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清談
查看: 7482|回覆: 42
go

清談 [複製鏈接]

Rank: 3Rank: 3


493
1#
發表於 09-12-7 11:52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本來打算放這段想法於海外留學區,但最後還是放到教育政策去.

因為在組織這段文字同時,看見有家長為機票的事而煩惱.而煩惱原因,正正和我想說的有關.而這煩惱,也讓我想到更多.

香港每天來回倫敦的航班有幾多我沒有去算去查.估計不少於10班.

但每次學期終結及開課前一日,是一位難求.即使是商務位以至頭等客艙.

到底香港有多少人去了外國升學?又有多少去了英國?

女兒學校的行政人員一年有幾次會和學生家長聚會,也是家長們交流的機會.

閒談中,發現原來有好多人你在把名字在 google 搜一下,很容易會找到他們.

當中,不乏我們局長高官.

令我驚訝的是,他們的子女原本在香港就讀的學校,都是我們 bk家長爭到頭破血流的名校.這樣隨隨便便,便浪費了一個學額.

呃!本人也是一丘之貉,對不起.

最近有很多學生在外國考完公開試,再用尖子方式回流到香港升大學.其中一個家長,他的女兒文科會考 24分,也是走這條路,這方法的細節我未曾深入瞭解,但卻已聽到很多人提起.

香港的教育政策……………

bk討論區,本來就是一個清談的地方,有些人會當是表演舞台,有些人會交換資訊,有些人會發發牢騷.我們能作些什麼?各自表述之後仍是依然故我.

我是發一發牢騷:

有網友P6MA丟下一句,期待你重寫心如刀割

昨夜竟難以入眠,不是對重寫有壓力,而是在整理回憶時,心原來仍會很痛,再想到將要帶第二個女兒過去,眼淚,映著夜色,悄然向我閃爍著同情的光.

我並不想讓女兒去陌生的地方,用不熟悉的語言,學習未知的事物.

瀏覽這裡的討論,洋洋灑灑,和升中派位那一廂,戰戰兢兢,是蘭桂坊與天水圍.

這裡是表演後台,那廂是買門卷的人龍.這裡俯視台下蒼生,盡情發揮十八功架,那廂仰視台上表演,借虛擬人生去撫平戰亂中的傷痕.

政策官員在那裡?

殖民地時代的理工學院和兩所大學差別在那裡?

一個是官員的搖籃,一個是技術人員的特訓中心.

金字塔的人力需求,就有金字塔的教育政策,精英化!!

如今,精英的搖籃在那裡?我們的孩子,將會是金字塔第幾層的會員?

[ 本帖最後由 joenjac 於 09-12-7 11:55 編輯 ]
   1    0    0    0

Rank: 3Rank: 3


258
43#
發表於 10-12-16 23:05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sy_ma 於 10-3-6 01:22 發表


還有一個我更喜歡的版本,是日文歌詞的
手 紙 アンジェラ・アキ in西宮市立甲陵中学校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ph1oYYJz4c&feature=related


多謝 MadonnaHK 把我帶到此題目,欣賞到 csy_ma 介紹的這一美麗歌曲。多聽幾次,旋律一起,眼淚就不自覺留了下來。擁着妻子一齊聽,就變成留淚眼看流淚眼。

念及女兒,特別是大女兒,我們都在問自己:是否應該像歌詞第二部份一樣,assertive 一點;我們都在問自己:我們是否在糟蹋上天賜給我們這樣特別的孩子?

親戚朋友都認為此孩子就算放到火星上都能生存下來。我們這對殘忍的父母,就曾經故意將她和妹妹棄在東京街頭,在街角偷看着才三歲的她,怎樣用双臂環抱着還在吮着奶咀的妹妹,怕她走失,既堅定又眼神慌張地佇候我們回來。但就是這樣的孩子,在安慰妹妹適應美國新環境時,才透露她兩年前初到美國讀書時好想在住所樓梯跳下弄斷脚,好有個籍口給送回來。

十五歲的她,也會像我們年青時,問許多關於人生的問題,而自己總像Socrates一樣,明明肚裏裝着許多見解答案,就是不想直接說出來。到底我應不應該多講一點,讓女兒走少一點連她自己也覺察不到的彎路?雖然自己可能已「走到人生邊上」(楊絳語) ,但我真的不知道。

有時我真的衷心羨慕Y2KChild,有着那黑白分明,事事都有完美答案的世界觀。說真的,若我有兒若他那肯定是天才的孩子般,定當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

當我將csy_ma 推薦的歌介紹給小女兒聽時,她馬上回了下面這條 link,說「老豆,呢首重正。」唉,代溝。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6O2ncUKvlg

temporarily hog.wash, forever uncleedward


124
42#
發表於 10-12-15 19:2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3Rank: 3


493
41#
發表於 10-3-6 12:32 |只看該作者
大女兒可能是單親,她比同齡的比較,往往都表現得更為成熟.外表柔弱卻有剛毅的心.在心如刀割一文中可見她對目標前的苦澀那份忍耐力.心思慎密但不易表露.

二女兒在姐姐的影子下,就反而是依賴了.別人對姐姐的讚美令到她也想剛強,但真遇上了困難,她會選擇逃避.最近學校中有同學結黨單打她,我見她很辛苦,但她仍然是對人微笑,對我垂淚,我一直注意著,因為這也是很好的磨練.她也是挑通眼眉卻不懂隱藏

三女兒快五歲了,直性子,正義夾帶脆弱.典型獅子座.沒有機心.因此到處碰壁.笑聲眼淚從不設防.我喜歡.

四女兒兩歲,膽小卻鬥心極強.要達目的是千方百計,可怕是,絕不放棄.腦筋非常靈活,四個中最強,察貌辨色能力最高,表情變化常為她逢凶化吉,典型投機份子,但她十八個月已表現這能力.是我最擔心也最不擔心的一個.八字是木火通明局,難怪.

四個女兒的成長教育,我一個宗旨.信任.

信我的疼,也信我的罰.

至於你介紹的歌.現場感染力是大得驚人,楊宗諱就祗能聽現場.

回禮一首

中村中  的友達之詩,他的神情,比女性還女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o30CEwByG0

[ 本帖最後由 joenjac 於 10-3-6 12:34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40#
發表於 10-3-6 01:22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sy_ma 於 10-3-6 00:29 發表

手紙~Angela Aki~獻給未來的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S-m3H4A3-s


還有一個我更喜歡的版本,是日文歌詞的
手 紙 アンジェラ・アキ in西宮市立甲陵中学校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ph1oYYJz4c&feature=related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39#
發表於 10-3-6 00:29 |只看該作者
Joenjac:

送首歌給您,以便您將來送給女兒:)
(四個不同性格,其他的會不會更讓人牽掛?)

手紙~Angela Aki~獻給未來的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S-m3H4A3-s

敬啟者:
此刻
讀着這封信的你
現在在哪裡
做些什麼呢?
十五歲的我 有着無法向任何人訴說的煩惱
如果是寫給未來的自己的信的話
想必一定能坦率的說出口吧?
此刻 快要認輸 快要掉下淚來
彷彿下一秒就要消失的我
該相信誰的話繼續往前走呢?
只有一顆的心
不斷的破碎、崩壞
在痛苦之中 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

敬啟者:
謝謝你的信
我也有話 想告訴十五歲的你
自己究竟是誰 該朝何處前進
只要不斷追問 就能找到答案
波瀾萬丈的青春之海雖然險惡
將夢之舟朝着明日的岸邊前進吧
此刻 不要放棄 不要流淚
彷彿下一秒就要消失之時
只要相信自己的聲音 昂首闊步向前走就好
大人的我 也曾有過受了傷 而難以成眠的夜晚
苦中帶甜 活在當下

人生的一切 都有意義
Woh…
所以不要害怕 讓你的夢想成長茁壯吧
La…la…la… Keep on believing
La…la…la… Keep on believing
Keep on believing
Keep on believing


此刻 快要認輸 快要掉下淚來
彷彿下一秒就要消失的我
該相信誰的話繼續往前走呢?
啊 此刻 不要放棄 不要流淚
彷彿下一秒就要消失之時
只要相信自己的聲音 昂首闊步向前走就好
不論何時 面對悲傷
只會逃避的話是行不通的
展露笑容 努力活下去吧
努力活下去吧

敬啟者
我祈禱現在讀這封信的你
能過得幸福

Rank: 3Rank: 3


493
38#
發表於 10-3-5 12:58 |只看該作者
其實我不會教孩子,祗是邊做邊學.以為上了15班,可以畢業.那知課程年年有變,現在要修四個學位.老天對我也真的無話可說,四個女兒,四種性格!!

大女兒直到今天,仍是一天一通電話.因為我既是父親,也是母親.

小六的那一年,我拿著從網上找來的反叛期孩子的特徵向女兒解釋.
人生有好幾個衝突性階段:反叛期,更年期,耳順之年.

我說:進入青春期,你就會開始有秘密,爸不認為有問題.當你們半隻腳踏入成人世界,你的想法自有你依據.成人反對是基於我們的經驗.但失敗卻才是最好的教育.我祗要求.當一件事你隱約覺得有罪惡感的話,就最好想多一想,最後仍決定去做,就要有承擔的勇氣而且要放手去做,後悔是做了之後才知的.總之你要知道,任何時候回頭,爸都在你背後三呎.......
同樣,到了爸爸耳順之年,你亦要有一份體諒的心,去接受爸爸的唠叨.

我告訴了她我的失戀故事,她媽媽的經驗,告訴她我和她母親相戀的風浪波折.
我也說:現代醫學進步,人有70壽年十分普遍.今天開始談戀愛,假如是真命天子,你還有五十多年的相對日子,真有那麼急切嗎?

立場是定了,但也放手了.學校中有男生向她追求,她也告訴我了.我的態度是,你已成長了!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我反對的同時,是讓她知道,你決定了的話,我仍會站在你的一方.

我祗希望我的女兒不會理智近無情,不會感性近無知.

所以她深知我反對,也知道去英國是為了學習掌握自己的未來.

我知她會有分寸的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37#
發表於 10-3-5 11:50 |只看該作者
Joenjac:

其實一直想跟您繼續討論下去,但怕自己一瀉江河,負了老闆。不過,春節的時候,也曾就有關論題跟家長聊過。

家長的兒子九歲。從小,他愈喜歡的人,愈不敢表露,幼稚園喜歡那個老師,就硬不肯跟那老師拍照,反而跟其他老師,倒是自然得很。

後來才知道我囡也曾是他幼稚園喜歡的對象之一,只是,若非有機會碰見他家長,我倒從沒聽女兒提起有這個同學仔的存在。

不過,今年小四的他竟然敢透過學校的內聯網向被調到別班的心儀對象表達愛意,這倒是一大突破。更突破的是,又獲得對方的正面回應,情況令人欣慰:)

他的情愛經歷之所以有較正面的發展,大概因為他父母總是站在他一邊,不會責難,還想辦法討論可如何追求,當然,修成正果之餘亦會促其努力,因為女孩成績較好,小男孩也不能太"失威"吧?

以上想分享的是,我們並不知道孩子們的情感經歷能否修成正果,這是個探索自己的過程,大概沒有那個最適合的時機。人,無論七歲或十七歲,總會對異性充滿好奇。由好奇到了解到迷戀,可以說,愈無知、缺乏經驗反愈易沉迷和不懂理解、駕馭自己的情緒。

現代社會很異化,小朋友被各種資訊催大,很難分得清,什麼是談戀愛,什麼是性好奇。在他們來說,可能都一樣。假如家長在平時已明言禁制,那到事情發生的一刻,他們可能求問無門,只能靠自己摸索,那,跌倒、痛的程度就可能加倍。

記得,您說過女孩的親母已離世,女孩亦留學海外,在這環境下,渴望愛和被愛,是自然的事。在女孩看來,親母不在,繼母終不易親密溝通,如您仍當嚴父角色,她更不易敞開心扉。人在外,很多事都易暪,那她在外可能經歷許多傷痛,您對此可能一無所知。

不要說青少年,縱是有經驗的成年人,談戀愛都是當事人都不知道怎樣發生,或手足無措的事(能夠保持冷靜的,大概像計算多一點?),如何能靠權威抑制?
不如一起分享孩子的戀愛經歷,讓其探索自己、學習欣賞和溝通的成長路上,能有多角度的觀照,倒對其整體人生有更多幫助。單因為未準備好、會可能導致壞結果為由,就抹殺了人體的自然生理心理發展,您也未免太小看這一代的獨立思考和自由意志吧?

青春期的反叛,一向是大人愈不容許的,就愈嚮往去做。很擔心您的態度反而催谷了女兒的渴望長大心理。。。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0-3-5 12:02 編輯 ]

Rank: 3Rank: 3


126
36#
發表於 10-3-5 09:49 |只看該作者
Joenjac:

謝謝你的送﹝別﹞,人生便是如此,往往游走形於離合、黑白、上下、高底.......之間,無所謂絕對價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上一切,都只是共孽,笑看人生才是實際。

現代科技發達,相信80後之青年都不會有天崖共此時、千里共嬋娟之嘆,望君能放開往惜情懷,與時並進吧!

Rank: 3Rank: 3


493
35#
發表於 10-2-8 11:35 |只看該作者
P6MA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詩經中的情懷,想也是初始接觸男女事的少男女.

生理誘導心理變化.是大自然中最自然不過的事.

我也曾經十六歲,戀愛雖未曾,單戀,暗戀卻常生.大學四年級失戀,煙酒不離身.記得回台灣繼續學業,臨上機的一早,父親特意煮了幾個菜,沒有說話,祗是出門口時問我:"知道這道菜的名稱嗎?"我搖頭."是父母愛子"隨即揮手叫我上路.

每每想到這一段,都淚滿眶.

人有理性與感性.對情傷的復原能力,個個不同.
事實上,上學期的生活,很靡爛.下學期到麥當勞上通宵班.才淡化了錐心之痛.畢業考有幾科不合格,拿不到畢業証書.暑期補修.才勉強畢業.

所以,畢業典禮上,看到同學手上的証書,拍照,是我一生憾事.因為自卑.別人拍照時,自己躲得遠遠的.

幾年後,有學弟給我一張偶入鏡的照片.我奉為珍藏.

經驗會反射我們日後行為.

我明白青春初沁的好奇,也試過苦果的酸澀.

我想的是,儘可能不要在中學發生.

我日後的成長,功在失戀.我不是鼓吹人去失戀.但我知不是壞事.壞的祗是,時機.

[ 本帖最後由 joenjac 於 10-2-8 11:42 編輯 ]

Rank: 3Rank: 3


126
34#
發表於 10-2-8 09:53 |只看該作者
Joenjac:

三百年前之金句,三千年前嘅智慧,會不斷的述說,是人類嘅悲哀,人類一代一代的迷失,一代一代的違反自然,對先賢先哲的勸勉、告誡,只化作艺術、戲曲,從來就不屑一顧,此所以簡簡單單嘅自然法則,便成為所謂金句、智慧之原因了。

中國歷史,只是儒學道德史觀,與馬克斯唯物史觀相比,還欠缺一点科學精神,留下註腳,不必了,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鬆共一丘,歷史註腳只是一諷刺記號而矣!

我之所以讚成中學生談戀愛只基於一点,自然法則,一個十多歲的青年男女,無論在心理或生理上都起了變化,戀愛是自然不過之事情,家長角色是疏導而不是壓制呀!

燈蛾撲火、獅子撲兔,無需為自已找理由,這是自然不過的事情呢!

[ 本帖最後由 P6MA 於 10-2-8 14:30 編輯 ]

Rank: 3Rank: 3


493
33#
發表於 10-2-7 10:41 |只看該作者
每個人的成長,都有不同的經歷.這經歷,往往成為了價值觀的基石.到了耳順之際,時代已出現了很大轉變.是轉變而不是進步.新一代的新風氣,就更加突顯基石存在於老一輩的重要性.一代一代的輪替,舊瓶新酒的事一直上演.

用輪替一詞是因為觀念轉變是外形上,包裝上.骨子裡的質沒有變.

於是,有人引三百年前的金句去發言,有人用三千年前的智慧去回應,西方文明加上一腳,現代專家又排眾而來.一場古今中外的世界大戰,就這樣上演.

曲終人散之後,可惜終不能在歷史冊上留一註腳.

經驗既然是我們的價值觀的肉身,自然在討論中會肉帛相見.

看看我的三頭肌,是在失戀時操練出來的.

失戀的確對思想成熟有好大增益.而且,絕大部份人都會經過,從一而終的,請舉手,
1,2,3,4,.....唔.的確不多

我反對中學生戀愛.

這是對事件發生前的絕對態度.發生後自然又另一套理論.

因為這種絕對態度,孩子在跨越前總會想一想.這一拖延,希望能拖一點日子.因為他們年輕,即使是荳芽夢,青春戀.能夠一直發展下去自然是好事,萬一在考試前失戀,後果是難以估算的.

我不想發生.你可以說為了不讓孩子發生交通意外,不讓他外出的類同觀念駁我.

但我,依然故我,因為我有這經驗,所以我反對.

或許,一個理由就夠了.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32#
發表於 10-2-7 01:24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P6MA 於 10-2-6 07:51 發表


我是贊成中學生談戀愛的,在此黃金歲月未曾戀愛實在人生有憾。到二十多歲才發生,万一失戀,可能仲大件事,因無經驗呢!


Rank: 3Rank: 3


126
31#
發表於 10-2-6 07:51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catterbrain 於 10-2-5 22:46 發表
呢個係 if & then 的問題。但最有問題係,有無父母會同意先?


在bk內可能我是另類家長,你開出嘅條件實在太好,所以我必同意,不過對方家長就真係未必同意,我同意是基於以下幾点:

人生有幾多個十五年呢?能在第一個十五年就找到真愛,何等幸運,你既知他找到真愛,也必關心他們戀愛整個過程,到他們提出婚事,你又可必棒打鴛鴦呢?小鳳仙識蔡萼時都係十五歲咋。

人生無常,既找到真愛,何必要他們放棄呢。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存。對於未來,你又能夠控制幾多,好好掌握當下才是實際呀!

我是讚成中學生談戀愛的,在此黃金歲月未曾戀愛實在人生有憾。到二十多歲才發生,万一失戀,可能仲大件事,因無經驗呢!

Rank: 3Rank: 3


289
30#
發表於 10-2-6 00:03 |只看該作者
仍記得n年前學步的小娃娃嗎 ?
我們雙眼盯緊他, 心裡又怕他跌, 又想他能多行幾步 ....
很快, 他學會了; 現在, 都比我們跑得快 .....

我相信, 我們還在擔心時, 孩子已不知不覺走在我們前頭 ...

而我, 一向都提醒自己, 不要 overparenting, 因這只會綁著孩子的腳 .....

Rank: 5Rank: 5


4418
29#
發表於 10-2-5 23:00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catterbrain 於 10-2-5 18:55 發表
我本以為bk像hk,係一個共容地方,為何大家有不同意見,某人的意見就變成 "斷章取義, 斷句取詞"?


scatterbrain:

你幾篇文章, 說出兩三點意見, 無人覺得不能共容.  只是你提出兩個問題:-  送嬰兒入孤兒院對應比對成功獨立, 十五歲早婚少年對應早日成家立室和找到歸宿, 不是意見表達吧, 是問題反證, 或想得到回應.  我說「斷章取義, 斷句取詞」或屬過份, 言不達意, 但只想指出問題的狹隘性.

Rank: 1


15
28#
發表於 10-2-5 22:46 |只看該作者
呢個係 if & then 的問題。但最有問題係,有無父母會同意先?


原帖由 P6MA 於 10-2-5 14:25 發表


如果雙方父母都同意,有セ問題呀?

Rank: 1


15
27#
發表於 10-2-5 22:37 |只看該作者
若是你的兒女,你會否同意?祝好運!

原帖由 P6MA 於 10-2-5 14:25 發表


如果雙方父母都同意,有セ問題呀?

Rank: 1


15
26#
發表於 10-2-5 18:55 |只看該作者
我本以為bk像hk,係一個共容地方,為何大家有不同意見,某人的意見就變成 "斷章取義, 斷句取詞"?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10-2-5 16:58 發表


養兒一百歲, 長憂九十九.  只是父母愛子女之心一種比喻, 當然你可駁斥說近百歲老人怎可去擔心和照顧七八十歲的兒女.  述說只是隱喻體現父母對子女愛之無我偉大, 不是事事以自己利益苦痛為前提, 只為子女好的方面去 ...

Rank: 5Rank: 5


4418
25#
發表於 10-2-5 16:58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catterbrain 於 10-2-5 14:14 發表
我相信沒有父母會想 "照顧子女一生一世",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人既生命係有限。

不過何時為適當時候忍受分離之痛, 放洋海外或成家立室?個人始終認為並非越早越好。

E.g. 若兒女15歲就找到真愛,又獨立(各方面包括經濟),可以 ...


養兒一百歲, 長憂九十九.  只是父母愛子女之心一種比喻, 當然你可駁斥說近百歲老人怎可去擔心和照顧七八十歲的兒女.  述說只是隱喻體現父母對子女愛之無我偉大, 不是事事以自己利益苦痛為前提, 只為子女好的方面去設想.  年長父母要照顧弱能老兒, 相信也是義不容辭, 相比有體健子女的父母, 關顧分別只是一要力行, 一為心照, 子女要到時父母都義無反顧, 不關年歲或生命有限所影響.

斷章取義, 斷句取詞, 當然容易.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真的三個人之中, 真有作為我老師的人材嗎?  或你想到每人都有我們作為借鏡學習的長處, 或容易啓悟.  嬰兒獨立或年少成家, 也是簡單看法.  子女兒時行出第一步, 自己穿衣洗澡上學去, 大個仔取老婆, 也是成長獨立每一階段體現, 獨立累建於過程點線之間, 何時獨立, 何謂獨立, 不是由年齡組別嬰兒或少年去定.

[ 本帖最後由 囝囝爸 於 10-2-5 17:02 編輯 ]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