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丘成桐批學生重抗爭輕學業 指本末倒置恐港淪二等城市 ...
查看: 7428|回覆: 81
go

丘成桐批學生重抗爭輕學業 指本末倒置恐港淪二等城市 [複製鏈接]

Rank: 6Rank: 6


8834
1#
發表於 13-1-4 18:53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JustAParent 於 13-1-4 18:55 編輯

丘教授的言論也太可怕, 太「莫言」化了吧 ...

-----------------------------------


【明報專訊】本港大專生近年積極參與學運,小至校政,大至社會政策均見學生發聲。土生土長的國際知名數學家丘成桐慨嘆,部分積極學運的大學生只重爭取權利,卻忽略讀書、做研究的本分,想法本末倒置。他同時警告,歐美青年對知識的追求遠勝本港大學生,若本港大學生繼續視抗爭為首要任務,根本無助社會進步,只會令本港人才質素漸走下坡,最終淪為二等城市。

指歐美青年追求知識勝港生

丘成桐現為哈佛講席教授,但近年留美教學時間較少,經常於中港台推動中學生數學比賽,主講各類科普講座。昨日他為著作《丘成桐談空間的內在形狀》訪港宣傳,在科學館公眾演講前接受本報訪問。他表示,無論身在何地一直留意本港時事,慨嘆近年本港遊行示威不斷,而學生更擔當主要角色。他說:「關心時事固然是好的,但我認為作為一名學生,沒有任何事比學習更重要。」

對學生事事反對感可悲

丘成桐同意,學生為捍衛真理和正義,參與學運是理所當然,自己年輕時也曾參加學運。他憶述,1970年代於加州讀書時,曾參與當地華人學生發起的保釣遊行,希望保衛國土。不過他認為,若要達到目的,首先要令中國強起來,而要令國家變強,必須有一群學識、魄力兼備的年輕人,建構有能力的政府。

相反,若學生只為爭取、申明自己擁有某種權利,而事事抗爭、不斷提出反對,丘成桐感到相當可悲。他直言:「學生若花盡工夫去遊行示威,提出反對意見、爭取權利,社會一定是無法前進的。如果學生遊行目的是為了社會好,就更應踏實地學好知識,立定目標為社會做好事。」

本港專上教育界近年屢捲入政治風波,由前年「8.18」李克強訪港大的保安風波,至去年初浸大提早泄露特首選舉民調結果、《藍皮書》風波等,丘成桐有感本港大學日趨政治化,以港大「8.18事件」為例,他說「一般人都相信他(校長徐立之)因風波受壓下台」,並對徐請辭感十分惋惜。

批學生學術未到家 無權選校長

另外,近年本港大學生亦不斷爭取介入校政,例如嶺大和教院學生正爭取有權投票選校長。丘成桐認為,遴選大學校長需深入評價候選人的學術地位、才能,「作為學生、學術水平肯定未到家,對候選人的研究題目都未能理解,談何投票權?」他又以自己曾任教的美國頂尖學府史丹福大學、哈佛大學為例,兩校師生均無權過問校長遴選,一律由大學董事會議決。

他認為,本港大學實力不遜內地北大、清華等名校,理應善用教研實力,在政府牽頭下發展高科技事業,而大學生作為社會未來的中流砥柱,應花更多心神專注於教研,而非事事反對。


   1    0    0    0

Rank: 6Rank: 6


6635
82#
發表於 13-1-11 18:4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 於 13-1-11 19:12 編輯

我也引用一段愛因斯坦有關五四運動之言:-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22年12月27日,愛因斯坦乘「榛名丸」號返回歐洲,31日上午11時再次途經上海,1月1日下午3時,應上海猶太青年會及學術研究會邀請,在福州路17號公共租界工部局禮堂,講演相對論,當時有一些中國學者參加。他1月2日 11時他再次乘「榛名丸」號離開。愛因斯坦夫婦於次日凌晨仍乘原船往日本。早期報章報道愛因斯坦訪問上海,曾將愛因斯坦翻譯為安斯坦。

在他的旅行日記中寫到:「(上海)這個城市表明歐洲人同中國人的社會地位的差別,這種差別使得近年來的革命事件(即五四運動)特別可以理解了。在上海,歐洲人形成一個統治階級,而中國人則是他們的奴僕。他們好像是受折磨的、魯鈍的、不開化的民族,而同他們國家的偉大文明的過去好像毫無關係。他們是淳樸的勞動者,……在勞動着,在呻吟著,並且是頑強的民族,……這是地球上最貧困的民族,他們被殘酷地虐待着,他們所受的待遇比牛馬還不如。」

----------------------------------------


當作文作或討論也好, "引用"是必有原因.
特別是, 要引導讀者一個方向.

我引用的目的, 是說明五四運動時, 中國國情!


------------------------------------------

蔡元培vs 丘成桐
五四運動vs 港學運
五四時中國國情vs 香港政情

真唔明白, 點可以比較.

二十多年未見船民了。今天,電視新聞又再見緬甸有難民坐船出海逃難。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81#
發表於 13-1-11 18:23 |只看該作者
'左仔(飯民和民自联都係左仔)亂港久矣' ... I'm wondering who is not 左仔


一般上右傾較實事求,左傾者較理想化,追求社會公平公義。我估社會上,從左傾至右傾所佔比例不少。

當振鷹和他的同黨為救火提出額外老人金時,做為立法局議員不是喝停佢左毒發作,叫佢計清楚條數,而是和佢鬥左,要全部老人都有份。

依家最惨係連那些工商議員都唔敢得罪民粹。

Rank: 5Rank: 5


4982
80#
發表於 13-1-11 17:09 |只看該作者

引用:是否把港生否定才是對呢+?很負面的能量。

原帖由 fr338 於 13-01-11 發表
是否把港生否定才是對呢 ?

很負面的能量。
不是否定港生,而是占飛把港生現在所謂學運與五四運動聯繫在一起,使人聯想有比肩的意思。無論以目標或理想去比或社會認受性,不要說與五四運動去比,就算與七十年代的保釣,八十年代的六四去比較,也相差甚遠。占飛是用了不洽當的引喻。

對了,說起保釣,我們的學生去了那裏?為甚麼來來去去只得幾個老人家?唉…!



點評

fr338  況且以中學生為首的反國教真的這麼糟嗎? 我不以為然。我同輩(我好老啦,過四有餘)許多都加入抗爭,但都不如那幾位中學生理性約制。  發表於 13-1-11 18:00
fr338  占飛是借他山之石(蔡元培文集)之言來回應丘成桐。港生與北大生比肩,並無著墨,無須過度詮釋。  發表於 13-1-11 17:37

Rank: 9Rank: 9Rank: 9


23677
79#
發表於 13-1-11 15:05 |只看該作者
市场信息繁多, 有正有负, 我们不可尽信, 也不可不停的怀疑别人的意图,

丘成桐教授是爱之深,责之切!

徐校長没有必要讨好北大人, 轻率地被上钢上线了.结果是与港大缘尽.

孩子上大学, 是求道, 求学问, 求真相, 尊师是必修科之一, 还要学习忍耐, 有智慧. 多想, 敢于冒险,  批判问题是很容易的, 能提出实实在在的可行改革方案才重要.  持之以恒的去做实事, 明天社会必然更好!

點評

Stillgood2  好有道理!  發表於 13-1-11 15:21

Rank: 5Rank: 5


1326
78#
發表於 13-1-11 15:0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fr338 於 13-1-11 15:05 編輯

回復 fr338 的帖子

  愛之深 責之切!

*********
不敢苟同這種模式的"責之切 "。

我真的不懂,因我很少揶揄後輩。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603
77#
發表於 13-1-11 14:29 |只看該作者

回覆:annie40 的帖子

妳點睇國內學生佔據部份大學的學生會!



點評

annie40  唔知道有甘既事, 要进修下才跟你交流吧!  發表於 13-1-11 16:31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1326
76#
發表於 13-1-11 14:24 |只看該作者
是否把港生否定才是對呢 ?

很負面的能量。

點評

Stillgood2  愛之深 責之切!  發表於 13-1-11 14:43

Rank: 9Rank: 9Rank: 9


23677
75#
發表於 13-1-11 14:20 |只看該作者
占飛写文隐隐约约地把港生跟五四时的北大學生相提并论?  哈哈! 笑死我了!

點評

Stillgood2  占飛(and 討論者)找立論點好客易, 只要吸引到受眾!  發表於 13-1-11 14:36

Rank: 5Rank: 5


1326
74#
發表於 13-1-11 14:13 |只看該作者
今天信報占飛引蔡元培文集二段回應丘成桐的說話: "我對於學生運動,素有一種成見,以為學生在學校裡面,應以求學為最大目的,不應有何等政治的組織。"
只是在五四時,作為北大校長的他並無阻撓學運,相反多方營救被補學生。五四後,蔡的立場不改:
"重在專研學術,不可常為救國運動而犧牲"然後占飛說: 這個常字可圈可點,等於說:學運還是可以搞的,只要不常搞便可以了!
文末,占飛說:丘成桐嗟嘆本港大學日趨政治化,也許是事實,但始作俑者,恐怕不是學生,而是校方吧!

查五四當晚, 北大學生齊集法科大禮堂會商營救被捕學生時,蔡元培出席表示:「今日所發生的事,乃屬愛國運動,此種運動在各國是最平常的事,大家不必驚慌,我當負責營救。」

五四後蔡元培呼龥學生回到校園,不要再浪費時間於罷課、遊行、示威,明白宣示:「自今以後,願與諸君盡瘁學術,使大學為最高文化中心,定吾國文明前途百年大計。」

source : http://culture.edu.tw/history/sm ... &subjectid=1403

Rank: 9Rank: 9Rank: 9


23677
73#
發表於 13-1-11 13:59 |只看該作者
serinac  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到現在各大專院校的學生會,跟八九十年代很不同?現有鬥激進、鬥出位的趨勢?
****    *****    ****
今天有脑有热血的细路十分罕见, 有黑手帮忙组织的机会很大.  

Rank: 9Rank: 9Rank: 9


23677
72#
發表於 13-1-11 13:50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tillgood2 的帖子

Dear Stillgood2,

校长是国际知名科学家, 大把前程, 呢D;三杀位',坐唔坐都罢! 不过D'左仔'同Dfriends 就恨到流口水, 示威游行最终益左班'有心人'罗. 细路仔要多D用脑袋, 要改变制度必然要奋发自强, 唔好当示威系玩紧'cosplay', 热血上脑, 挂住代入角色, 忘记左无呢装备, happy 完就返屋企继续打机, 上 App.  留底D烂摊子等大人们去帮忙收拾.

Rank: 6Rank: 6


6635
71#
發表於 13-1-11 13:28 |只看該作者
annie40 發表於 13-1-11 12:54
校長不續約,是因為學生的示威嗎?兩都有何關係?
****    *****    ****
倒是大家善忘了, 「8.18事件」后, ...
Dear Annie40

很詳細的資料. 謝謝!

不過, 徐校長是否真的因此而辭職!?!

個人相信, 徐校長是位智者.

古語: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如果, 要面對學生, 今天訴說這個什麼? 明天訴說那個什麼?......
又要面對校董會,....

點做校長呀?

二十多年未見船民了。今天,電視新聞又再見緬甸有難民坐船出海逃難。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70#
發表於 13-1-11 12:54 |只看該作者
由教育講到去劏房,真是……


Tommy,

大家都是關心香港之輩,基於這點,這是我們大家觀點不同而互相尊敬對方的原因。

九七後,左仔(飯民和民自联都係左仔)亂港久矣,嗰晚打開電視,見到郭家奇呢個死左仔又係度吠,個官又似低能中年咁,不由無名火起....。

香港房屋問題,去自九七前始50公傾買地,此為一收,九七後阿董一放,到阿曾又一收,震鷹呢個左仔可能又是一放。

不由市場主導,人為的一收一放,就搞到香港依家咁。

點評

FattyDaddy  '左仔(飯民和民自联都係左仔)亂港久矣' ... I'm wondering who is not 左仔 {:1_1:}  發表於 13-1-11 13:20

Rank: 9Rank: 9Rank: 9


23677
69#
發表於 13-1-11 12:54 |只看該作者
校長不續約,是因為學生的示威嗎?兩都有何關係?
****    *****    ****
倒是大家善忘了, 「8.18事件」后, 有学生要求公审校长, 另更需在校務委員會内交代事件. 当天交代事件在港大校园有老街坊, 老和尚自发的派传单, 传单内容是简单的数字:

请放过校长, 善哉! 善哉!

贵为一校之长, 親手將港大帶到亞洲排名第一位置, 何以突然变成犯众憎, 被批斗呢!

8.20 的报道如下
【大紀元2011年08月20日訊】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今日(19日)下午就校園示威引發不快事件,與學生會面,強調沒有向政治獻媚,若然做得不對,他願意下台,又表示如果學生有事,一定站在學生一方。

港大校長徐立之發表聲明指、 對於示威引發的不愉快事件、 深表遺憾、 相信警方會檢視昨日行動的部署和手法 。

徐立之又说, 港大學生及舊生昨日以和平、理性的態度表達意見、 值得欣賞、 同學表現非常理性而克制、 是和平示威的一個好榜樣。

亞洲時報19日報導,徐立之強調,港大沒有向政治獻媚,李克強出席港大百年慶典,是對方要求和安排;若然做得不對,他願意下台,並向校務委員會負責。

徐立之:一定站在同學一邊

另外徐立之下午與學生會面、 討論昨日的示威事件。 對於有學生受傷、 亦感到遺憾。

會上有學生質問,徐立之究竟是站在中國副總理李克強,抑或學生的一邊,徐立之回應,身為校長,如果同學有事,一定站在同學的一邊。會面期間,有學生指徐立之拒絕向同學道歉,而離場抗議;徐立之隨後向同學道歉,但學生却已離去。

他又澄清,昨日說港大已「不再是香港的大學」,是快口說錯,應為「不只是香港的大學」,願意為失言道歉。

10月26日校務委員會上宣布辭職
在香港大學校長任上做了9年、親手將港大帶到亞洲排名第一位置的徐立之突然宣布約滿後不再續任校長。徐立之在校務委員會上宣布,決定於明年8月31日約滿後離開。

今年2月港大春茗時,徐立之曾透露,如有機會有意繼續服務港大。徐立之此番突然離職引得眾說紛紜。
*****     ****      ******
徐立之:治校不能太民主

港大校長徐立之曾獲得香港最佳大學校長的榮譽,而在接受南都專訪時,他專門談了自己的治校之道。他認為,香港有非常自由的文化背景,很多事情都是很民主的,結果就是各方面越來越平均,其實,校務有時是需要行政決定的,尤其是發展策略方面。「如果太民主的話,大家就把錢分了好啦。」

 「就像一個鐘擺一樣,完全民主不行,全部行政也不行,兩方面要平衡。我們太民主了,就要往行政方面放一點。」他說,學校要對管制機構進行檢討,就是把權多放在「中央」去,讓校長院長多做點決定。但怎麼達到目標,就和民主有關係,大家一起討論,達到共識。



 

點評

serinac  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到現在各大專院校的學生會,跟八九十年代很不同?現有鬥激進、鬥出位的趨勢?  發表於 13-1-11 13:54

Rank: 5Rank: 5


4982
68#
發表於 13-1-11 11:5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erinac 於 13-1-11 13:47 編輯

回復 Tommy 的帖子

同意,當市場嚴重扭曲或發生不道義的事情時,政府便應適時介入處理,不應總抱著「大市場,小政府」的原則處事。上任政府便因此忽視各種社會問題,以至今天民怨日深,惹來各方責難。

但社會人士、政黨往往用歐美先進國家作比較,向政府提出各式各樣的福利訴求,而很多都是長期開支,但卻從不提錢從何來?需要政府增加多少編制和資源去支援....等等。他們既然拿得別人作比較,不可能不知德國平均要交35%以上的稅,芬蘭平均要交40%以上的稅,美國平均要交30%以上的稅吧!

他們敢不敢提擴闊稅基、開拓銷售稅等開源的建議?到最後,負擔重擔還不是落在那約一百萬交薪俸稅的人身上?現實是頭25%收入最高的人,交>80%的稅,可他們也是最少政治議價能力的一群(因不夠高調,不夠激)。

一話開拓土地建公屋,那班既得利者的代言人便跳出來,說甚麼賣港呀、屏風樓呀、阻擋觀景呀、努力供樓的人反被公屋擋了海景, 有違香港核心價值呀、.......,常持雙重標準,永遠是「大隻講」=> 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簡直就係政掍在混飯吃!


Rank: 5Rank: 5


3731
67#
發表於 13-1-11 01:10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udy 的帖子

由教育講到去劏房,真是……

啲細路大個左,我對教育議題已經沒大興趣,反而多了些時間去關心社會議題和政治。希望版主網開一面,容忍我地討論和教育無關的劏房問題。


judy,

您中文咁勁,我唔敢同您拗。關於劏房的問題,您講出了市場的事實,有人挖盡心思在市場裡找著數,有人無可奈何地順應市場,甘願被市場剝削。您可以說他們各取所需,只要政府有效監管就大家Happy云云。

您接受了「市場就是這樣」,而我偏偏認為「市場不應該是這樣」。「監管」、「巡查」只是最基本最前線的工作,政府的決策團隊應該有更高層次的角色。當市場被壟斷,當市場不能有效運作,當有人不公平地被市場剝削,政府就不能只做巡查的工作。





Rank: 5Rank: 5


3731
66#
發表於 13-1-10 23:23 |只看該作者
serinac 發表於 13-1-10 11:25
做事有緩急, 遠水不能救近火, 政府是否應優先檢討現有的公屋富戶政策, 以騰出更多的單位予輪候人士?

看 ...
解決房屋問題,一定要由供應著手。我贊成檢討公屋富戶政策,但這個動作只能將公共資源合理分配,無助增加供應。如果不配合增加供應,同時又制造大量公屋富戶在私人市場的需求,只怕會火上加油,最後得益的又是地產霸權和大業主。因此,我說要長遠解決劏房問題,政府就要大量興建公屋;至於私人市場,政府只需要增加土地供應,其他行政干預則愈少愈好。

Rank: 5Rank: 5


3731
65#
發表於 13-1-10 22:58 |只看該作者
serinac 發表於 13-1-10 11:02
這兒是EK, 又不是實名制, 何須介意別人認為你是哪派?
上EK日子久了,除非絕口不提自己的事,否則身份好難完全隱蔽,不過我也不介意其他人知道我是誰。

我的政治理念傾向那一派,雖未出櫃但已經呼之欲出喇,出得來參與就無得介意。

Rank: 5Rank: 5


1886
64#
發表於 13-1-10 22:5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pandean 於 13-1-10 23:00 編輯

講起劏房有點心酸……總讓我想起前年土瓜灣燒死的一家三口(懷孕的母親和兩個孩子)。那個六歲小朋友當時就讀我兒子學校旁邊的另一家幼兒園,我好幾個朋友都認識那位火災中死去的母親和她讀幼稚園的兒子。

她們一家原來住在黃埔街的一個小劏房,後來租約滿了房東大幅加租,她們租不起便去土瓜灣租住更舊更便宜的劏房。搬家後好像才一兩個月左右就母子們全死在那場火災中。死前幾天,她和我一位朋友說好讓她把兒子的舊衣服留著給自己腹中的小孩……

紅磡一個兩百尺內劏房從前幾年的2、3千能有有交易,到今天4、5千……而且面積更小了。太恐怖的樓價和租金了,底層的人真的好慘~~
政府為何不幹點事?
香港這個關頭,梁特首和林鄭和一批官員準備去廣州輕鬆兩日了……政府的態度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