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New Policy on Higher Education
查看: 5241|回覆: 26
go

New Policy on Higher Education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801
1#
發表於 14-1-15 12:36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特首[url=]梁振英[/url]
提出從五方面增加資助高等教育。

他表示,近年符合一般入學最低要求的考生,都較公帑資助的學士學位課程第一年學額為多。政府會循以下五方面增加同學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1)由2015/16學年起和緊接的3年規劃期內,逐步增加資助院校高年級收生學額共1000個;到2018/19學年,每年將有5000名表現優秀的副學位畢業生可升讀資助銜接學位;

2)探討如何切實可行地推行一項新的資助計劃,資助每屆最多1000名學生,修讀配合本港人力需求指定範疇的自資學士學位課程。計劃如推行,將惠及三屆學生,然後再檢討成效;

3)推行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讓透過「內地部分高等院校免試招生計劃」升學的香港學生,如有經濟需要,可於課程修業期內獲每年最高15,000元補助金,計劃不設名額上限,將惠及三屆學生,然後再檢討成效;

4)推行一項新的獎學金計劃,資助每屆最多100名傑出學生在香港境外升讀知名大學,以培育更多元化的頂尖人才,推動香港的發展。除一律獲發每年最高可達25萬元的獎學金外,有經濟需要的學生可另獲每年不超過20萬元的補助金。計劃將惠及三屆學生,然後再檢討成效;

5)為貫徹多元卓越文化的青年政策理念,將成立一億元的獎學金,以全額資助模式,鼓勵大學及專上院校由2015/16學年起,每年取錄共約20名在體育、藝術、社會服務等方面有卓越表現的本地學生。

他表示,全面推行上述措施,將為高中畢業生開拓更寬更廣的升學渠道,可望額外提供2120個資助名額予香港學生在本地及境外升讀學位課程,並為選擇到內地升學的同學提供經濟援助。

(即時新聞)


   0    0    0    0

Rank: 7Rank: 7Rank: 7


10361
27#
發表於 14-1-19 13:36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4-1-18 10:48
這批學生願意留港,我反而支持,真是幫到香港長遠發展,改善人口老化問題。

台灣跟國內名牌大學有配額給兩 ...

佢地不會有 "心" 留在一個地方喇,佢地只係邊度有著數就去邊度 law,law  完著數拍拍屁股,會去下一站。
舊香港人好天真,用幾百年前的中華思想推算大陸人,覺得佢地來香港,會幫到香港。
佢地唔會有傳統中華思想,唔會念舊,亦唔覺得要在香港落地生根。
佢地 au  完免費教育,行完小路捷徑,就會走。
咁佢真係飛王騰達都好,好行夾唔送。
最幣係到佢七八十歲時,生活唔惦,到時就又諗起香港呢個 "家",話要政府分間公屋比佢。



Rank: 5Rank: 5


3630
26#
發表於 14-1-18 17:30 |只看該作者
Shootastar 發表於 14-1-17 15:25
回覆 kym 的帖子

Can you share why?
個人觀點, 價值觀唔同, 學壞容易過學好,  攀附權貴唔一定有好報.

點評

Shootastar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I have the same feeling too.  發表於 14-1-18 22:59

Rank: 6Rank: 6


9973
25#
發表於 14-1-18 16:3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4-3-20 16:21 編輯

Deleted.

點評

Shootastar  Agree.  發表於 14-1-18 16:39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77
24#
發表於 14-1-18 11:57 |只看該作者
回覆 Bluegene 的帖子

自由行一簽多行!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3475
23#
發表於 14-1-18 11:52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4-1-18 10:55
你仔細想清楚,他們是香港人呀!
官字兩個囗, 內地更強, 若有內地户藉, 佢唔當你僑生. 不過係香港讀書考 DSE 應該已經舉家移民到港. 不過父母就唔知用乜身分入境.

Rank: 9Rank: 9Rank: 9


21822
22#
發表於 14-1-18 11:02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4-1-17 11:33
可惜富二代,官二代在英美讀大學佔大多數!
Yes, seems like most are studying abroad now!
今日佳句: 我以往也以為國際板的家長也有質素,但現在才知deal with 一些麻煩家長也不易!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77
21#
發表於 14-1-18 10:55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ANChan59+發表於+14-1-18+10:48+這批

原帖由 Bluegene 於 14-01-18 發表
若果以雙非生來港讀書考DSE, 大陸未必會比你用僑生配額入番內地名牌。
你仔細想清楚,他們是香港人呀!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3475
20#
發表於 14-1-18 10:54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4-1-18 10:48
這批學生願意留港,我反而支持,真是幫到香港長遠發展,改善人口老化問題。

台灣跟國內名牌大學有配額給兩 ...
若果以雙非生來港讀書考DSE, 大陸未必會比你用僑生配額入番內地名牌。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77
19#
發表於 14-1-18 10:48 |只看該作者

引用:+本帖最後由+Bluegene+於+14-1-18+00:10+編

原帖由 Bluegene 於 14-01-18 發表
本帖最後由 Bluegene 於 14-1-18 00:10 編輯
這批學生願意留港,我反而支持,真是幫到香港長遠發展,改善人口老化問題。

台灣跟國內名牌大學有配額給兩岸四地學生,成績是比本土生略低,以雙非身份考DSE,剛剛好有資格。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3475
18#
發表於 14-1-18 00:0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luegene 於 14-1-18 00:10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14-1-16 21:55
我的推測是合理的,因為現在已經有非雙非國內學生考DSE,入香港的大學。所以雙非這樣做十分合理,咁着數, ...

若雙非學生考DSE有本事入香港的大學,咁其父母應該不是平凡,而是好有準備栽培及喜歡香港生話,學生一心留港讀書,成績亦達標或是尖子。將來留港服務,咁更多人才用遮。
香港學生是否更易入北大清華就唔肯定,因為港生係用港澳台聯合招生,另外的名額。

Rank: 7Rank: 7Rank: 7


11801
17#
發表於 14-1-17 15:2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kym 的帖子

Can you share why?

Rank: 5Rank: 5


3630
16#
發表於 14-1-17 11:58 |只看該作者
班富二代同官二代識唔識都罷啦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77
15#
發表於 14-1-17 11:33 |只看該作者
JP 發表於 14-1-17 10:49
梗係要去結識富二代、官二代同學喇!
可惜富二代,官二代在英美讀大學佔大多數!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2963
14#
發表於 14-1-17 10:49 |只看該作者
Yanamami 發表於 14-1-17 09:30
普通HK北上的大學畢業生,真的那麼容易建立到“內地人脈”嗎?識幾個普通的同學仔有用嗎?
...

梗係要去結識富二代、官二代同學喇!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88934
13#
發表於 14-1-17 09:30 |只看該作者
penguin_chick 發表於 14-1-17 00:30
回覆 9498mami 的帖子

資助學生回國只是每人六萬(萬五X4),但在本港一個大學生的學費成本平均要成百萬(本 ...
普通HK北上的大學畢業生,真的那麼容易建立到“內地人脈”嗎?識幾個普通的同學仔有用嗎?

Rank: 7Rank: 7Rank: 7


11801
12#
發表於 14-1-17 01:03 |只看該作者
回覆 penguin_chick 的帖子

You have the points.

Rank: 5Rank: 5


3049
11#
發表於 14-1-17 00:30 |只看該作者
回覆 9498mami 的帖子

資助學生回國只是每人六萬(萬五X4),但在本港一個大學生的學費成本平均要成百萬(本地學生學費只佔18%成本)。多些學生回國讀大學,既可減低本地大學學位的緊張,又可增加大學生人數,畢業後回港可提高本地努動人口的學歷,找不到工作,也可憑內地人脈回國工作,減低本地就業壓力,一舉多得,何樂不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77
10#
發表於 14-1-16 21:55 |只看該作者
Bluegene 發表於 14-1-16 20:19
真係? 你講真?
我的推測是合理的,因為現在已經有非雙非國內學生考DSE,入香港的大學。所以雙非這樣做十分合理,咁着數,點會唔做。
殖民地年代,不會這樣未深思熟慮就推動政策及項目。太急於求成,獸醫學院是明顯例子!

點評

poonseelai  HK is really dying  發表於 14-1-16 23:33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3475
9#
發表於 14-1-16 20:19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4-1-16 16:47
回覆 9498mami 的帖子

更多雙非落香港考DSE,易好多入北大,清華,復旦,交大,重有錢送,真係抵到爛。 ...
真係? 你講真?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