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一選校 大家對靜山及日修合拼後去34區的聖十架小學的學術有什麼 ...
查看: 6117|回覆: 46
go

大家對靜山及日修合拼後去34區的聖十架小學的學術有什麼評 [複製鏈接]

Rank: 3Rank: 3


159
1#
發表於 14-9-18 11:52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大家對靜山及日修合拼後去34區的聖十架小學的學術有什麼評?
有幾多升banding1中學?
有幾多升banding2中學?
有幾多升banding3中學?
   3    0    0    0

Rank: 4


941
47#
發表於 14-11-26 12:15 |只看該作者
你有咩心水?

Rank: 3Rank: 3


202
46#
發表於 14-11-26 11:20 |只看該作者
34 網大抽獎,你地會點排....

Rank: 4


941
45#
發表於 14-11-26 11:06 |只看該作者
小一應該是由今年開始已入34網

Rank: 3Rank: 3


269
44#
發表於 14-11-26 11:0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ifeelg 的帖子

今年小一已經係34網.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217/18168031

Rank: 5Rank: 5


1192
43#
發表於 14-11-26 10:38 |只看該作者

回覆:大家對靜山及日修合拼後去34區的聖十架小學的學術有什麼評

即係邊一年入小一會屬於34校網



Rank: 4


941
42#
發表於 14-11-26 10:34 |只看該作者
琴日隔離post, 有個媽媽post左今年自行派位的資料



我個小朋友今年係讀靜山小一, 我又唔多發覺有咩特殊需要的學生. 啲生學生好乖, 好有禮貌. 我小朋友讀得好開埋心同所有老師都好好, 好關心小朋友.

BTW靜山今年自行收生都收爆(上年都係). 今年一至六年級插班生全部滿額, 唔係街外人講得咁差.http://www.skhcs.edu.hk/index.ph ... -31-43&catid=1:news

Rank: 4


941
41#
發表於 14-11-26 08:52 |只看該作者
如果小學入了34網,升中時可跟小學網派位,即是九龍城網

Rank: 3Rank: 3


483
40#
發表於 14-11-26 01:01 |只看該作者
erumic 發表於 14-10-31 10:49
我自己係靜山舊生,當年學校同區算brand 1架! 後來我搬入新界,但都派到沙田brand 1中學。當然講緊廿幾年前 ...
我都係舊生, 91年畢業。 你邊年畢業架?
我仔宜家K2, 都有猶疑過報番佢, 因為我只以為佢係村校而且响舊區先覺得會少人選, 冇諗過係因為佢被LABEL為SEN校而冇人鍾意。

我知舊生你有畢業證書証明就多5分, 加埋呢5分即係基本已有20分。我反而想知, 假使我仔真係入左34區呢間小學(當然我亦係誇區報), 到選中學時係可以直接選返九龍城區的中學定係要選自己住個區的中學?

Rank: 3Rank: 3


269
39#
發表於 14-11-25 14:34 |只看該作者

是真的. 聖十架小學係會推行brain based learning先導學校

Rank: 2


48
38#
發表於 14-10-31 10:49 |只看該作者

回覆:大家對靜山及日修合拼後去34區的聖十架小學的學術有什麼評

我自己係靜山舊生,當年學校同區算brand 1架! 後來我搬入新界,但都派到沙田brand 1中學。當然講緊廿幾年前既事啦!

重點問題 : 宜家到我仔揀小學,如我想自己報母校,仲會吾會有舊生多5分?申: 我宜家誇區報。



點評

麥兜MaMa  自行計分不計區  發表於 14-11-5 11:36

Rank: 2


48
37#
發表於 14-10-31 10:40 |只看該作者

回覆:大家對靜山及日修合拼後去34區的聖十架小學的學術有什麼評

我自己係靜山舊生,當年學校同區算brand 1架! 後來我搬入新界,但都派到沙田brand 1中學。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2072
36#
發表於 14-10-21 12:40 |只看該作者
zanezane 發表於 14-10-21 10:10
Anyway, 我開頭的建議係由跨區的situation去諗, 如like kln city網又搬唔到去, 分又唔多, 自行考慮冷但有po ...
我只能同意, 如果在大抽獎中派到呢間, 應較派到其它傳統34網既寶校好D, 話晒呢間學校差唔多係一切重新開始, 未定型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5Rank: 5


4246
35#
發表於 14-10-21 11:24 |只看該作者
His sharing last Sept.....

小一選校快到(幼稚園亦隨之而來)!你知道哪類型的孩子在名校中會逐漸成績墊底、情緒失控、信心下降、活力盡失,甚至最終被勸退嗎?但有些孩子卻不宜活動教學、探究式學習!

當高興孩子入讀心儀學校的同時,可能是惡夢的開始。三個讀名校孩子的真實案例:

(A) 有朋友的兒子與我的兒子同齡,高考前希望約見面讓他們交流,鼓勵其兒子積極面對考試。見面時發現其沒有目標理想,全無生命活力,消極被動,最後在香港私立大專進修。


(B) 我兒子初到澳洲入學時,發現與本港一位知名醫生(常主持家長講座)的兒子同校,但在新生簡介會時,那醫生的兒子只是不斷玩手機、聽歌,一副滿不在乎消極的神態,而醫生卻努力地幫其寫筆記、提問。

(C) 很開明積極的好朋友,其兒子入讀了家長夢寐以求的名校,該孩子小學時頗主動積極,但友人發現其兒子讀了該名校一、兩年後,性情變得被動和欠自信,最終要轉到國際學校才重現其生命動力,好彩家長明智轉得早。

上述三個案例,家長都是知識水平高,社經地位高的中高產人士,一位教子方法可能有問題,一位親子方法知得和講得很多,另一位人品和培養子女的方式一定沒大問題,但共同處是三位的孩子均是讀名校,且愈讀發現孩子的動機、意志和自信心愈低,最終影響其未來人生的積極性。

我的意思並非是讀名校不好,因名校亦培養了不少傑出的人才。問題是你孩子的腦特性是否適合這模式?又或者適合這類型的名校?下面腦特性的孩子,要小心為其選學校:

- 動態注意力弱的孩子不宜讀活動教學為主的學校
- 靜態注意力弱的孩子不宜讀傳統坐定學習的學校
- 集中力強而注意及放鬆力弱孩子合作學習會出事
- 左右腦不同步的孩子在實驗活動中容易失去信心
- 左右腦不同步的孩子需主導性強且嚴要求的老師
- 左腦資優而右腦平庸孩子在嚴格學校會負面反叛
- 右腦資優而左腦平庸的孩子不宜比較性強的學校
- 左丘腦及集中力弱的孩子在探究式學習中難得益
- 左丘腦及集中力強的孩子遇嚴格老師會忿世嫉俗
- 丘腦速度不均的孩子最忌正規嚴謹的提問與考測
- 五感特別敏銳的孩子在熱鬧多變化的環境會失控
- 左右腦均資優者在嚴格及重操練的學校會失動力

這處篇幅不足,本星期日我會在家長講座中會詳細分析:

(1) 上述各種腦區強弱不均孩子的行為特徵,讓家長早作識別

(2) 各類傷害或妨礙上述不同腦特性孩子學習和發展的學校或教學模式,背後的科學理據(真實腦波掃描案例數據)或實例

(3) 只透過一般的學校排名、學校簡介、選校書刊、或口碑是無法了解該校的老師特性、課堂教與學的真實情況、及最重要辦學的意識形態。因此在講座中會分享十多項一般學校會疏忽及無法掩飾,能有效讓家長了解真實上課情況、學校文化及意識形態的策略/方向 (會以自己23年前線教學及學校行政經驗,10年到超過200間學校培訓校長老師,再加上曾觀中小學及幼稚園課堂超過1000次的實戰經驗作分析)

(4) 哪些常見/傳統的教學模式,如何使正常/優秀/腦效能協調的孩子慢慢變得負面、消極、不正常和不協調

如認為上述的選校角度對你的孩子重要,就算忙可能亦需抽空了解。有興趣的朋友仍可把握這幾天報名參加:

「識別孩子腦特性的選校策略」家長講座 (*適合任何年齡子女的家長參加)
......

Rank: 5Rank: 5


4246
34#
發表於 14-10-21 11:21 |只看該作者
回覆 zanezane 的帖子

dunno, call the school directly.

This is a sharing from Mr. Ricky Chan today.

你知道「佔中」事件使家庭、朋友關係撕裂的真正罪魁禍首嗎?
非佔中或反佔中推動者,而是香港多年來忽略「思維教育」!
太痛心!忍不住!見很多家庭、好朋友因佔中問題而鬧翻,甚至反目成仇。其實我們可轉一角度看看整件事情的始末。
... 年多前到美國學習兼旅遊,與太太以前的一名學生(畢業後曾讀哈佛大學及麻省理工MIT, 現在美國工作及生活)晚膳,期間談及他的發現-在香港舊同學和朋友,沒法深入討論政治議題,因討論得意見不合時會傷感情,但在美國就不會有這情況出現。
既然民主是人民作主,那麼最重要是那些人民是如何作主(做抉擇)的。做決定是思考的過程,故人民是否懂思考(即做決定的思維技巧)是民主成敗的因素。倘若人人生而有權作主,而不論其他條件,那麼孩子決定餐餐食糖不吃飯,我們便應尊重而依從;又或問民眾是否應該將李嘉誠的身家均分給大家,多人贊成便應實行?因此所謂民主制度在某些國家實行後,其國家的貪腐仍然出現,經濟及生活情況愈差,問題在於那國家的普遍人民是否真正懂得,或說有質素地做「決定」。
記得我讀中學時,有一個我最喜愛的科目叫設計與工藝 "Design & Technology",它與之前的所謂木工和金工科最不同的地方,就是在有最終選擇(final solution)前,必先要考慮背景、目的、條件要求、限制、再找出可能出現的問題,逐一嘗試解答及研究,之後提出數個方案做比較,最後才定出較可行的最終選擇(final solution),然後才計劃製作,且製作過程中亦可再檢視及重復之前的步驟。我還記得,會考除了交製成品外,最重要是提交整個思考過程的報告。其實這種學習模式訓練的,就是解難及決策的過程╱技巧-先客觀仔細分析才作決定!當然,當時有很多同學都是先有了決定,才堆砌返之前的所謂理據,以証明自己做的決定是對的,這正正就是現在我們見到社會種種現象。
為何我們現在會爭抝得你死我活?因我們很多已作出了決定,現在只是尋找合適証明自己對的資料而引述。由於目的非在於客觀理解,而是主觀的自証,自然對與自己決定不同的沒興趣,相反對自己觀點有利的歡喜。這麼持不同意見的所謂討論,其實都不會對對方所提出的意見、論據詳加思考分析,也不會對自己的論據作詳加考證,因此實質上彼此並非在同一平台上,以事論事地討論,而是站在不同位置上,且是不時轉變論點地為証明自己對而戰,為戰而戰!
此設計與工藝/科技科在英國仍然是必修科,小學已開始,但香港則已息微,或變成工藝品製作╱機械人製作。香港過往百年的教育都側重記憶正確答案,人自然喜歡盡快找到答案而証明自己的答案是對的,且習慣競爭,要贏,難怪大家都沒有珍惜重視與自己不同意見的人提出不同的論點論據,以供彼此更客觀深入的研究探討。(側重結果而非重視過程)
當目的不同,一是「一起研究探討」,另一是「戰勝對方」,取態及結果自然不同。我太太的學生在美國與朋友討論時,彼此抱的目的可能是前者,而在香港其朋友抱的可能是後者。但追尋民主者是否有想過,倘若自己的目的只為「戰勝」而非彼此研究探討尋找適合彼此共同發展的方式,最終就算自己勝利了,可能亦是另一「專制」政權的𧩙生。老套一句,民主非口號,而是每個個體的取態。
我們大家是否在真正民主的交流嗎?是探討而非戰鬥嗎?難得建立的感情和關係,值得珍惜嗎?
請原諒!我是教育工作者,我認為人的質素比起任何制度重要,而人的質素取決於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比起政治制度重要,當然政治制度會影響教育的推行,但教育是可以在人與人之間相處發生,即無界限形式的限制。最重要是我們是否對「思考」模式、技巧重視和覺醒嗎?
Ricky Chan



Rank: 5Rank: 5


4246
33#
發表於 14-10-21 10:49 |只看該作者
回覆 llkllkllk 的帖子

好似要在15年11月先搬校舍... 果日好多資訊, 我無聽得好足.
我諗會有更多briefing session讓人了解.

點評

llkllkllk  幾時會再有參觀或briefing?  好   發表於 14-10-21 10:51

Rank: 5Rank: 5


1494
32#
發表於 14-10-21 10:4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lkllkllk 於 14-10-21 10:51 編輯

學術 / 課程方面, 是否跟一般津校無異?  還是偏低?   有冇普教中或英/數教高d之類?   現讀的學生是否一般都較活躍?

Rank: 5Rank: 5


1494
31#
發表於 14-10-21 10:43 |只看該作者
15年搬過去, 即今次大抽獎的小朋友會在新校舍開學?

Rank: 5Rank: 5


4246
30#
發表於 14-10-21 10:1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anezane 於 14-10-21 10:26 編輯

Anyway, 我開頭的建議係由跨區的situation去諗, 如like kln city網又搬唔到去, 分又唔多, 自行考慮冷但有potential的學校也是出路.

如果在本區, d確在策略上會有不同看法.

我唔認為呢間係寶校, 教育方向係好好的. 大抽獎不用避.
如果佢係三線, 同同區的三線比, 始終會有upgrade潛力d.

Rank: 5Rank: 5


4246
29#
發表於 14-10-21 09:5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anezane 於 14-10-21 10:18 編輯

回覆 hkpapa852 的帖子

BBL 的technique用得好, 會化解到同一班學習差異好大的問題.
我信投入參與會令小朋友吸收得更好.
死背爛背, 不用思考的抄寫只會腦更殘.
我曾在一線學校用過BBL教中學生,好多開頭都嫌低B,大概因人人也要動腦表態,大家也好顧面唔想做。
但過了一排佢地就感到自己果班比隔離班幸福,而成績也好過隔離班,因入腦d, 而且答題思考上flexible d。
升了班轉了老師就同我講返而家上堂好悶。
不只一班係咁,年年總會有人走黎同我講。
我諗有d野真係要經歷過才明, 就好似我d學生咁, 開頭也會有反抗的。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