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父母強迫子女機械式學樂器 兒子:考完級後不想再碰 ...
發新帖
查看: 2342|回覆: 13
go

父母強迫子女機械式學樂器 兒子:考完級後不想再碰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7-8-14 13:40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我一直對「強迫孩子堅持一件事是否有效」,充滿了好奇心。一有閒聊的機會,我就會聽聽不同學生的切身感受。


「你們學了這麼多不同種類的語言,喜歡嗎?有用嗎?」他們學的語種範圍很廣,但大部分人都告訴我,沒有用,也不是很喜歡。比如一個學生學了三年法文,一開始是以為去法國旅遊就可以跟當地人對話,結果去了之後發現自己來去只會幾句日常問候,時間一長,連這些簡單的句子也都忘記了。


有學生讀了幾年西班牙文,現在再回想,只能從一數到十。倒是有一個學生認為學日文很有用,因為她喜歡日本卡通,很多時候可以不看字幕都能聽懂,這一點讓她很有成就感。


是否喜歡一件事,有沒有動力堅持,全看是否進入了一個世界。語言、運動,還有樂器,都是文化,與人、歷史相關,意味着可以有許多探索刺激的領域,而不僅僅是考試。父母到底是讓孩子機械式的堅持,還是想讓他們發現自己願意為之投入的世界,決定着這種代際間的溝通是否成功。


一位媽媽陪伴女兒學鋼琴十年,無數次女兒想放棄,她都想方設法讓女兒堅持下來了,最終考到鋼琴八級。母女博弈這麼長時間,是因為媽媽希望女兒體會到凡事不要輕言放棄。


這種想法的癥結在於,「堅持」與「鋼琴」並不是必然配對,為甚麼一定要堅持這個,而不是其他?「父母強迫你學樂器,有效嗎?」我問。


一個男孩說:「我學了八年小提琴,考完級之後就不想再碰了。其實我更喜歡玩Rapping(說唱)。」他反問:「到底甚麼是有效呢?」




撰文 :  艾心老師


   0    0    0    0

Rank: 5Rank: 5


3700
14#
發表於 17-8-17 14:02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Cheeselover 於 17-8-17 14:03 編輯

我是實用派,任何學習都告訴小女為何而學。語言為溝通,帶她四處跑,告訴她普通話/國語/華語和方言之別,英語在外通行無阻,其它只是興趣;音樂為服務,他日有機會相助他人;習泳為日後不用呆在海邊;運動為好身段又健康。
任何行為背後總有動機或誘因,若做一件事而不知原因或成果,莫説小朋友,我們成人也不幹,成年人知道什麼是成就感、滿足感或利害關係,小朋友不理解萬人之上的優越感,看不到技窮帶來的困境,心(emoji)只有即時快慰,所以做事多不持久。
強迫學習沒有對錯,只不過是大家辛苦,我不會辛苦自己,所以盡量讓女兒明白學習目的和利害關係,學習心境必須愉快。

Rank: 5Rank: 5


1633
13#
發表於 17-8-16 14:4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imching 於 17-8-16 14:47 編輯
1773 發表於 17-8-14 17:27
阿仔小二時考了鋼琴二級,初中時管樂拉拉扯扯完成八級,學校課外活動學過下結他,音樂天份應該勉強有少少, ...

恭喜你個仔,  因為完成八級, 所以就我以上所講, 技巧已達一定程度, 所以彈乜都有成功感, 我可以肯定佢將會自己學多幾樣樂器.

Rank: 5Rank: 5


1633
12#
發表於 17-8-16 14:4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imching 於 17-8-16 14:51 編輯

原來唔少家長會俾小朋友唔考級,尤得佢地玩, 身邊同事都係咁, 結果小朋友長大啲就會放棄, 唔再玩. 我個人並不同意此做法.  考級有一好重要的好處, 就係技巧提升. 學過樂器的朋友都應該感受到, 要玩得好樂器必須要經過一段好痛苦的練習階段, 沒有捷徑可言,  小朋友即使有很大興趣, 但技巧沒有提升, 彈乜都差少少, 失敗感愈來愈大, 慢慢會放棄.  音樂老師同我講過, 好多學生分不清, 玩好一首歌定玩樂器. 前者為彈好一首歌不斷重複練習, 後者只係喜歡玩件樂器, 所以練習時, 乜鬼都彈下就當練咗, 慢慢因技巧沒有提升, 就不會再玩而放棄.

Rank: 5Rank: 5


1633
11#
發表於 17-8-16 13:5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imching 於 17-8-16 14:18 編輯

哈哈, 我就係"迫"啲囡學鋼琴嘅家長.  我同佢地講, 考完八級後, 你的任務已完成, 即使永遠唔再彈琴, 我都冇所謂, no hard feeling. .  佢地亦一直話, 考完八級後一定唔會再彈琴, 我都會笑笑口講never say never.


因為佢地冇興趣, 所以, 佢地練琴練得好痛苦的, 我只會話考完八級就冇痛苦, 而且我只要求Pass, 唔使高分. 目標好清晰.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8936
10#
發表於 17-8-15 11:42 |只看該作者
有d嘢父母要堅持,品德、學業唔可以由得小朋友鍾意點就點。但去到學音樂,揀邊樣,就唔使強權決定。水清無魚,父母太嚴控,小朋友好難做人。

Rank: 5Rank: 5


1681
9#
發表於 17-8-15 11:33 |只看該作者
planetearth 發表於 17-8-14 18:00
讓小兒學鋼琴,小小迫,但不打算考級,只想他將來興起時自己彈。他雖然不喜歡練琴,但問他要否cut鋼琴课又 ...

這情況我家小孩也是這樣,又唔要cut又唔練琴,暑假叫好一點會自己練琴。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8#
發表於 17-8-15 08:45 |只看該作者
talknwrite 發表於 17-8-14 17:51
中英數及其他科目, 小朋友好多時都係被迫學. 也沒有選擇餘地. 問題不是迫不迫. 是對人的發展和將來有沒有用 ...

所以課外活動更應以興趣行先。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3410
7#
發表於 17-8-14 18:00 |只看該作者
1773 發表於 17-8-14 17:27
阿仔小二時考了鋼琴二級,初中時管樂拉拉扯扯完成八級,學校課外活動學過下結他,音樂天份應該勉強有少少, ...

讓小兒學鋼琴,小小迫,但不打算考級,只想他將來興起時自己彈。他雖然不喜歡練琴,但問他要否cut鋼琴课又不肯,所以繼續學。

Rank: 5Rank: 5


2754
6#
發表於 17-8-14 17:51 |只看該作者
中英數及其他科目, 小朋友好多時都係被迫學. 也沒有選擇餘地. 問題不是迫不迫. 是對人的發展和將來有沒有用. 早早被迫學好過年紀大了發覺想學.

Rank: 5Rank: 5


1515
5#
發表於 17-8-14 17:27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阿仔小二時考了鋼琴二級,初中時管樂拉拉扯扯完成八級,學校課外活動學過下結他,音樂天份應該勉強有少少,但在拉扯八級時,我也怕會把他那少許天份磨滅了。結果,現在高中,他因功課忙碌而不學樂器或考級,但在忙碌之餘令他放鬆的居然是彈琴、彈結他和吹管樂。他從網上找來一些喜愛的樂章,自己摸索學彈/吹奏。我在旁看著,慶幸當日逼迫他學習樂器,起碼現在他懂看譜,能以音樂自娛。

不打算評論強迫小朋友學習是對是錯,只是寫出我和阿仔的情況。

Rank: 5Rank: 5


2285
4#
發表於 17-8-14 16:45 |只看該作者
我以前在歐洲公司工作過,我看到一些歐洲人(約30%)可以說超過2種語言,如母語,英語,法語或德語(僅為簡單的溝通目的而不詳細)。 與我會面的新加坡人或馬來西亞華人一樣。 他們可以說當地語言加上英語以及其他本地方言,如廣東話,華語,客家,潮洲 等。他們學習各種語言或方言,因為他們在這些地區做生意

Rank: 5Rank: 5


2285
3#
發表於 17-8-14 16:36 |只看該作者
我記得當我在中學讀書的時候,老師建議我們學習兩種語言,就是中文和英文。 他說,了解兩種語言是進一步學習的前提(例如碩士或研究生碩士)。 這個先決條件的目的是鼓勵學生用各種語言閱讀各種教科書和期刊的來源,以便他/她不會受到他/她自己的語言的約束。 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知識。 它也是在英國教育體系中採用的。 不幸的是,大多數英國學生只學英文,但法語不好 學習額外的技能可能對未來的孩子有好處,但我不支持強迫他們學習。 我們必須尊重我們第二代的職業興趣。

Rank: 5Rank: 5


4490
2#
發表於 17-8-14 16:16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7-8-14 13:40
我一直對「強迫孩子堅持一件事是否有效」,充滿了好奇心。一有閒聊的機會,我就會聽聽不同學生 ...

又反問,他們只喜歡打機!讓他們打到夠?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