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一選校 IB vs traditional
查看: 10841|回覆: 70
go

IB vs traditional [複製鏈接]

Rank: 3Rank: 3


220
1#
發表於 12-8-22 18:09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真心求教!若果赤柱St Stephen's和VSA維小都收,邊間好啲呢?亞女個性活潑,但都坐得定受教嘅,老師就話兩條路都可行,所以更加唔知點決擇,希望聽多啲意見!

兩間學校嘅理念同教育方式都了解過,各有吸引之處!自己同老公都係傳統名校出身,之後去咗外國讀high school同U, 所以兩類教育方式都經歷過,各有利弊,所以令到我地更加難二選一。希望收集多啲意見再作分析,謝謝!



   17    0    0    0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96
71#
發表於 13-2-25 18:04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田心 的帖子

多謝你的經驗分享。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1399
70#
發表於 13-2-25 17:53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田心 的帖子

Thanks a lot for your information. Whether IB or not is already a headache. If going for IB, whether IB at primary school or secondary school is yet another headache. Your information is therefore very helpful

Rank: 3Rank: 3


201
69#
發表於 13-2-25 16:38 |只看該作者

回覆:IB vs traditional

IB或是traditional學習模式,都好講幾方面配合,小朋友本身學習性,家庭配合,學校資源及老師質數。我係香港讀小學,澳洲讀中學、大學,加上身邊好多朋友都從外國受教育。在外國大部份小、中學都混合traditional and IB學習模式。學習基本知識就用traditional, 加深了解就做project,大部份科目如是,除數學一科。 各有長短,視乎家長及小朋友的本身程度;我比較喜歡混合式。



Rank: 4


549
68#
發表於 13-2-24 23:22 |只看該作者

回覆:berrymama 的帖子

IB 可以hku, cuhk, ust. 而且是醫科,architecture ,所以不用擔心。你可以ESF, 等國際學校的網頁。



Rank: 4


616
67#
發表於 13-2-24 08:24 |只看該作者
lukimama 發表於 13-2-22 23:02
之前親子王報導過,讀lB都有大把人要補習,可否分享下佔的比例多吾多?
  ...
我的孩子是在 IB 學校的小學部。以我的觀察,在小學的階段是不需要補習的。英文是比較不擔心的一科,有些高小的會去上英文寫作班。中文,就看家庭支援,如果媽媽不懂中文,就要請中文補習。數學就見人見智,一樣有人上 enopi 公文數。出去補習的,通常都是媽媽比較有要求,想“拔尖”多過要“補底”。
我孩子就沒有補習,我平常買些補充練習(買英美或新加坡的),連 enopi 都慳回來。
平常課餘都是上興趣班(畫畫,游水,學琴),每天功課(包括我給他的補充)大概一小時,閱讀就隨意,學校要求每天一本,再多的就他自己喜歡。小一初我用了不少時間幫他溫默書,後來漸漸放手,把精神放在其他方面(例如一起做些比較深的數學題),成積反而不錯(說是他自己的進度)。
IB 小學時期真的有好多空間讓小朋友發展自己的興趣,還有是 learn to learn。有一位中學部家長分享說只要在小學階段培養閱讀習慣,重要的是讀一些非小說的書藉,對應乎 IB MYP 就沒有太大問題。我的方法是有時間就讓他看多些  Discovery Channel。
對孩子,不論是什麼學制,都要培養良好的自我紀律和學習態度的。這些都是影響他長大後的生活態度的。
其實 IB 也只是一個學制,讀得好不好,始終要看孩子,讀本地學校入到 Top Band 1 的(即是在小學階段也應是尖子吧),結果考上本地大學的也只能是6 7 成,讀 IB 學校最好的情況也應如此吧。孩子是什麼料子,可以發揮到最好,就是理想的教育。


點評

HKTHK  I thought 15 mins of reading each in Eng and Chinese?  發表於 13-2-24 16:02

Rank: 10Rank: 10Rank: 10


27811
66#
發表於 13-2-23 22:03 |只看該作者

回覆:mandy304 的帖子

「我心想. 是否讀了傳統校, 就沒有擴濶思想的空間, 又或者讀了IB,
就沒有傳統的功課測驗考試壓力, 學習係咪事半功倍 ? 真係好多問號.」
你指出了重要的一點,其實兩條路都得,視乎你的小朋友在學習過程是否on the right track.
傳統學校有實在的課程和測驗,但學習過程會否被心急的父母害苦了,額外加上太多補習。
IB課程自由度大,但對雙語文、文理均有好高要求;小孩有學習的野心嗎?
小兒由幼稚園開始進入IB的PYP, 明白最重要是有學習動機和興趣,而閱讀生活是重要一環。



Rank: 5Rank: 5


1933
65#
發表於 13-2-23 18:08 |只看該作者

引用:回復+penguin_chick+的帖子 很欣賞你選擇

原帖由 mandy304 於 12-08-23 發表
回復 penguin_chick 的帖子

很欣賞你選擇了IB.  因我對IB認識唔深, 未敢踏出第一步嘗試.
同薏



Rank: 5Rank: 5


2471
64#
發表於 13-2-22 23:02 |只看該作者

回覆:IB vs traditional

之前親子王報導過,讀lB都有大把人要補習,可否分享下佔的比例多吾多?



Rank: 9Rank: 9Rank: 9


23252
63#
發表於 13-2-22 20:03 |只看該作者
The 3rd paragraph should read as follows (problem in copying)

"倒過來看,香港最大的行業金融業,很多公司和部門都沒有在意聘請念過會計、金融甚至經濟的畢業生。在會計業內,很多大公司都沒有在意聘會計畢業生。他們普遍的說法是:會計的技術不難,上崗以後可以在幾個月裏面考到執照;然而他們要聘的是靈活、誠實、好學、善於溝通、敢於負責、不怕挑戰的「人」。其他如投資銀行、顧問公司、IT、設計,這些比較新型的服務行業,都差不多。僱人單位着重看的,不是申請者過去學了些什麽,而是將來可以做些什麼。"

點評

fatgoat  這是錯的。四大的audit trainee 大部分也是唸會計的。  發表於 13-2-24 08:32

Rank: 9Rank: 9Rank: 9


23252
62#
發表於 13-2-22 19:37 |只看該作者
The following is extracted from Professor Ching's article today.  No matter whether a child goes to IB or traditional way, the aim is for him/her to become a "靈活、誠實、好學、善於溝通、敢於負責、不怕挑戰的「人」"

"2013年2月22日

程介明教育評論

大學生畢業之後……

--------------------------------------------------------------------------------

我有一位熟悉的朋友,1971年畢業,進入了香港政府一個工程部門,當時是22歲。數十年戰戰兢兢,在同一部門埋頭工作,貢獻不少,順利晉升;2004年,在甚高的職位上,55歲退休,現在正在不斷旅遊,安享「晚年」。

穩定就業 常規不再

這種「從一而終」的情形,已經愈來愈少。首先,念什麼與做什麼,那種「對口就業」的情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除了醫科沒有「失守」之外,其他即使是專業性比較強的如法律、工程,已經有相當多的畢業生,沒有「對口」就業。以港大為例,一般估計,念法律的,大約起碼有15至20%畢業後沒有執業,或者進入與法律有關的職位;念工程的,2007年的數字,35%的畢業生沒有進入工程行業。英國最頂尖的工業學院,帝國學院,一項調查,一年級的工科生,只有81%答稱願意當工程師;到了四年級,只有44%。可見香港的情形並非孤立的特例。

倒過來看,香港最大的行業金融業,很多公司和部門都沒有在意聘請念過會計、金融甚至經濟的畢業生。在會計業內,很多大公司都沒有在意聘會計畢靈活、誠實、好學、善於溝通、敢於負責、不怕挑戰的「人」業生。他們普遍的說法是:會計的技術不難,上崗以後可以在幾個月裏面考到執照;然而他們要聘的是。其他如投資銀行、顧問公司、IT、設計,這些比較新型的服務行業,都差不多。僱人單位着重看的,不是申請者過去學了些什麽,而是將來可以做些什麼。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只是描述就業的情況。還有許多畢業生,有「工作」,但是沒有「就業」。本欄以前談過,他們可以是自僱、個體工作、多元業務,但是不就僱於人家的機構。還有許多少數人自行組織小公司的、網上營業的、組織NGO的,等等。他們所做的工作,很大一部分與他們在學校念的,沒有直接關係。

這只是剛畢業的第一次就業或者工作,即使是畢業後第一次就業是「對口」的,難保在以後的歲月裏,不會轉而做其他的工作。最近聽一位在政府做了七年的公務員說:「我這份工,是所有同學裏面做得最長的了。」的確,「三年轉兩」,甚至一年轉幾次工的年輕人,比比皆是。本欄曾經報道過,2006年英國發表的統計,15歲以上的平均英國公民,平均一生將會轉工13次;同年,美國勞工部發表的數字,是10.6次。香港沒有這樣的統計,相信人們轉工的頻率,一定毫不遜色。"

Rank: 4


616
61#
發表於 13-2-22 13:17 |只看該作者
mirage 發表於 13-2-22 12:19
三大non jupas 收IB平均分37.4分,大家真係對自己小孩那麼有信心?
如果真的要比較,應比較IB生入讀三大的學系的平均 DSE 分數。例如有機會 IB 生都是入讀非常熱門的學系,如 BBA, Law ...

Rank: 9Rank: 9Rank: 9


23252
60#
發表於 13-2-22 12:40 |只看該作者
mirage 發表於 13-2-22 12:19
三大non jupas 收IB平均分37.4分,大家真係對自己小孩那麼有信心?

If one only targets universities in HK, he should consider DSE rather than IB.  

點評

ANChan59  Agree, particularly 2-3 years later. More and more IBers and GCE AL to compete for NJ, less NSS students for JUPAS.  發表於 13-2-22 13:32

Rank: 5Rank: 5


3727
59#
發表於 13-2-22 12:19 |只看該作者
三大non jupas 收IB平均分37.4分,大家真係對自己小孩那麼有信心?

Rank: 5Rank: 5


3727
58#
發表於 13-2-22 12:05 |只看該作者
penguin_chick 發表於 12-8-25 18:31
IB,AL等(NON-JUPAS) 與 DSE(JUPAS) 等是排同一條隊的,所以如果NON_JUPAS的成績較佳,大學可以收多一些NON  ...
It is because many of them got into MEDIC in F6 through EAS directly!!!!

Rank: 5Rank: 5


2545
57#
發表於 13-2-22 09:27 |只看該作者
回復 myfanwy 的帖子

HaYi  Not sure if they got good result in IB stream finally ? Hv they limited by their traditional training in Primary ? Or what capability (in more detail) they need to be success in  IB ??

Normally they have good results in their primary and also have no problem to study in IB stream. Here is one of them:
http://www.kgv.edu.hk/news_and_events/images/all%20chinese.pdf

Rank: 4


918
56#
發表於 13-2-21 15:12 |只看該作者
記得幾個月前香港電台第一台<我們不是怪獸>的節目, 主持人分別訪問過赤柱聖士提反, 蔡繼有及陳守仁的校長, 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樓主有空可在網上重播內找到.

其實赤柱聖士提反中學部都會考慮推行IB, 而且聽聞學校的英語水平也很不錯, 我覺得不失為是一個好的選擇.

Rank: 5Rank: 5


2545
55#
發表於 13-2-21 14:50 |只看該作者
HaYi 發表於 13-2-20 13:16
我自己一直是傳統學校的, 初中一見要多死記的課程, 就發呆頭痛, 因不喜歡重覆及跟課本, 反而高中大學碩士的 ...

Agree with you! I know many top students in Hong Kong take traditional primary and then to IB secondary.

點評

HaYi  Not sure if they got good result in IB stream finally ? Hv they limited by their traditional training in Primary ? Or what capability (in more detail) they need to be success in  IB ??  發表於 13-2-21 18:40

Rank: 7Rank: 7Rank: 7


14244
54#
發表於 13-2-21 00:18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我覺得你孩子在DB 的成績某方面是引証了此個論點,
我一直覺得IB是同未來社會/升學需求接軌的最好模式,

不過我覺得值得大家花時間去研究的課題是:
在香港的現有環境 (或10年之後), 到底幾時讓孩子去投入此模式是最有果效,  
之前又需有如何的佈置, 例如要增強何種能力....

點評

ANChan59  Give me more time, I am waiting for the intermediate outcome and I can share more in depth experience.  發表於 13-2-21 00:22

Rank: 6Rank: 6


5504
53#
發表於 13-2-21 00:04 |只看該作者
如小朋友讀IB的課程,父母必須在最初幾年有很高的忍耐力及EQ,因頭幾年小朋友看似什麼也沒有學到,如果這時跟其它學校小朋友比較,你就會很不安。但過了頭幾年,他們好像上了軌道,懂得自己找資料,亦有很好的組織能力。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