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我就唔會推個仔女去普教中…
母語始終係廣東話,點解要用著通話去學詩詞咁無聊呢?
學唔到神髓,仲要咁辛苦。
原本入精英班都變成唔係精英,真係害咗個仔女,同造成好壞的風氣。
普教中=中文好? 咪傻啦 ^^"
=======================================================================================
16年5月31日【有線新聞】無明顯證據普教中有助學中文
[size=1.15em]無明顯證據普教中有助學中文
[size=0.92em]更新:2016/05/31 19:22
[size=1.15em]政府推廣用普通話教中文多年,目前已有七成小學開設「普教中」班,成效如何?當局委託大學進行的追蹤研究已經完成。有線新聞台取得仍未公開的終期報告,結論是沒有明顯證據證明「普教中」能促進中文學習。
沙田崇真學校二至四年班,所有班別的中文都是用普通話教,亦是語常會委託教育學院由二零一二年開始追蹤研究的四間學校之一。三年班中文堂,四十分鐘全程普通話。
專家透過觀課及訪談分析學生成績等,發現推行「普教中」時一些問題,例如有教師會要求學生分組讀、個別讀及輪流讀課文,但是「為讀而讀」,未能深化知識。
有中學用廣東話教的一班討論很熱烈,但「普教中」班則很靜,而且教學內容表面,本身成績理想的學生感到缺乏挑戰,反而造成學習障礙。還有師資問題,有學校起初用普通話教師教中文,他們本身不是中文本科,聽、講較好,但語文知識弱;有些就混淆教普通話及教語文。報告又提到教學用普通話,但考 TSA 時說話訓練又用廣東話,兩者不配合亦影響成效。
研究中途語常會要求加入學生聽、說、讀、寫水平的量化比較,大部份班級沒有顯著差異或者未能比較。在「聽」方面,小五及中一「普教中」班較好;「讀」就有四級普教中較優;「寫」方面,「普教中」在高小的優勢至中二則逆轉;至於「說」,「廣教中」的學生較優。
不過,研究團隊多次強調〝這樣的比較有先天局限。因為學校一般將能力較高的新生編入「普教中」班。最終結論是沒有明顯證據證明「普教中」對中文學習有促進作用,但「普教中」對中文科成績沒有負面影響。
報告得出另一個結論是若推行「普教中」,愈低年級開始成效會愈好。這份報告去年二月已經完成,但一直未發表。去年四月有議員追問何時公布,教育局表示等適當時候。有線新聞台亦嘗試以公開資料守則索取,但政府指可能妨礙內部討論,拒絕披露。
http://cablenews.i-cable.com/ci/videopage/news/483123/%E5%8D%B3%E6%99%82%E6%96%B0%E8%81%9E/%E7%84%A1%E6%98%8E%E9%A1%AF%E8%AD%89%E6%93%9A%E6%99%AE%E6%95%99%E4%B8%AD%E6%9C%89%E5%8A%A9%E5%AD%B8%E4%B8%AD%E6%96%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