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申請學生成績次第名單」排名
查看: 7021|回覆: 53
go

「申請學生成績次第名單」排名 [複製鏈接]

Rank: 3Rank: 3

醒目開學勳章


271
1#
發表於 12-10-19 15:44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請問大家, 「申請學生成績次第名單」排名 --> 這一個是什麼?
我見有一些學校在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時需要提供這一個資料
   4    0    0    0

Rank: 7Rank: 7Rank: 7


10848
54#
發表於 12-11-9 01:26 |只看該作者
//ohnono:  點樣為止高?有沒有標準?用官津小去跟私小比較,等如大家用最好的官津中學去跟最好的直資中學去比較一樣。到時是否又說:不要太高估QC的成績!

//ohnono 發表於 12-11-7 01:54
在MCS的例子,因為學校本身是一間極受band 1同學歡迎的學校,所以被稱之為band 1學校。所有進入此校的學生,不論通過自行收生程序或聯繫位或大抽獎的非保留位,應該是band 1的同學才有機會被取錄

//TKO2040 發表於 12-10-29 14:39
前幾年朋友女兒在MCS升中,名次剛跌出一百名, 老師已表明是BAND2生, 但仍可以抽籤方式回母校就讀.

Rank: 7Rank: 7Rank: 7


11205
53#
發表於 12-11-9 00:50 |只看該作者
PaPa 發表於 12-11-9 00:22
咁我怎樣知道小朋友是band幾?
唔知band幾,又怎樣選擇中學?
請賜教。


最好的方法係請教老師,但因為老師都只能跟據過往資料和經驗作出推斷,一般band 1、2屬於頭、中部份的同學,一般都不用太擔心,只是在邊緣位置的同學,就特別需要留意。

最好在請教的同時,自己看看有沒有學校以往的派位資料,獲派學校、人數等等,自己計一計有幾多同學派往一般的band 1學校,你大約可估計學校有幾多band 1生,若有50名同學派往band 1學校,你可以大約估到由考第一到五十左右就有機會是band 1的同學(考50左右的就是一般所謂的邊緣人,他們有機會本身是band 2同學,但因好彩又夠搏而被派往band 1學校,亦有可能考第51的仍然是band 1同學,但因唔好彩,又唔識填選校表,致因此被派往band 2學校)。

出年又因人數縮減和用新的調整分,在計算時就要考慮埋這兩點。
:verycold: :verycold: :verycold:

Rank: 5Rank: 5


4115
52#
發表於 12-11-9 00:22 |只看該作者
ohnono 發表於 12-11-7 01:12
教局只會通知學校同學在PreS1的平均成績的統計資料,另全區和全港的統計資料,讓學校可以跟同區的學校和全 ...
咁我怎樣知道小朋友是band幾?
唔知band幾,又怎樣選擇中學?
請賜教。

Rank: 7Rank: 7Rank: 7


10848
51#
發表於 12-11-7 09:09 |只看該作者
ohnono 發表於 12-11-7 01:54
在MCS的例子,因為學校本身是一間極受band 1同學歡迎的學校,所以被稱之為band 1學校。所有進入此校的學生,不論通過自行收生程序或聯繫位或大抽獎的非保留位,應該是band 1的同學才有機會被取錄。
不要太高估MCS的band1比率.

點評

ohnono  點樣為止高?有沒有標準?用官津小去跟私小比較,等如大家用最好的官津中學去跟最好的直資中學去比較一樣。到時是否又說:不要太高估QC的成績!  發表於 12-11-9 00:59

Rank: 7Rank: 7Rank: 7


11205
50#
發表於 12-11-7 01:54 |只看該作者
TKO2040 發表於 12-10-29 14:39
回復 ohnono 的帖子

//除非直屬中學非常是受直屬小學歡迎,直屬小學又有超過80%屬band 1學生,而大部份小 ...
有聯繫中學的小學,如果得中學眷顧,可將中學所獲得的額外資料相告,再加上有部份聯繫位的關係,相對推算會準確d。在MCS的例子,因為學校本身是一間極受band 1同學歡迎的學校,所以被稱之為band 1學校。所有進入此校的學生,不論通過自行收生程序或聯繫位或大抽獎的非保留位,應該是band 1的同學才有機會被取錄。
恰恰,每年教局通知中學被取錄的學生之中有幾多%是band 1,幾多%是band 2的話。咁樣的話,好明顯這班band 2學生是來自聯繫位的同學才有機會被取錄。所以中學是知道每年收了多少聯繫小學的band 2學生。但因為band 2生就有機會抽,有可能全部band 2尾抽中,而band 2頭會抽不中,咁點算?於是中學會告知小學今年有幾多個小學的band 1生入來,讓小學計一計有那些成績好的同學走了,又通知小學有幾多band 2生進來。中學會將他們的名字一併付上,如此一來,小學不單可計算出有幾多band 1生,還可清楚計算出band 2的學生的起始名次是幾多。在這個情況下,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學校的聯繫位要盡量騰空讓band 2生都有機會抽到才可以成立。所以當小學有多過99個band 1的同學的話,中學就要著手盡量利用自行位先收部份band 1學生才得。但我相信中學未必會因為想反果為因去計算有幾多band 1同學而提前在自行收生時開始收錄小學的學生,學校只是一心想盡收小學的學生而矣!
:verycold: :verycold: :verycold:

Rank: 7Rank: 7Rank: 7


11205
49#
發表於 12-11-7 01:12 |只看該作者
PaPa 發表於 12-11-6 23:40
其實學校是否可以準確知道小朋友是Band幾呢?
教局只會通知學校同學在PreS1的平均成績的統計資料,另全區和全港的統計資料,讓學校可以跟同區的學校和全港的成績去比較。教局唔會將banding的資料通知小學,小學亦無從得知。但教局會通知中學每年所收的banding比例,但中學亦無從得知個別學生是屬那一個banding。但中學要知亦不難,中學可以憑同學的PreS1的成績估計出同學的大約banding,但都是估計,但起碼知道學校今年收了幾多個band 1生、幾多個band 2生等等。
所以小學不能好準確知道學生的banding,只可以憑以往派位資料做推算。同時這個推算又受到隔年PreS1調整分的影響,又受到以往同學選校的保守和進取度的影響,又受到自行收生所收學生數量的影響,又受到學年學生數目增減的影響,這個推算已不知有幾多偏差!因此學校會有部份學生是推算不到的,只能預留一些邊緣位置,這批學生便是所謂的邊緣人。


:verycold: :verycold: :verycold:

Rank: 7Rank: 7Rank: 7


11205
48#
發表於 12-11-7 00:22 |只看該作者
PaPa 發表於 12-11-6 23:38
不同嘅學校都會有唔同的評分標準,教育局又怎樣可以調整後再排序呢?

例如:有學校用A、B、C,另一學校用 ...
教局可跟據學生的pre-s1成績用隔年的平均成績計算出小學的調整分。
:verycold: :verycold: :verycold:

Rank: 5Rank: 5


4115
47#
發表於 12-11-6 23:40 |只看該作者
TKO2040 發表於 12-10-29 14:39
回復 ohnono 的帖子

前幾年朋友女兒在MCS升中,名次剛跌出一百名, 老師已表明是BAND2, 但仍可以抽籤方式回母校就讀.

其實學校是否可以準確知道小朋友是Band幾呢?

Rank: 5Rank: 5


4115
46#
發表於 12-11-6 23:38 |只看該作者
ohnono 發表於 12-10-19 16:02
回復 hong_yau 的帖子

這份名單不是學生在全港或全區的排名,只是這班申請某間學校的同學中,
依他們的成績調整後排一次先後。這是中學跟教局之間的訊息,中學自會申辦。

不同嘅學校都會有唔同的評分標準,教育局又怎樣可以調整後再排序呢?

例如:有學校用A、B、C,另一學校用分數,咁又點調整?

Rank: 4


757
45#
發表於 12-10-29 14:39 |只看該作者
回復 ohnono 的帖子

//除非直屬中學非常是受直屬小學歡迎,直屬小學又有超過80%屬band 1學生,而大部份小學的band 1生都願意升上中學,那麼中學預留給小學的直屬位連band 1生都不夠派的時候,中學才考慮在自行時收取部份小學的band 1學生。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九龍塘的MCS。//

前幾年朋友女兒在MCS升中,名次剛跌出一百名, 老師已表明是BAND2, 但仍可以抽籤方式回母校就讀.

如不幸抽不到, 可能派到不知名中學, 幸運地可以派回原校.  當年計一吓, BAND1位是50%左近.


點評

cow  BAND1位是50%左近, 合理.  發表於 12-11-7 09:06

Rank: 7Rank: 7Rank: 7


11205
44#
發表於 12-10-29 13:14 |只看該作者
試卷深,同學的平均分數就會低。明明拿A的,現在卻只能得C,做成錯覺令家長以為小朋友不夠別人辯爭,人家個個band 1頭的都拿A,但自己小朋友卻只得C、D這類成績,讓其取消往外走的念頭。
:verycold: :verycold: :verycold:


514
43#
發表於 12-10-29 11:2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3Rank: 3


319
42#
發表於 12-10-25 02:39 |只看該作者
fion6406 發表於 12-10-24 13:58
直屬收8成,是除去自行那3成之後給統一的8成,即全部中一學額的56%(70%x80%)。
如果中學部和小學部一級人數 ...

我正是感到老師須然在幫自己中學,也想小兒能追近些,
未見之前我倆同仔仔講乙部三、四位開始會選塡D近家的b3,
大家都無奈。

因去年同事的兒子肯定係B1都派了誇區b2中的學校,
叩門果D狼狽及求人收,聽到都煩,
真係唔想發生~

Rank: 3Rank: 3


319
41#
發表於 12-10-25 02:24 |只看該作者
cow 發表於 12-10-24 13:57
Marymount 都話他們的banding各約佔三份一, 但我唔係好信. 我想他們只是希望那些band2尾的同學, 以為自己是 ...

分別在自行與大抽,自行學校有得揀,
做高個入表率好睇好多。


Rank: 4


963
40#
發表於 12-10-24 17:0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kt2007 於 12-10-24 17:07 編輯
ohnono 發表於 12-10-24 16:42
教局的次序名單就跟據頭兩次呈分來排。待第三次呈分試後才有banding,但都唔會公佈,只用來電腦派位的先後 ...

明白,真係謝謝你分析,我個仔今年6年級啦,其實之前已開始係這板睇吓資料了,但現在都好像唔知點好,原本都想開始整定申請的信函,但想報個啲英文中學,佢地都說明interview是全英,作為家長寫的信是否應該都要用英文呢,好老實我英文又唔係好好,於是又擱置了,所以都唔知做乜好,阿仔係第一次平估(這只是一個測驗,在學校會佔40%分跟下次評估的分一起合計),剛派了數學,想不到竟是由一年級以來的最低分,佢上年又有一次操行得b-,所以整個人都好像好沮喪,都唔知點好!sorry呀!係度申。

其實我個仔都算邊緣人,佢好多時都是欠2-3分個分數就可由B去A,所以好無奈,成績表係b多過a。

Rank: 7Rank: 7Rank: 7


11205
39#
發表於 12-10-24 16:42 |只看該作者
kt2007 發表於 12-10-24 16:31
我又唔係好明,通常是1,2月交表去學校,唔知我資料有無錯,那時都未考哂呈分試,教局會有數據分析到排名嘅? ...
教局的次序名單就跟據頭兩次呈分來排。待第三次呈分試後才有banding,但都唔會公佈,只用來電腦派位的先後之用。
反正都未有banding,中學只可以跟據教局的排名和校內成績來作比較,有望成功搏高一點,特別是那些邊緣人。


:verycold: :verycold: :verycold:

Rank: 4


963
38#
發表於 12-10-24 16:31 |只看該作者
ohnono 發表於 12-10-19 16:02
回復 hong_yau 的帖子

意思是在這次自行收生,中學收到的申請表中,

我又唔係好明,通常是1,2月交表去學校,唔知我資料有無錯,那時都未考哂呈分試,教局會有數據分析到排名嘅?

Rank: 7Rank: 7Rank: 7


10848
37#
發表於 12-10-24 14:20 |只看該作者
fion6406 發表於 12-10-24 13:58
直屬收8成,是除去自行那3成之後給統一的8成,即全部中一學額的56%(70%x80%)。
數式接近但不正確.

Rank: 5Rank: 5


4259
36#
發表於 12-10-24 13:58 |只看該作者
ohnono 發表於 12-10-24 10:20
其實nickfather你左上面提到,小學的banding分配是各佔1/3,如果中學得你地一間小學直屬的話,佢收盡都係得1/3 band 1生,如果學校收8成小學的學生,咁中學有機會不但收band 2生,還要收10%band 3生。

這樣你們的中學可能已是一間band 2中尾,3頭的學校,不是band 1學校了。況且,以這樣的配搭,我相信有大部份band 1生會向外發展,到時若有20%band 1生走的話,餘下的直屬位,將會全數由band 3學生頂上。

如是這樣的話,nickfather你的小朋友又是band 2、3的話,直情唔洗搏喇,返到直屬學校的機會一定高。

看來只是你不甘寂寞,放棄一間十拿九穩的學校,想搏一間比直屬中學更好的學校而矣!

咁就簡單得多,放棄直屬就要承受風險,恐防回頭直屬不要你。不如看看往年多唔多band 1直升中學,第二考好d呈分試,如果可以進佔第二個1/3,即是band 2的時候,到時band 2生一定抽到直屬位,你自行揀出面的更好的學校試下都無妨!
直屬收8成,是除去自行那3成之後給統一的8成,即全部中一學額的56%(70%x80%)。
如果中學部和小學部一級人數相約,即小六生人數的56%會升去中學部,假設其中7% (按你說的20%band 1生: 33%x 20%)的學生會他去求其他英中,即63%的小六生會升中學部。那就只是剛剛好收哂Band 1 and Band 2 的小學部學生。如果是Band 3,機會就微了。當然如果中學部一級的人數較小六多,情況又樂觀一些。

同意nickfather 應打探差不多名次成績的師兄/姐,到底是否派去中學部。感覺老師其實俾緊貼示nickfather,佢仔是boundary case,中學部係有機會收的,可能是自行時也可能是叩門,但先決是自行要揀中學部。

點評

ohnono  謝指正。  發表於 12-10-24 14:39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