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3 小時
- 最後登錄
- 19-10-2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7543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4-2-13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3777
- 主題
- 3291
- 精華
- 0
- 積分
- 11320
- UID
- 1446055
  
|
港大珍藏元代景教銅十字港首展
2015-06-11
(星島日報報道)景教是最早傳入中國的基督教派,適逢今年景教傳入中國第一千三百八十年,珍藏最多有關景教銅十字藏品的香港大學,昨日起展出九百餘個元代景教銅十字,其中大部分銅十字皆是首次展出,是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銅十字展覽。部分展品更混合了基督教與佛教圖案,其他則採用了幾何、動物圖案,極具研究價值,公眾可從中認識這個中國最早期的基督教派。
景教早於唐代傳入中國,後來向東方發展,澳洲麥考瑞大學古代歷史特聘教授劉南強指出,雖然景教於唐末宋初一度中衰,但在周邊境外民族間仍然活躍,二十世紀初,德國勘探隊於新彊發現的景教文獻,再次說明景教於唐宋時期曾在中國廣泛傳播,因此銅十字與中國境內的景教傳播及演化情況大有淵源,值得深入考究。
港大中文學院副教授馮錦榮表示,展出的銅十字由收藏家聶克遜所收集,並於六十年代贈予香港大學。銅十字高約三至八厘米,背面帶鈕,可繫於衣服或衣帶,同時可作為私人印鑑。大部分十字藏品中心呈左旋和右旋的「卍」字,十字形來自西方基督教,而「卍」字則是常見的佛教符號,銅十字同時採借了基督教與佛教的風格特色,是為景教特點之一,非常矚目。
雖然銅十字經重複手法澆鑄而成,但每個「十字」上面的紋飾風格成異,其外形多呈十字架形,另有部分為動物圖形,例如鳥形、魚形、兔形等,其他則為對稱的幾何圖形如太陽形,與西方波斯藝術風格互相呼應,相信此風格特點很可能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港大建築學院教授龍炳頤指出,未來會着重研究鑄煉者的宗教背景,以及銅料的來源和成分。展覽昨日起展至今年底。
劉南強表示,目前有關景教的研究不多,研究者須同時精通中西文字學及相關宗教歷史背景,「希望藉今次展覽拋磚引玉,讓更多人了解銅十字的學術價值。」港大及中文大學亦在昨日起一連三日舉行「景教國際學術會議」和講座,邀請二十多名來自全球的知名學者,從藝術、科技、宗教思想等多個角度,探討景教對中國及亞洲地區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