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探討直資學校的收生方法。
查看: 6251|回覆: 49
go

探討直資學校的收生方法。 [複製鏈接]


7105
1#
發表於 14-3-28 10:46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3    0    0    0


4531
50#
發表於 14-3-29 15:4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57
49#
發表於 14-3-29 15:32 |只看該作者
ACE2126 發表於 14-3-29 15:28
直資又攞公帑資助又收學費,係應該要畀人睇緊D。

點解政府唔定個收費上限,例如入息中位數一成? ...
政府定咗是資助額的 2.3 倍。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4531
48#
發表於 14-3-29 15:2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57
47#
發表於 14-3-29 15:17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ANChan59+發表於+14-3-29+15:03+當然

原帖由 goodboy1 於 14-03-29 發表
政府大力推動直資制, 背後有否如推行強制性MPF的另類目的呢
聰明人。

直資,MPF,自資,自願醫保 , ........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7105
46#
發表於 14-3-29 15:1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4531
45#
發表於 14-3-29 15:1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57
44#
發表於 14-3-29 15:10 |只看該作者
goodboy1 發表於 14-3-29 15:01
點解政府近年會咁積極去吸引資助學校轉用直資計劃呢
又要我講陰謀論!三個字 "威逼利誘"。
上我EK日誌,有一個系列講 "CSI - 直資疑雲?",自己睇吧。

點評

goodboy1    發表於 14-3-29 15:14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9Rank: 9Rank: 9


22515
43#
發表於 14-3-29 15:05 |只看該作者
欣賞樓主嘗試討論及認識直資,不過,在最近接連兩間傳統女校打退堂鼓,連直資大旗手都猛問直資學校發生咩事?我仲以爲直資之風暫時涼下來?直資問題幾複雜,試下爬下文先,anchan, chichi papa 日誌好多用家資料,咁討論基礎好啲,深入的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57
42#
發表於 14-3-29 15:03 |只看該作者
goodboy1 發表於 14-3-29 14:56
Post不是要去比較直資與官津好不好, 只是想探討一下直資在收生方面是否佔着很大優勢。 ...
當然要有收生優勢,特別是頭十年,不然開頭果十幾間,大部份執咗!
二十四年了,是時候應該檢討一下。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7105
41#
發表於 14-3-29 15:0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7105
40#
發表於 14-3-29 14:5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3610
39#
發表於 14-3-29 12:37 |只看該作者

回覆:探討直資學校的收生方法。

說直資用獎學金利誘學生真的不能認同。那些未轉直資的學校一直以來都有獎學金給學生,還比足七年。當年的獎金又從那裡來?



Rank: 4


956
38#
發表於 14-3-29 12:03 |只看該作者
回覆 goodboy1 的帖子

直資學校之父來自獅子山下,今天家在萬燈之上,子女也不會讀官校
我們也只能選擇跟着走!


4531
37#
發表於 14-3-29 11:4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632
36#
發表於 14-3-29 10:35 |只看該作者

引用:我相信津貼中學一定不喜歡直資學校,原因大

原帖由 Classroom 於 14-03-29 發表
我相信津貼中學一定不喜歡直資學校,原因大家都知道,如早收生,收了大部份band1,2頭的學生。直資要收到肯比錢 ...
0.01分或一個名次就跨越B1B2/B2B3的分割線係任何等級制度的必然現象,大家都應理解。但差一分就分別第一同第十名我就有懷疑,大部份中小學嘅第一名,通常都係兩三個人爭,好多時對完主科已分勝負!

由最叻到最差都係得三個band,其實每個band差距都超大,大家一般都會再細分至9個細band,但細band嘅頭尾都差好遠,睇下直資同名官津自行收生就知!校內成績最終都係map返去全港或全區,要由B1b跌到B2,應該係好難!

如果真係差1分就差十幾名並決定B1B2嘅,其實表示有十幾甚至二三十個都係邊緣人,因校內名次唔等如呈分名次,加埋三次呈分,有幾多個有信心自己係B1,學校都唔敢講喇!

出現呢個現象會唔會係有直屬中學的小學嘅安排呢?當大家都唔肯定自己banding,最保險都係留低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57
35#
發表於 14-3-29 10:0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Classroom 的帖子

直接資助計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直接資助計劃Direct Subsidy Scheme),簡稱直資,是一個在1991年開始推行的香港教育資助計劃,也是香港政府公共政策之一。計劃目標是以促進優質的私立學校發展,為鼓勵學生提供教育水平的非官立中學及資助學校以外的更多選擇。教學以開放式為主,以提高私立學校的教育素質,直資學校有相對高的自主權,可自訂課程、收費及入學要求,接近私立學校。但可得到政府只能幫助直資學校按合資格學生人數提供的資助[1]。受此計劃資助的學校稱為直資學校


歷史

1970年代,香港政府推行的九年強迫教育要大量學位,當時的官立及資助學額不足以應付突然而來的龐大需求,政府決定向私立學校「買位」,暫時解決問題。由於買位政策只是一時權宜之計,政府在這段期間亦以各種方式(例如新建學校)不斷擴充公立學位,同時減少從私校買位。在整體學校數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加上買位數量不斷減少,令私校營運更困難,引起私校的不滿[2]。另一方面,一直未能加入統一派位機制及資助計劃的「愛國學校」的聲音亦日漸強烈[2],最後教育統籌委員會1988年因應各種需求,在《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三號報告書》發表了直接資助計劃的建議,主要針對以上問題,以及利用私校提升香港的教育質素。


最初期的直資計劃由1991年9月起在中學推行,成功加入的學校可以收取學費並同時獲得政府對每名學生的資助,限制是學費不能多於資助額的三分之二,否則不會獲得資助。當時只有五所「愛國學校」、五所國際學校,以及恆生商學院提交申請。恆生商學院及另外一所國際學校並未獲教育署批准加入[2]。由於初期計劃未能吸引資助學校參加,教育署多次修改直資計劃的條款。至1998年,《中學教學語言指引》硬性規定學生英語能力未能達標的學校,不能繼續以英語授課;直資計劃則作出特別優待,直資學校可以自由選擇教學語言而無須向當局證明語言能力,同時容許直資學校加入統一派位機制。不過,儘管政府推出各項優待措施,依然沒有受資助學校的青睞。


2001年,政府再修訂直資計劃的條款,容許直資學校大幅增加學費,學費限制更改為不能多於資助額的二又三分之一倍。計劃同時擴展至香港小學[1]買位計劃亦於2001年年底取消。新修訂計劃出台後的第一個新學年,隨即有三所資助中學及兩所資助小學轉為直資[2]。此後,加入直資計劃的學校數量不斷增加。政府後來提出的「一條龍」辦學模式,規定「結龍」的中小學必須使用相同資助模式[註 1],亦令部份學校轉為直資。在2006年,香港共有64所直資學校,提供的中小學學額佔全港總數大約6%[3]2011年9月增至74所[1]


2.
^
2.0
2.1
2.2
2.3
曾榮光. 新精英主義與新直接資助計劃:對侵蝕香港特區教育資本的批判.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2002.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57
34#
發表於 14-3-29 09:56 |只看該作者
goodboy1 發表於 14-3-29 09:31
教育局没有統一公佈各校DSE成績,所以只能以最粗鄙的方法去比較,不可作準 ! ...

不是「粗鄙」,「粗略」較合適!

***

不關Elbar事,他已經做到最好。我一早放棄作比較表,就是知道蘋果比橙會誤導普通家長,一般家長跟本不瞭解數字背後的原因及局限性。


我相信幾年後會有改善,可比性會提高,家長亦更了解所謂JUPAS的數據!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7105
33#
發表於 14-3-29 09:4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7105
32#
發表於 14-3-29 09:3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