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10 小時
- 最後登錄
- 10-12-16
- 國民生產力
- 88
- 附加生產力
- 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9-1-6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25
- 主題
- 88
- 精華
- 0
- 積分
- 213
- UID
- 447880
 
|

文章日期:2010年9月7日
[size=+0]英文向來是家長重視的科目之一。新學年伊始,不少家長開始為子女張羅報讀英語班,坊間課程繁多,專家提醒家長,應首重子女程度和意願,對症下藥,切忌過分催谷。
劍橋試預備班
[size=+0]鄧允希 九龍禮賢學校 就讀小六
[size=+0]多接觸英語環境 首選外國人教授
[size=+0]鄧太自兒子K3開始,便安排他在假期上拼音班、英語寫作班等。鄧太強調,學校英語課已足夠,「課外活動」以輕鬆有趣及讓兒子多接觸英語環境為大前提。而她首選由外國人教授,避免兒子學習港式英語。
[size=+0]不贊成經學校報考
[size=+0]允希早前參加英國文化協會的「劍橋英語試預備班」,鄧太笑言,不少友人早讓孩子透過學校報考,但她個人不太贊成。「孩子會覺得,又是學校的課程,老師要我們做的。」相比之下,允希很享受全英語環境的課外活動,而所謂的功課也只是繪畫填色、簡單配對等。
[size=+0]鄧太指出,應試除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國際評估下的水準,亦有助加強允希的應試技巧。她舉例,在會話一卷中,考官要求允希描述家中廚房,比一般考試有趣,也讓他接觸不同的考試模式。允希表示,導師會提醒答題技巧,印象深刻的如:必須聆聽至最後一句、寫作時要先閱讀提供的詞彙等。允希在第三級(Flyers)中,獲15個盾牌的滿分成績,母子笑言是很大鼓舞,正打算報考高一級的KET。
[size=+0]高禧彤 香港普通話研習社科技創意小學 就讀小五
[size=+0]導師帶外出學習 沉悶中變得活潑
[size=+0]高太早於女兒高禧彤念K3時,便讓她參加坊間的劍橋英語班,小三已報考第三級(Flyers)。雖然學校亦有開辦,但高太認為學校安排的課程較刻板,且每班人數多達10人,故情願多付學費報讀坊間課程,每班約6人一組,由外籍導師教授,導師還會帶學生逛商場、去超級市場購物學英文,這是學校課程欠缺的。
[size=+0]閱讀與寫作勉強過關
[size=+0]「本來(應考劍橋英語班)是很悶的事,但盡可能變得活潑一點。」禧彤表示,現已完全聽懂外籍教師的英語,又學懂更多生字的不同解釋,而玩拼字遊戲、到訪超級市場等,令她更覺英語有趣。
[size=+0]不過高太坦言,禧彤雖在聆聽及口試部分取得高分,但閱讀與寫作只勉強過關,故待禧彤今年升讀小五,才報考較深的KET課程,並同時報讀閱讀及寫作課程,以改善其弱項。
[size=+0]【學英文系列三之一】
[size=+0]文﹕袁柏恩
[size=+0]圖﹕袁柏恩、受訪者提供
[size=+0][原文刊於明報《教得樂》46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