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強烈反對「五減一」縮班計劃
查看: 7471|回覆: 50
go

強烈反對「五減一」縮班計劃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2708
1#
發表於 10-11-7 18:38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局長孫明揚迫使Band1學生分流至Band2學校......"

Let me know if there is a facebook group for this, I definitely would join to show my support. If we ,parents don't voice out for our children now, who will help them, just can't stand this useless govt's policy anymore!!!!!
   0    0    0    0

Rank: 5Rank: 5


3731
51#
發表於 10-11-18 19:21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udy 於 10-11-18 17:08 發表



唔明點解縮咗班,反而要25萬元的額外資助。


名義上叫「自願」,實際上是用錢去賄賂。行賄的和受賄的卻可以厚顏無恥地說這是公義、這是為了教育。

怪事年年有,但我們的教育界裡竟然有這樣荒謬的事? 真係無話可說。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53
50#
發表於 10-11-18 18:05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udy 於 10-11-18 17:08 發表
唔明點解縮咗班,反而要25萬元的額外資助。


  • Sweetener;
  • Bribery;
  • Golden hand-shake.....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49#
發表於 10-11-18 17:08 |只看該作者
[size=150%]教育局長[url=]孫明揚[/url]
表示,政府通過參加縮班中學的援助措施,首5年每年可獲25萬元的額外資助。



唔明點解縮咗班,反而要25萬元的額外資助。


Rank: 5Rank: 5


4355
48#
發表於 10-11-18 14:1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udy 於 10-11-18 11:43 發表

我相信,99%面對"殺校"的學校都會話佢地為帮助弱势社群而奮斗。但問題係好多弱势社群幾咁驚佢地為他們奮斗。


哩句笑 C 我。


家長,邊有人啋。嗰退休高官講句,仲有力過家長咁多個月來聲嘶力竭多多聲


哩句令我感到好無奈。

[ 本帖最後由 Sumyeema1 於 10-11-18 14:15 編輯 ]

Rank: 5Rank: 5


4418
47#
發表於 10-11-18 12:54 |只看該作者
教育政策家長從來弱勢, 教局強勢主導.  不過強勢家長多有其他國際校、直資、留學選擇.  弱勢的任人魚肉而已.

殺校從來不易.  看以前小學可知.  弱校被殺時都有不少救亡行動...  鮮魚行, 跑馬地寶覺?, 保良局合併救校等等, 教局要逐一應付和考慮.  如中學殺校近延續過百間,  背後有教會, 街坊, 校友, 行業等要求聲援, 有排煩.  縮班一次過安排, 學校互有牽連, 動以大局為重 , 當然容易理想.

從好的方面去想, 學生人數下降和縮班同步, 入好學校機會減少不多.  其實今年剛過去的升中派位, BK 家長滿意度為我多年少見, 學生減少已見影響.  如不縮班, 派位更愈來愈皆大歡喜.  不過殺校把程度相差大的學生再壓縮在兩個 banding 的學校多些, 學生和學校不知如何面對.  現在中學學生入大學率約為18%, 但學生人口下降, 明年升中的至2016升中的入大學率一路增加至 25%, 最為實際.

[ 本帖最後由 囝囝爸 於 10-11-18 13:02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46#
發表於 10-11-18 11:4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YimhYimh 於 10-11-18 11:31 發表
有D學校
(如鮮魚行),他們根本不是target band 1 or rich student。他們對弱勢社群有幫助。



今年把他们减班一半, 明天就说他们收生不够, 要刹校。

在我心中, 他们绝对不比“南聖小”差. 他們帮助弱势社群既理念变成 ...


我相信,99%面對"殺校"的學校都會話佢地為帮助弱势社群而奮斗。但問題係好多弱势社群幾咁驚佢地為他們奮斗。

Rank: 3Rank: 3


135
45#
發表於 10-11-18 11:31 |只看該作者
D學校
(如鮮魚行),他們根本不是target band 1 or rich student。他們對弱勢社群有幫助。




今年把他们减班一半, 明天就说他们收生不够, 要刹校。

在我心中, 他们绝对不比“南聖小”差. 他帮助弱势社群既理念变成他们既問題!?


原帖由 artroboy 於 10-11-8 15:33 發表
...點解佢地自己唔諗吓自己點解會比人殺校? 唔去檢討自己既問題, 反而要人幫佢解決. 枉為人師表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44#
發表於 10-11-18 10:38 |只看該作者
現在是家長vs教協vs政府較力, 吵得來--->孫公已退休-->出生率上升,一切不變。


政府同教協同坐一絛船。

家長,邊有人啋。嗰退休高官講句,仲有力過家長咁多個月來聲嘶力竭多多聲。

Rank: 5Rank: 5


1241
43#
發表於 10-11-17 15:36 |只看該作者
公有公有理,婆有婆有理,每個剛位當有不同見解,就算作為父母,又要睇你小朋友屬邊級(頭/中/尾),亦有不同意見.
講番公/津校轉直資,早前有個topic論及轉直資問題,鮮魚行校長唔贊成,認為學校變私有化,對低層辛辛學子唔公平,話說現在轉統公校(例:皇仁....)點解有甘好名聲,係有當年低下層學兄等建立,現在應回饋社會,直資尢如貴族化,就算有所謂奬學金,但又有幾多個"優秀"同學可以攞到呢?
大家又可以爭辯吓!

Rank: 5Rank: 5


4355
42#
發表於 10-11-17 15:06 |只看該作者
現在是家長vs教協vs政府較力, 吵得來--->孫公已退休-->出生率上升,一切不變。

Rank: 5Rank: 5


1586
41#
發表於 10-11-17 15:02 |只看該作者
各自反思,提出見解,這就是現今教育所倡議。英皇的舊生早就朝這方向。

Rank: 5Rank: 5


4418
40#
發表於 10-11-17 14:42 |只看該作者

兩位英皇校友對直資未有共識?

梁振英為英皇書院縮班痛心

【新報訊】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上周談諾貝爾和平獎的中國第一人何以不是已故領導人鄧小平的言論,惹來爭議。他昨日出席活動時被問及會否擔心影響其在市民心目中的印象,他簡單回應說「無」,又稱不會回應相關提問。

官中名校英皇書院面對教育局下令縮班,校友梁振英昨日出席教院講座後稱,現時要探討把英皇書院由官中轉為直資中學的可能性,各校友在幾年前曾經探討這方面的可能性,「如果我哋轉直資,少咗(縮班)頭痛,現時再談直資,有啲校友正在探討」。

梁振英強調,考慮轉直資首要條件是不影響基層學生就讀英皇書院的機會,故會在財政上有安排,但不解釋是哪些安排,僅稱會主動在教育局及校友之間斡旋,希望能解決問題。

英皇是西區重要教育資產

他提及很多英皇舊生很愛母校,若沒有母校的教育,也不能在社會上有今日的成就,母校一直是官校,收費低,師資好及校風好,更是西區很重要的教育資產,但教育局要求官中縮班,他與一班舊生都感心痛。

另外,梁振英在《香港高等教育及大學生何去何從》講座談到高等教育發展。他認為,大學生要廣闊視野,各高等教育課程及政策應配合國家及周邊國家發展需要,以及配合國家的「十二.五」規劃發展。

出席講座的中學老師提問時質疑,全港中學畢業的同齡學生中只有兩成進入大學,是比例偏低。梁認同對方說法,指政府開始發展私立大學,但仍是不足。

Rank: 3Rank: 3


258
39#
發表於 10-11-17 14:2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WYmom 於 10-11-17 13:55 發表
林超英昨再度「發功」,促請教育局將直資學校同樣納入自願減班方案。


若要公平,理應如此。但這樣一來,中產家長又要出來反對了。說到底,資助直資學校是回歸後政府政策唯一向中產階級傾斜的。

無論結果怎樣,政府總要保住多出來的教師的飯碗,否則孫公每天上班大概都要跟張文光糾纏一番。不過話說回來,聽說幼稚園學生又在回升了。

temporarily hog.wash, forever uncleedward

Rank: 5Rank: 5


4747
38#
發表於 10-11-17 13:55 |只看該作者

九華變相減班

From Oriental news today:

【本報訊】官立中學被迫減班惹來連串反擊!前天文台台長兼官中傳統名校英皇書院校友林超英昨再度「發功」,促請教育局將直資學校同樣納入自願減班方案。津貼中學方面,傳統名校九龍華仁書院擬使出「絕招」,建議下學年在維持五班中一的同時,每班削減九個學額,名義上是推行小班教學,實際上猶如變相自願減班,若建議落實,下學年該校中一學額將大減四分一,學童入讀機會亦相應大減,事件再惹來舊生不滿。

九龍華仁書院的建議書提到,校方希望改善教學環境,以及提升各科教師對學生的照顧,建議下學年起實施小班教學,中一每班人數由現時卅六人減至廿七人,但仍維持五班的班數;中二至中四各級則會由原來的五班分拆成六班,達至每班平均卅至卅三人小班教學。
有九龍華仁舊生表示,近日輾轉收到母校校長的建議書,建議下學年起,中一收生人數由現時五班共一百八十人減至一百卅五人,學額減幅達百分之廿五。
他批評有關計劃表面上是擴班,但只是將班級結構複雜化,即相等於「五減一」自願減班方案,該校舊生會曾要求與校方舉行研討會,副校長由本來承諾出席變為後來拒絕出席,令舊生會由諮詢機構淪為「知會機構」。
校方回應表示,現時一切仍然在諮詢階段,尚待召開舊生諮詢會,校方暫未決定會否參加自願減班方案,但認為現建議方案屬集合減班及小班的較佳方案。

受政府資助 應分擔困難另外,繼日前炮轟教育局迫令官中帶頭減班違反公義及卸責後,林超英昨向當局拋出自願減班之外的其他可行建議。
他在網誌撰文要求當局採取「自然減班」措施,並把直資學校納入自願減班方案,而非迫令歷史悠久、校風良好及成績優異的官中,「(直資學校)收了政府公帑津貼,就應該分擔香港教育制度碰到的困難,沒有理由置身事外」,他促請官員公開解釋無將直資納入方案的原因。

Rank: 3Rank: 3


336
37#
發表於 10-11-17 12:49 |只看該作者
前幾日睇"星期日檔案",如果實行縮班(5-1),其實每間學校都係要減11個教席,教師工作機會一樣會減少,唯一著數係校長,因為唔殺校,校長數目便沒有減少。

殺校會有"學生學校錯配現象",這個只是政府及教協的藉口,而且自相矛盾,當初由5 Band改為3 Band,目的是不要精英化,希望"差異共融",宜家名校及Band 1頭中學,都不介意收到Band 2學生,這個不是"差異共融"嗎?

其實縮班/小班,對名校及Band 1頭中學是有利無害的,因為對這些一級學校來講,是重質不重量,收少啲,質素自然好啲,家長自然更打崩頭入讀。

Rank: 5Rank: 5


4355
36#
發表於 10-11-17 10:59 |只看該作者
所言正是。

相信一般的家長都希望傳統 Band 1 頭的學校保持大班教學 + 班數不變。

Band 2 + Band 3 頭的學校可以改為小班教學, 令程度不太好的同學有機會享受多些資源, 希望他們可以有進步空間。

實在沒有學生願意讀的學校應該 Close, 但這樣一來,張文x 一定出來吵, 政府一定買他怕。

原帖由 ksnghk 於 10-11-16 22:55 發表

所以學生整體下降並不會產生錯配的情況!只是有一些中學會出現降級的情況.


因為 Band 1學生減少,Band 1學生會進入現時 Band 1 頭和 Band 1中的中學。餘下的 Band 1尾中學只能收取到 Band 2組別的學生,變成 Band 2 中學! Band 2 頭的中學應能維持為 Band 2 中學,但 Band 2 中 和 Band 2 尾中學就可能變成 Band 3 中學了!

至於現時 Band 3 中學就會被淘汰掉而已!

Rank: 5Rank: 5


4747
35#
發表於 10-11-17 10:27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10-11-10 00:09 發表
教局公佈, 2009 至 2016 學年, 中一新生人數將大減 2.1萬人, 由 7.5 萬人跌至 5.4 萬人.

即現時 band 1,2,3 生各有 2.5 萬人. 到 2016年 band 1,2,3 生各有 1.8 萬人.  

如殺校而不縮班或推行小班, 被殺的當然是 b ...


I think most parents want only "band 3" schools to close, so just let those unwelcomed schools "die", gradually the banding of the remaining schools will be adjusted naturally.  The natural way of reduction is usually more acceptable.

Rank: 5Rank: 5


4418
34#
發表於 10-11-17 02:06 |只看該作者
又作另一推算, 如殺校不縮班或推行小班的話.  由 09 至續後7學年, 7年少了學生 2.1 萬, 即 28% 之數.  以香港本地中學約 4 百間學校計算, 即至2016年要殺校 112 間, 期間會有約 37 間 band 1 校降為 band 2, 74間 band 2 校降為 band 3.  以現時每 banding 約 133 校為計 (EMI 約為 100 間).  即將來 band 1 約有 37/133 降為 band 2, 有 74/133 band 2 校降為 band 3.  

今年有不少因微調下努力耕耘收足 band 1 生的中中, 可轉英中以英語教學, 因殺校 band 1 校供過於求, 可能努力化為流水, 又打成 band 2 中中.

幾年前小兒升中觀校時曾問過一間英中老師, 改 334 後學校夠班房否?  老師答不足夠, 將來才作打萛.  又參觀過一間英中課室, 可能每班 四十二三人, 最後拍牆一列為一字長蛇陣, 即每位學生左右都相連.  2016年殺校下我們會有過百間空置校舍, 不知如何處置.  

如取殺校, 只有頭幾十間名校得益, 大部分學校和學生受損.  但名校也會受損, 統一派位會有更多錯配.  芬蘭教育成功, 重點是減少學習差異, 使每一學生維持信心和學習動力.  香港教育花費大, 效應不彰, 就因政策往往有利精英, 越富越有, 越貧越貧, 差距拉遠, 大部分學生被打擊學習信心動力.

[ 本帖最後由 囝囝爸 於 10-11-17 02:15 編輯 ]

Rank: 3Rank: 3


426
33#
發表於 10-11-16 22:55 |只看該作者
請大家注意!基本上學校是沒有 Banding 的,只有學生有 Banding 之分!我們現時叫一間學校做 Band 1學校,只因它收取的學生大多數屬 Band 1學生而已。

所以學生整體下降並不會產生錯配的情況!只是有一些中學會出現降級的情況!

因為 Band 1學生減少,Band 1學生會進入現時 Band 1 頭和 Band 1中的中學。餘下的 Band 1尾中學只能收取到 Band 2組別的學生,變成 Band 2 中學! Band 2 頭的中學應能維持為 Band 2 中學,但 Band 2 中 和 Band 2 尾中學就可能變成 Band 3 中學了!

至於現時 Band 3 中學就會被淘汰掉而已!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10-11-10 00:09 發表
教局公佈, 2009 至 2016 學年, 中一新生人數將大減 2.1萬人, 由 7.5 萬人跌至 5.4 萬人.

即現時 band 1,2,3 生各有 2.5 萬人. 到 2016年 band 1,2,3 生各有 1.8 萬人.  

如殺校而不縮班或推行小班, 被殺的當然是 b ...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