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叻得只剩下分數?
查看: 11169|回覆: 127
go

叻得只剩下分數?   [複製鏈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
發表於 12-12-13 08:38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經濟日報專訊】有國際機構發表報告指,本港學生閱讀能力冠絕全球,但閱讀興趣及課堂投入幾乎包尾。論學術成績比賽,本港學童向來「叻仔叻女」,但若成長學習中只求分數,即使贏在起跑綫上,長大後能否在漫長人生競賽中有力競爭呢? 國際教育成績評估協會調查全球45個地區,結果發現本港小四學生的閱讀能力高踞第一,但在閱讀興趣、動機、信心及課程投入程度等,卻接近榜尾。報告亦指,本港父母對閱讀的興趣也是全球包尾,只有14%父母明確表示喜愛閱讀。 論讀書成績,本港學童的能力毋庸置疑,09年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本港15歲學生的數學及科學能力,在全球65個地區中均排名第三,閱讀能力排第四;在IB課程的成績也十分驕人,去年的滿分狀元比率較全球平均比率高出兩倍;即使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賽,每年也奪金摘銀而回。 自理能力差 2成不懂綁鞋帶 不過,分數背後,大家有否反思,孩子成長的「成績表」中,並不只是追求學術上的分數。近年「港童」在自理能力方面「成績零蛋」的情況,令人擔心。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去年訪問1,600名9至11歲小童家長,18%受訪家長指孩子不曉得綁鞋帶、24%指孩子不懂得剪指甲。 孩子只注重學習,生活細節上一竅不通,未必是孩子不願做家務,今年有機構的調查便指,84%家長寧願子女溫書或參加課外活動,也不要孩子學習煮飯,74%更禁止孩子入廚房。 「惟有讀書高」的心態,在中國人心中根深柢固,近日網上流傳一組漫畫,比較中美孩子幼時的活動,這組漫畫中描述,2、3歲的美國孩子在學習執垃圾的時候,中國人孩子已在背詩,3、4歲美國孩子在淋花、餵狗,中國孩子則已在學彈琴、跳芭蕾舞(見表),會讓幼兒班子女學西班牙文、「A for astronaut」的香港父母,對此也會否有共鳴? 近日fb上廣傳一篇關於「不上playground」的文章,這是一名英國回流的港人家長Yennie的分享,她表示,街上有人會問她,其兩歲女兒上學了沒有,她表示會待女兒三歲才上學,但對方卻說「這不行,她要上學,學多點」,但Yennie指,女兒不用上playgroup,因為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及價值觀比2歲便懂唸乘數表更重要。  她要求孩子自行更衣、刷牙、穿襪穿鞋,兩歲孩子吃完飯已懂得收拾碗筷,3個孩子會互相幫忙(校服拉鏈在後面,會互相幫手拉上),作為母親,她將子女的學習融入孩子的生活當中,故不相信沒有上playgroup的孩子會比其他人遜色。 孩子的學術能力固然重要,但若過分追求分數,而忽略了培養孩子其他形式的學習,例如自理能力、人際關係、尋求知識的好奇等,結果可能只是製造了一批又一批溫室長大的「草莓族」,沒有充分裝備離開溫室,長大後一遇到壓力便會碎掉。 化身「草莓族」 遇壓力即碎 草莓族問題在台灣早已響起警號,早前一項比較4歲以後的美國和台灣兒童的能力評估,結果發現在獨立進食、扣鈕、綁鞋帶、過馬路等方面,台灣兒童均落後於美國同齡兒童,只有移動能力方面佔優。 在漫長人生中,草莓族可能贏了起步,但長大後始終要離開溫室,投身社會,若如草莓般一捏就碎,之後在職場上可否繼續保持「好成績」,在人生漫漫長路上有否競爭力,為自己未來打拼?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催谷孩子努力學習無可厚非,但現今社會,無論見工、升職抑或創建自己人生,學歷已不代表一切,更着重的是獨立思考及抗逆力。除了分數,我們的下一代還剩下甚麼,值得本港父母反思。
   3    0    1    0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28#
發表於 12-12-21 21:4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2-12-21 21:53 編輯

deleted....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1524
127#
發表於 12-12-21 16:52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2-12-21 10:26
Thanks. That might be a typo error.  I don't like the scmp sentence either because it is double nega ...

I wouldn't say I'm too caught up in double negatives but I think we do need them sometimes even in good English for emphasis, as in "there is no reason why people should not listen to Submarina" or in Steve Jobs' famous words, "there is no reason not to follow your heart."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26#
發表於 12-12-21 10:26 |只看該作者

引用:原句出自scmp十二月八曰社論,原為+There+i

原帖由 laorenjia 於 12-12-21 發表
原句出自scmp十二月八曰社論,原為 There is no good reason why private hospitals should NOT feel bound ...
Thanks. That might be a typo error.  I don't like the scmp sentence either because it is double negative.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1524
125#
發表於 12-12-21 10:02 |只看該作者
原句出自scmp十二月八曰社論,原為 There is no good reason why private hospitals should NOT feel bound by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24#
發表於 12-12-21 00:14 |只看該作者
laorenjia 發表於 12-12-19 23:15
呢輪忙住協助太太籌備過聖誕,唔得閒同你把班傻人癲,但你呢句「中文及得上中台,或英文及得上英美」笑死 ...
英文勝中日台,和星架坡之問有很大空間。

睇睇資深本地英語教師今天的專欄?

較早時,社論談到私家醫院的通報系統將會帶來醫護和行政人員間的互動。私家醫院不應受守則約束是沒有充分理由的,


There is no good reason why private hospitals should be feel bound by it。


這是教英文的專欄,死未。他耐不耐就有連我女也看得出有問題的句子。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1524
123#
發表於 12-12-20 16:14 |只看該作者
Dear Annie

聖誕優惠?我冇訂高帽都整頂過嚟。等我仲心思思貪小雜人氣旺,想移民過去添。

點評

annie40  自己忍不住, 也去了小雜一趟, 还讲左大堆废话!  發表於 12-12-21 16:22
annie40  普通人唔多识货, 去小雜咪随时听'隘交', 留番淡气益D老饼朋友, 当送聖誕礼物. Thank you.  發表於 12-12-21 13:28

Rank: 5Rank: 5


1524
122#
發表於 12-12-19 23:1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aorenjia 於 12-12-20 19:31 編輯
Submarina2012 發表於 12-12-14 10:07
一係就是中文及得上中台,或英文及得上英美

呢輪忙住協助太太籌備過聖誕,唔得閒同你把班傻人癲,但你呢句「中文及得上中台,或英文及得上英美」笑死我。你係咪發緊夢?香港地,keep 住中文好過英美,英文好過中台,咪俾坡仔拋離就好了,咪咁大想頭。

點評

serinac  可能以"中文追及中台平均水平,同時英文講讀接近英美水平」為目標,更符合香港的特殊環境及將來發展需要。職位越高,英文要求越高。  發表於 12-12-21 11:21
serinac  香港人應可能以"中文追及中台平均水平,同時英文講讀接近英美水平」為目標,更符合香港的特殊環境及將來發展需要。職位越高,英文要求越高。   發表於 12-12-21 11:20
serinac  如果香港地,中文仲差過英美,英文仲差過中台,香港人還收那麼高人工,豈非"厚顏無恥"?  發表於 12-12-21 11:04
annie40  果然有料!!!!  發表於 12-12-20 11:30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8936
121#
發表於 12-12-19 22:00 |只看該作者
好同意香港學生投入和收入不相稱,英文係一樣,其他學術亦言。邊有人要讀書讀到咁痛苦ga!

Rank: 9Rank: 9Rank: 9


21774
120#
發表於 12-12-19 21:36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ubmarina2012 的帖子

You maybe talking about general education of HK but if you refer back to my previous postings, I am only referring to potential MNC senior managers.
At the general level, not everyone can be bilingual and biliterate but I don't see any reasons why the elite (say top 5%) cannot be.
今日佳句: 我以往也以為國際板的家長也有質素,但現在才知deal with 一些麻煩家長也不易!  

Rank: 9Rank: 9Rank: 9


23677
119#
發表於 12-12-19 17:07 |只看該作者
simpleway  "正常番"???  即係有時唔正常, EK係咪出現左個港版 "Dr. Jekyll and Mr. Hyde"?  
***间中submarina 的input 好正, 我都系fans****

點評

Jane1983  好想問,其實佢係咪spantan?  發表於 12-12-19 21:54
simpleway  我都係佢fans, 不過係當佢變成Mr. Hyde個時!  發表於 12-12-19 17:09

Rank: 9Rank: 9Rank: 9


23677
118#
發表於 12-12-19 16:48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ubmarina2012 的帖子

我沒有質疑香港專業人士的專業水準,我只是反覆地指出,若那些專業人士是用自己最熟識的語文來建立自己的專業,那會更有效率及更佳。而 事實上,香港不少的專業人士正是英文水平欠佳,錯 失很多基會及難以更上一層樓。
我就是針對香港長遠競爭力著想, 應該將語文學習變 成英文為主,中文為次之模式,當然這不是旦夕可做到,而在這裡,我只是提出 這個大方向。
***    ****    ****
以上的一段, 有纹有路, 正常番!

應該將語文學習變 成英文為主,中文為次之模式,
****     *****
1) 师资有限和家庭教育是很大的阻力, 不易办!
2) 有否想过中文字要靠是训记忆来操练, 不易学好!  随时变是下九流水平, 阅报也有困难的
3) 会否把香港变成一个没有母语的城市 (是写, 不是talking).



师资是长远的难度, 家庭教育包括父母亲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两者是全球的永远缺乏. 我的孩子是念IS 而学英语得益者, 如果老是夫子自道, 是否有点像: 何不食肉嚒? 之感叹呢?

话时话香港学校的学生捱得,做得, 想得, 得奖不少, 真是劲!  我周时跟小女分享黄仁龙先生, 又名'皇仁之龙'的小故事, 她不知多羡慕!!!


點評

simpleway  "正常番"???  即係有時唔正常, EK係咪出現左個港版 "Dr. Jekyll and Mr. Hyde"?  發表於 12-12-19 16:54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17#
發表於 12-12-19 14:53 |只看該作者
香港人考試叻,專業知識叻,因為一點點英文水平不足而失去機會,是很可惜的。其他人亦說香港對英文的投入和水平不合比例。香港應該做的,是自省,找出路。

要政府和教協主動政善教學水平及效率,有牌攪。我贊成 Annie 說的,由家做起。我提議孩子沒時間閱讀的家長,先把做練習和課外閱讀的優次,時間分配對掉。我相信整體水平會立即提高不少。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16#
發表於 12-12-19 13:43 |只看該作者
Submariner,

香港不少的專業人士正是英文水平欠佳,錯 失很多基會及難以更上一層樓

Xxx

我不知見過幾多註冊乜乜師,不因為專業,而是因為英文障礙被 reject.

點評

囝囝爸  高水準專業又經僱主多一層篩選,可喜可賀,專上加專,香港競爭力更上層樓!  發表於 12-12-19 14:10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15#
發表於 12-12-19 13:40 |只看該作者
如果你說的是事實,就算我能自省,對香港整體語文提升有幫助嗎?

有說上海取代香港或新加坡,如語文是其一問題,有何不可?上海人日日講普通話,坡人日日說英語,如你所想,香港家長棄練習,大量閱讀就可追得上嗎?我曾說香港英語,逆水行舟,投放之大,功值不相抵。為其一原因,以己之短,想勝人之長,為什麼不把時間投放在自己長處上。香港國際校多,留學生眾,真的不能,還是普遍社會認為可以不能?

香港只是 sales office 多,就有如斯成就。金融、物流、中轉、服務,算得上嗎,專業人才水準又如何?

香港中國化,是不爭事實,不成國際城巿,叫祖國城巿又如何。下一代香港人,工作中國化的機會大嗎?

Xxxxxx

我沒法使你相信我說的是事實。通常請本地人第一句問,做過同類 competitors 公司幾多年?第二句,英文如何?才決定見唔見。

自滿者,沒可能改善。

自省者,有可能改善。

我專重你贊成香港成為祖國城市,去國際化,放棄自己的相對優勢。我只希望你是少眾。若真是成事,大家不用學英文,鬆一口氣。

點評

囝囝爸  漏咗講,有家長話要子女學到 native 英文,你又話我唔洗學英文,說法兩面極端!祖國化又唔可以國際,唔通祖國一世土佬?  發表於 12-12-19 14:30
囝囝爸  變不變成祖國城市,不是你我能左右,不過可選擇移民。真是代表一般現象,以你的要求水準,大部分港人要失業,有冇問普通話如何?  發表於 12-12-19 14:06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6Rank: 6


6635
114#
發表於 12-12-19 13:25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當然是笑話. 但, 就是有這改變!

昨天, tvb Pearl, a new drama "touch". 曾有一句很有意思.
這世界, 每天有150億個e-mail + 300億個短訊Messages. 這麼多的接觸, 但人越來越寂寞... (實際e-mail&messages數字, 唔記得清楚)
二十多年未見船民了。今天,電視新聞又再見緬甸有難民坐船出海逃難。


545
113#
發表於 12-12-19 12:3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418
112#
發表於 12-12-19 12:30 |只看該作者
多謝你我唔明都仲同我講。

追求知識要靠語文,香港讀醫、法律、會計、工程、財務的 necessary condition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又如何,專業準則是否一定要等同英母語國的語文水準。我對本港專業人員有較高評價,香港競爭力他們自有其功。

本港教育體系不是以學好英語為核心,是為全民教育能力參差的學生灌輸基本學識而設。營造語境,你把不少國家歷年來學習外語的困境,用把口說已解決了。本地校全部國際化也可以,如斯簡單容易,也把國際校太普通化!


545
111#
發表於 12-12-19 12:2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6Rank: 6


6635
110#
發表於 12-12-19 12:15 |只看該作者
大家會否考慮將來的智能翻譯, 將會越完善. 語文分為藝術性和實用性. 實用性, 可以依靠科技不斷改善, 再者, 語言亦在不斷改變, 交流方法也不斷改變.

比如, 中國毛筆字. 老輩認為"一手好字"代表了個人的學術和文化水平. 隨時間變遷, 連e-mail都落後了.

點評

shadeslayer  笑話,要靠機器的溝通可取代學語文?  發表於 12-12-19 13:15
annie40  做天写张支派票, 发现指头非常笨拙, 大家多久未楂笔写出二三千字呢?  發表於 12-12-19 12:50
囝囝爸  日本早幾年已硏製語音翻譯,現在不少程式也可初步做到。年中到韓國三清洞遊,我用手機讀出一句問路韓文,街上的旅遊大使用普通話回應。  發表於 12-12-19 12:47
二十多年未見船民了。今天,電視新聞又再見緬甸有難民坐船出海逃難。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