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特殊教育 孩子的情緒,背後的原因
發新帖
查看: 1118|回覆: 0
go

孩子的情緒,背後的原因 [複製鏈接]

Rank: 1


12
1#
發表於 11-4-10 08:58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最近收到不少家長的來電,傾訴有關孩子的問題,大多數都是與情緒有關。坐不定,跟同學相處不來,大脾氣,一點事看不順眼就大鬧情緒。

家長面對這樣的情況,一開始好言相勸、容忍,到最後連自己也忍不住發脾氣,責罵,處罰,但情況有好轉嗎?沒有,反而變本加厲。很多家長要上班,下班後除了處理孩子的功課外,還要處理情緒問題,難怪大家都說「我有壓力,你有壓力」了。

有些家長會覺得奇怪,我家有2個孩子,小的沒問題,大的卻有情緒問題,他們都來自同一個家庭,父母的態度都一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同一件事情,每個人的接收力都不一樣。例如:媽媽責罵兩兄弟的房間很亂,哥哥可能聽了不已為然,弟弟卻因為被人罵而感到氣憤。也例如:就算父母的態度是一樣,其他家人也可能會偏愛其中一個,又或是大家不知不覺間強調了其中一個孩子的長處,而讓另外一個孩子產生了一種負面情緒。

慢慢的,積累的情緒到了一個點,就會出現相應的行為,更或會被診斷為問題兒童/過動症/專注力不足症等等。

家長可以怎麼做呢?

(1)    規限/尺度

孩子天生是好動的,小小的身體充滿純陽之氣,像陽光一樣活力充足。要他在課室裡坐定,就像要一副叉足電的引擎,靜下來不要動。

有家長問我:「那學校投訴怎麼辦?萬一被趕出校怎麼辦?」

我們先要了解,社會設下的規限都是由我們自己設下的。在小孩子的世界,沒有這個框框。試想想,在大自然裡,餓了吃倦了睡,想玩便玩,想做就做,是順應生理時鐘及內在呼應。家長可以嘗試一下,把自己的框框放大一點,學校裡的事既然管不到,就讓他自己去面對。但在家裡,容許他有不設限的空間。多點包容,多點耐性,

喜歡跑動的孩子,多讓他到戶外活動,一來可以令發洩多餘的精力,二來可以把鬱結的情緒釋放。如果可以赤腳在草地/沙灘走動,身體直接與大地接觸,效果更好。

(2) 預設
常有家長告訴我:「我的孩子又懶散,什麼都不願做。叫他做什麼事也好,三催四請也叫不動。真的做的時候,卻又拖拖拉拉,浪費了不少時間。」

我發現,很多家長一開始的時候,都是禮貌的跟他說「請做xxx」,慢慢地就會變成「拜託你快點做好不好」,再之後就會變成了批判:「你就是這個樣子,什麼都做不好,學校又是這樣,家裡又這樣…..」

其實家長很多時候,已經標籤了孩子就是這個樣子,怎樣叫他他都是不會做的。

一般過動症的孩子都是敏感型,他們可以敏銳地察覺身邊的事及身邊人的情緒。你以為他不知道你的想法嗎?錯了。他會想,既然你早已有了設定,那我就順著這個設定去做好了。

我在很多孩子身上,看到了家長的影子。

小明被診斷為過動症,性格急燥,一點小事便大發脾氣,坐不定。後來發現原來媽媽都有同一問題,說話如炮連珠,讓人有透不過氣來的感覺。每當孩子做錯了,她便會不停的數說。孩子煩了,又不懂反駁,久而久之就變成這樣。

(3)    無條件的愛

A媽媽說:「我兒子每次成績拿到90分以上,我會獎賞給他。」

B媽媽說:「我兒子每幫我做一次家務,我就會給他$10。」

C媽媽說:「你不這樣做,我就不愛你了。」

孩子會學會,原來所有事都是有條件的,包括愛。

朋友A跟我說,她的女兒不喜歡她,只喜歡與工人姐姐玩。原來工人姐姐玩的時候,不會有任何要求,只為玩而玩。但朋友A陪女兒玩的時候,會期望女兒從中學到什麼,不自覺地加了自己的要求入去。

任何事情,只要加了條件,就不再變得純粹了。

天真無邪的孩子會感覺不到你的別有用心嗎?別傻了。
   0    0    0    0
My Blog - New Age新時代親子關係
http://hk.myblog.yahoo.com/newage_parenting

My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2174551133

Email: [email protected]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