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數學M1與M2成選修科 地位提升
查看: 11849|回覆: 48
go

數學M1與M2成選修科 地位提升 [複製鏈接]

Rank: 3Rank: 3


182
1#
發表於 14-8-10 01:05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p=24, null, left]文憑試眾多科目之中,以數學延伸課程單元一及二(簡稱M1M2)為退修的重災區,皆因M1M2在大學收生最低入學成績之中只作為半科計算,學生寧可「棄車保帥」,專心讀好四個必修及兩個選修科。早前早前中文大學宣佈將於2015年把M1M2列作一個選修科計算,消息指其他大學亦有意仿效,教育界人士指可提高認受性,相信選修M1M2的學生會止跌回升。

[p=24, null, left]過去只有科技大學把M1M2視作選修科,其他大學則沒有列明M1M2是最低入學要求,只有個別學系如工程、會計及金融等視為入學要求或作為「特別考慮」,形成M1M2的退修率一直持續高企。11/12學年有7092名中五學生修讀M1,同一批考生卻只有4,656人報考今年文憑試,退修率達34.3%。報考M2的考生亦較11/12學年的修讀人數大減1,730人,錄得23.2%退修率。

[p=24, null, left]早前中大網頁公布,明年將更新最低入學要求,由現時「4+1」改為「4+2」或「4+1加數學M 1M 2」。在新措施下,現時部份已是「4+2」收生的學系,要求亦相應提高,如醫學院「強烈建議」有意報讀的考生要修讀3科選修科。不止精算學要求考生曾修讀數學M 1M 2,理學院、醫學院和工程學院,亦將優先取錄曾修讀數學M 1M 2的考生。

[p=24, null, left]曾修M 1M 2學生表現佳

[p=24, null, left]由於修讀的學生不足,很多學生都不會在正規的上課時間表安排M 1M 2課程,大多安排在平日放學後、星期六或在假期期間以補課形式上堂。有中學數學科老師直指,「老師教得吃力,學生亦讀得辛苦,除非學校在課時方面能改善目前的困局,幫助學生讀好該科,否則難以提高學生修讀的興趣。」

[p=24, null, left]本身教授數學的中學教長龍德義接受訪問時指出,M 1M 2成為選修科後,該科的認受性會相應提高,而他引述大學的追蹤研究指,曾修讀數學M 1M 2的學生,在大學的表現較出色。他透露其他大學亦正密切注視事態發展,有意把M 1M 2視為一個選修科。

[p=24, null, left]過去有意見認為本港的學生除了中文水平強差人意外,數學科水平下降也是隱憂。有大學數學系教授指出,新高中三年,花在數學的時間很少,學生根本無動力讀進階數學。他更指出,目前文憑試畢業生,入大學後要不斷「補底」,才有競爭力,反而中四開始讀附加數、預科讀純數、經舊制訓練出來的學生,永遠是吃香的一群。

[p=24, null, left]有大型補習社的數學科導師更指出,有大學生要找他補習,「有些大學生因為未讀過微積分,與內地生、舊制生競爭時,感到很吃力。」也有學生,即使修讀了延伸單元,但由於兩科並非同時修讀,訓練不夠全面,「內地即使文科生修讀的數學,亦已追上甚至超越本港一般水平,美國更幾乎每位高中生也修讀微積分,香港的數學水平只是平均地高,但新高中後,應會持續下滑。」

[p=24, null, left]

[p=24, null, left]香港教育制度改來改去,我地D仔女先受害既一群。中文難高分同合格,迫左某部份人去讀IB,經non-jupas入大學。 仲諗住叫仔drop M2. 專心谷core 4科,依家要睇定D先,香港教育制度,真係玩死人!

https://hk.promotion.yahoo.net/education/2014073118591/

   4    0    0    0

Rank: 3Rank: 3


267
49#
發表於 14-8-13 22:52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PCCW2319+發表於+14-8-12+21:37+我女

原帖由 AgapePa 於 14-08-13 發表
化學及生物應該用英文考, 因為現實世界係用英文名詞, 只識中文名詞, 用處不大.

我贊成用中文考通識, 因為 ...
絕對同意!而家M1/M2唔當一選修科,簡直係歧視數學!



Rank: 5Rank: 5


2022
48#
發表於 14-8-13 13:10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PCCW2319+發表於+14-8-12+21:37+我女

本帖最後由 PCCW2319 於 14-8-13 16:18 編輯
原帖由 AgapePa 於 14-08-13 發表
化學及生物應該用英文考, 因為現實世界係用英文名詞, 只識中文名詞, 用處不大.

我贊成用中文考通識, 因為 ...

我個人認為用乜語言教學,最重要睇學生能接受邊種語言。 英文唔好可以用中文教。英文好咪用英文教,無絕對錯與對。

知識都一樣,絕對唔會有沒用途的知識。亦都唔需要踩理,抬高文; 或踩文抬高理。根本就無意思。




健康的生活態度其實不一定是要相信將來會變得更好,只不過是不對現況發牢騷或埋怨便是了。
「多欣賞、少挑剔;多感恩、少責備」,使相愛的人能相守到永遠!

Rank: 5Rank: 5


1240
47#
發表於 14-8-13 12:47 |只看該作者
我自己係個數學白痴!相反C6同呀女都好中意數學,我自感讀數/M2都好難,佢地覺得係種樂趣,M2比讀中英更難,因要好有理解力、思維同最重要係毅力!唔能夠死記死背!讀呢科真係好睇有無數學天份!所以唔能夠話讀左有用定無用!係要睇將來份職業做咩!M1/M2唔重要大學收生就唔使x大個分啦

Rank: 6Rank: 6


9936
46#
發表於 14-8-13 12:07 |只看該作者
PCCW2319 發表於 14-8-12 21:37
我女兒的能力,是全港學生頭10% - 請問點計算出黎?

M1/M2對絕大部分學生來說,只是邏輯思維的訓練,而沒 ...
化學及生物應該用英文考, 因為現實世界係用英文名詞, 只識中文名詞, 用處不大.

我贊成用中文考通識, 因為香港是中文為主, 社會事件都是中文報導, 硬要翻為英文, 有D多餘.
好似以前用英文讀世史時, 要用英文讀中史部分, 一樣咁奇

我係數學叻個D人, 讀數學真係用好多時間, 一條數可以計幾個鐘. 行又諗, 食又諗. 寫十幾張紙計一條数.
我自己覺得讀數很有用, 當然不是直接應用微積分. 而係邏輯思維.呢個邏輯思維係溶入血中.
如果當年只讀 G-Math, 根本唔會有呢個難度, ( G-Math 只用很小時間讀, 完全無難度)
在現實世界工作, 解難係必要過程, 邏輯思維係很有用.

Rank: 5Rank: 5


2022
45#
發表於 14-8-13 10:32 |只看該作者
eviepa 發表於 14-8-13 08:18
回覆 PCCW2319 的帖子

大家討論的對象是文憑試,「能力」一詞自然單純指文憑的取分能力。校內試成績代表平 ...

知悉.


健康的生活態度其實不一定是要相信將來會變得更好,只不過是不對現況發牢騷或埋怨便是了。
「多欣賞、少挑剔;多感恩、少責備」,使相愛的人能相守到永遠!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44#
發表於 14-8-13 08:1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4-8-13 08:19 編輯

回覆 PCCW2319 的帖子

大家討論的對象是文憑試,「能力」一詞自然單純指文憑的取分能力。校內試成績代表平均水準,文憑試代表終極一戰成績。如果兩者吻合,講出结果有何不妥?

Rank: 5Rank: 5


2022
43#
發表於 14-8-13 08:01 |只看該作者

引用:+本帖最後由+eviepa+於+14-8-12+22:25+編輯

原帖由 eviepa 於 14-08-12 發表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4-8-12 22:25 編輯

//我女兒的能力,是全港學生頭10% - 請問點計算出黎? //
好欣賞你對女兒咁有信心。但我唔會覺得校內成績或DSE成績優異就夠膽講,亦唔會認為兒子能力"全港首10%內"。



健康的生活態度其實不一定是要相信將來會變得更好,只不過是不對現況發牢騷或埋怨便是了。
「多欣賞、少挑剔;多感恩、少責備」,使相愛的人能相守到永遠!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42#
發表於 14-8-12 22:1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4-8-12 22:25 編輯

//我女兒的能力,是全港學生頭10% - 請問點計算出黎? //

第一,我從各方面衡量,她是頭10%。其次,她的校內試及文憑試成績証實了這點。另外,她的數學、物理基礎相當不錯,不怕理科的挑戰。


//M1/M2對絕大部分學生來說,只是邏輯思維的訓練,而沒有實際應用價值 - 我數學唔叻. 但我覺每樣知識都有其作用. 而且, 大學都仍然要開課教授既話, 作用一定唔少. 可能只不過, 對我地呢班對數學認識唔深既人係多餘. 就好似有人覺得視藝對社會更無貢獻, 只不過, 係休閒學科, 無實質作用.//

對絕大部分人來說,M1/M1這樣尖端的數學,的確沒有應用的機會。

但視藝的應用則甚為廣泛,例如,大家溝通時,講不明就要劃圖表示,劃得好就是有高強的溝通能力。另外,任何時間都可以拿畫具出來,繪畫以自娛。

小弟懂微積分,不過學成以來從未應用過。反而我所學的三腳貓繪畫,經常有應用機會。


//還有, 點解個中中學生考/讀化學及生物, 要用英文呢? (比起英中用中文考通識更奇怪)  //

的確有此中中,中四時有這樣安排。阿女的中學,中四時,大部分科目都是英文授課,而世史、地理、通識、視藝會用中文授課,


//而且, 個中中同學點解讀地理底其他文科就會一定多2分呢? 或者根本個同學都唔喜歡地理科, 即使用中文/英交教授/作答, 都未必影響到佢吸引/成績.  佢與大學無緣, 只不過係佢能力問題.  我唔相信讀書/溫習時間越長, 同成績成正比.//

不喜歡地理可選世史或經濟,如果甚麼科目都抗拒就上帝也救不了你。總之,如果將操練M2的時間轉到第三科選修及數學必修部分,則總分幾乎肯定提升。

// 我唔相信讀書/溫習時間越長, 同成績成正比//

你真有這個想法?


//其實, 現在係講緊, 考評局唔當M1/M2係一科, 係重文輕理喎?  //

這是考評局的行為,但整個社會是,總的來說,成績好的讀理科,差的讀文科。

Rank: 5Rank: 5


2022
41#
發表於 14-8-12 21:37 |只看該作者
eviepa 發表於 14-8-12 18:58
阿女因為要選修至愛視藝,只能修歷史地理兩科。過去三年裡,和她討論港事國事天下事時,她總有個遺憾,就是 ...

我女兒的能力,是全港學生頭10% - 請問點計算出黎?

M1/M2對絕大部分學生來說,只是邏輯思維的訓練,而沒有實際應用價值 - 我數學唔叻. 但我覺每樣知識都有其作用. 而且, 大學都仍然要開課教授既話, 作用一定唔少. 可能只不過, 對我地呢班對數學認識唔深既人係多餘. 就好似有人覺得視藝對社會更無貢獻, 只不過, 係休閒學科, 無實質作用.


還有, 點解個中中學生考/讀化學及生物, 要用英文呢? (比起英中用中文考通識更奇怪)  


而且, 個中中同學點解讀地理底其他文科就會一定多2分呢? 或者根本個同學都唔喜歡地理科, 即使用中文/英交教授/作答, 都未必影響到佢吸引/成績.  佢與大學無緣, 只不過係佢能力問題.  我唔相信讀書/溫習時間越長, 同成績成正比.


其實, 現在係講緊, 考評局唔當M1/M2係一科, 係重文輕理喎?  
健康的生活態度其實不一定是要相信將來會變得更好,只不過是不對現況發牢騷或埋怨便是了。
「多欣賞、少挑剔;多感恩、少責備」,使相愛的人能相守到永遠!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052
40#
發表於 14-8-12 19:27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jessimm+發表於+14-8-11+11:57+不能

原帖由 tcmsung 於 14-08-11 發表
請問現在那些U,那些系會計 best 6。

如果要理科生唔 drop M1/M2,最好此科是計一科,而不是半科。
他的是好建議,平衡幾方面。而且他的是conditional sentence.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39#
發表於 14-8-12 18:5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4-8-13 01:26 編輯

阿女因為要選修至愛視藝,只能修歷史地理兩科。過去三年裡,和她討論港事國事天下事時,她總有個遺憾,就是未能修讀經濟學,當討論的題目牽涉到經濟學時,她就不能深入地分析。相反地,她並不覺得沒有選修物理、化學、M1/M2有甚麼很大的損失。

女兒的遺憾,和幾十年前盧子健有點雷同。三十幾年前,盧子健本來在港大讀醫科,但因為熱愛公共事務而轉入社會科學院。仍是學生身份的他,已經經常出鏡做特約評論員,和教授們平起平坐。

牛頓的物理、數學,對社會貢獻甚大;但啟蒙運動的推動人如伏爾泰等的理論,對世界的貢獻也不在牛頓之下。我不明白,為何香港這樣重理科輕文科?

社會上有一小撮尖子可以承受很大量的訓練,十八般武藝件件皆能而又怡然自得。不過,絕大部分學生都不會如此,他們要取捨:做得A來就要放棄B。

我女兒的能力,是全港學生頭10%,尚且在讀了三個選修後已經無餘力去讀M1了(因為要預留大量時間玩樂),比她差的,九成以上的學生又怎會有餘力讀M1/M2呢?

這幾年來,我留意到一個現象,似乎代表了不少的中中生。以下是一個針對著這個現象而虛構出來的故事:

小明是個中中生,升中四時,他勤力但英文只是學校的中游,綜合能力大概在全港頭10%至30%之間,即是說,三年後有小許增值就能入大學,小許減值就入不了U。他入了理科班,讀物理、化學、生物學、M2。到中五,因為兼顧不了八科,所以放棄物理。

他需要用英文讀化學及生物,因為如果不讀此兩科,文憑試英文大概會拿2級,沒有入場券。但讀此兩科,又因為語言障礙,怎樣讀也不能拿很好的成績。

反觀M2,讀此科的都是全港精英,以他的能力,又絕難取高分。

最後,他的成績是20分,還是與大學無緣。

假如,他當初選修化學、生物學,再修一科用中文讀的地理,情況就會有很大改善。讀中文地理,每周1.5-2小時已可以讀得非常好,遠比M2所需的時間為少。不讀M2所騰出來的時間,七成用作讀地理,三成用作加強數學必修部分,這樣做,數學必修部分不會比兼讀M2為差,但額外一科地理對他總分的貢獻會很大,如果讀M2的情況他總成績有20分的話,讀地理大概可以拿22分,入U機會甚濃。

社會上總有一些工種需要高深的數學,但這樣的工種甚少。例如會計師,懂不懂微積分不會有甚麼關係。就算對數學要求極高的精算,在計算保費時,雖然可以用微積分去計算,但據我所知,因為6月2日早上9時43分28秒死亡,和在當日下午3時13分52秒死亡,保險公司都會當作一樣地賠償,精算師都是不需要用微積分的方法去計算的。

M1/M2對絕大部分學生來說,只是邏輯思維的訓練,而沒有實際應用價值。相反地,讀歷史或地理或經濟,除了訓練批判性思維外,對了解這個世界,還有很大的實用價值。學生選擇M1/M2之前,真的要停一停,想一想。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052
38#
發表於 14-8-12 14:49 |只看該作者
Miss_Parker 發表於 14-8-12 11:14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AnChan59, 我想問下如果我無修m1/2, 到UK讀大學的機會是不是很低  ...
看你讀甚麼科目,如果要數學,只有一半分數,加上中文,通識唔計,係危d。
如果選文科,不用數學,會好d。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3310
37#
發表於 14-8-12 11:14 |只看該作者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AnChan59, 我想問下如果我無修m1/2, 到UK讀大學的機會是不是很低

Rank: 5Rank: 5


4230
36#
發表於 14-8-11 14:08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4-8-11 10:08
可能因為理科及工程,有不少國內學生,及有小部份香港學生有優異M1M2成績,如果只是普通M1M2成績,變成墊底 ...
記得以前我個年代數學是香港學生的强項, F. 6 (未到F. 7)時有兩個同學(一個全班第一, 一個全班差不多包尾)考GCE A Level math, 叻果個pure math 和 applied math 都拎A, 差果個都拎到E........証明香港學生數學天份唔差, 我覺得應該把 M1/M2獨立成為一科elective, 加深到同GCE A Level 程度一樣, 我估計香港學生都可以應付得到

Rank: 5Rank: 5


4230
35#
發表於 14-8-11 13:45 |只看該作者
PCCW2319 發表於 14-8-11 07:58
你意思嗰個小朋友DSE core maths,M2 都有考,core  攞5☆☆, 咁M2 乜成績呢?
core 5**, M2 不是5**, 估計是5左右


11592
34#
發表於 14-8-11 12:1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11592
33#
發表於 14-8-11 12:0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052
32#
發表於 14-8-11 12:01 |只看該作者
jessimm 發表於 14-8-11 11:57
不能說成DSE 學生文又唔得,理又唔得. 只是大學入學計分制度未完善. 如果計 best 6 subjects 可能會兩全其 ...
制度缺陷,不能因地制宜而真正解決。再咁落去,危以!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2956
31#
發表於 14-8-11 11:57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4-8-11 11:42
現在搞到文又唔得,理又唔得!
不能說成DSE 學生文又唔得,理又唔得. 只是大學入學計分制度未完善. 如果計 best 6 subjects 可能會兩全其美.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