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四校強霸地 遷走拒還政府
發新帖
查看: 1084|回覆: 3
go

四校強霸地 遷走拒還政府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320
1#
發表於 15-11-19 07:40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四校強霸地 遷走拒還政府
2015-11-19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土地資源珍貴,但審計署發現全港逾百所空置校舍沒被重用。報告更揭發四所在私人土地的中小學,遷校後未按規定把舊校地歸還政府,其中香港仔的聖伯多祿中學舊校舍,辦學團體「斬件」歸還校舍,截斷聯外道路及公用設施,令當局得物無所用。教育局亦無合理原因,豁免兩所學校歸還舊校舍。
        
        現時位於私人土地的中小學校舍,無論是政府批地或辦團自資購入,在學校停辦或校舍重置後,校地須歸還政府。審計報告發現,全港有六十九所這類空置校舍,未有交還政府,其中五宗辦學團體在遷校未有歸還舊校舍,報告不點名列出四宗個案,經本報查證,四所涉事學校曝光,所屬辦團均未有回覆查詢。
        
        香港仔的聖伯多祿中學由高座,以及原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校舍的低座組成,惟低座是通往香港仔大道的必經之路,高座僅有狹窄支路連接山上的貝璐道。一二年天主教香港教區與教育局簽訂新校舍的服務合約時,雖訂明須歸還高座校地,但通知當局不准任何人取道低座,又截斷高座的公用設施。當局諮詢多個部門,發現高座不通大路,根本無法運用。
        
        教區去年三月去信教育局,建議保留高座提供社會或教育服務;當局則研究要求辦團一併歸還低座。校長唐慶強指,中學舊校舍用途仍有待當局審批,在新業主進駐前「當然要停水停電」,未聽聞辦團拒絕開放道路。
        
        至於在愛群道的灣仔學校○六年停辦,辦團灣仔區街坊福利會拒絕歸還空置校舍,辦團先後租予滬江維多利亞學校等國際學校使用,今年七月暫借予德瑞國際學校(英文部)作臨時校舍。報告指,當局與辦團商討自願歸還校舍不果,但沒有與地政總署商討收回。記者致電灣仔區街坊福利會,但無人接聽。
        
        據悉,辦團與當時的教育統籌局私下協議,由辦團以每年約百萬元,出租給國際學校作臨時校舍,否則透過當局進行分配或延宕多年,無助鼓勵國際學校發展。消息人士指,當年協議被視為「三贏方案」,對於評審報告提出質疑,大感不解。
        
        報告亦揭發教育局或涉疏忽,令遷校後的舊校舍無法收回。九九年獲遷往天水圍的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學,當局在簽署服務合約前,書面准許毋須歸還上環必列者士街的舊校舍,明顯牴觸合約條文。涉事人員其後退休,對附帶協議的原因無留記錄。
        
        當局諮詢律政司及地政總署,認為難以要求對方交還,只好引導辦團利用空置校舍營辦學校,即現時的國際小學Island Christian Academy。
        
        上水宣道小學在○六年重置校舍後的服務合約,更因不明原因,沒有要求辦團歸還舊校舍的條款,最終當局放棄校地,由政府以約五千萬元地價賣予辦團重建為教堂。
        
        教育局回應指,在識別、分配及管理當局轄下空置校舍有改善空間,正檢討有關機制,並與地政總署商討,尋求可行方法以改善未有交回空置校舍個案的處理方法,強調定期通知相關部門,考慮把空置校舍作短期用途。



   0    0    0    0

Rank: 3Rank: 3


382
4#
發表於 15-11-30 20:23 |只看該作者

回覆:四校強霸地 遷走拒還政府

灣仔學校校舍涉借友好 先後借兩國際校 辦學團理事長與兩校高層曾共事
[2015.11.20] 發表
推文
灣仔區街坊福利會理事長林貝聿嘉(左)與滬江維多利亞國際學校丁毓珠(右)稔熟,曾一同外遊,亦一同在婦協共事。(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審計報告不點名揭發,由林貝聿嘉擔任理事長多年的灣仔區街坊福利會所營辦的愛群道灣仔學校停辦後,拒絕按批地條款交還校舍給政府,卻先後把校舍借予同屬非牟利的滬江維多利亞國際學校(VSA)及德瑞國際學校。根據本報採訪所得,游說林太借出校舍予德瑞的是德瑞校董王沛詩,而VSA創辦人則是丁毓珠,二人與林貝聿嘉都在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有名銜。本報昨多次致電福利會,透過職員向林太查詢,但她至截稿前未有回應。

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昨開會,決定就審計報告其中4個項目深入研訊,包括使用和處理空置校舍、政府管理都市固體廢物的工作、廚餘減量及循環再造,以及香港郵政的運作。至於另外6個議題,帳委會會安排會議,邀請官員到立法會公開交代和接受議員提問。

廖長江妻說林貝聿嘉借校舍

德瑞網站顯示,該校在2011年底起可使用由福利會擁有的前灣仔學校作臨時校舍,要感謝董事兼家長Mrs. Priscilla Liao游說福利會理事長林太。根據公司註冊處資料,德瑞其中一名校董為Wong Pui Sze Priscilla,與廖長江共同持有另一公司,亦即廖的妻子大律師王沛詩。林貝聿嘉為婦協主席,王沛詩曾任該會義務法律顧問,二人曾一同擔任平等機會委員會委員。

本報昨以短訊詢問廖長江,其妻事前是否知悉福利會拒歸還校舍予政府、現是否認為福利會應歸還校舍,他截稿前未有回應;本報昨未聯絡上德瑞負責人。根據審計報告,德瑞借用灣仔學校前校舍,有效期至明年7月屆滿,之後要每季續借。

丁毓珠曾與林太組旅團

至於VSA,創辦人丁毓珠為婦協副主席,與林太為老朋友,二人2010年曾偕同10多人自組東歐團遊覽多個國家;丁毓珠女兒兼VSA校長孔美琪亦為婦協執委。孔美琪及該校發言人昨截稿前未回應事件。本報昨多次致電福利會,職員指林太有返回開會,但林太昨未有回覆本報查詢。



Rank: 3Rank: 3


382
3#
發表於 15-11-30 19:50 |只看該作者

回覆:四校強霸地 遷走拒還政府

點解無人正視這問題?



Rank: 7Rank: 7Rank: 7


11320
2#
發表於 15-11-19 07:46 |只看該作者

回覆:JWKun 的帖子

71辦學團體 未歸還空置校舍
審計署促教局改善機制
2015/11/19
(晴報)


        其中一個辦學團體將有關空置校舍改建為教堂,據悉為現時南區的聖伯多祿堂。




        空置校舍問題備受關注,《審計報告》指,據教育局空置校舍數據庫,共有234間空置校舍,當中4成半即105間未使用,其中71間位處新界、被教育局認為不適合作教育用途,已交回地政總署但未分配用途,總面積等同一個維園。


        報告指,有71間辦學團體未歸還的空置校舍,當中有9間位於政府土地,學校已停辦6.6至18.6年,62間則位於私人土地。審計報告未有列明辦學團體,其中一個辦學團體將有關空置校舍改建為教堂,據悉為現時南區的聖伯多祿堂。


未分配用途 總面積等同維園


        至於在數據庫的整體234間空置校舍中,有4成半即105間校舍並未使用,當中教育局及地政總署分別持有29間及71間,該等學校大多位於元朗、北區及大埔等新界區,平均面積3,204平方米;最高空置達35.6年。以有關面積計算,等同1個維園(19公頃);若以整個項目單位數字計,規模僅次於將軍澳康城站的日出康城項目逾萬伙。


        審計署建議,教育局應改善空置校舍的處理機制,並每半年就校舍用途提出建議,亦建議地政總署應以更方便的方式,供市民可短期租用地皮。在重置位於私人土地的學校方面,教育局應與辦學團體簽訂的服務合約中,加入歸還土地條款,訂明辦學團體應自願歸還現有學校用地及校舍。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