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0 小時
- 最後登錄
- 19-6-2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365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4-9-9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4
- 主題
- 9
- 精華
- 0
- 積分
- 639
- UID
- 1652488

|
看過高中版和初中版,忽然有感而發。利申:紙上談兵,不喜勿插。
看過初中版,我終於能理解點解有家長見我個仔咁細就指指點點,一看我post野就討厭,因為有些初中生的表現真的很「誇張」。不過唔好插我,我又要指指點點,因為我打出黎唔單止比有心人看,更重要其實係寫作令我思考更完整,於己有益。
看過那些家長處理小朋友的「誇張」行徑,我第一個聯想到就係見樹不見林。小朋友沉迷打機(樹),影響學業,就限制他玩打機,兩人不斷為此爭拗,大傷感情,破壞親子關係,撕裂互信,大家都不服氣,認為道理在我。
我先唔講係咪呢個社會大部份小朋友打機你就要比佢打,(利申:我屋企根本連遊戲機、電視都無,我番到屋企根本唔會玩電腦玩手機,我通常開收音機。)重點係好明顯打機打到唔讀書,個癥結係無學習動機(林),當然打機習慣係不利條件。
小學初中階段其實分數唔係一分一分咁睇,唔係今次低過上次兩分就叫退步,因為份份卷唔同。你應該每天觀察係行為,著重佢動機,成績表只係KPI,以確認和你的觀察有否有落差,若有,思考點解會咁和解決方法(例如係咪唔知點樣考、溫書的方法。。。等等)。越早能夠令佢覺得讀書考試係一場佢表演既平台,令佢有成功感好緊要,呢個係動機。但點樣做?你要觀察邊一科最叻,由果一科開始,每一次見到佢有正面行為都要由心出發讚賞,唔好take it for granted。對於差的科目,你要以佢叻的科目做例子,相信佢抱住同樣既心態都會有進步。培養佢的學習動機(想比人讚)和正面行為,自然普遍科目都會獲益。
去到高中版,我見到個例子仲「誇張」。中四日日打幾粒機,一年欠交功課三十幾次,科科滿江紅,要留級。我想分享三點:(1)做家長要不斷反省,教育問題最主要責任係你,唔係小朋友。小朋友本來係白紙,佢而家變成乜人,唔係因為你咁係邊個責任?小朋友天生架?過去兩年,個爸爸只係以限制打機時間作方法。一個方法用左咁多年都唔work就一定唔work,你唔可能期望用同一個方法會得出不同結果。要反省,反思邊度出問題。自己唔識,就問專業人士,嘗試實踐和堅持,好多時好方法唔會一時三刻發生。人地專業人士都認人為問題關鍵係親子關係,佢話人紙上談兵,唔肯反省,不斷緣木求魚。(2)不要負面標籤和隨便批評。你話佢係懶,小朋友就一定懶比你睇,尤其青春期,佢實同你玩野,大家都經歷過實明。不要隨便批評,唔係話完全唔比,不過盡量可免則免,我明,有時自己都好難控制情緒。根據「人性的弱點」呢本書,人的觀念很難改善,批評更會加強他的觀念,更頑固更難改變。(3)無任何野,包括考試成績,重要得過你小朋友的感受和親子關係。無論你小朋友負面行為的原因多麽不合邏輯,多麼不應該。你首先都需要理解佢感受,唔係叫你認同,因為如果你連理解都唔做,佢一定會認為你不解佢,破壞他對你的信任。親子關係在乎信任,信任一破壞很難修補。親子關係一差,任何方法都事倍功半。
當然,以上全部係一部份人認為係所謂「紙上談兵」,我定義佢地為原則。理解呢D原則不難,如何將呢D原則落地先難,因為做事永遠不是非黑即白,中間落墨永遠係藝術。你無可能每次都做得好,原諒自己,反省再做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