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助學生及早籌劃多元出路
發新帖
查看: 1019|回覆: 1
go

助學生及早籌劃多元出路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19
1#
發表於 14-5-26 09:39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星島日報報道)雖然生涯規劃在《施政報告》提出後,備受教育界關注,但在強調升學主義的香港,生涯規劃往往處於邊緣化角色。輔導教師協會主席徐恩祖指,有前教育界對生涯規劃內容未完全理解,他認為隨新高中學制推行,不應停留過往的升學及就業輔導,更宜引導學生對未來生涯有較長遠籌劃與深刻反思。

  新高中學制是六年一貫的制度,徐恩祖指,學生應考文憑試,無不以入讀大學為目的,較以往經歷中學會考篩選與分流的舊制畢業生,在生涯規劃方面的成熟度稍遜,「有些學生一直到中六,始發現自己未必達到入讀大學的水平」。他認為教育界宜明白生涯規劃的重點,不僅是傳統上輔導學生升學及就業,更重要是引領他們規劃人生,「要讓學生及早知道有哪些出路,此路不通時有否『方案B』或『方案C』」。

  徐恩祖指,現時個別生涯規劃較完備的中學,由輔導教師與班主任協作,安排小組或個別輔導學生,即使成績理想的尖子亦有輔導需要,例如學生有意報讀醫科,須理解醫科生須完成六年基礎訓練,還得面對專業試及工作壓力,「別以為做醫生像電視劇般帥氣有型,能否承受得起日復一日、面對生離死別的壓力?既然是生涯規劃,就得長遠些。」

點評

王家爸爸  Contingency plans 變得越來越重要。   Plan B, Plan C, Plan D....  發表於 14-5-26 11:34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19
2#
發表於 14-5-26 09:40 |只看該作者
輔導教師協會冀用得其所


輔 導 教 師 協 會 主 席 徐 恩 祖 認 為 當 局 須 提 供 清 晰 指 引 , 避 免 資 源 「 用 不 其 所 」 。

  (星島日報報道)《施政報告》提出每年耗資兩億五千萬元,於新學年起向全港中學提供相當於一名學位教師薪金的經常性津貼,加強生涯規劃教育。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主席徐恩祖認為,本港現時難仿效國際學校做法,聘請專職生涯規劃教師;期望學校善用資源,優化現有校內升學就業輔導服務,但坦言憂慮資源會「用不其所」,甚至「執行走樣」。

  全港開設高中的中學於新學年起,每年將獲撥款五十萬多元,相當於一名學位教師薪金中位數的經常津貼,加強高中生的生涯規劃,當局正就津貼推行細節,諮詢學校及輔導教師意見。

  現時全港中學均為學生安排升學及就業輔導,但據輔導教師協會在本年初進行的問卷調查,發現受訪學校升學及職業輔導組平均教師人數是六人,近一成學校竟不足三人,以全校近千名學生計算,每名教師負擔逾三百人的生涯規劃輔導工作。

  輔導教師協會主席徐恩祖坦言,本港中學在推行生涯規劃有很大落差,「有些學校因負責教師太少,只能顧及中三選科及中六畢業升學的輔導需要,未能顧及中五生的生涯規劃,直至大學聯招放榜後學生沒出路,才做補救性的輔導。」

  對於新增的生涯規劃津貼,徐恩祖稱,增聘教師將是常見做法,模式分為專任及額外教席兩種,前者由聘請專人統籌校內升學就業及生涯規劃輔導,現時本港部分國際學校採用專任生涯規劃教師,毋須在課堂任教;但他認為在港並不可行,「這類專任教師入職要求是碩士學歷,兼具輔導資歷,在港根本難找四百多人出任。」

  他認為學校增聘教師,應以減輕校內輔導教師的課擔為目標,讓他們騰空時間籌劃生涯規劃校內活動,做法較為可取,「既然輔導教師已接受相關輔導,減輕課節令他們更有空間優化,例如可善用校友網絡舉辦按行業的校友日,邀請他們回校與學生分享,甚至短期的師友計畫等。」

  徐恩祖坦言,憂慮學校為了「快靚正」而外購坊間良莠不齊的生涯規劃服務,或者增聘教師只純粹滿足教學需要,無助提升校內生涯規劃,恐令資源「用不其所」;他建議當局提供清晰指引外,亦參考現時「學校發展津貼」做法,要求學校交代使用詳情,避免「執行走樣」情況出現。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