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國際學校 傳統出名英中轉讀國際學校?比比意見。 ...
查看: 12210|回覆: 69
go

傳統出名英中轉讀國際學校?比比意見。 [複製鏈接]

Rank: 4


633
1#
發表於 14-5-14 12:26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阿仔讀緊出名英中F.1(但成績中等),而家有間ESF中學收左,想問下大家意見,會唔會比阿仔轉過去讀IS?
   3    0    0    0

Rank: 3Rank: 3


273
70#
發表於 14-5-19 17:57 |只看該作者

回覆:poonseelai 的帖子

睇番樓主想個仔轉IS主因是見他點努力都在中間(因其他人太強),怕DSE,想他做番真我(無解釋什麼是真我),樓主是否希望/相信轉IS後小朋友會變成名列前矛?

轉到Shatin College就可以名列前茅嗎?何以見得?要名前茅的話,我看轉去一些band 2學校就讀的話,機會較大。



Rank: 5Rank: 5


1578
69#
發表於 14-5-19 15:0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ikerberg 於 14-5-19 15:07 編輯

回覆 torunpoland 的帖子


尋找 媽媽的  "夢校" (dream school)?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8936
68#
發表於 14-5-19 13:48 |只看該作者
torunpoland 發表於 14-5-19 13:37
很多父母的要求都一樣:
1. 英文好
2. 中文好
8 - 我可以出外學,10- 我可以搬,
11- 留少d比她,一條數,

其他果d,真系一點都不能少!

點評

torunpoland  你已經取捨了  發表於 14-5-19 13:51

Rank: 12Rank: 12Rank: 12


57992
67#
發表於 14-5-19 13:3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orunpoland 於 14-5-19 13:45 編輯

很多父母的要求都一樣:
1. 英文好
2. 中文好
3. 名列前茅
4. 學習愉快
5. 有功課, 但不要太多
6. 學深少少,小孩子需要成就感去推動下一階段的學習
7. 要有時間閱讀
8. 游水/柔道/合氣道/西班牙語都要有所涉獵
9. 學校重視德育,教到孩子彬彬有禮, 但又不失自信氣派
10. 學校近家
11. 學費不太貴
12. 孩子與家庭關係緊密,但又不鵪鶉(是否太俗?)

想得美呢,現實歸現實...... 很多時都要取捨

點評

corgihk  OMG i guess u need to put this post on top o the forum!!!! LOL  發表於 14-5-19 16:54
annie40  hahhaha... it is not much.  發表於 14-5-19 16:40
jilin1960  全中  發表於 14-5-19 14:26
odelia_ho    發表於 14-5-19 13:43
poonseelai  my dream  發表於 14-5-19 13:41

Rank: 9Rank: 9Rank: 9


23229
66#
發表於 14-5-19 12:23 |只看該作者

引用:多年观察,+妈妈的最糟是:唔知自己想点?

原帖由 annie40 於 14-05-19 發表
多年观察, 妈妈的最糟是:唔知自己想点? 孩子还是五六岁的妈妈可以原谅, 因为资历浅, 上到中学, 还 ...
妳個比喻好攪笑😁



Rank: 9Rank: 9Rank: 9


23819
65#
發表於 14-5-19 12:17 |只看該作者
多年观察, 妈妈的最糟是:唔知自己想点? 孩子还是五六岁的妈妈可以原谅, 因为资历浅, 上到中学, 还拾拾下,就是性格使然,谁也帮忙不了的.

那管何种教育体系, 父母的全力支持是必需的, 孩子读得未如理想的原因,一般是孩子的问题多于学校, 不要搅错方向而落错药.无事无干,唔好四处求医,明明是耳鼻喉有问题, 去左看妇科, 医生唔会帮到你的. 

點評

jolalee  LOL.  發表於 14-5-20 00:28

Rank: 9Rank: 9Rank: 9


23229
64#
發表於 14-5-19 12:11 |只看該作者

回覆:傳統出名英中轉讀國際學校?比比意見。

睇番樓主想個仔轉IS主因是見他點努力都在中間(因其他人太強),怕DSE,想他做番真我(無解釋什麼是真我),樓主是否希望/相信轉IS後小朋友會變成名列前矛?以乎如其他網友所言,樓主對IS了解不多,這情況下風險不小。要順利轉學制父母同小朋友都要適應和配合,我返日見一例子由band 1 小學轉到IB學校Year 7, 一個學期就走了,主因父母仍全方位參與功課,連小組功課組員不選用父母指定題目都投訴(父母認為自己選擇的題目好過其他組員選的)。建議樓主多了解lS要求和模式再決定。



點評

annie40  去到IS, 有机会是包尾, 点算好?  發表於 14-5-19 12:28

Rank: 3Rank: 3


246
63#
發表於 14-5-19 11:51 |只看該作者
回覆 annie40 的帖子

cannot agree more!!!!!!!!!!!!! hahahahahahhahahaha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8936
62#
發表於 14-5-19 11:39 |只看該作者
我都系吾想太早送小朋友出國,所以讀IS。初中送出去,到他讀完大學回來,這麽多年,他的成長期、建立價值觀和什麽友輩來往,父母會miss好多。

這個和每天放學回家一起吃飯、聊天,每個周末家庭日打波游泳,相差太遠。

點評

jolalee  yes i have seen too many boarding or 中學留學生 getting into trouble due to hormones: car crash, unwanted pregnancy, gambling tuition & 生活費 away. my conclusion: age 14-18 STAY HOME!  發表於 14-5-20 00:26
torunpoland  所言甚是。青春路上,賀爾蒙忽高忽低,沒有父母在旁,沒事還好,有事做父母怎過得去?(當然也看孩子性格的)  發表於 14-5-19 13:59
annie40  看着孩点点的的的成长, 爸妈是多么的快慰和骄傲! 过程比shcool reports 重要得太多了  發表於 14-5-19 11:53

Rank: 5Rank: 5


1044
61#
發表於 14-5-19 10:57 |只看該作者
Artie: (當初考 esf  可能只是想試試實力,但結果竟然考上了,就開始十五十六;因為如果真的很喜歡 esf  才報名,冇理由對 esf  的了解那麼少。其實如果真的拿不定主意,一動不如一靜啦,因為如果還是用在 local school 的心態,其實在 IS  未必讀得開心。)

101%認同

Rank: 6Rank: 6


5331
60#
發表於 14-5-19 10:44 |只看該作者
ikerberg 發表於 14-5-19 05:28
there's no need to aim for Oxbridge or become a top professional unless the child is naturally capable


我會改一改,說 "unless the child wants to"。
我想,這有是我先前說的 "心態" 和 "生態" 的問題。local elite school 學生,目標一般是香港和英國的 med 和 law。esf 就反而有人本地醫科收了都 decline offer 去了讀 music。家長如果唔調節心態,隨時嘔血。

點評

annie40  well said.  道不同不相为谋吗?  發表於 14-5-19 11:46

Rank: 6Rank: 6


5331
59#
發表於 14-5-19 10:34 |只看該作者
annie40 發表於 14-5-18 22:27
elite local schools --elite uk boarding schools --top uni -- top careers == perfect life???

is that ...

我覺得英國大學收生近幾年都在改變著,單單看 ibdp  在那邊慢慢地得到更多認同,就知他們已經不會再像已往的封閉。這是大趨勢,繼續搞小圈子,變相趕走了真正有實力的學生,結果是學校自己蝕底。香港家長對 local elite school  亦太過神化和太過有憧憬。當然,自己仔女的學校,必定要 support 下;但如果只報喜不報優,會給了人不設實際的期望;local elite school "失敗" 的例子其實不少,只係冇人會提。相對,IS 家長就較唔怕揭開肚皮,客觀討論。好多人話 esf 係 ibdp 狀元工廠,年年都出好多 igcse 和 ibdp 狀元,但這裡都亦經常有不同的 esf  網友提醒大家,esf  有狀元,都有普通和平均的學生,不要以為入了 esf  就係神仙。我自己近幾年觀察,小女小兒學校很多學生都成功去了外國 (英美) 的名牌 boarding school,而外國大學給香港各國際學校學生的 offer 都幾 generous。今年小女申請大學,我見她學校同學和一些其他國際學校學生的 offer  都不錯。academically,IS 好多學生都好好,不過可能生態環境唔同,唔係個個 IS 學生或家長愛講周圍講。說 IS 學生 academic 唔夠 local elite school,應該是大家圈子唔同 (我都學網友補句," 不喜勿插 " )。澄清一下,我絕對不是說 IS 較 local elite school 好,其實係各有各的特色,可以滿足不同家長的需要。但一點較明顯,就是兩邊生態不同,家長和學生的心態都不同。樓主應該對孩子現在的學校應該很滿意,當初考 esf  可能只是想試試實力,但結果竟然考上了,就開始十五十六;因為如果真的很喜歡 esf  才報名,冇理由對 esf  的了解那麼少。其實如果真的拿不定主意,一動不如一靜啦,因為如果還是用在 local school 的心態,其實在 IS  未必讀得開心。

Rank: 3Rank: 3


193
58#
發表於 14-5-19 10:10 |只看該作者

引用:讀書的目的,不是入最優秀的大學。即使是進

原帖由 torunpoland 於 14-05-19 發表
讀書的目的,不是入最優秀的大學。即使是進最頂尖的大學,也只是手段。甚麼的手段?學懂待人處世的手段。聽 ...
當年在英國讀大學時,year 2 有一個插班生,他就是在Cambridge 讀 engineering  的。他讀a level 時是很開心就有A, 入了Cambridge 就只有讀書和運動,其他任何活動也變得很少。個個也是很top 的,生活很乏味。
我想講讀書不是人生的全部。讀書也不是讀到大學之後就完成了。仲可以繼續的



Rank: 12Rank: 12Rank: 12


57992
57#
發表於 14-5-19 09:40 |只看該作者

回覆:jolalee 的帖子

本帖最後由 torunpoland 於 14-5-19 10:25 編輯

讀書的目的,不是入最優秀的大學。即使是進最頂尖的大學,也只是手段。甚麼的手段?學懂待人處世的手段。聽來很虛?是呀!因為讀書考試測試功課很實在,可是,這些都是幫助我們有系統地、相當快捷地累積知識的方法,任憑你考試從不失手,功課滿分,都只是方法,最終你要出來社會交朋友、與人合作,與有有感情上的聯繫,connected,或者以上網友所說的relationship。如果以進Oxford, Cambridge為目的,不如就專心在優秀名校繼續讀啦。千萬不要因為那份「中獎感」而讀Shatin college. 這份獎品的精髓似乎樓主尚未完全明瞭。



Rank: 5Rank: 5


1578
56#
發表於 14-5-19 05:2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ikerberg 於 14-5-19 05:28 編輯

AGREE ENTIRELY ~~~~

--there's no need to aim for Oxbridge or become a top professional unless
the child is naturally capable. 勉強冇幸福)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however, is RELATIONSHIPS. Having a close circle of friends and healthy family relationship is the prime factor in determining if a person is happy or not.
為孩子做這麼多,最後還不是希望他們有一個快樂幸福的人生嗎?

Rank: 6Rank: 6


5618
55#
發表於 14-5-18 23:56 |只看該作者
Yes, this has been discussed before. IF your primary target is getting into a top UK university. The best way to go is to stay in LS until age 14-15, and then send him to a top boarding school in UK: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 ... p;extra=&page=1 [ Start reading from: 21Ckid 發表於 13-2-23 22:54 ]

Note though, that both 21Ckid & myself both chose IS over LS, since we believe in a more balanced and broader lifestyle for our children. Life is not just about school marks and getting into a good University.

Both my brothers left home early for boarding school, and i have seen the damages it has done on them (one of them was in a top boarding school in UK, then he studied engineering at a top university in USA; still single and not very happy at age 50+).

Studies has been done extensively on people's happiness factors. In terms of income, about HK equivalent to 30K a month is sufficient; anything higher than that does not add to one's happiness. (of course we need to take infl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but basically a decent profession is fine, there's no need to aim for Oxbridge or become a top professional unless the child is naturally capable. 勉強冇幸福)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however, is RELATIONSHIPS. Having a close circle of friends and healthy family relationship is the prime factor in determining if a person is happy or not.
為孩子做這麼多,最後還不是希望他們有一個快樂幸福的人生嗎?

點評

yanyan123  講得好, 好同意  發表於 14-5-19 14:04

Rank: 4


633
54#
發表於 14-5-18 23:18 |只看該作者
咁就令我更煩了,轉讀Esf sch,以為可打好英文底,及早適應外國學習模式,但放棄了傳統名英中卻未必能找到優秀英國學校?

點評

annie40  IS is a place for education, not for grooming English.  There's a lot places better at grooming English. Please forget it.  發表於 14-5-19 11:49

Rank: 5Rank: 5


3711
53#
發表於 14-5-18 23:0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odelia_ho 於 14-5-19 00:10 編輯

Ditto

Rank: 5Rank: 5


3711
52#
發表於 14-5-18 23:03 |只看該作者
同意呀,你情我願,奶似拍拖咁,勉強冇幸福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