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怪獸家長闖中大資訊日
查看: 8018|回覆: 37
go

怪獸家長闖中大資訊日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1-10-15 21:14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林漢明被指在Facebook列出「怪獸家長」發問及追問問題的例子,引起網民討論。


最近中文大學舉行入學資訊日,再爆出港式父母與疑為著名學者「過招」的事件。近日網上瘋傳一篇據稱是大豆基因專家、中大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林漢明在Facebook撰寫的《與怪獸家長對話》一文,林指資訊日見識一些「怪獸家長」的奇行,如有家長代快將入大學的子女出席資訊日,落手落腳試做實驗兼拍下過程,索資料的重點是畢業後從事甚麼工作等。

所謂怪獸家長,是源於日本的名詞,形容不斷向學校及教師作出無理要求及投訴的家長。被指是林漢明的教職人員在網上記述上周吸引數以千計學生及家長到中大取經的資訊日,林稱擔任中大分子生物技術學的課程主任,需要向學生及家長簡介課程內容。林在Facebook文中形容:「周日闖進了一批怪獸家長。」

「你們不夠專業」

文中又舉例稱家長們出席了連場的簡介會,還鍥而不捨地追問問題,認真程度令一眾學生汗顏。有家長查問學生畢業後「可分到甚麼工作」?林回答說畢業生的出路闊,有學生任職政府化驗所、政務主任、教師甚至飛機師,豈料該家長回應一句「那麼雜亂的工作類別,說明你們不夠專業」。當導師指有學生專責投資銀行的生物科技投資項目,是學以致用時,該家長反問:「那是他自己有本事,你們有幾個這樣的學生?」

另有家長到學系的實驗室了解運作,在場人員邀請其子女試做實驗,該家長卻指子女沒有到來,她本人會「親自落場」,然後把整個實驗過程轉告子女,該家長細心聆聽簡介、抄錄筆記皆巨細無遺,其丈夫更在旁全程拍攝,令林漢明忍俊不禁。本報曾致電林漢明查詢,但截稿時仍未獲回覆。

怪獸家長語錄

‧你們的畢業生畢業後,會分到甚麼工作?

‧那麼雜亂的工作類別,說明你們不夠專業!

‧那是他自己有本事,你們有幾個這樣的學生?

‧我的小朋友沒有來,他爸爸會(把實驗過程)錄像。

‧幾科A和A*可以申請Non-Jupas嗎?面試考甚麼?你有辦法幫幫忙嗎?
   0    0    0    0

Rank: 5Rank: 5


1581
38#
發表於 11-11-1 15:09 |只看該作者
深有同感!

原帖由 mio8390 於 11-11-1 13:34 發表
將會那會有叻人到香港做大學校長或講師,只要家長;學生或傳媒不滿,校長或講師就要向大眾say sorry.
將來真的要想想出國讀書。

Rank: 4


561
37#
發表於 11-11-1 13:34 |只看該作者
將會那會有叻人到香港做大學校長或講師,只要家長;學生或傳媒不滿,校長或講師就要向大眾say sorry.
將來真的要想想出國讀書。

Rank: 5Rank: 5


2311
36#
發表於 11-10-29 21:02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lbar 於 11-10-15 21:14 發表
                     
林漢明被指在Facebook列出「怪獸家長」發問及追問問題的例子,引起網民討論。


最近中文大學舉行入學資訊日,再爆出港式父 ...



thanks for sharing
a :hammer: :yawn: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35#
發表於 11-10-29 13:42 |只看該作者

蔡子強﹕怪獸家長與幽默

近日,中大同事林漢明教授因覑入學資訊日一些遭遇,在facebook有感而發寫了篇題為〈與怪獸家長對話〉的文章,不料,卻惹來一場小風波。據報道,一位有份出席當日活動的家長,義憤難平,去信我們校長沈祖堯,批評林口不擇言、不負責任、侮辱家長、枉為人師云云。

嘩﹗實在好大的罪名﹗好大的帽子﹗於是我上網找來那篇文章一看,發現那只是平實的鋪陳了一些當日他與家長的對答,面對一連串稀奇古怪的問題和舉動,例如:

有家長查問學生畢業後可「分到什麼工作」,他回答說畢業生的出路闊,有學生任職政府化驗所、政務主任、教師甚至飛機師,豈料該家長回應一句:「那麼雜亂的工作類別,說明你們不夠專業。」

另外亦有家長到學系的實驗室了解運作,人員邀請她的子女試做實驗,該家長卻指子女沒有到來,她本人親自落場,然後把整個實驗過程轉告子女,該家長小心聆聽簡介、抄錄筆記皆鉅細無遺,其丈夫更在旁邊全程拍攝。

說實話,對覑這連串讓人哭笑不得的問題和舉動,林漢明的回答已算是相當心平氣和,換轉是我或馬嶽,答案肯定有棱角得多。

「怪獸家長」與「魔鬼教練」

那位家長反應那麼大,搞到要向我們校長投訴,問題可能出自「怪獸家長」一詞。據報道,那位家長投訴,閱畢林的「偉論」後,「心感恐慌,當了幾十年人,原來自己是一隻怪獸亦懵然不知」,又質疑:「家長又如何再三被稱為怪獸﹖」

那位家長可能有所不知。「怪獸家長」,是一個源於日本的名詞,形容那些不斷向學校及教師作出無理要求及投訴的家長,四個字要連在一起理解,而不能分拆開,以為是把家長當作窮兇極惡的怪獸。就如把一個人稱為「魔鬼教練」,只是說他訓練嚴厲,而不是將他當作邪惡歹毒的魔鬼。

正如林漢明所說,他也只是希望藉覑輕鬆的手法,讓大家反思一下香港大學教育面對的嚴肅問題。

有時香港人也實在太過欠缺幽默感。邱吉爾說過:「除非你能打開心窗,走去領略人生在世種種最為幽默、雋永的小樂趣,否則,你還未是時候去肩負起人生中種種最為嚴肅、沉重的使命。」

林語堂與邱吉爾

我建議這位家長,可以看看林語堂先生所寫的〈論幽默感〉、〈論幽默〉兩篇經典文章。不過,且慢,這位一代幽默大師,文中也開過諸如以下的玩笑:「紳士的演講,應當是像女人的裙子,愈短愈好。」不知那位家長,看了後又會否去信某某部門,投訴林語堂淫邪,色迷心竅,教壞年輕人呢﹖

你說不要渲染得太誇張﹖不見得,君不記得,有些香港人,就是看到文藝復興一代宗師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所雕塑的經典master piece大衛像,也會大驚小怪,投訴不雅,要求為雕像的私處蓋上遮掩嗎﹖

再舉另一例,二戰期間,盟軍三巨頭:羅斯福、邱吉爾、戴高樂,聚首北非的卡薩布蘭卡,召開一場重要會議,當時英國充當主人家,但未幾,負責接待的英國官員已忍不住向老闆邱吉爾投訴,說生性傲慢及脾氣乖戾的戴高樂是如何難服侍,並說:「這位法國將軍的問題,就是他自以為是聖女貞德投胎再世﹗」邱吉爾滿臉同情和理解的回答:「但更大的問題是,我們的主教卻不會容許我們燒死他﹗」

不知那位家長看到,又會否投訴邱吉爾兇殘暴戾,心腸歹毒,又一次教壞年輕人呢﹖

邱吉爾其實生性都頗刻薄,但大家都公認,他的演說、文字,包括那些抵死啜核的對話,都是人類文明遺產的一個寶貴部分,我想,如果由那位家長當判官,這類遺產隨時會付諸一炬。

林語堂說過,中國是一個「假道學充斥而幽默則極為缺乏的國度」,又說過:「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乾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

大家又同意否﹖


作者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

Rank: 5Rank: 5


1581
34#
發表於 11-10-24 10:50 |只看該作者
Totally agreed.

原帖由 IMAX 於 11-10-22 20:52 發表
...讀完大學 , 將來的出路如何 , 係無人會知 . 倒也要看看自己性格 , 際遇才是實在 . 無人能夠真的去掌握命運 , 但性格影響機遇, 就要父母自幼教育小朋友 , 來的正面 . 如果
樣樣野都要父母老早去安排,  或試過好唔好先 . 就算俾個皇帝你做, 無本事既話 , 遲早比人民推翻 . 將這個比喻套落這些緊張大師父母的寶貝仔女身上既話 , 也不言而諭了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96
33#
發表於 11-10-23 13:00 |只看該作者
I also attended the CUHK admission seminar, some parents frankly explained their kids are in UK for AL. That's why they came to ask relevant questions, how they addressed the question and the tone may be questionable.

Web pals, don't mislead by Prof Lam's comment, be fair to those parents. If your kids in UK and prepare for AL and can't back HK to attend the seminar. Tell me what can you do? For me, I will attend on behalf of him if needed.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1378
32#
發表於 11-10-23 11:02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IMAX 於 11-10-22 20:52 發表
自己都係家長 , 真係頂唔順而家的緊張家長 . 唔怪獸至奇 .

仲指責人的言論 , 仲去到大學校校長隻耳,  也不知尊師重道 . 樣樣以己為本 .

快入大學, 仲要父母操心去探路 , 去親身做實驗 , 問題也傾向挑戰 . 看來, 我 ...



Agreed.....

Rank: 3Rank: 3


194
31#
發表於 11-10-23 10:21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IMAX 於 11-10-22 20:52 發表
自己都係家長 , 真係頂唔順而家的緊張家長 . 唔怪獸至奇 .

仲指責人的言論 , 仲去到大學校校長隻耳,  也不知尊師重道 . 樣樣以己為本 .

快入大學, 仲要父母操心去探路 , 去親身做實驗 , 問題也傾向挑戰 . 看來, 我 ...



Rank: 3Rank: 3


188
30#
發表於 11-10-22 20:52 |只看該作者
自己都係家長 , 真係頂唔順而家的緊張家長 . 唔怪獸至奇 .

仲指責人的言論 , 仲去到大學校校長隻耳,  也不知尊師重道 . 樣樣以己為本 .

快入大學, 仲要父母操心去探路 , 去親身做實驗 , 問題也傾向挑戰 . 看來, 我估呢的緊張家長的走勢, 是要求家長有為自己仔女入學試讀 ,  試讀期間 ,見教授 , 課程 , 出路合佢意, 就放心就給仔女去讀.

讀完大學 , 將來的出路如何 , 係無人會知 . 倒也要看看自己性格 , 際遇才是實在 . 無人能夠真的去掌握命運 , 但性格影響機遇, 就要父母自幼教育小朋友 , 來的正面 . 如果
樣樣野都要父母老早去安排,  或試過好唔好先 . 就算俾個皇帝你做, 無本事既話 , 遲早比人民推翻 . 將這個比喻套落這些緊張大師父母的寶貝仔女身上既話 , 也不言而諭了 .

[ 本帖最後由 IMAX 於 11-10-22 21:00 編輯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96
29#
發表於 11-10-21 13:0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28# Annie123 的文章

Annie123

高中生不是個個早有明確目標,另外,名校和國際學校,都有人好的升學輔導,但一般學校恐怕學校提供的資訊不多。如果家長在旁幫一把,多多支持,有何不可,難道要不聞不問才正確。

***********************

I took you point.

A friend's daughter seeked for university admission advice from me in Sept. I asked her how many futher studies adviser in her school, she said ONE and only extra duty for the teacher/subject master, her school is an EMI subsidized school. Compared with my son's school 6 advisers full-time, the gap will be ........

ANChan59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3367
28#
發表於 11-10-21 12:5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1126
27#
發表於 11-10-21 07:27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peter_pan 於 11-10-20 13:56 發表
Exactly my point. 分子生物科學 is also only a first degree. Graduates from this course, like graduates from any other course, can go through conversion courses to become lawyers or accountants, or do  ...

你的邏輯是否所有first degree都是general degree,因此關心課程是否夠'專門'以致畢業後可以從事相關工作是不合理?其實大學學位畢業生選擇完成first degree後投身社會佔的比例相當大,即使想繼續進修,有很多畢業生都希望能在相關範疇累積工作經驗後再進修.問的雖欠技巧,但並非言之無物,教授可不具體地回答一下.其實你那個讀心理學做律師的例子,跟讀分子生物科學後做飛機師的舉例同出一徹,跟教授的觀點完全一致,就是要說明大學是訓練通才,而漠視了某些家長及學生的實際需要.雖然這不是錯,不過他可以選擇更佳的答法.

Rank: 5Rank: 5


1126
26#
發表於 11-10-20 18:46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Annie123 於 11-10-20 15:59 發表

我也見真的很多家長是為在外地讀書的孩子打聽入學的事,不能說家長多參與,就是怪獸。


agree!我倒欣賞有些家長願意花心機了解多些.

[ 本帖最後由 bbJP 於 11-10-21 07:04 編輯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96
25#
發表於 11-10-20 17:37 |只看該作者
Annie

I was in CUHK on Sunday, the Prof from GBS understood some parents were seeking more details for their kids who are in UK and he didn't mind to stay longer to answer questions.

If Prof from B school and Medicine can do that, why other schools can't.

ANChan59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3367
24#
發表於 11-10-20 15:5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6Rank: 6


6160
23#
發表於 11-10-20 14:3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peter_pan 於 11-10-20 13:56 發表
Exactly my point. 分子生物科學 is also only a first degree. Graduates from this course, like graduates from any other course, can go through conversion courses to become lawyers or accountants, or do  ...
The parents might have asked silly questions, but that's probably down to their ignorance.  They didn't deserve to be called 怪獸家長 (unless there are other evidence that they really are).  Wasn't it announced on the website of CUHK that parents (among others) were welcome? Wasn't on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days to explain to parents and students some of their misconceptions?

Rank: 5Rank: 5


1217
22#
發表於 11-10-20 13:56 |只看該作者
Exactly my point. 分子生物科學 is also only a first degree. Graduates from this course, like graduates from any other course, can go through conversion courses to become lawyers or accountants, or do a master degree to go into something else. The road may not be as straightforward, but the openings are there nonetheless.
I totally agree that 關心畢業後能否在相關範疇發展亦很合理, but「那麼雜亂的工作類別,說明你們不夠專業」is completely silly as this is not a vocational course.
The subject studied may be specific, but the degree is still a general one.
Actually, I do agree with you that the speaker should have included more opportunities related to the subject matter. He really should not have mentioned irrelevant jobs like becoming a pilot.
By the way, my psychology graduate friend is a lawyer & she did go through conversion course to become one.

原帖由 bbJP 於 11-10-19 13:39 發表

讀心理學做律師?定係响律司樓做師爺.律師要再讀&考牌,佢一樣go through 一個professional training. Psychology is only his first degree.  

Rank: 5Rank: 5


3412
21#
發表於 11-10-19 21:38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9# khmama 的文章

‘唔請佢o的仔女仲會打電話去人事處質問’

小弟佩服佩服

Rank: 3Rank: 3


194
20#
發表於 11-10-19 21:19 |只看該作者
有做nurse 的人告訴我,幾年前已有在CU 和HKU讀NURSING的學生家長向醫院投訴子女在病房實習辛苦。林生到今日重「買板唔知訂」,膽敢在FB數落家長,都是自討沒趣。我想經一事、長一智。他以後會小心說話。

不過,我不認為林教授有錯。基本法保障香港人的言論自由, 我們應尊重別人的觀點,而不是動輒投訴,始終對子女都是壞榜樣。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