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九龍塘學校(中學部)是否難入
查看: 39310|回覆: 51
go

九龍塘學校(中學部)是否難入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3443
1#
發表於 13-5-13 16:54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有無人知道九龍塘學校(中學部),如果小兒平均分65分有沒機會入到, 難入嗎

點評

rainbowcov  會唔會考慮禮賢彭XX中學?  發表於 13-5-16 11:13
   1    0    0    0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醒目開學勳章 王國長老


6451
52#
發表於 13-7-9 22:21 |只看該作者
ohnono 發表於 13-5-17 15:37
但band 2、3的家長就不同了。家長完完全全為子女的學業而惆悵,選得好又驚因競爭能力弱而入唔到,選得差又驚小朋友學壞,誤了前途、害了一生,後悔也來不及。實不忍心對學校作無謂的點綴。跨大只會流於空泛,偏頗更反映不公。不如說出現實就讓家長自行判斷就可以。


無錯, 十分認同,
band 2.3的家長需要更正確的資料.

Rank: 5Rank: 5


3659
51#
發表於 13-5-18 23:28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kwongciu+於+13-05-13+發表回

原帖由 MrsWong 於 13-05-13 發表
試過同一架巴士,成架巴士都聽到佢地嘅粗口,仲要唔係普通粗口,句句器官又試過接仔放學行去搭車 ...
我帶小朋友去in 小學,由中學旁條巷仔行去小學,剛中學放學,小兒在該段路上學到唔少粗口



Rank: 5Rank: 5


3201
50#
發表於 13-5-18 00:55 |只看該作者
回復 ohnono 的帖子

Rank: 5Rank: 5


3588
49#
發表於 13-5-18 00:40 |只看該作者
回復 ohnono 的帖子

好文采!!!
無論子女是龍是蟲, 其實做父母可以好簡單,  最緊要子女唔好學壞, 健康成長, 做個有用的人, 將來自立, 唔洗父母擔心.

Rank: 2


92
48#
發表於 13-5-17 23:18 |只看該作者
首詩好好!通常band2或3的學生及學校都給標籤,但凡是總有例外,大器晚成的孩子也不少!總之支持孩子給他們正面和積極的人生,總有出頭天!

點評

namnamc    發表於 13-5-20 14:09

Rank: 6Rank: 6


8867
47#
發表於 13-5-17 20:16 |只看該作者

回覆:ohnono 的帖子

好詩好詩



Rank: 7Rank: 7Rank: 7


11205
46#
發表於 13-5-17 19:0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ohnono 於 13-5-17 19:08 編輯
cmvfamily 發表於 13-5-17 16:29
謝謝您!

我都係人地的父母,沒有甚麼比孩子活得健康快樂來得精彩。「吾生鈍兒非我願,一生憂慮可成詩。不敢張羅升中意,尤恐抉擇生猶疑;六年寒窗誰來問,只有愚兒心內知。羽翼漸長來比併,還望起步不太遲。樽前看盡塵世事,醒後才覺恨和痴;玉堂厚祿不奢望,金榜提名泣淚時。」突然間有感而發!

點評

stellat    發表於 13-6-21 22:43
namnamc    發表於 13-5-20 14:09
囝囝mama    發表於 13-5-18 14:31
Yanamami  精彩!  發表於 13-5-17 23:17
:verycold: :verycold: :verycold:

Rank: 5Rank: 5


1791
45#
發表於 13-5-17 16:32 |只看該作者

回覆:ohnono 的帖子

這正是我心情:

“band 2、3的家長就不同了。家長完完全全為子女的學業而惆悵,選得好又驚因競爭能力弱而入唔到,選得差又驚小朋友學壞,誤了前途、害了一生,後悔也來不及”



Rank: 5Rank: 5


1791
44#
發表於 13-5-17 16:29 |只看該作者

回覆:ohnono 的帖子

謝謝您!



Rank: 7Rank: 7Rank: 7


11205
43#
發表於 13-5-17 15:37 |只看該作者
係EK咁耐,見到好多野。有家長問喇沙好定皇仁好,亦有話題講聖保羅男女和男女拔。唔緊要,大家輕鬆d無傷大雅,入到邊間都要慶祝啦!

但band 2、3的家長就不同了。家長完完全全為子女的學業而惆悵,選得好又驚因競爭能力弱而入唔到,選得差又驚小朋友學壞,誤了前途、害了一生,後悔也來不及。實不忍心對學校作無謂的點綴。跨大只會流於空泛,偏頗更反映不公。不如說出現實就讓家長自行判斷就可以。

點評

Yanamami  對他們來說,這一步太重要了~  發表於 13-5-17 16:32
:verycold: :verycold: :verycold: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42#
發表於 13-5-17 14:4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3-5-17 16:13 編輯
ohnono 發表於 13-5-17 13:47
band 2 尾band 3 頭的人數有限,實施連繫學校的誤導技倆影響到既人數有限。----------------------------- ...

同意, 佢似乎有些 hard sell 某中學, 不知是否........

Rank: 7Rank: 7Rank: 7


11205
41#
發表於 13-5-17 14:17 |只看該作者
wonganita 發表於 13-5-17 09:55
朋友一對仔女上年畢業,都入咗科大,我見佢哋都好乖喎。
而家就算band 3學校都可以有10個8個%的入U率,band 2學校有20幾個%以上的都有好多了,例如鄧鏡波都有25%,甚至有些,例如九真和培道這些都過30%了。
:verycold: :verycold: :verycold:

Rank: 7Rank: 7Rank: 7


11205
40#
發表於 13-5-17 13:4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ohnono 於 13-5-17 14:07 編輯
憫父 發表於 13-5-17 09:39
基小不是大校,只有93 人,其中37人屬 band 1,band 2 尾band 3 頭的人數有限,實施連繫學校的誤導技倆影 ...

band 2 尾band 3 頭的人數有限,實施連繫學校的誤導技倆影響到既人數有限。------------------------------
誤導就係誤導,沒分影響大與細。況且學校沒有講大話,只不過佢地係講d唔講d,或者用無棱兩可的答案,同學驚的話,唯有乖乖選回直屬學校或者自己的龍校。



這一班升中學生 6 年前報讀小一時,正值基中校風麻麻既時間,家長揀基小應該唔係為左想入基中
-----------------------------

係這方面我唔會為同學和家長預先設下基礎,佢地揀邊間學校都好,都有各自理據,有band1同學更係揀band 1,band 2同學揀band 2學校,band 3同學就更係揀band 3學校。但我只會從事實去分析點解6年之後學校都吸引唔到band 2同學令佢地放棄係出面搏搏搏,有d同學為了搏甚至跌落第五志願。如果是受自己小學歡迎的,跟本唔會有家長會甘心冒這個險。

係升中這階段選錯學校係痛苦既,但點為之錯與對沒有準則,但始終桐油酲用作桐油是事實,不能掩飾。要將桐油抹去,才可以載其他東西,這得要靠學校的努力,做出好成績,不是在努力唱好或者出一兩個學校周年報告就可做到。

雖然報告可以避重就輕,不過也需要有表現才可以出到數字
----------------------------------
在大事大非的事情上,學校絕對不會亦不敢講大話,只是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讀。


不如我地睇返閣下對男拔的註解:




------
註:
1. 入大學是看最少 5 科成績,包括中、英、數、通識及最少一科選科。相信男拔的學生絶大部份是修讀 6 科或以上,包括中、英、數、通識及最少 2 科選科,報告只提及所有學生均能在 4 科取得平均 4 級或以上的成績,總覺得有點兒隱悔

2. 內容亦提到有些學生沒有充份留意主科的門檻,以致未能實現入讀大學的夢想。這是一項有點奇怪描述。
a. 難道老師沒有提醒學生有關大學的最低收生要求
b. 這些學生是否真的以為只要取得 33222 便可以進入大學
c. 難道學校在 三年的高中課程內沒有考過試若是考過試的話,一定會出成績,既然出了成績,通常大部份夢想入大學的 band 1 學生都會關心自己的成績能否乎合入大學的門檻。很難想像夢想入大學的 band 1 學生到了考 dse 前,仍然沒有充份留意入大學的門檻 (既然將“「有些」學生沒有充份留意主科的門檻” 寫在校務報告內,以致在來年需要提醒學生的話,相信「有些」學生的人數不會是 can be neglected 的小數目。),報告似是將責任推卸給學生 (當然這是我主觀的感覺,不一定是事實)。

個人的主觀感覺 (未必正確),這段文字的頭半部份是誤導閱讀報告的人,讓人以為學生在 dse 的表現理想,後半部是卸責,將入 U 率不如理想的責任卸給學生。
--------
上面不乏苛刻的論點。人家都是第一年考文憑試,全港都不知有幾多學校成績跌了,喇沙、聖若瑟、BPS、林護全不是因為第一年考文憑試而出現差異嗎?為甚麼基中可以比六年時間,但其他學校可以一年的過渡期也不給!但係又偏偏來到基道的報告,閣下卻刻意迴避報告內的細節,那12個%的入大學率是包括那些?連一句好簡單的閩述是可能包括自資或政府資助的大學都不提。


油麻地基小如果今年有 16 人跨區入基中,相信以往同樣有學生跨區入基中
------------------------------------


可能你不瞭解到學校因為同屬某個教會、某個團體、或學校間的友好關係,就算政府的官立學校,都不知有多少人話佢地在自行時會偏心某些聯繫小學。但就從沒有人提及那些官中和官小的親密關係有時係建基於官小會不停邀請官中校長前來舉辦講座,辦升中簡介會,讓中學校長多一點瞭解小學的發展,同學的程度等等,每一個動作都得要借助某種既定的關係。你如果身處九龍城區的話,你一定聽過何官每年都跟區內四間官小舉行升中簡介會!

基於某種相同的宗教背景而協助推介同學往中學的已是司空見慣之事,並沒有甚麼特別。如果中學向小學伸出友誼之手的,小學定必輔以不同的協助,如果同學能在自行時選擇某校某校的,最終如果因為派位成績唔好而需要學校協助的話,小學老師和校長定會盡全力幫忙。

這樣的處理,對一些有小朋友就讀有直屬或聯係學校的家長已不是甚麼新奇的事。設身處地,既然有咁好條件,如果自己小朋友成績不是太好,競爭力稍差的,絕對是上乘的選擇和決定,始終油尖旺還有更差的中學正在虎視眈眈!

如果基中欠理想的話,消息總到傳返去基小,相信要有16人升讀是不容易的。油麻地基小唔係大校,只有96人,減去入band 1 既學生,超過16人跨區報基中不算是小數目。
----------------------------------
我相信升中的家長都可能比你還更清楚的就是選學校的考慮除了有甚麼更好的學校是適合之外還要考慮有甚麼更差的學校有機會被派得到!不如想一想油尖旺有甚麼band 3的學校是家長理想的選擇你就會明白箇中微妙!你會明白在油尖旺的band 3同學如在熱窩上的螞蟻既感受嗎?

直資的存在就是可解決家長早一步敲定所選擇的學校,而家既然有老師的推薦,學校的幫忙,何不早一點來個決定。

我同意基中在九龍城區只是並不受band 2家長熱衷的中學組,響教育王國內已可留意得到呢點,有不少家長根本不認識基中,始終歷史唔長。我自己都唔會放基中響第一志願,點都會人望高處,盡量博高 d,可以入到 band 1 緊係入 band 1,如果唔得,可以入可 band 2 頭 ge,都會博 band 2 頭 (起碼入 U 率較高),如果唔得,要入 band 2 中或尾,我都會揀基道、賽馬會、九龍塘、鄧鏡波 (排名不分先後)。
---------------------------------------
我唔會話九龍城的家長唔認識基中,只不過九龍城確實有更好的學校而已。與其虛張聲勢,不如默默耕耘。先從教學的質表提升,令同學主動重回學習的軌跡。總好過晚晚加班,對於一些不是天生讀書材料的同學來說,儼如拔苗助長,除了失去了放學後的活動時間之外,只恐怕有部份同學連學習上的興趣也喪失了!不停的催谷,在band 1學校還恐萌生怨聲載道,若強行以學習來提高學習的情緒,在較低組別的學校當中,家長可能會容易被蒙騙,但同學一定苦不堪言!
:verycold: :verycold: :verycold:

Rank: 2


34
39#
發表於 13-5-17 09:55 |只看該作者

回覆:九龍塘學校(中學部)是否難入

朋友一對仔女上年畢業,都入咗科大,我見佢哋都好乖喎。



Rank: 8Rank: 8


17273
38#
發表於 13-5-17 09:3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憫父 於 13-5-17 11:24 編輯
ohnono 發表於 13-5-17 02:28
如果從這方面去想,有小學的同學寧可放棄好穩陣咁直上中學,還要擔驚受怕的唯恐會跌落band 3學校都仍然要 ...

基小不是大校,只有93 人,其中37人屬 band 1,band 2 尾band 3 頭的人數有限,實施連繫學校的誤導技倆影響到既人數有限。


況且,這一班升中學生 6 年前報讀小一時,正值基中校風麻麻既時間,家長揀基小應該唔係為左想入基中,如果基中刻意低調宣傳 ,有 band 2 家長會報其他學校唔出奇,況且,自行時有得博入培道、何官或胡兆熾,我自已都會博,始終人望高處。


雖然報告可以避重就輕,不過也需要有表現才可以出到數字,九龍城區所有中學放上網既校務報告我都睇過 (始終知多d 資料會好 d),band 2尾band3頭 學校出得到入u 率既,都係得九龍塘、鄧鏡波同賽馬會,餘下的band3 學校,全部唔公佈,要是說基中玩數字遊戲,基中份報告清楚詳列所有中六學生的出路詳情,分類亦仔細,如果入U率差,要出到12%入讀本地學位課程不是容易的事,況且校務報告是官津學校必須放上網供公眾查閱ge文件,無中生有是刑事罪行。


油麻地基小如果今年有 16 人跨區入基中,相信以往同樣有學生跨區入基中,如果基中欠理想的話,消息總到傳返去基小,相信要有16人升讀是不容易的。況且,油麻地基小並非結龍學校,亦不同區,要入基中主要都靠自行入,基中無理由來者不拒,咩人都收,最少品行差就無理由會收,相信報讀基中一定多過16人,如果基中言過其實的話,唔會有16人跨區入基中。


油麻地基小唔係大校,只有96人,減去入band 1 既學生,超過16人跨區報基中不算是小數目。


我同意基中在九龍城區只是並不受band 2家長熱衷的中學組,響教育王國內已可留意得到呢點,有不少家長根本不認識基中,始終歷史唔長。我自己都唔會放基中響第一志願,點都會人望高處,盡量博高 d,可以入到 band 1 緊係入 band 1,如果唔得,可以入可 band 2 頭 ge,都會博 band 2 頭 (起碼入 U 率較高),如果唔得,要入 band 2 中或尾,我都會揀基道、賽馬會、九龍塘、鄧鏡波 (排名不分先後)。


我鍾意基中,係覺得呢間學校夠進取,而且真係出到成績,始終係舊區新校,成功突圍唔容易,我亦實地觀察過,聊過唔同 ge 基中學生傾偈,覺得真係唔差。

Rank: 7Rank: 7Rank: 7


11205
37#
發表於 13-5-17 02:5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ohnono 於 13-5-17 03:00 編輯
憫父 發表於 13-5-17 01:07
其實一條龍中中學校都有隱憂,向小學宣傳太多,會令小學 band 3 學生湧入中學,唔宣傳,又吸引唔到 band 2  ...

一條龍的升中制度早已有人倡議拆龍。最近亦有倡議話中學可拒絕接收小學同學在主科出現唔合格的同學,要同學留班的意見,並建議由明年開始。因此結龍對很多學校來說還有點保留。
講到收生問題,我覺得絕對不應該將基中跟收生困難掛鉤,基中在九龍城區只是並不受band 2家長熱衷的中學姐,並不是收生出現困難。基中雖是一條龍學校,基中還可以參加自行收生和統一派位去吸納學生。而且基中還可憑同屬灣仔堂的油麻地基道小學的關係,從不同的途徑的宣傳、推介並以且可以給與小學用介紹人的角色將學生推薦到基中。今年好好彩都有16個同學可以跨區或從自行、或從甲部的7個抽獎位、或從乙部的2個他區位派進基中。


:verycold: :verycold: :verycold:

Rank: 7Rank: 7Rank: 7


11205
36#
發表於 13-5-17 02:2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ohnono 於 13-5-17 02:52 編輯
憫父 發表於 13-5-17 00:21
我參照基小的升中資料,93名學生之中,有37人入band1學校,剩入學56 人是 band 2/3,有 2 人轉了區,已知入 ...

如果從這方面去想,有小學的同學寧可放棄好穩陣咁直上中學,還要擔驚受怕的唯恐會跌落band 3學校都仍然要去搏的話,肯定學校方面仍有很多不足之處,這方面對龍校小學的同學和家長相信會較清楚亦較多談論,得出結論而後作部署。所以我們可從這方面去觀察。
中學的學校報告可反映學校的一面的同時,小學同學的選校意欲卻反映出學校報告之外的另一面給升中家長多一點瞭解。有時單睇學校報告並不足夠,況且學校報告多以隱惡揚善方式發表,我地最想知既文憑試成績發佈方式已經是五花八門,莫衷一是,全以自己有利方式發佈。

至於基中的banding分配,先排除合理與不合理的心理障礙,你會發覺原來係沒有合理與不合理的,banding的數量全部要跟據成績在全港和全區的學生中排一次,所以有學校可以有8、90%band 1,亦可以有學校8、90%band 2、3。

但係點解我會話龍校小學那26個上基中的同學中,主要是band 3同學呢,我都係建基於band 2同學在九龍城區有更好的選擇,如果從band 2同學家長的角度去睇,實寧願選更有入大學把握的學校,況且入U率不弱兼且校風好的都係總會令人垂涎何止三尺!但在一般直屬學校的技倆下,同學想清楚自己的名次還不行,何況banding,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家長的做法就當自己是邊緣人,選龍校中學算了。這便是有可能有部份band 2邊緣同學都可能入了基中的原因。邊緣同學有幾多呢,我無從得知,但睇見有同學派鄧鏡波亦有同學派彭學高,連因為搏街外學校而導致跌落第五志願的同學都有5.4%,最大機會就係那5個派往band 3學校的同學了。如果基中對他們來說是可接受的,我諗叫他們再搏多一次都未必肯。因此26個上基中同學中,估計留守龍校中學的band 2同學不會太多,反而對band 3同學卻十分有吸引力,這總好過派去聖母X、聖三X、蔡功X甚至新X等的band 3學校。


:verycold: :verycold: :verycold:

Rank: 8Rank: 8


17273
35#
發表於 13-5-17 01:0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憫父 於 13-5-17 01:49 編輯

其實一條龍中中學校都有隱憂,向小學宣傳太多,會令小學 band 3 學生湧入中學,唔宣傳,又吸引唔到 band 2 學生,陷入兩難局面。

如果基中無收生困難,而本身又進取的話,好大機會只會向基小低調宣傳,寧願留多d抽獎位。

從賬面數字顯示基中收四班,兩班英班,應該無收生困難。


Rank: 8Rank: 8


17273
34#
發表於 13-5-17 00:2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憫父 於 13-5-17 10:38 編輯

我參照基小的升中資料,93名學生之中,有37人入band1學校,剩入學56 人是 band 2/3,有 2 人轉了區,已知入 band 3 學校的學生是 12 人,入band 2 的 是 16人,餘下26人升基中。

若升基中真的主要是 band 3的基小學生,即基小有39.8%是 band 1 (多於1/3 學生),約45.2%是band 3 (按理應少於1/3學生),約17.2% 是band 2,這比例好像出問題。

學生選培道、何官、胡兆熾也很正常,始終是有名氣有歷史的 band 2 學校,名氣及歷史絕對高過基中,始終人都想到名氣較好的學校,學生可能直接透過自行或大抽獎申請報讀。我都一樣會㨂何官或胡兆熾做首選志願。

不過,我贊同選擇中學前,應去實地觀察學生放學及午膳的表現。

資料來源:http://ktkc.edu.hk/intro_school/secondary.html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