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不補習的高分
查看: 6000|回覆: 53
go

不補習的高分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21824
1#
發表於 13-4-17 10:22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HKTHK 於 13-4-17 10:22 編輯

「香港小學生中英雙語閱讀能力研究(第二屆)」由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 究中心主持,香港研究資助局(RGC)撥款資助,是「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PIRLS) 2001 及 2006」香港地區研究, 以及「第一屆香港小學生中英雙語閱讀能力研究」(於 2004 年進行)的跟進研究。是次 研究以小四學生及其家長、教師與校長為對象。本研究的成果豐富,包括了香港小學生的中英閱讀能力水平、中英閱讀能力的差 異、英文閱讀能力與國際水平的比較,以及補習、數碼文化、觀看電視和電影,對兒童 中英文閱讀能力的影響。研究結果可給予教育當局、學校、教師乃至家庭教育作提升香 港兒童雙語閱讀能力的重要參考。


研究指出「沒有」課餘補習的學生,他們在中英文閱讀的表現較「有」補習的學生為佳,並達顯著程度。即使有接受補習的學生中,成績最好的一群(即家長認為「雖 然子女的成績合格,但為了爭取更好的成績」,也要子女去補習),他們的中英文成 績(中文:571 分;英文:429 分)仍不及沒有補習的學生的平均分(中文:580 分; 英文:434 分)。


Source: http://www.chineseedu.hku.hk/chi ... ressrelease_chi.pdf

   1    2    0    1
今日佳句: 我以往也以為國際板的家長也有質素,但現在才知deal with 一些麻煩家長也不易!  

Rank: 5Rank: 5


3753
54#
發表於 13-4-30 11:45 |只看該作者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又是啊!

Rank: 5Rank: 5


4982
53#
發表於 13-4-28 22:07 |只看該作者

引用:+不出外補習,但父母日日陪讀,不是更好嗎

原帖由 20081216 於 13-04-28 發表
不出外補習,但父母日日陪讀,不是更好嗎!
雙職父母怎麼辦呀?



Rank: 3Rank: 3


403
52#
發表於 13-4-28 19:50 |只看該作者
不出外補習,但父母日日陪讀,不是更好嗎!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402
51#
發表於 13-4-28 09:07 |只看該作者
我暗暗覺得是先有立場及答案,才作所謂研究,過程中可能發覺結果跟立場不完全一致,所以只抽出可用的部份以簡報形式發放。

我以時間推算,當時是飯焦主政,希望提倡閱讀,同時改變熱衷補習的歪風。那篇簡佈在網上顯示是向教局及飯焦發報。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1988
50#
發表於 13-4-28 03:31 |只看該作者
如果中英文補習咁廢,怎解中英文補習有咁大市場,生存了咁多十年?尤其是高中年級的補習。

恐怕補習的目標不是單單在閱讀能力,而是答卷得分能力。這是本地教育制度重要的一環。追求分數而不是追求學問,我們教育目的一早已經失焦。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402
49#
發表於 13-4-20 18:30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lamai 的帖子

前言

「香港小學生中英雙語閱讀能力研究(第二屆)」由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持,香港研究資助局(RGC)撥款資助,是「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PIRLS) 2001 及 2006」香港地區研究,以及「第一屆香港小學生中英雙語閱讀能力研究」(於 2004 年進行)的跟進研究。是次研究以小四學生及其家長、教師與校長為對象。

本研究的成果豐富,包括了香港小學生的中英閱讀能力水平、中英閱讀能力的差異、英文閱讀能力與國際水平的比較,以及補習、數碼文化、觀看電視和電影,對兒童中英文閱讀能力的影響。研究結果可給予教育當局、學校、教師乃至家庭教育作提升香兒童雙語閱讀能力的重要參考。


研究過程

• 研究小組於2007 年邀請曾參與 PIRLS 2006 和「第一屆香港小學生中英雙語閱讀能力研究」的學校,參與是項研究。最後共有40 所具代表性小學參與。

• 然後,研究小組以隨機抽樣方法,於各參與小學抽出一班小四學生參與測試。每名學生需完成中、英文閱讀理解測試各一篇。中、英文試卷內容和難度與 PIRLS 2001及 2006 相同,以便作趨勢比較研究。中、英文試卷的難度相同,採取逆向翻譯法(reverse translation)以確保內容和語文準確。

• 接受測試的學生、學生家長、學生的中英文教師、校長等均被邀請填寫閱讀調查問卷,以全面了解閱讀態度、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及教學法等因素,對香港小學生中英文閱讀能力的影響。

參與本計劃的學生及學生家長各有1,283 人,中英文教師合共 83 人,校長 40 人。所得的資料經整理及分析後,得出以下結果。

***********

4. 補習活動對兒童閱讀能力的影響

• 56%參與研究的學生有課餘補習。

家長要求子女補習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促進子女的成績、跟進功課、成績欠佳等。其中,以「促進子女成績」為動機的家長的人數最多(53%)。

• 研究指出「沒有」課餘補習的學生,他們在中英文閱讀的表現較「有」補習的學生為佳,並達顯著程度。即使有接受補習的學生中,成績最好的一群(即家長認為「雖然子女的成績合格,但為了爭取更好的成績」,也要子女去補習),他們的中英文成績(中文:571 分;英文:429 分)仍不及沒有補習的學生的平均分(中文:580 分;英文:434 分)。

***********

成份研究報告好其怪,為何只有家長的觀點,而沒有學生,老師及校長對補習的看法,又沒有你所說的因果關係。連顯而易見的原因竟然忽略了 - 叻仔叻女自然不用補習。


按理RGC撥款研究,竟然沒有出paper,沒有原整報告,有點點怪怪的!跟曾榮光的報告處理手法似曾相識。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3367
48#
發表於 13-4-18 15:4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3367
47#
發表於 13-4-18 15:3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9Rank: 9Rank: 9


23819
46#
發表於 13-4-18 15:26 |只看該作者
回復 Annie123 的帖子

43 入了 STANFORD
****   ****
43 分不足以入Stanford, 孩子应该还有其他优秀品质

Rank: 9Rank: 9Rank: 9


23819
45#
發表於 13-4-18 15:22 |只看該作者
回復 Annie123 的帖子

MATH 可以密集式训练, 可以死操, science 科也是, 文科要依赖长时期的浸透.

分数以外, 希望孩子还是蛮喜欢就好了!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44#
發表於 13-4-18 15:09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lamai 的帖子

我估正式報告有你提及部分。

這研究題為:香港小學生中英雙話閱讀能力研究。

能准确地量度到,己功得無量。

Rank: 6Rank: 6


8193
43#
發表於 13-4-18 13:08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udy 的帖子

Conclusion 3 being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s one thing but establishing a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ship is another thing.  Theoretical basis and empirical research is required.
Nonetheless, I'm against indiscriminate tuitions.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42#
發表於 13-4-18 12:16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hadeslayer+發表於+13-4-17+21:50+1

原帖由 Annie123 於 13-04-18 發表
真人真事。有學生本身好叻,單單數學較 "弱",話 "弱" 又唔係真係弱。
他讀 IB,MATH 讀 HL,因為想讀某科 ...
,但他們依然都選擇了要這種訓練方式,我會覺得很佩服。

Xxxxx

這同意,入大學每一分也重要。何況數學係要練習的。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3367
41#
發表於 13-4-18 11:2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9Rank: 9Rank: 9


21824
40#
發表於 13-4-18 10:49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udy 的帖子

Thank you for bringing up the other conclusions as well.  I just took the one conclusion that surprised me the most for sharing.
PS  Sounds like I should look at Professor 謝鍚金's other research as well.  I only remember his name for the Chinese word recognition system that I saw at book fair
今日佳句: 我以往也以為國際板的家長也有質素,但現在才知deal with 一些麻煩家長也不易!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39#
發表於 13-4-18 10:28 |只看該作者
多謝HKTHK提供咁好嘅嘢,此報告出自謝鍚金教授,那更非看不可。

此研究(小學四年級)包括好多方面,結論包括:

1. 中英文的閱讀水平(2007年)有長足進步(2006年PIRLS排第二).
2. 24%學生達到英語作為母語的水平。
3. 關於補習:56%有補習,43%沒有。研究指出,沒有補習嘅學生,比有補習的佳(sig diff)。就算最好的一群,仍是沒有補習的佳。

補充一下:1. 此研究研究小四學生、2. 只研究閱讀水平。作者沒有解釋原因。

两條路,唔知點解,一條多交通意外,一條少交通意外,我估家長會識選那一條。

Rank: 9Rank: 9Rank: 9


21906
38#
發表於 13-4-17 21:56 |只看該作者
HKTHK 發表於 13-4-17 21:30
回復 Yanamami 的帖子

I have mostly seen 1 and 2 so far ... Some parents always appear so calm, laid ...
我真的遇過一位家長,常對我們說佢唔理仔女的功課,他們自己搞點。但傾落計才發現原來佢仔女都有補習的。

點評

Yanamami  我真喺唔理女的功課&無補習,她自己搞點。。。  發表於 13-4-17 22:34
囝囝mama  佢外判!!!  發表於 13-4-17 22:16
for every one criticism, three positives must be given.

Rank: 9Rank: 9Rank: 9


21906
37#
發表於 13-4-17 21:54 |只看該作者
Yanamami 發表於 13-4-17 20:51
補習的學生也有幾種:

1. 已有95分,但仲想要完美;
還有一種,是因為朋友去補習,小朋友想一齊去,可以邊做功課邊傾計。哈哈!身邊有四位女孩子就是這個原因,請媽媽准她們去補習!
for every one criticism, three positives must be given.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6#
發表於 13-4-17 21:5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3-4-17 21:55 編輯

1. 已有95分,但仲想要完美;
2. 其他同學補, 怕不補會執輸;
3. 放學後屋企無人,當babysit;
4. 某科差,要急救;
5. 唔想因溫書而破壞感情。
=====================
Type 1. You will need 10 times the amount of time to achieve the last 5 marks.  Worth it?  I don't think so unless the child has very strong interests in that subject or at high school needing that couple of marks in Uni admissions.

Type 2 parents are like lemmings.  I feel sorry for their kids.

Type 3/4 are ok, but don't expect academic excellence.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