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中學畢業 已可自學(施永青)
發新帖
查看: 1956|回覆: 9
go

中學畢業 已可自學(施永青)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280
1#
發表於 13-8-5 15:27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66526&d=2121


香港的家長,大都希望子女讀上大學,覺得只有這樣,子女才會有前途。然而,中學畢業後能夠入大學的比率只有18%,有82%的人都會被拒於門外。如果一早認定非升上大學才有前途的話,很多人還會自費去讀副學士,希望繞道上大學。結果,大部分人花了兩年時間,用了一大筆錢(有些還是借回來的),最後還是入大學無門。

讀完副學士出來,並無專門為這種資歷而設的職位,待遇還比不上早兩年已出來工作的中學同學。如果是貸款讀副學士的,出來工作的頭幾年還得付利息還貸款,實質上可支配的收入,遠不如一早出來工作的同學。

事實早已證明,讀副學士只能延後出社會工作的時間,對改善求職條件幫助不大,如果真的有意讀大學的話,應在中學階段就朝這方面努力,若是首輪文憑試失利,仍想再試多一次的話,我認為重讀中六也好過讀副學士。

其實,社會上大部分的初級工作,讀完中學已能應付,如果肯努力投入工作,又肯在公餘進修,一樣有晉升機會。前特首曾蔭權也只是中學畢業後就工作,在制度相對死板的公務員系統,一樣可以升至高位;在講求實效的商場,升級機會只會更多。我身邊有不少在商界做得很成功的朋友,都只是中學畢業,生活一樣過得挺不錯。關鍵是不要因為沒讀過大學,就自我否定,以後放棄努力。

事實上,讀完中學之後,基本上已有自學的基礎。我的知識大部分都是中學畢業後自學得來的,我只是有空逛逛書局,看看有沒有自己有興趣的書,或覺得看了對做好工作有幫助的書,負擔得起的就買回家,看得明的就看下去,看不明的,就束之高閣,下次去書局時,找本初階一點的來看,由淺入深,總會找到一本適合自己看的。

自學的好處是沒有課程進度,沒有跟不上的問題。弄不明白的時候,可以慢慢看,反覆思考;開竅的時候,可以學快一些,學多一些。不用考試,全無壓力,如果能夠把學到的知識,不斷嘗試在工作上與生活上應用,一定可以領悟得比光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的學生好。

在學校上課,受制於老師的能力與課程的限制,但自學可以買全世界最頂尖老師的書來看,諾貝爾得獎者的書可以看,經得起歷史考驗的名著亦可以看。久而久之,自學者所掌握的知識,就會比讀完大學就不再自學的人多。

我讀書不算努力,只是去廁所時一定帶本書,如果這本書能令我愛不釋手,我才繼續看下去,如果看不下去的話,下次去廁所時,我就會換過第二本。日子有功,我從自學中掌握的知識,逐漸令我有足夠的自信,與正規教育出來的大學生拼過高下,競爭起來不至完全吃虧。

我這條路一點也不難行,只是有空逛書局,去廁所帶本書,持之以恒罷了。希望沒有機會上大學的中學生不要氣餒,努力自學,創造自己的美好前程。


   1    0    0    0

Rank: 4


746
10#
發表於 13-8-7 14:06 |只看該作者
對一些未能升讀大學的青年來説(更重要是家長),
看看C生的文章也是點啟發
也是實際有和要面對的現實!

正所為天生我才必有用,難道這天下不用人去掃街揸巴士嗎?
只是辛苦一點吧,不會餓死的

而大學畢業也往往高不成,低不就!!
所以父母、青年人,學習到做人要面對現實,逆境還來得重要

Rank: 6Rank: 6


7066
9#
發表於 13-8-7 10:48 |只看該作者

引用:近期樓市淡靜,+施生一定好清閒.+要做文人,+

原帖由 talknwrite 於 13-08-06 發表
近期樓市淡靜, 施生一定好清閒. 要做文人, 在自己份免費報章教人呢樣嗰樣.

其實年青人要知的好簡單, 而家 ...




Rank: 5Rank: 5


2754
8#
發表於 13-8-6 14:36 |只看該作者
近期樓市淡靜, 施生一定好清閒. 要做文人, 在自己份免費報章教人呢樣嗰樣.

其實年青人要知的好簡單, 而家是有錢財自然有文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280
7#
發表於 13-8-6 13:59 |只看該作者
「知識乃回憶」,「絕學無憂」(施永青)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66687&d=2122


日前,我已在本欄建議:考不上大學的中學畢業生,大可先出社會工作,不必為上不了大學而耿耿於懷,一邊工作,一邊自學,一樣可累積知識,逐步提升自己的競爭能力。

今日,我想進一步與讀者分享我對知識的看法,以助讀者理解,為何我會得出沒法上大學也不用憂慮的結論。

老子說:「絕學無憂。」我一直不能理解,今次在思考要不要上大學的時候,我又想起了這句話,希望用這句話來鼓勵一下無緣升大學的學生,但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必須講清楚「絕學」為何可以「無憂」。

我發覺,柏拉圖對知識的看法其實可以與老子對「絕學」的看法結合起來思考。

柏拉圖認為:知識的認識過程實屬回憶。因為,人在降世之前,他的靈魂是自由的、全知的;只是在出生後,人的靈魂就受到肉體的束縛,把本知的東西也遺忘了。人需要在生活中,借助感覺器官不斷接受客觀世界的訊息,才能刺激自己的回想,重獲生前已有的理念,這其實是一種回憶的過程。

我不相信靈魂降世的說法,但孔子也有「生而知之」的說法;我相信人天生應具備某些基本的能力,因為光靠教育是不足以令人學會講話與邏輯思維的,用最優秀的老師去教豬,也不可能教懂豬學會人懂的東西。可見我們所懂的東西,有相當一部分是自有的,非外加的,此之所以,柏拉圖會把認知的過程看成是回憶。亦因為知識是自有的,老子才會覺得「絕學無憂」。

其實,我們的自有知識,是我們的祖先以DNA的密碼遺傳給我們的。我們的祖先經過數十萬年的實踐,用生命的代價去試錯,才透過汰弱留強的方式,為我們提煉出這套可以與宇宙環境共適的DNA。

我們的祖先把一些關鍵的生死攸關的知識放在DNA的密碼裏,不那麼重要的就留待出生後再慢慢去學。因此,在大學裏學到的知識,相對人一出生就擁有的知識而言,就沒有那麼重要,起碼未重要到值得化成DNA密碼,留給子孫,放在DNA裏,才可避免秦始皇焚書坑儒。人憑生而知之的知識,可以重新掌握被燒掉的知識,可見人一出生就自有的知識是極之重要的。

生而知之的知識,是人類幾十萬年來的經驗累積。大學生只不過比中學生多讀四年書,而且讀的不算是最關鍵的知識,本事大不過中學生多少,在實際競爭中,沒有必然的優勢。

按匈牙利學者Michael Polanyi的觀點,人類的知識可分為「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大學裏學的大部分是前者,而生活中所用的卻大部分屬後者。早出社會工作,對「隱性知識」的提升會有好處,因此,升不上大學,一樣可以有前途,社會上這樣的例子多的是,中學生不宜妄自菲薄。



318
6#
發表於 13-8-6 09:5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6Rank: 6


9973
5#
發表於 13-8-6 05:4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4-3-20 20:13 編輯

del.

Rank: 5Rank: 5


3630
4#
發表於 13-8-5 19:43 |只看該作者
我絕對唔敢睇小有上進心,有決心和恆心但學歷低的年青人。

Rank: 7Rank: 7Rank: 7


11205
3#
發表於 13-8-5 17:21 |只看該作者

回覆:elbar 的帖子

唔怪得之施永青先生的文章特别有味道啦-係雋永有味!



:verycold: :verycold: :verycold:

Rank: 5Rank: 5


2754
2#
發表於 13-8-5 16:17 |只看該作者
都是老生常談.
無奈學生和父母們都是不到黃河心不死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