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9-12
- 國民生產力
- 3639
- 附加生產力
- 46057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808
- 主題
- 12607
- 精華
- 0
- 積分
- 77504
- UID
- 168291
   
|
http://www.singtao.com/yesterday/edu/1004go03.html
立法會融合教育小組委員會昨日討論有否需要將精神問題列入特殊教育需要的範疇,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稱,暫時無計畫將精神問題列入特殊教育需要的範疇,原因是兩者在教育方面的調適時間各有不同,但強調教育局會跟進證實有精神問題的學生個案,現時當局掌握這類學生的個案有一百三十宗。
一○年患思覺失調中四生黃凌峰在校園墮樓身亡,引發社會關注教育局對特殊教育需要的支援並不包括抑鬱症、思覺失調等精神問題。醫管局數字顯示,一二至一三年有逾二萬宗十八歲以下曾在醫院接受精神科服務的個案,當中三成為思覺失調、濫藥、情緒及行為等問題,這些學生現時並不納入教育局特殊教育需要的範疇。
楊潤雄解釋,這類有精神問題的學生,與現時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兩者在教育方面的調適時間各有不同,「自閉症、讀寫障礙等發展性障礙,需要較多長遠的協助,但精神病人最需要是專業的醫療,病情有些短暫,有些長期,學校多是照顧他們短時間的情緒波動,以及與同學相處的問題。」
他表示,教育局現時掌握的中小學生患抑鬱症、思覺失調、強逼症等精神問題的個案只有一百三十宗,當局會提供長期的教育支援,包括社工、教育心理學家、輔導老師等,並開設跨專業團體會議,提供各區思覺失調服務中心的聯絡人,就精神病學生的測考及功課調適、彈性課堂安排等提供意見,在過去兩個學年亦與思覺失調服務中心合辦全港中小學地區性的培訓講座,讓老師懂得處理有關精神病學生的個案。
立法會議員張國柱認為,醫管局提供的數字和教育局掌握的數據相差甚遠,擔心不少隱藏的精神病學生在學校得不到適當照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