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3 小時
- 最後登錄
- 19-10-2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7543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4-2-13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3777
- 主題
- 3291
- 精華
- 0
- 積分
- 11320
- UID
- 1446055
  
|
理大學者新研究 助設計可靠電網
2016-09-12教育
理大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電子工程講座教授謝智剛可謂「文武雙全」,既專注進行教研工作,亦重視學生的文化發展。
(星島日報報道)人類生活質素不斷提升,對電力需求亦有增無減,如何提升電網結構的穩定性,成為科學家的重大課題。理工大學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電子工程講座教授謝智剛的最新研究,運用複雜網絡理論分析電網穩定性,將來有助工程人員設計更可靠的電網結構,及在一旦出現停電時作出即時補救,以減低停電對城市帶來的影響。有關理論更可應用在多個不同層面,包括古典音樂、股票市場、病毒傳播等。
美國俄亥俄州一家電力公司,○三年因未有及時修剪樹木,導致用電高峰期間,高壓電纜下垂及觸到樹枝短路,引發北美洲發生歷史上最大範圍的停電,至於內地亦經常因天氣或其他原因導致供電組件出現問題,令人意識到提升電網結構穩定性的重要。
理大電子工程講座教授謝智剛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其研究的起源並非始於電網,反而是○三年本港一場「沙士」(SARS)疫症。一向主張社會需要跨學科人才的他,「膽粗粗」嘗試研究SARS的傳播途徑,「當時已有一門學科叫網絡科學(Network Science),在取得相關數據後,嘗試了解網絡的特徵,再放入相關的模型中,發現預測傳播途徑的結果幾乎完全準確。」
謝智剛指,在電子世界中有很多網絡,最近他將這套理論用於電網,是首個成功分析電網穩定性的方法,「利用這套理論可以模擬○三年美加大停電的情況,發現結果與現實相同,相當準確。」他稱,除了使用美國的數據,未來會着手研究香港及內地的電網,特別是將來互聯網與電網之間的互動增加,當了解電網結構特徵與可靠性的關係後,能助工程人員設計更可靠的電網結構,知道有多少時間及如何有效回應計畫攻擊電網的黑客。
同樣的網絡理論原來不止應用在電網,謝智剛表示,理論可用作分析古典音樂和股票市場。「以古典音樂為例,發現個別編曲家之間雖然沒有分別,但好聽的音樂普遍是用到少量的音符,而且不斷重複。由此證明不論編曲家的國籍,音樂之間分享共同的網絡。」他又笑稱,因為知道有關的音符分布是好聽音樂的必要條件,但不是足夠條件,因此製作了一個作曲程式,閒時會自行編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