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乙部抽獎這樣簡單計算可行嗎?
查看: 7061|回覆: 43
go

乙部抽獎這樣簡單計算可行嗎?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1304
1#
發表於 12-5-4 23:27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各位家長己收到 " 中學一覽表" 了.

這表己顯示乙部所屬校網 (本區+ 他區) 所有學額 . (己扣除 自行+甲部)

本人有以下論點:
1. 教育局規定 乙部 30位時只能在表內選取.

2 全港家長也不會犯規.

3. 多年來也沒有資料顯示學生在乙部派往其他跨網學額.

所以乙部抽獎這樣簡單計算:

例如表內1500 位
   1500 / 3 = 500 B1     實質數字一定會細過500 , 因 B1 生自行己取錄.
                 = 500 B2
                 = 500 B3

  再於表內計算 英文中學學位

如果認同:
英文中學學位 > B1 學生 , 即可進取一些.
英文中學學位 < B1 學生 , 即可保守一些

對嗎?????



點評

杰杰媽媽  redkoni :AGREE ,所以點解我會選擇保守D  發表於 12-5-5 10:00
redkoni  還有,男生不能選女校,女生不能選男校,男生及女生可選男女校,點樣分開計?  發表於 12-5-5 00:21
redkoni  巳取錄的B1-B3生(自行+直資)、甲部抽中離場的(B1-B3)、乙部直屬保留位(B1及B2生)、乙部聯繫保留位(B1及B2生)、  發表於 12-5-5 00:09
redkoni  自行及甲部抽剩餘下的學位回撥乙部非保留位...等等,點樣計落去?  發表於 12-5-5 00:09
   2    0    0    0


9300
44#
發表於 12-5-23 23:3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5Rank: 5


1413
43#
發表於 12-5-23 22:53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mo-ma+發表於+12-5-15+11:14+Could+y

原帖由 talent2000 於 12-05-23 發表
You can get "the fact" in your school past records of students allocation to secondary school. When ...
Well, I do not have any fact then.  The fact is that the school refused to share the data.  I wish to hear from other parents the facts they gathered from their kids' school.



Thanks
Mo-ma


9300
42#
發表於 12-5-23 22:2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5Rank: 5


1413
41#
發表於 12-5-15 11:19 |只看該作者

回覆:mo-ma 的帖子

Sorry not yet finished ...  I appreciate the sharing of your point of view but that view has opened up many queries before.  So maybe your clearer explanation of the basis you draw your conclusion from will help others understand easier.



Thanks
Mo-ma

Rank: 5Rank: 5


1413
40#
發表於 12-5-15 11:14 |只看該作者

引用:+本帖最後由+talent2000+於+12-5-15+05:59+

原帖由 talent2000 於 12-05-15 發表
本帖最後由 talent2000 於 12-5-15 05:59 編輯

Calculation and formulation is same to the seen resul ...
Could you pls share where "the fact" is?  I a appreciate your



Thanks
Mo-ma


9300
39#
發表於 12-5-15 05:5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4


663
38#
發表於 12-5-15 01:55 |只看該作者
可以看看下面的乙部的估計方法
http://fengshuileung.xanga.com/7 ... %E5%BD%A2%E5%8B%A2/

Rank: 7Rank: 7Rank: 7


10562
37#
發表於 12-5-7 23:24 |只看該作者
回復 redkoni 的帖子

redkoni

唔該晒!三更半夜解答我這無尼頭問題。

我嘗試猜度一下,但無乜頭緒!只是簡單點算今年(2010/2012年度)深水埗網他區學額共577(不包括荃官的11個直屬/聯繫學額),其中77(13.3%)是全英文班中學,2007/2009年度深水埗網他區學額共400(不包括荃官的15個直屬/聯繫學額),其中58(14.5%)是全英文班中學 (我沒有較近期年份)。九龍城網今年的資料download唔到(我部電腦似我個腦,神神地,唔係好work) 2007/2009年度九龍城網他區學額共358(不包括QESSt Mary及聖羅撒的170個直屬/聯繫學額),其中84(23.5%)是全英文班中學。計完一輪,似乎得個吉!但學你話齋相信不會有一固定公式,以前我估的相信是「港人自講」!

除了你猜測的四點外,補充一點:政府又或者取平均主義,費事順得哥情失嫂意,遇着大熱門學校就鄰近區各派兩個名額,如九華在深水埗及九龍城網各有2席。敢樣就唔會俾人嘈囉!唔知估得啱唔啱?

Rank: 5Rank: 5


2851
36#
發表於 12-5-7 21:4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onon530 於 12-5-7 21:50 編輯

redkoni :  唔該晒!

Rank: 5Rank: 5


2851
35#
發表於 12-5-7 21:00 |只看該作者
回復 redkoni 的帖子

如何知"他區"該校有8個學位?

thanks!

點評

redkoni  點click 上述的 「觀塘區校網 」藍藍地色果幾個字  發表於 12-5-7 21:04

Rank: 8Rank: 8


15556
34#
發表於 12-5-7 15:42 |只看該作者
onon530 發表於 12-5-7 13:45
我想問其實咩叫"他區" ??

THANKS!

一個校網是由本區及他區所組成,例如中學一覧表的觀塘區校網  ,如果小朋友屬於觀塘區校網的話,升中統一派位乙部大抽獎,除了可選擇觀塘本區學校指定的學位外,還可選擇他區學校指定的學位例如東區張祝珊的8個學位。
1   2   3   6  8

Rank: 5Rank: 5


2851
33#
發表於 12-5-7 13:45 |只看該作者
我想問其實咩叫"他區" ??

THANKS!

Rank: 8Rank: 8


15556
32#
發表於 12-5-7 03:3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redkoni 於 12-5-7 03:33 編輯
cowboymama 發表於 12-5-6 12:24
回復 redkoni 的帖子

redkoni,

謝謝提醒。不過有些好奇,如果某區在统一階段政府知欠100學額,政府可能會按什麼比例在他區抽調學額,例如會否是1/3全英文班中學,2/3其他中學?抑或其他比例 - 少於1/3全英文班中學?或多於1/3全英文班中學?那個較合理?純粹猜測一下吧。

想唔回應但又唔好意思,我並非政府的代言人,如果只是純粹猜測,也不妨大家研究一下。


我暫時想到,從政府的角度看:
1) 政府毋須保證Band1學生必須派英中學位。
2) 校網內所規劃的他區學位,在地理上應該盡可能鄰近本區。
3) 英中學位都是較受歡迎的。
4) 學校本身都有話事權。

中學一覽表(乙部)及不受學校網限制選校手冊(甲部)的學額,全部都是可計算出來的學額,只不過分佈於各區的配額不同而巳(你可以參考我的帖是怎樣計出來及配額分佈),所以每個校網(本區+他區)在中學一覽表裹的總學額,根本並不反映學位的實際數字,因為自行及甲部還有不少餘位回撥去大抽獎,而且數目不會少,但數字只有教育局知道,所以總學位一定比較多,亦即是參與統一派位學生人數一定較中學一覽表裹的總學額為多。教育局雖然掌握了實際數字,然後將本區及他區的配額加加減減,但基於(2),可供調度的他區學位也有限制,基於(3)及(4),可供調度的他區英中學位更是有限,是問一間本區很受歡迎的英中怎會想放三、四個學位於人家校網的他區,況且因為(1),所以只要湊夠數政府便功德圓滿,如果政府依足你所述的條件去規劃,就唔使咁多人為咗揀校網而搬屋喇,對嗎?



1   2   3   6  8

Rank: 8Rank: 8


15556
31#
發表於 12-5-7 02:35 |只看該作者
回復 redkoni 的帖子

還有一些有趣的地方,例如小學每年在派位結果公布後都會收到教育局有關學生Banding的報告,連派位的中學都會有,只不過教育局指引是不能公開,舉個例,某小學收到報告說及升中學生共160人,Band1=60%,Band2=30%,Band3=10%,依你所說,即是這間小學無人能夠經自行及直資途徑升中,又好,再睇中學,某資助中學收到報告說及中一收生共144人,Band1=80%,Band2=20%,依你所說,即是這間資助中學自行連一個學生都收不到。無所謂,言論有自由,不信也罷,學林公話齋,知所進退。哈哈
1   2   3   6  8

Rank: 8Rank: 8


15556
30#
發表於 12-5-7 00:3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redkoni 於 12-5-7 04:51 編輯
redkoni 發表於 12-5-6 21:22
如果依照你所理解的方法,學生的Banding是按最後參與統一派位(甲部及乙部)的人數分成三個相等人數的派位組別,舉個例,如果校網有小六學生2000人,有500人於自行及直資離場,即是該校網只有500位Band1學生,對嗎?這也是十分有趣,因為這樣做的話,每個校網的Band1-3學生人數便取決於本區學生每年有幾多人於自行及直資離場,上落波幅可能大過窩輪,政府做規劃應該不會這樣搬石頭砸腳吧!以我的理解,政府計算的方法是以校網小六學生人數/3=Band1學生人數=Band2學生人數=Band3學生人數=2000/3=667人。如果我錯請糾正。

再補充一點,如果依照你所理解的方法,我相信只有Band1頭、Band1中、Band2中、Band3中及Band3尾的學生才可以較肯定自己的Banding,其他學生都因為無法知道該年校網本區學生的自行及直資離場的實際數據,而無法估計到自己的Banding,即是這些學生都必須當正自己係邊緣人去選校,多咗咁多邊緣人選校,對學位的流向影響倒也不少,有趣有趣,真是活到老學到老。(我不相信乙部所有學額=本區學生參與統一派位人數。還有,請你想想,如果依你所講,舊年自己小學的升中派位結果,到底還有幾多參考價值?)

所謂分Banding,其實都是睇全港成績次第,只不過今次是以全部三次呈分試計,簡單舉個例,舊年某校網只有9人,這9人排出的本網內成績次第本來是: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而A4, A5, A6 是其中XXX小學的學生,簡化些,呈分試總排名次是A4, A5, A6。
由於A1, A2, A3於直資離場,如果依你的方法,校網只餘6人,即是A4, A5 是Band1, A6是Band2。

今年B4, B5, B6 是XXX小學的學生,簡化些,呈分試總排名次是B4, B5, B6,老師當然參考舊年派位,也應該估B4, B5是Band1,估B6是Band2。

好啦,由於舊年和今年都是參考同一組(2008及2010年)Pre-S1 HKAT成績,如果校網人數不變仍是9人,排出的本網內成績次第應該和舊年差不多: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不過今年並不是上游去讀直資,而是下游去讀直資(真資唔一定係名校嘛),由於B7, B8, B9於直資離場,如果依你的方法,校網一樣是只餘6人,事實變成B4是Band2, B5, B6是Band3 至真,派位結果可想而知,家長又會否返去小學責怪老師亂估。呢個例子有無趣呀,兩個字:「亂局」,你是否希望小朋友在這種變幻莫測的亂局下參加大抽獎?如果以我所理解的方法,無論有甚麼人離場、有幾多人離場,每個人的Banding都是不變的,這樣才可以維護遊戲的公平性嘛。

1   2   3   6  8

Rank: 7Rank: 7Rank: 7


10832
29#
發表於 12-5-7 00:1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Y412 於 12-5-7 00:21 編輯

回復 KKpapapa 的帖子


『學生成績次第』,中學用作於自行分配學位的收生參考準則之一 , 這名次是根據申請學生之小五下學期及小六上學期的兩次報分再經調整後得出。


** 同分 Banding 無關.


Rank: 3Rank: 3


255
28#
發表於 12-5-6 23:4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KKpapapa 於 12-5-6 23:46 編輯

回復 杰杰媽媽
的帖子
應該係未開始自行收生時已經將所有區內學生平分BAND 1/2/3,這個BAND應該到區內大抽獎時都唔會變(乙部)
請問呈分試考來做怎麽?

點評

杰杰媽媽  SORRY,講錯,係區內&quot;所有&quot;學生呈分試後都平分B1/2/3,  發表於 12-5-7 00:24

Rank: 3Rank: 3


255
27#
發表於 12-5-6 23:3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KKpapapa 於 12-5-6 23:42 編輯

本帖最後由 cowboymama 於 12-5-6 12:24 編輯



自行收生時都未考第二次或第三次呈分試
, 應該係考完哂第三次呈分試, 約三月底四月初小學陸續要將數據遞交往教署, 便開始分BAND 1/2/3, 包括已自行的學生. 有錯請更正.


自行收生時 是計第一次 and 第二次呈分試 .  有錯請更正.

Rank: 7Rank: 7Rank: 7


11205
26#
發表於 12-5-6 23:28 |只看該作者
雖然可以從中學分區概覽中計算到分區尚餘幾多學額給大抽獎,但仍有好多unknown factor,包括:
實際離場人數(實際參與人數),
離場人之中的banding,
直屬、聯係學生的意願,
單從這幾方面,家長很難準確把握夠竟用進取或保守的方法去參與統一派位。



:verycold: :verycold: :verycold: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