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15-1-31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209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3-8-6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3
- 主題
- 1
- 精華
- 0
- 積分
- 212
- UID
- 1286222
 
|
因為做朗誦比賽評判,看見各位家長在輔導小孩參加朗誦比賽上真的付出了許多,而新一屆校際朗誦比賽又即將開始,故分享一些家長可以注意的事項
首先,非常重要的一項,在幫孩子練習朗誦篇章時,要放寬心態,不要逼迫孩子一定要拿到獎項而進行練習,一來小孩會有壓力感,二來也不利於小孩去享受和投入到朗誦本身。家長的鼓勵很重要,幫助孩子去投入到篇章本身。
其次,發音。不少家長覺得發音標準就可以了,普通話說得好就可以了。但其實普通話標準只是評判的其中一項參考,普通話說得好不代表朗誦好,朗誦時,標準的發音只是最基礎的一個部分。而在這個基礎之上,還有更多需要注意的。音量大小是孩子自信度的其中一個表現,並不是說越大聲越好,但是如果太小聲,孩子沒有自信,至少要在適中的音量。
第三,感情。這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的一點。利用聲音、表情的變化來詮釋文章所表達的感情,如果朗讀時連自己都沒有辦法感動,又如何去感染在場的聽眾包括評委呢?因此,在訓練時不要急於讓孩子進行朗誦,先逐句幫孩子理清意思,文章主旨,感情要意等。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孩子才能展開想像,以情帶聲。
第四,自然。這一點亦是非常難,不少孩子在朗誦時,家長覺得聲音很標準,也好聽,感情也表達了,為什麼還是差了那麼一點點呢?這就是表達的自然。如果表現太過刻意,不少孩子用了許多非常誇張的動作和表情,這些都會稍顯失色和過於造作。動作的設計必須自然,且絕對不是越多越好。家長在聽孩子朗誦詩,問一問自己,這裡真的需要這麼一個動作嗎?孩子做起來自然嗎?幫孩子把關一下。
第五,眼神。這一點非常容易被忽略。家長在訓練孩子朗誦的時候,注意孩子的眼神是否呆望在一個點上沒有移動?又或者是否東看西看,眼神游離?眼神的使用和朗讀配合起來,有助於孩子自然的表達。
希望以上幾點分享,能夠幫助更多的家長幫助孩子進行朗誦。不論什麼課外活動,包括朗誦也好,孩子只要是投入其中,很享受這個過程,則已經成功了一半。而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孩子才可以學有所成,享受樂趣,奪得獎項。歡迎大家一起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