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視頻】上品無寒門?(鏗鏘集)
查看: 43874|回覆: 461
go

【視頻】上品無寒門?(鏗鏘集)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836
1#
發表於 13-5-28 13:37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3-5-28 13:38 編輯





直資計劃下,家長的選擇有否增加?


港島著名女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及聖保祿中學,相繼就轉直資於本學年展開諮詢。


聖保羅男女中學是首間轉直資的傳統名校


英華書院以「平民直資」定位






近月,兩間港島著名英中女校先後就轉為直資辦學展開諮詢,引來不少反對聲音,擔心愈來愈多名校轉直資,會窒礙社會不同階層的流動。

直接資助計劃的原意是多元辦學,令家長和學生有更多選擇,不過,2001年新直資計劃推行以來,有10間被視為傳統名校的英中轉為直資,學費以萬元計,會否令部分基層以至中產家長和學生望而卻步?

聖保羅男女中學和英華書院兩間先後轉為直資的英中名校,有何政策避免學校「貴族化」?這些措施是否有效?

   12    0    2    0

Rank: 5Rank: 5


1444
462#
發表於 13-7-12 17:52 |只看該作者
唔支持轉直資就要老師另謀高就???

咁樣教下一代咩叫"權術", 又順手上番堂通識,  真係用心良苦..........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836
461#
發表於 13-7-12 13:42 |只看該作者
教師踢爆 聖保祿轉直資假諮詢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712/18331674





■聖保祿中學校友華珊擔心母校轉直資後排斥窮家女。


擬走直資路的灣仔區名女校聖保祿中學,昨罕有主動發聲明,重申「為一切人,成為一切」的校訓,也強調申請前諮詢持份者意見。不過,教師及校友等紛紛「踢爆」校方假諮詢,矛頭也指向教育局,批評局方把關不力,在大量反對聲下仍接納聖保祿中學的直資申請。

聖保祿中學及聖保祿天主教小學聯合聲明全文1,300字,重申轉變為直資學校針對的富學生或是「精神貧乏者」、「勵學求進者」等,校方指「他們都是修會的服役對象,不因其資產多寡」,又會忠於校訓「為一切人,成為一切」。但真正談實際諮詢內容僅得400字,校方指計劃在2014年9月變身直資,諮詢早在一年前開始,向中小學教師、家長,以及中學舊生公佈直資計劃,曾舉辦諮詢會、派發問卷、小組諮詢會等。
反對「聖保祿中學轉直資關注組」晚上發表聲明反駁,對校方說法感遺憾,也狠批教育局失職,未有監察校方諮詢。

教局被轟把關不力

不過,有教師透過書面回覆本報,揭穿校方只以「知會」代替「諮詢」,教師記名問卷中沒問教師是否同意直資方案,校長也向教師暗示「合作唔嚟,另謀高就」,而教師向校方的提問均不獲回應。

反對聖保祿中學轉直資關注組發言人兼校友華珊稱,4月正式向學校表達反對轉直資申請,會談當日校長鄔萃芬帶同中小學家教會主席、校友會主席會見數名反對的校友,校長更「寸」華珊:「你哋咁關心學校,又唔加入校友會?」華珊反駁:「唔入校友會就唔係校友嗎?」

本身出身基層家庭的華珊,父母學歷不高,但靠個人努力升讀聖保祿中學,她擔心收學費後排斥窮家女,聖保祿變為上流學校。華珊認為,教育局在今次事件中,沒做好把關者角色,日內會向教育局遞交網上聯署,要求教育局嚴肅處理。教育局回應會考慮持份者的諮詢結果,也會按既定標準審批。

另外,反對聖士提反女子中小轉直資跟進組聯同舊生關注組,昨向中西區區議會遞交請願信及7,000多個居民簽名,反對區內再添直資學校。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836
460#
發表於 13-7-11 14:55 |只看該作者
立法會十五題:直資學校
***********


  以下為今日(七月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黃碧雲議員的提問和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的書面答覆:

問題:

  近期,若干資助學校計劃轉為直接資助學校計劃的學校(直資學校),引起公眾廣泛關注,擔心直資學校日益貴族化。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自二○○二年至今,每間直資學校每學年(i)收取的學費、(ii)學生總數、(iii)分別向多少名學生發放獎學金和助學金,及(iv)發放獎學金和助學金的總額分別為何(以表格列出);

(二)有否具體計劃提升目前直資學校的財政透明度;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三)會否制訂指引或守則,規定直資學校擴大其校董會的代表性,包括引入家長及教師代表,以增加學校持份者向學校反映意見及民主參與決策的渠道;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政府一直致力提高本港教育的質素,隨社會進步,辦學模式多元化是學校教育發展的自然趨勢,直接資助(直資)計劃學校亦發揮了促進學校體制多元化的功能,使家長為子女選擇學校時有更多的選擇。直資學校制度是一個多元化的系統,學校之間收取學費的差異亦大。有部分收取較高的學費,亦有不少收費不高,有些更在個別的級別不收取任何學費。教育局要求直資學校須最少撥出學費總收入的百分之十,為學生提供學費減免和獎助學金,以照顧不同社會和經濟背景學生的需要,及確保來自不同階層的學生享有公平入讀的機會。

  我們就黃議員提出的問題,有以下的回覆:

(一)自二○○二/○三學年至本學年(即二○一二/一三學年),各直資學校每年收取的學費及學生人數的資料分別載於附表一及二。

  直資學校按要求撥備後,可靈活運用有關經費作學費減免和獎助學金用途,並在每年向教育局呈交的經審核帳目內列出。由於學校無須提供相關學生數目的資料,因此附表三列出有關二○○二/○三學年至二○一○/一一學年的學費減免和獎助學金總開支,而學生數目則未能提供。

(二)教育局於二○一一年二月成立直接資助計劃工作小組,已就加強直資學校的財務管理及財政透明度作出建議。就此,教育局於二○一二年八月發出教育局通告第16/2012號,規定直資學校於二○一一/一二學年完結時所累積的盈餘將會用作劃分為營運儲備和四類有特定用途的儲備,包括(i)學費減免/獎學金儲備、(ii)長期服務金儲備、(iii)有特定用途的捐贈儲備,及(iv)用作建設、維修及提升高於標準的設施的儲備,從而明確劃分不同收入的來源及支出,以協助持份者清楚了解學校的財政狀況。

  此外,在學校發展與問責架構下,直資學校須把學校發展計劃、學校周年計劃及學校報告(包括財務摘要)上載至學校網頁。為切合公眾對直資學校增加問責性和運作透明度的期望(尤指有關主要的收支項目),教育局於二○一二年八月發出教育局通告第17/2012號,規定直資學校由二○一二/一三學年的學校報告起(即在該學年完結,並在二○一三年十一月底前),須匯報下列財務資料:

(a)以百分比形式表達各項主要開支(包括員工薪酬福利、維修及保養、學費減免和獎助學金、學與教資源及雜項開支)在全年整體開支的比重;以及

(b)累積的營運儲備(以相等於多少個月營運開支的形式表達)。

  另外,直資學校每年須提交經審核賬目,交代學校的財務狀況,並在每一學年的下學期初便須遞交下一學年的財政預算,供教育局審閱。直資學校如欲調整學費,教育局會要求學校先諮詢家長,向家長提供相關的財務資料,詳細解釋申請加費的原因及回應他們的關注,務求增加學校在收費和財政方面的透明度和問責性。教育局在審批直資學校的學費調整申請時,都會小心考慮各項因素,包括學校的財務狀況(例如學校的營運儲備、當年的修訂財政預算及下一年的財政預算)、學校諮詢家長的程序和向家長提供的資料及學校提出加費的理據等。

(三)由二○○○/○一學年起,所有獲批准加入直資計劃的學校都必須與政府簽訂服務合約。就擴大直資學校校董會的代表性,教育局已在學校與政府簽訂的辦學團體服務合約內,規定學校在加入直資計劃的一年內須成立法團校董會/具法團地位的校董會。直資學校可選擇以教育條例成立法團校董會,或以公司條例向公司註冊處辦理成立校董會。根據教育條例,法團校董會成員須包括辦學團體校董、校長、教員、家長、校友及獨立校董等六類人士。而由校董會管理的直資學校,其校董會成員除校長、辦學團體代表、其他社會人士或專業人士,以及校友(如適用)外,亦須包括家長及教師代表。至於在二○○○/○一學年前(即教育局引進與學校簽訂有期限服務合約的規定之前)加入直資計劃的15所學校,雖然並非必須設立法團校董會或具法團地位的校董會,但為符合公眾對加強問責性的期望,教育局已鼓勵這些直資學校在學校管治團體中加入主要持份者的代表,並提高學校運作的透明度。

  此外,為了進一步提高直資學校管治的透明度,讓主要持份者掌握有關的重要資料,以及建立良好的管理架構和文化,教育局於二○一二年七月發出通告第7/2012號,詳述有關增加學校管治團體透明度的措施,當中包括設有法團校董會的直資學校必須公開校董的姓名、任期及校董類別。至於由校董會管理的直資學校,由二○一二/一三學年起,教育局會在徵得相關校董的同意後,於教育局網頁上載該等校董的資料,包括姓名、任期/註冊日期及校董類別等,供公眾人士參考。



2013年7月1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20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836
459#
發表於 13-7-11 13:3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3-7-11 13:36 編輯

議員轟直資校財政欠透明





■直資校真道書院早年曾被指財政賬目混亂。


名校轉直資備受關注,直資學校被指日益貴族化,剝削基層學生透過教育向上流動的機會,政府聲稱會加強直資學校財政透明度,但講一套做一套,昨回覆立法會議員查詢各直資學校財政狀況時,只以代號列出學校各自的學生人數、學費減免及獎學金總開支,助學金金額及受惠學生人數全部欠奉。教育界議員及反對直資團體成員認為,當局應公開直資學校詳細金額分配,否則難以監察。

助學金金額及人數欠奉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向教育局提問,查詢每間直資學校02年至今每學年收取的學費、學生總數、分別向多少名學生發放獎學金和助學金等,但當局昨以書面回覆時,只具名列出每間學校的學費,至於個別學校的學生人數,竟只用英文字母代表學校名字,如A校學生總數561人、學校B學生總數914人。

當局亦沒有提供助學金金額及受惠學生人數,只列出各學校的學費減免及獎學金兩項總開支,同樣地沒有公開校名;10/11年度73間直資中小學當中,學費減免及獎學金總開支由1.7萬元至1,847萬元不等,沒有相關學生數字,有多少學生受惠不得而知。

教育局要求直資學校須最少撥出學費總收入的10%,作學費減免和獎助學金,確保公平入讀機會,亦於2012年8月提出,要直資學校在賬目中,明確劃分不同收入的來源及支出,以協助持份者清楚了解學校的財政狀況。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批評,當局連各校的學生人數也不開名,又拒透露助學金金額,「獎學金唔同助學金,你全部唔開名,點協助持份者了解學校財政狀況?」他促當局全面交代相關數據。聖士提反女校舊生直資關注組成員廖淑華亦認為當局應出示詳細數據,她批評直資制度有問題,須盡快檢討及改善。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836
458#
發表於 13-7-10 13:43 |只看該作者
區諾軒﹕董建華的直資舊帳


不太想翻董先生的舊帳,始終人去茶涼,已成歷史,何必鞭撻過去,但他任內確實有兩宗遺害深遠卻又乏人問津的禍,其一是殺市政局,滅香港的地區市政;其二便是接受中學推行直資。今天多間學校的家長學生反對,便是源自當年政策。

殖民地實施九年免費教育以來,雖然大致實踐均等教育的理想,中產精英卻一直不心息,嘀咕學生水平參差,自由黨前主席李鵬飛更說過,香港教育製造很多垃圾學生。結果,殖民地即使推直資,學費也不敢多於資助額三分之二,董政府在1998年的《施政報告》卻將之解禁了,為了討精英、中產的歡心,把直資的禁果引進來。

13年過去,我們看到名校相繼轉營,大家可能問,圓了精英門第的夢,失了辦學的宗旨,值得嗎?我想即使是學校高層,他們總該也想過這點,但鄰校轉了,你轉不轉?且直資確能令學費收入大增,招生更自由,令學生的家庭教育有保證,因為有能力付出的,大多是用心栽培子女的中產家庭,無論是為勢所迫還是甘心樂意,要爭逐名校地位,直資變成生存之途。

可以預想,直資政策下的辦學環境令名校轉直資成為一條不歸路。或許有人會覺得社會真的要為精英提供優才教育,但當初開埠時期來港辦學的修士修女卻沒如此想。他們有的要為女性提供教育機會,有的為了貧苦學生能夠繼續學業多番援助,他們的學校多年後成名,當中一定有這些理念支撐它們,今天制度卻使他們同質化,教育普及均等的理想愈行愈遠。學校可否停一停,諗一諗?教育政策又可否停一停,諗一諗?


民主黨南區區議員、左翼21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836
457#
發表於 13-7-10 08:39 |只看該作者
學生校友雨中抗議 聖士提反:盼反直資者保重身體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校董會昨向早前參與反直資行動的學生及校友發出公開信,強調「非常重視」他們的意見,「同時關心同學及校友的健康,盼能以保重身體為要」。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舊生直資關注組回應指,希望校董會秉持普及教育的精神,「無論佢𠵱家講乜嘢,我哋嘅訴求唔會變,如果校方聽到我哋嘅聲音,請佢喺7月17日嘅會議上,永久擱置轉直資嘅計劃」。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校董會昨日透過傳媒,向參與周日抗議直資行動的學生和校友發出題為「感激同學關愛,盼保重身體」的公開信,表示感激各界近日就該校直資模式辦學提出意見,「尤其關心」早前「在風雨中表達立場和意願的同學和校友」,「校董會亦同時關心同學及校友的健康,盼能以保重身體為要。」校董會又在公開信中表示,會虛心聆聽各方的意見,並會盡快作出回應。

關注組重申立場不變

關注組發言人廖淑華對校董會的關懷表示感謝,但重申立場不變,「無論佢𠵱講乜嘢,我哋嘅訴求唔會變,如果校方聽到我哋嘅聲音,請佢喺7月17日嘅會議上,永久擱置轉直資嘅計劃」。

廖淑華表示,持份者的姿態明顯,「我哋唔想學校轉直資,無論current students、舊生、教師嘅不記名投票,都表明我哋反對,如果佢真係虛心聆聽,希望佢哋將呢個議題擺落agenda」。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836
456#
發表於 13-7-9 13:34 |只看該作者
名校保招牌 轉直資勿花公帑(沈帥青)





一批聖保祿中學的舊生及家長昨舉行記者會,反對學校轉為直資。

撰文:沈帥青
欄名:港是港非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擬轉直資校,學生校友手牽手冒雨反對的畫面,令反直資聲音喊得更響。傳統名校轉資助成為趨勢,固然是為保住多年來建立的精英招牌,只是轉制後仍可獲公帑資助,更有絕對收生或貴族化的自由,則是否太着數了?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及其附屬小學、聖保祿中學相繼擬轉直資,惹來不少反對聲音,校方決定押後至秋季後才投票決定學校去向,但部分學生校友要求永久擱置申請,前日近200人到校外抗議,拒絕教育商品化。另外,另一間已申請轉直資的聖保祿中學,也有學生、家長及舊生等,要求教育局否決申請。

名校轉直資成為趨勢,由22間傳統名校組成的補助學校議會,當中有7間已轉直資,以及有兩間擬轉直資。

轉直資後加學費 被指「貴族化」

名校轉直資後往往隨即提高學費水平,每年數萬元,故被反對者批評窒礙基層學生升讀心儀名校機會,即使多間學校設獎助學金,但仍被指是走向「貴族化」,有違「有教無類」的教學理念。

事實上,轉直資換來的批評,校方又怎會心中無數?但校方也要盤算如何保住精英學校的招牌。

自2001年起,升中派位組別由5個轉為3個,令傳統名校經派位取錄的學生差異距離增加,加上適齡學童人數下降,成績優秀的學生數目減少,若派來的學生並非全是精英之中的精英,隨時拉低學校的名聲。

名校的招牌,並非一朝一夕建立,加上愈來愈多名校轉直資,可自由收生搶精英學生,在此消彼長之下,對於未轉制的名校,壓力更大,愈遲加入成為直資,豈不更「蝕底」?

不經統一派位 可收最好學生

轉為直資可不經統一派位,改為全港收生,換言之,可保證自主收取全港最好學生,精英學校的「寶號」才可保住,難怪被形容為是名校的「逃生門」。

名校為保百年招牌轉直資,實難大力非議,但按現時制度,轉制直資後一方面仍可按學生人數獲得公帑資助,但另一方面,卻沒有限制須交出部分學額予統一派位,讓其他學生可循此渠道入學,如此是否說得過去?

有報道指,僅約三分之一的直資中學會自動撥出部分學額。至於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校董會主席早前亦曾表明,無意走「平民直資」路綫,不贊同政府規定直資撥出部分學額予統一派位。

學校轉直資有其利益與盤算,直資亦不一定壞事,社會可容許多元化的選擇,問題在於不可魚與熊掌兼得。

直資校獲公帑資助,就有義務交出一定比例的學額予政府統一派位。因為直資學校若維持可擁有絕對自主擇優取錄權,則無疑會令擁各項課外活動、贏在起跑綫的富孩子有優勢,基層孩子隨時被排除在外,又或根本不敢報讀貴族直資校。故此,直資並非問題癥結,而是如何避免成為公帑資助「貴族學校」的不公情況。

有義務交出學額 予統一派位

從制度着手,教育局應考慮,規定直資校必須交出一定比例的學額,才可享相應的資助額,若校方堅持,則可選擇放棄資助,兩者必須作出取捨。

另外,針對直資的高學費問題,有報道指,直資中學的每年學費中位數在過去10年升89%,現時達到1.65萬元。

事實上,現行直資校的學費的上限為學位平均成本的2.33倍,以現時中學生單位成本約4萬元計,直資中學最高可向每名學生收取每年約10萬元學費。

連當年的直資推手之一、前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日前亦指,現時有需要檢討學費上限。拉低學費上限,未必可扭轉直資的局面,但至少令小中產、較基層家庭不至於望門興歎,較容易令社會接受。

升中統一派位今日放榜,學生、家長緊張,在不少名校已轉直資情況下,基層學童的選擇變相減少。直資制度是名校保住百年精英招牌的一道「救生門」,當局應及早審視現有對直資學校的資助機制,以免直資學校演化為加劇社會矛盾的火頭。




按圖放大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836
455#
發表於 13-7-9 13:34 |只看該作者
聖保祿中學被指違校訓 自製兩成支持 圖順利轉直資





■關注組批評學校轉直資是將教育商品化。


傳統名校申請轉直資停不了。跑馬地女校聖保祿中學正申請明年9月轉為直資辦學。由該校學生、舊生及家長組成的「反對聖保祿中學轉直資關注組」批評學校諮詢程序不當,先自行解讀家長意見編製逾兩成支持率,後致電反對家長逐一游說勸改立場;又指轉直資本身有違校訓,影響基層學生報讀,促請教育局拒絕學校申請。

關注組小學家長代表李太表示,去年底得悉學校有意申請轉直資,今年初學校始辦家長會口頭解釋轉制理念,更把家長填寫的意見書自行解讀,歸納出53%無意見,24%支持轉直資,3.7%反對的諮詢結果,餘下的則提出了不同的提議,「我寫嗰段字歸入支持定反對,我自己都唔知」。


■聖保祿中學正申請明年9月轉為直資辦學。


說家長改立場

家長不滿不盡不實諮詢結果,校方終肯開第二次家長會,同日發放轉直資書面文件,但同樣要求家長以記名方式回覆意向,諮詢期僅一個月。李太指,校方至今仍未公佈諮詢結果,但3月時校長卻逐一致電反對家長,游說他們改變立場,以修改統計數據再呈交教育局,而在此之前學校已遞交轉直資申請書。

根據校方轉直資方案,現就讀小學部五年級或以下的學生,升中後全部需每年繳交逾兩萬元學費。李太形容,情況就如同在海中心,船家突向乘客收費,繳費後才會繼續行程,「係咪唔畀錢,就要跳船呢」。她曾詢問校長相關問題,但未有正面回應。

關注組召集人兼校友華珊表示,轉直資的根本問題為現行教育津助制度僵化,直資學校以減免學費做遮羞布,而津助制度本身就以不公不義的直資制度,做其更大更黑的遮羞布。她明白校方想逃離教育局魔爪,爭取辦學自主,但選擇獨善其身,犧牲基層學生權益,絕對不能接受。校友孔令瑜強調,學校校訓為「為一切人,成為一切」,轉直資變相把教育事業商品化,完全違反學校辦學理念。她又指,華仁等教會學校仍以津校方式辦學,期望校方懸崖勒馬收回決定。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表示,據了解教育局仍未批准該校申請,促請局方聽取反對意見才下決定。

家長代表今年初已收集300個反對簽名,關注組現正於網上收集聯署,稍後轉達教育局;明日將會聯同「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舊生直資關注組」,就轉直資事宜向立法會提出申訴。本報曾向學校查詢,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Rank: 3Rank: 3


201
454#
發表於 13-7-9 11:3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anma 於 13-7-9 11:51 編輯

回復 elbar 的帖子

學校好多野係可以免費! 但一般同學之間之 social 費呢? 小朋友埋唔埋到堆? 其實要好睇本身小朋友之"心理質數"...
如果無家底, 小朋友本身之成績又不是太過"神級", 除非你肯做"兵", 否則好難埋到大堆, 但做兵人地又唔會睇得起你, 真係好難讀得開心! 有錢人唔會玩你或者杯葛你, 但你永遠做唔到佢地"好朋友".  

其實好多地區 band 1頭 英中也入到大學呀! over 90% (舊制下). 我覺得最緊入到大學, 而又在青少年期讀得開心最緊要, 做人要有"成功感/ 優越感" 才會有自信, 有自信就比"上品" 更重要! 無自信之"上品"人我唔會比亞仔做.

有感而發, 不起勿插
利申: 亞仔升 S4, band 1頭英中(係區內一哥), 精英班, 讀得好開心, 唔洗"上品", 但好有自信, 我好滿意, 同學仔D零用錢都係差不多, 話題, 生活圈子也很接近, 大家也很開心, 將來就唔知了, 但打好過快樂/ 正能量既底, 佢自己條路都要佢自 已去行...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836
453#
發表於 13-7-9 08:40 |只看該作者
SPSS校友 孔令瑜出手反對直資









繼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學生同校友聯手反直資後,位於跑馬地嘅傳統名校聖保祿中學(SPSS)嘅校友,今日都開記者會,反對學校申請做直資,要求政府拒絕申請。

記者會邀請咗民陣召集人孔令瑜(圖)出席,原來Jackie都係SPSS校友,87年畢業,同班同學有D100 DJ杜雯惠。Jackie中小學都讀聖保祿,師妹喺7.1遊行請佢出手相助,佢一口答應。Jackie話母校校徽寫上「omnibus omnia」,意思係一視同仁,點解𠵱家會揀變直資為有錢人服務?佢又分享咗個SPSS Secret畀八方聽,就係好多人話母校同銅記聖保祿嘅分別就係SPSS嘅女生,畀人感覺樸素兼老實啲。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836
452#
發表於 13-7-9 08:40 |只看該作者
【短片】聖士提反學生 風雨中反直資






狂風雷暴無阻150名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學生、家長、校友手牽手抗直資,手持校訓「本信而進前」哭着守護母校。該校創辦人之一曹善允孫兒曹禮也在藍衣遊行隊伍中,對校董會堅持轉直資感到傷心,他說當日爺爺對本港女性教育謀出路,至今竟淪富家女向上爬的專用通道,他說:「唔該即刻停止」。

由「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舊生直資關注組」發起的「守護聖士提反,向轉直資說不」遊行,昨午3時有150名校友、學生及家長,身穿校服長衫或藍色上衣,在雷聲風雨下從列提頓道向高山走,踏過水溝,繞着學校走了一圈,邊走邊哭,為了要爭取平等的教育機會。在暴雨下沒有學生退縮,雖然全身浸透,但仍堅持走下去。中一學生鄭子晴由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幼稚園就讀至今,她說轉直資就是違反了聖士提反的核心價值,「每個人都應該有向上流動嘅待遇,轉直資就係將大家嘅資源,預留畀已經有好多資源嘅人,唔公義」。

昨日才第一次上街抗爭的子晴,大雨中,把手上的藍絲帶綁在中學的正門大閘,象徵向學校送上祝福,「我都想出一分力捍衞我咁鍾意嘅學校」。

該校創辦人之一曹善允,曾為香港大學、金文泰中學等名校創校人,他的孫兒曹禮昨日和身為聖士提反舊生的太太,一同穿上印有「向直資說不」的藍衣,冒雨走畢全程。


■曹禮


對於聖士提反轉直資,曹禮只懂說「傷心」,「當年爺爺為咗香港嘅女仔可以讀書,創立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他指曹善允生前最重視女性的教育及醫療,不過在曹善允死後的60年,聖士提反變了。

今年61歲的曹禮,陪同太太參加過幾次校友諮詢會,曹禮坦言:「好傷心,佢哋(校董會)一意孤行,根本唔聽你講。」他希望校董懸崖勒馬,「唔該即刻停止(轉直資)」。

另一名有份建造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的已故建築師周啟謙,他的後人周淑嫻同樣是校友,也在反對的隊伍中。

關注組發言人廖淑華要求校董會本月撤回申請直資的計劃,拒絕教育商品化。

校方昨日回應指,校董會需時消化過去三個月的不同意見,校方已聽到不同意見,會在適當時候告之持分者決定。

而「聖士提反女校轉直資支持組」日前發表新聞稿,贊成學校諮詢幼稚園家長,促校董會以學生的得益為本,決定學校未來發展方向。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836
451#
發表於 13-7-8 13:45 |只看該作者
直資校「貧富懸殊」 有派錢超額6倍


 在直資名校被指「貴族化」的同時,若以獎助學金派發情況來看,其實直資學校之間的「貧富懸殊」情況也越見嚴重。不少「平民直資校」發放獎助學金,遠超學費總收入一成的基本要求,最多達當局指標6倍,亦即是「每收10元學費,派6元獎助學金」。有直資校長坦言,因所在地區學生多來自需要經濟支援的家庭,對獎助學金需求較大。另因超額派獎助學金,也對學校財政構成影響,或造成加費壓力。直資學校議會表示,直資體系本身涉及背景多元的學校,期望外界能更持平看待。就獎助學金「超額」的學校,則期望當局提供補貼,或容許加費。

 相比30多所「用剩」獎助學金的學校,70多所直資校中,亦有近六成(42間)為支援學生而用盡要求的撥備,甚至「超額派錢」。一所學校獎助學金使用率高達當局指標600%,即佔去學費總收入六成。

拖慢設備更新 申加學費幫補

 天水圍香島中學是其中一間「超額」發放獎助學金的學校,校長楊耀忠指,現時該校學費減免門檻低,加上所在社區有不少經濟困難的學生,因此獎助學金超過指標200%也不足為奇。不過,「超額」後果令學校整體儲備不敷應用,雖沒影響教學質素,但卻拖慢辦公室設備更新。該校現正向教育局申請新學年加學費,由每年1,500元增至3,500元幫補。

 伯裘書院近年均「超額」派出至少200%獎助學金,校長黃穎東表示,「代價」可能令學校需動用其他儲備,抵銷「超額」獎助學金造成的財政影響,「當儲備緊縮到某個程度,可能需要節流,亦不排除有加費壓力」。但他又補充指,該校成本控制較理想,由2003年起不曾加學費。為持續協助有需要學生,新學年也暫不考慮收緊獎助學金發放條件及調整學費。

盼持平看待 倡調節機制

 直資學校議會主席林建華表示,以往部分人士把直資學校標籤為「貴族學校」,但近六成學校超額派發獎助學金儲備,反映很多學校竭力幫助有需要學生,認為「我們(直資學校)大部分都是『平民』」,期望外界持平看待。  

 該會副主席招祥麒指,各直資學校情況不同,需要調節機制,「如果多用了錢,當局可考慮提供補貼,或容許加學費;相反用不足的,應考慮放寬門檻,以發放予相對清貧的學生」。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836
450#
發表於 13-7-8 13:45 |只看該作者
雜費難頂憂白眼 基層生怕報讀


 即使獲得學費減免,入讀直資學校的清貧學生仍可能須面對學費以外的額外開支。有專門支援基層人士的社區團體指,曾有直資學校強制規定學生須自費學樂器,以通過音樂科考核,清貧生家庭根本無法負擔,只能四處求助。有草根家長節衣縮食,讓直資名校子女學樂器,但學到一半已無力支付學費。學者直言,正是這些雜費及同儕心理負擔,令基層學生對直資學校卻步,學校最終只剩下中產或高收入家庭子女為主,越見走向「貴族化」。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透露,有某名牌直資中學曾要求所有學生學習指定樂器,以通過音樂科考核,又定下到外地交流時須聽音樂會等規定。該校一名基層學生鑑於學校沒提供資助,唯有四處求助,後來碰巧某社區中心開辦樂器興趣班,才能報讀以應付學習需要。另一名牌直資學校學生也遇上同一問題,家長為讓孩子學樂器已節衣縮食,但學到一半,已經無力支付學費。

學者:「盈餘」顯越趨「貴族化」

 香港教院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副教授吳迅榮分析指,即使直資名校設有獎助學金,但由於來自清貧家庭學生擔心無法負擔高昂學費和雜費,又怕遭人白眼,根本不敢報讀,申請獎助學金者自然越來越少,學校因而出現大量「盈餘」。這情況反映名牌直資學校「服務對象」已集中於中產或高收入人士,越趨「貴族化」。

 直資學校議會副主席招祥麒指,部分來自清貧家庭的家長和學生,對參與學校活動或有心理負擔,但他認為,若孩子學業程度足以考入直資名校,相信學校校長也會考慮其特殊需要,在減免學費以外提供額外協助,家長不用太擔心資助問題。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836
449#
發表於 13-7-8 13:4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3-7-8 13:44 編輯

缺宣傳少人申請 直資校助學金「水浸」


直資「貴族化」爭議 

 直資學校近年被批「貴族化」,尚幸學費減免及獎助學金計劃向來被視為協助清貧生入讀的重要「補救」措施,但不少學校獎助學金其實卻「有錢無人要」,「用剩」金額數以千萬元計。據教育局資料顯示,70多所直資學校中,逾四成獎助學金有「盈餘」,一年總數已有近4,500萬元,足夠營運一整所學校;個別小學「盈餘」更多達820萬元。直接資助學校議會解釋,因部分學校較少人申請學費減免,上述金額涉及數十所學校,整體「並不厲害」。教育界人士質疑,這反映直資校對獎助學金計劃宣傳不足,導致幫助窮學生的希望落空,有需要向社會交代。

 近年直資學校「貴族化」爭議持續不休,傳統名校聖保祿中學及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正計劃轉為直資模式;後者更引發反對及支持的校友、家長等群起表態,廣受社會關注。現時教育局規定,直資學校須最少撥出學費總收入10%作學費減免或獎助學金,以支援有需要學生。

有小學「用剩」820萬元

 教育局提交立法會的資料顯示,據全港73間直資中小學已審核的財政資料,於2010/11學年共發放1.5億元學費減免和獎助學金。不過,當中43.8%(32所)學校未用盡該學年學費減免及獎助學金儲備,總計年度「盈餘」多達4,486萬元。以現時香港中小學生單位成本4萬元至4.7萬元計,足夠營運一所千人學校。其中,有直資小學「用剩」獎助學金多達820萬元;另6所中學和5所兼辦中小學的直資學校,獎助學金「盈餘」超過100萬元。

議會指儲備「分袋」減彈性

 直資學校議會副主席招祥麒稱,以30多間學校合共4,000多萬元「盈餘」計算,每校獎助學金餘額「並不厲害」。對於教育局建議要求有「盈餘」的學校減低學費,或向更多學生提供補助,他相信議會會員校都會積極按當局要求處理。該會主席林建華表示,「盈餘」相信是部分學校學生多來自富裕家庭,故毋須申請學費減免所致。他指自直資「審計風波」後,當局規定學校儲備要「分幾個袋,不能互用」,令彈性減少。

學者:學校應向社會交代

 對於部分直資學校單是「用剩」的獎助學金已有近千萬元,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副教授吳迅榮表示,這可能跟學校宣傳學費減免計劃不足,以及未有積極鼓勵成績優異的清貧學生報讀有關。他又認為,有「盈餘」的學校未能善用餘款支援有需要學生,應向社會交代負責。

議員:用剩過多需跟進

 曾擔任直資中學校長的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表示,不同直資學校的獎助學金儲備使用量不同是正常的,但認為有32間學校「用剩」金額達4,500萬元,是「大數目」,反映當局透過獎助學金制度幫助經濟有困難的學生入讀直資名校的政策原意落空,有需要跟進。



Rank: 5Rank: 5


1325
448#
發表於 13-7-8 01:39 |只看該作者
與其爭論名校轉直資與否,不如研究下為何有那麼多的津校,家長認為不濟,畢竟那是絕大多數港人的事。名校直資與否,所收的都是精英,這些孩子都會有出路。很多津校被認為不好,是政策問題,學校問題,家長問題,學生問題抑或社會問題,甚至全是問題,這才是大問題。棄大多數而不顧,而只顧精英,不論窮富,這是現時籲論及港人的焦點錯聚,實是教育的大不幸。

Rank: 3Rank: 3


207
447#
發表於 13-7-6 10:49 |只看該作者

回覆:woodst 的帖子

睇唔起别人是那人人品,自以為高人一等,其實工作場所也有那些人,難道找工時也要避開他們? 避也避不了,只有提升自己的心理質素。自己升格後,也要提醒自己尊重别人的重要性。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836
446#
發表於 13-7-5 12:2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3-7-5 12:29 編輯

聖士提反被轟偽造民意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及其附屬小學,擬由津校轉為直資,惹起校友及家長不滿。


百年老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及其附屬小學,擬由津貼學校轉變為直資學校。反對轉直資的小學家長去信教育局,查詢諮詢持份者的定義。教育局指校董會諮詢附屬幼稚園的家長為「校本決定」,並非局方要求。家長質疑學校利用幼稚園家長支持者「溝淡」反對直資者的意見,強行轉直資。

「溝淡」反對意見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家長李啟中,6月初去信教育局,質疑校方諮詢幼稚園家長的做法。他認為幼稚園生透過小一入學統籌方法,申請入讀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無直接取錄關係;但小學和中學為「直屬」關係,即中學會在扣除自行分配學額後,保留85%學額予附屬小學,故小學家長才是持份者,幼稚園家長並非持份者。

教育局回覆指向幼稚園家長或其他人士進行諮詢是「校本決定」,重申小學及中學的教師、家長及校友才為主要持份者。李啟中認為,中學在諮詢時,三分一諮詢會針對幼稚園家長,爭取不少支持者,企圖「溝淡」中小學反對意見,批評偽造民意。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836
445#
發表於 13-7-3 12:34 |只看該作者
李雪英﹕也談直接資助計劃學校


近日社會人士對直接資助學校討論不絕,當中有支持讚賞、也有反對質疑。仔細看各直資學校,其起步點各有不同。粗略地說,約可分為:新建學校申請作直資學校、私立學校申請轉制為直資學校,以及傳統學校申請轉制為直資學校。對背景不同的直資學校,社會的反應各異。當中以傳統學校申請轉制直資學校所引起的迴響至大。

支持與反對的理據

多天來的爭議,支持直資制度者所持的理由包括:

1. 教學自主權較高,其中以教學語言的自由度最具吸引力。

2. 在政府提供按學生人數資助的同時,仍可收取學費,學校具更充足資源安排不同類型的學習。

3. 可於任何時候,透過任何途徑,從全港任何校網收錄學生,招收學生較其他官立或津貼學校明顯具有優勢。

另一邊廂,反對直資制度者也提出許多原因:

1. 傳統學校轉為直資,收取高昂學費,令清貧學生卻步,減少他們入讀機會,導致「上品無寒門」現象。

2. 直資學校內的學生以經濟背景作無形分類,漸次形成以經濟劃分孩子的價值觀,殊不健康。

3. 直資學校提供獎學金,招徠全港學生,形成學校間收生不公平的現象。

4. 教育上的貧富懸殊加劇,造成社會不公,減少努力讀書以脫貧的機會,影響的不單是個人,而是整個社會的向上流動力。

目前的爭議,支持及反對者均羅列原因,部分更以「舊生」、「家長」等持份者的身分加入討論。真理本應是愈辯愈明,若能透過理性討論,並提出參考數據,歸納出直資制度與及公營學校的優點以及值得改善之處,則為學子之福。可惜的是,參與討論者雖同樣熱切期望維持優質教育,但見解卻多從個人經歷及主觀角度出發,對不同體制的學校作出種種批評。爭議若持續不絕,對社會、對教育發展絕非好事。

公營學校大體制的問題

直資爭議讓我們看到的,不單是直資學制、而是公營學校這個大體制的問題。值得深究的是:

1. 為何香港的學校要依靠收取學費及捐助方能提供優質教育?目前政府對公營學校的資助是否嚴重不足、影響教育質素?香港政府坐擁巨額盈餘,我們在追求公平教育的時候,希望見到的是均富、還是均貧?我們是要拉倒直資體制的存在,或是應要求政府增加對公營學校的資助,讓兩種體制的學校同樣具備充足資源提供有利學子的優質教育?

2. 為何學校要透過轉制,方能得到更大的專業自主空間,以決定教學語言、調適課程設計學習活動以及作更長遠的規劃?直資學校的辦學空間由教育局設計及確認,若教育當局認為對直資學校所提供的自主空間,有助學校提供優質教育,同樣的辦學空間為何不能向其他公營學校提供?若給予直資學校的自主空間因某些原因不能擴展至全部公營學校,教育局亟需提出理據並作出回應。

3. 在學校運作上,政府給予直資學校更大的彈性,包括行政、課程、收錄學生、公布收生結果等,在在讓人深信直資佔有優勢。直資學校是否優勢盡佔,影響其他公營學校的發展,政府絕對有責任檢討、解釋。

4. 根據政府資料,直資中學數量已佔整體中學逾13%,不能說只屬少數。近年有傳統學校轉制直資,其對教育生態的影響不容忽視。教育需要經營、更需要整體規劃。公營與私營、不同類型資助模式的學校比例若何?如何互相補足?政府宜作深入探討研究,並及早公布,以釋公眾疑慮。

5. 當下的現實是,貧窮線上的學生,其升讀大學機會是貧窮線下學生的3.7倍。如何增加貧窮家庭孩子向上流動的機會以防止跨代貧困?如何解決因學習機會不均等而出現的社會爭議?上述難題,教育局以至政府均責無旁貸。

公營學校多年來在香港教育中擔當育人的重責,培養了許多出色的社會人才。到了今天,竟有社會知名人士公開表示「公營教育制度讓中產失望」之言論,委實令人扼腕。肩負教育80%以上學生人口的公營學校,被公開質疑甚或否定,整個教育體系正面對嚴峻的挑戰。公營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是否已響起了警鐘?教育局是否須加快步伐檢視公營學校的運作困難?是否該整體檢視各類型學校間的比例與及營運模式,以確保最多的學生得到公平、合理的教育機會?

教育不是商品或交易,教育制度或許可以推倒重來,但學生的學習及成長卻不可以從頭開始。教育要向全體學生負責,教育當局有責任確保全港所有學生均得到優質的教育。教育不能也不應只讓局部學校「富起來」,而是要面向全港,為整體教育的提升作出規劃、承擔,讓每位學生都能透過教育有所得益。多元辦學、公平教育,是不容挑戰的教育核心價值。優質教育是香港社會賴以持續發展的唯一資本,是任何有遠見的政府均視作重點投放資源的項目。惟新政府上任至今,教育發展仍未視為重點發展項目。我們憂慮,未來社會將因政府今天的延誤而付出高昂代價!


作者是香港中學校長會主席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836
444#
發表於 13-7-1 09:32 |只看該作者
家長憂名校「陪葬」






■10多名支持聖士提反女校轉直資的家長,認為轉制可解決學校資源不足問題。


名校轉直資引起爭議,有政黨昨天舉辦論壇討論轉制的利弊,近百名聖士提反女校及聖保祿中學的家長及校友出席。直資學校校監黃英琦認為,百年名校應履行社會責任,不應被直資私有化。有支持轉直資家長則指轉制是唯一出路,擔心學校在現有制度下陪葬。

批評反對者站道德高地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校監黃英琦稱,百年名校有歷史及社會責任,不應轉直資被私有化,她自己對母校聖保羅男女中學轉直資後的變化感到遺憾。反對聖士提反轉直資的舊生關注組稱,多名前中、小學校長已表明反對轉制,上任校長藍王珍妮已去信校董會,希望校監聆聽反對聲音,有校長稱亦不滿未曾被諮詢。

支持轉直資的家長則擔心,聖士提反正面對資源短缺,轉直資是唯一出路。家長楊浩然的女兒正於聖士提反幼稚園就讀,他批評反對者站在道德高地,「我哋信唔過教育局,惟有信辦學團體,唔想學校喺呢個教育制度下陪葬」。

有反對聖保祿中學轉直資的家長和校友稱,校方只進行一個月的諮詢,當中有兩星期是假期,會考慮進一步行動要求重開諮詢。教育局政治助理施俊輝稱,教育局在考慮是否批准學校轉直資的申請時,會考慮一籃子因素,包括是否充份諮詢不同持份者。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