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6-11-25 16:20 編輯
回覆 Tintin926 的帖子
家長真的那麼被動,不可以特立獨行嗎?
以下四件事我都和大家分享過很多次:
讀幼稚園時,女兒的學校是傳統幼稚園。K2時我嫌寫的字太深、太多,在一次家長會中當眾要求寫少些,結果得直。其他家長沒有一個有興趣跟著做。
讀小四讀新概念學校時,數學成績差,班主任要求我額外做點事。我沒有拒絕,但我的時間表是起碼要小五才會額外做工夫(結果是中二下學期才開始給女兒做補充練習),所以根本沒有理會。
中學讀傳統官校。中二學期初時,有一次閒談時,女兒對我說,明日中文默書,最好是拿幾分。拿零分要罰抄五次,很慘。但拿一分只罰抄兩次,不錯。要合格則需付出太大代價,不化算。
中二中期試後派成績表,班主任向我警告,從這次考試的結果看,女兒中三大有機會跌出精英班外;向我女兒表示下學期要加倍努力。但我講了一段教育理論,認為不需要這麼快就將潛質釋放出來。他聽過後就很滿意了。我女兒後來果然求仁得仁,中三被打進普通班。
雖然女兒幼稚園時寫字比同學少、中學不理會默書成績。然而,她今天所懂得的中文字詞,連我也甘拜下風。可以看看她的近期作品《歸途》: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83802&extra=page%3D1
雖然我女兒小四時數學差勁,我又沒有即時作出補救,但中六時,她在她所讀的文科班中,數學成績一直是全班第一。
雖然我女兒中三被打入普通班,但考文憑試時,成績卻是全級十名內。
十年樹木,百年樹仁,讀書是長途賽,為何要爭朝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