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50 小時
- 最後登錄
- 18-10-25
- 國民生產力
- 954
- 附加生產力
- 2074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0-11-22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629
- 主題
- 6
- 精華
- 0
- 積分
- 3657
- UID
- 680719
 
|
本帖最後由 lugano 於 14-2-22 01:17 編輯
原帖由 pandato 於 11-3-29 10:49 發表
以一所在學術上(去年18位尖子其中四位為10A)
、運動上(D1游泳、足球、籃球)、擁有傑出成就的校友(高錕)都十分出色的學校來說,仲係免學費,SJ又的確幾吸引嘅。
...
其實香港名校自從 90 年代初開始, 買人的風氣由 DBS 開創帶頭之後, 公平競技的正確價值觀在很多學校裡消失, 好懷念以往 80年代至90 年代, 記憶中當年的學界, 無論田徑, 泳賽, 足球, 籃球的男子組 Division 1, 總是一大班男校如喇沙, DBS(足球除外!!), 九龍華仁, 香港華仁, 聖保羅男校, 聖若瑟, 英華, 大家落場, 良性公平競爭參賽, 感覺很美好
其實除了英華買人外, 聖若瑟買人一直都唔係秘密 (曾經閱讀過喇沙舊生會前會長 Mark Huang 一篇文章,他亦有開名提及聖若瑟買人的事實) 。我自己當年在學界足球比賽中親眼見過聖約瑟隊 B-Grade有幾個球員著住駒騰青年軍的波衫來報到, 立刻換件聖若瑟波衫就落場, 好明顯同隊波的其他 St. Joe仔冇乜默契
泳賽就更加唔好講, 聖若瑟集幾家泳會的猛人出賽, 有幾多個真係根正苗紅由 St. Joe Primary升上去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