學及334,當時是政治姿態支持回歸,根本忽略了香港的特殊情況,教育政治化源於老懞懂年代,而非近年 ...
母語教學政策不佳, 學制由523轉334我認為未必係壞事, 但亂推副學士我郤極反對.
之後仲有英中, NSS同DSE既問題...... 只能慨嘆當權者堅離地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122
25#
發表於 17-8-30 12:31 |只看該作者
hkpapa852 發表於 17-8-30 11:48
強迫母語教學都唔算最可怕, 最可怕既係要求用母語教學既教材, 都一定係要全中文.

...

母語教學及334,當時是政治姿態支持回歸,根本忽略了香港的特殊情況,教育政治化源於老懞懂年代,而非近年的事!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2067
24#
發表於 17-8-30 11:48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7-8-29 11:05
退一步,強迫母語教學根本沒有必要!

你說標籤效應,如果當年香港真是全部母語教學,香港下一代將會英文 ...
強迫母語教學都唔算最可怕, 最可怕既係要求用母語教學既教材, 都一定係要全中文.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122
23#
發表於 17-8-29 11:05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8-28 23:19
英中等如好學校,根深蒂固,其實不一定。所以教育語言微調似乎有去標籤化的作用,唔錯。
...

退一步,強迫母語教學根本沒有必要!

你說標籤效應,如果當年香港真是全部母語教學,香港下一代將會英文大倒退,中文又被兩岸比下去,加上四不像的高中課程,香港只會是文又唔得,武又唔得的香港鎮,再加過往五年的振英之亂,香港真的是香硬!

點評

Doray    發表於 17-8-29 17:52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2#
發表於 17-8-28 23:19 |只看該作者
Fish777 發表於 17-8-28 22:20
先問家長,有冇人想入中中先

英中等如好學校,根深蒂固,其實不一定。所以教育語言微調似乎有去標籤化的作用,唔錯。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1124
21#
發表於 17-8-28 22:20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先問家長,有冇人想入中中先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20#
發表於 17-8-27 19:31 |只看該作者
只問責,卻唔解決問題,援急輕重都唔擺啱難免原地踏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19#
發表於 17-8-27 19:27 |只看該作者
ChiChiPaPa 發表於 17-8-27 13:09
問題是應否分中文中學和英文中學。為何不可同一科用中英雙語教學?為何不讓學校自由決定每科的教學語言?為 ...
應該要分,首先在師資上就會有分別,關鍵係應該同工同籌。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122
18#
發表於 17-8-27 16:51 |只看該作者
ChiChiPaPa 發表於 17-8-27 13:09
問題是應否分中文中學和英文中學。為何不可同一科用中英雙語教學?為何不讓學校自由決定每科的教學語言?為 ...

問梁錦松!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7#
發表於 17-8-27 16:13 |只看該作者
ChiChiPaPa 發表於 17-8-27 13:09
問題是應否分中文中學和英文中學。為何不可同一科用中英雙語教學?為何不讓學校自由決定每科的教學語言?為 ...

因為英書中教,又叫自己做英文中學,係掛羊頭賣狗肉,算唔算係理由?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8Rank: 8


19737
16#
發表於 17-8-27 13:09 |只看該作者
ABC-DAD 發表於 17-8-27 12:42
假若,在幼小階段已開始觀念上排斥中文/英,學習發展方向根深蒂固,競爭力自然被局限,反之,鼓勵學習好一 ...

問題是應否分中文中學和英文中學。為何不可同一科用中英雙語教學?為何不讓學校自由決定每科的教學語言?為何不許學校用英文書,而輔以廣東話教學?為何不讓學校自由決定教授的中文書寫文字?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15#
發表於 17-8-27 12:4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7-8-27 12:43 編輯

假若,在幼小階段已開始觀念上排斥中文/英,學習發展方向根深蒂固,競爭力自然被局限,反之,鼓勵學習好一種第二什至第三語言,大概只是決心、時日和所下功夫而已。
中文中學有存在價值,同樣,以中文或非英語為授課語言的大學課程(不論本地或外國),亦應該受到合理的社會尊重,畢竟香港的多元文化優勢,不應葬送在二選其一之上。

Rank: 8Rank: 8


19737
14#
發表於 17-8-27 09:08 |只看該作者
skkeung 發表於 17-8-24 18:14
沒法,大學用什麽語言?

由2007年開始,中文大學的教學語言是中英雙語,而在2007年前,中大條例規定中文是主要教學語言。

香港其他資助大學的主要教學語言都係英語。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