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港生英語能力持續「插水」語文教育政策為「罪魁禍首」 ...
查看: 15611|回覆: 127
go

港生英語能力持續「插水」語文教育政策為「罪魁禍首」 [複製鏈接]

Rank: 3Rank: 3


332
1#
發表於 09-12-2 13:51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港生英語能力持續「插水」
(星島)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06:30

(綜合報道)
([url=]星島日報
[/url]報道)香港[url=]浸會大學
[/url]教育學系回顧過去二十五年合共一百零八份與英語教學相關的研究,發現不少文獻和研究報告均指出本港學生語言水平下降,負責研究的教育學系副教授潘玉琼稱,明年中教學語言微調政策正式上場,建議政府切實執行微調,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水平。
  香港的教學語言政策在過去數十年經歷了幾次重大的改革,浸大教育學系副教授潘玉琼針對政府改善語文教育的成效,早前進行一項研究報告回顧,挑選了過去二十五年,合共一百零八份涵蓋英語教學、[url=]英語課程
[/url]、評核和改革、學生、教師及學習成效五大範疇的研究報告,審視過去二十五年英語教育的成效。
  就學生英語水平方面,潘玉琼在去年的全港性系統評估、報考程度較淺的[url=]中學會考
[/url][url=]英國
[/url]語文課程甲的人數及僱主意見中,均發現本港學生英語水平持續下降。她指出,二○○六年的報考會考英文科課程甲的人數接近三萬人,相比一九九七年的七千五百多人,報考人數飆升四倍;此外,教師語文能力評核(基準試)的英語會話及寫作的整體及格率一直偏低,反映學生英語水平下降的現象逐漸呈現。
  研究又發現,過去二十五年,只有十四篇研究報告,涉獵有關本港學生學習英語動機及態度,部分研究只能反映學生學習英語的概況,指出學生認為學習英語十分重要的心態,但未能反映他們在課堂的實況。潘玉琼認為,有關英語教學的學術研究,無論在質和量方面都未能配合轉變。
  潘玉琼指,學生學習英語動機、課程及其他外在因素均會影響學生的英語水平,但認為政府語文教育政策為「罪魁禍首」,她批評推行母語教學使部分有能力用英語上課的學生,被納入中文中學,做成錯配。
  教育局微調推行在即,潘玉琼雖然支持微調,但建議政府切實推行政策,又認為教師不應夾雜中英語授課,希望政府在推行政策的同時,為教師提供適切的支援,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水平。

===========

母語教學一刀切政策徹底失敗。港人治港的政府為何如此失敗?十二年來害足一代人。
   0    0    0    0

Rank: 5Rank: 5


1729
128#
發表於 10-1-21 16:31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ttsmum 於 10-1-21 09:09 發表
singtao 21/1/2010:

  其實不少家長都希望子女能學好英語,但所用的未必是最正確的方法,或對何謂「學好英語」存在誤解;因此,教育局與香港電台合作,製作一連十集的節目《走出英語迷宮》,以一些輕鬆有趣的方法,教導家長如何 ... 節目將由本周日起,一連十個星期日,中午十二時五十分在無電視翡翠台播出,並可於http//English.eTVonline.tv/網站重溫,有興趣的家長可以留意。



圈中晒我地幾個家長的唸法,不愛默、不愛死背、不愛操補充練習、亦不愛休息時候去操補課。
http://English.eTVonline.tv/


.

[ 本帖最後由 happyvalley 於 10-1-21 16:41 編輯 ]

Rank: 5Rank: 5


3693
127#
發表於 10-1-21 09:09 |只看該作者

singtao 21/1/2010:

  其實不少家長都希望子女能學好英語,但所用的未必是最正確的方法,或對何謂「學好英語」存在誤解;因此,教育局與香港電台合作,製作一連十集的節目《走出英語迷宮》,以一些輕鬆有趣的方法,教導家長如何以正確的方法,跟子女學好英語。
  聽教育局語文教學支援組高級學校發展主任潘玉儀講,《走出英語迷宮》十集節目,會指出家長對子女學習英語的「十大謬誤」,這些錯誤想法會對子女學習構成甚麼影響,再為家長提供一些學好英語的小錦囊。潘玉儀稱,其實不少家長的出發點都正確,但只是錯用方法,例如用了一些較為催谷的方法,當中最常見的謬誤,便是過分緊子女的英文默書成績。
  「英文默書在不少家長心目中都佔一個好重要的位置,大家普遍認為子女的默書成績,反映他們的英語能力,於是機械式為他們操練默書,其實這是一個謬誤,因為操練式的方法對子女串字並無幫助,反而家長應該用一些方法,教子女如何串字或拼音,而非盲目地串字。」她稱,其中一集節目便會以詞語「triangle(三角形)為例,教家長如何將詞語分拆成不同音節,並以拼音方法串出正確寫法,「運用這些方法串字,對他們學好英語亦有幫助。」
  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英文)陳燕萍亦同Elsie講,不少家長都認為默書在自己的掌握範圍之內,因此不斷幫子女操練,亦很在意子女的默書成績,「見到默書分數低就怪責子女沒有溫習,這會令他們十分反感;其實家長有時都不用太介懷子女的默書分數,默書一百分不代表英文好,未能取得一百分亦不代表英文差,最重要是從中找出子女常犯的錯誤,再加以提點。」她又指,局方稍後亦會向全港小學生家長,派發一份《溫習英文默書家長小錦囊》,提供一些方法讓家長參考。
  潘玉儀又指,另一個最常出現的謬誤,是家長常購買各類型的補充練習,要子女抽空完成,或為子女安排各類型的補習班,務求令子女學好英語;但她認為,坊間的補充練習質素參差,加上若子女已經掌握基本英語文法,但仍要他們重複操練,或會令他們對學習英語感到乏味。「至於參加補習班,不少家長都安排在周末時間,令子女的時間表編排得密密麻麻,連唯一的休息時間都失去,結果只會令小朋友失去學習興趣。」
  她認為,做補充練習、上補習班這些操練模式並非學好英語的最佳方法,即使子女能熟讀英語文法,亦未必能說出一口流利英語;她建議家長,反而應該利用周末時間,一起閱讀英文書或收看英語節目,或多從日常生活中接觸英語,以行動去支持子女,而非單靠「操練」。
  除了以上的謬誤之外,其實家長對何謂學好英語仍存有其他錯誤觀念,例如「多功課一定是好」、「通過遊戲學習是浪費時間」等,《走出英語迷宮》節目亦會跟家長剖析其他謬誤。節目將由本周日起,一連十個星期日,中午十二時五十分在無電視翡翠台播出,並可於http//English.eTVonline.tv/網站重溫,有興趣的家長可以留意。

Rank: 2


67
126#
發表於 10-1-13 17:00 |只看該作者
有能力的話就會送佢地出國讀書...至少英文都會好D...現在D中學生的英文能力真係差左D....^^

Rank: 3Rank: 3


332
125#
發表於 10-1-12 14:01 |只看該作者
香港本地人母語是廣府話,學的是白話文。兩者的詞語和文法有些少出入。不是完全的我手寫我口。但我們讀中文書來學習完全沒有問題。


其他地區的華人,尤其在華南和海外,母語是家鄉話,讀寫聽全是國語,老師也用國語講解,國語與方言之間的語音差別,幾乎與外語無異。他們用「中文」來學習也完全沒有問題。


再說,一百年前我們寫的是文言文,說的是官話,讀的是古文。我們如果是用母語思考,運用語文便要翻譯。但相信古人近人除了和同鄉談天以外,用中文讀寫已習慣用古文思考,用中文交談已習慣用官話思考。


在美國的少數族裔,他們的母語是華語、日語、韓語、西班牙語等等,但全都用英語做學習語言、社交語言。不見得他們成績比父母操英語的學生差。


用國語學習的,他們的國語比我們好。用英語學習的,他們的英語比我們好。這是他們每日用國語、英語的時間比我們多很多。他們從小便這樣,他們習慣用多種語言。我們的英語環境已經太少,還要強迫讀中中,英語只會越來越差。

Rank: 5Rank: 5


4418
124#
發表於 10-1-12 00:38 |只看該作者
英語插水, 除現今外誘環境影響語文學習難於專注.  缺乏應用互動及語境是一原因.  另一就是英語教學, 政策意向從來和家長、學生和社會要求背馳, 矛盾角力下各施各法, 不相輔而行, 效果當弱.  分享以下一篇文章.

研究不能為我們化解矛盾 - 龐永欣
明報 2010.1.7

昨天談到二十多年前由港大學者 Keith Johnson及 Alan Brimer對教學語言進行的研究。從學習效果看,究竟母語教學還是英語教學優勝?兩人都說得很清楚,是母語教學。Johnson還指出,就算是中英文俱佳的學生,如果他們利用廣東話作為學習語言,效果會更理想。但這些學生仍選擇英語,出發點只有一個,就是相信學好英語有助升學就業。

Brimer亦說,母語教學令學習更有效,毋庸置疑,只是英語教學亦能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如果這是制度的目標,我們應想想怎樣實行英語教學,以減少對學習的影響,並研究一旦實行英語教學,會對多少學生造成嚴重和無法修補的壞影響。

教育究竟應以回應「社會需要」為主,還是以「學習效能」為主?在教學語言問題上這是個重要的矛盾。「研究」不能為我們化解矛盾,因為這涉及教育的價值和目標。

對教學語言問題的「研究」,結論通常就只是一系列並排的「如果…,就會…」。因此與其說是結論,不如說是為鋪排下一輪新的問題,如甚麼是「社會需要」?甚麼是「學習效能」?所謂「語言能力強弱」跟學生來自那個「社會階層」有甚麼關係?

引導公眾明白教育問題中突顯的價值矛盾,再進行理性的討論和妥協,這是政策製訂者應有的責任。在教學語言問題上,由「強分中中英中」到今天的「微調」,當局似乎都沒有在這方面作出努力,有的只是把弄研究結果,隨意刪選解釋,硬說其「政策」得到「研究」支持。

Rank: 3Rank: 3


263
123#
發表於 10-1-8 20:58 |只看該作者

continue 76# father_ho 的文章

Sorry for so late to continue,

The ultimate goal is the student to learn under pleasure (not pressure). The system now is under comparsion with your kids classmate, same age group student etc by the force exerted by school, parent both. The ED actually knows well and try to change it but with the against pressure by those parent (still believe in no pain no gain) and the sticky teachers (mostly from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ED surrendered and one generation will still to be missed out.

Some may always say how to know the progress of the student, actually the parent should know the best and not to impose unrealistic goal for the kids. Entering the so call EMI school or even U's doesn't mean anything. As I said before the bottom 40% of the U's graduate will find very difficult to survive since they will not eager to the low end job but their performance actually are just so so.

The process to the above objective in HK is very difficult since lots of parties interest need to be take care and will take tens of years to do so. Must later than those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about 10 years later (please remind this date and see if my projection is true or not).

The only conclusion is try your best to get away from this system and let your kids to feel the interest of learning but not the result (marks itself).

Rgds


2714
122#
發表於 10-1-6 20:1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5Rank: 5


1729
121#
發表於 10-1-6 17:08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Yau_Cheung 於 10-1-6 13:52 發表
小兒大部份看的書都是從圖書館借來的,請教各位覺得是否足夠合適? 現時小兒選書都是從興趣出發(他較喜歡故事書及部份自然書),到圖書館選擇讀物有甚麼要注意?謝謝!

...


中文有老鼠記者,神奇樹屋,…

英文可以係 Oxford Reading Tree Stage 1 開始,一個個 stage 提升…

Rank: 5Rank: 5


4454
120#
發表於 10-1-6 15:12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Yau_Cheung 於 10-1-6 13:52 發表
小兒大部份看的書都是從圖書館借來的,請教各位覺得是否足夠合適? 現時小兒選書都是從興趣出發(他較喜歡故事書及部份自然書),到圖書館選擇讀物有甚麼要注意?謝謝!

...

我比較少到圖書館選書,因為:
1.懶;
2.豬流感;(也是懶)
公共圖書館藏書多,但太多太雜反不容易找到想找的東西;
例如要找恐龍的書,科學性和故事性分散於不同地方,程度又差天共地;
個人認為,相對由學校從年級/課室集中個別程度書籍,
更容易誘發孩子開始培養閱讀習慣及興趣;
(當然,興趣已培養出來,能自行到圖書館看不同程度的書,已是另一階段。)
請種閱讀安排,似乎並不是傳統學校鼓吹的。

Rank: 5Rank: 5


2258
119#
發表於 10-1-6 13:52 |只看該作者
小兒大部份看的書都是從圖書館借來的,請教各位覺得是否足夠合適? 現時小兒選書都是從興趣出發(他較喜歡故事書及部份自然書),到圖書館選擇讀物有甚麼要注意?謝謝!

原帖由 oooray 於 10-1-6 12:45 發表

完全明白。純粹有感而發,看見有家長們也許不經意透露出"同一組別的比較",[也是人之常情]自己也經歷過(或仍在經歷中),互相免勵一番/自我警惕而已。如有感不快莫見怪!
教育經費之龐大而產生不了應有效果,將會變成歷史懸案 ...

Rank: 2


48
118#
發表於 10-1-6 13:41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anixon 於 09-12-7 23:22 發表
我的孩子在一間由外國人教英文科的幼稚園讀了三年, 英文程度比大學剛畢業的叔仔還好, 你們可以想像我們的孩子, 將來在同樣的倒模下, 出來是什麼樣嗎?

幼稚園每天大概有一小時的英文課, 為什麼別人可以教好孩子的英 ...


我姪仔自己都話....以前讀英文小學時的英文會話比佢讀EMI中學時還好....
大學生的英文一唔一定好,可能做專題演講好叻
但日常生活對答就唔夠訓練=(

Rank: 5Rank: 5


4454
117#
發表於 10-1-6 12:45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0-1-6 02:06 發表


Oooray,

在這裡要比拼的重點不是個別學生的比較,而是傳統方法(以補充練習和默書為主)和閱讀為本的方法的比較。我很相信大部分不採取閱讀為本是因為不知道它的奇效,就必需要羅列兩組學生成績的優劣。

政府、家長每年 ...

完全明白。純粹有感而發,看見有家長們也許不經意透露出"同一組別的比較",[也是人之常情]自己也經歷過(或仍在經歷中),互相免勵一番/自我警惕而已。如有感不快莫見怪!
教育經費之龐大而產生不了應有效果,將會變成歷史懸案,數十年後Ph.D.研究課題。
官僚的運作模式,是永不改變,死不認錯。既然無錯,又何來認錯?
當鐵証如山,攪得一塌糊塗,來一個微調吧!舊的問題沒有解決,新的問題又來,又再十年研究又微調...
可能網友們又會說我只懂批評教育局;但不少人認同是制度的問題,但制度又不能改不敢碰;不罵政府無能難道罵家長無知?
加強閱讀,家長自己做事倍功半(不是每個家庭有個小型圖書館,有不同類型/不同程度書本;要學校每天抽30分鐘時間閱讀?
即使教育局下令規定,校長老師們是否認同?或把時間據為己有,操練操練再操練?

Rank: 7Rank: 7Rank: 7


12383
116#
發表於 10-1-6 02:28 |只看該作者
我係Roadshow見黄宝財和田二少就語文政策辯論。黄宝財話發現學生上英文堂學唔到英文,反而英中學生上數理化史地時吸收英文仲快。唔知係唔係真嘅?


Judy,

這現像不知有多普遍,但小弟讀中學時確實如此,亦相信不少同學也是如此。比如說,有一個同學,他的英文水平一向和我都是叮當馬頭,都是咁弱。以A level英文E的成績讀港大歷史系,一年後,他對我說,一年來他的英文進步了不少。

中小學主要教grammar,所教的比我們需要的為高,這樣高深的東西,以我的英文程度來說,太深了,根本很難明白,很難吸收,大部分的課堂都是濛濛混混的渡過。反而中學的數理化史地是英語閱讀,雖然對我來說雖是太深,但始終生字也學了一些,語感也好了一些。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2383
115#
發表於 10-1-6 02:12 |只看該作者
eviepa,

補習 老師 要睇老闆的要求,相信大部份家長補左一段時間如果成續無進步,老師 好大機會被抄。


Stccmc,

急功近利是獲取長遠成績的拌腳石。


題补話,因為這幾天小女發惡夢,我 honey 剛沒收了五本你介紹的 mr. midnight.  我睇過有D恐佈。  小女單純,佢心智未能處理。


你囡囡英文咁好,唔睇Mr Midnight,重有大把好書睇。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2383
114#
發表於 10-1-6 02:06 |只看該作者
香港人(包括自己),接受傳統教育的一群,"比較"的心魔是揮之不去。
見eviepa女兒之表現已是傳統教育的異數,實在不用刻意與其他人比較。學習語言的終極目標,總不是戰勝別人吧!只要你不是天下第一,世上總人比你強,何必拘泥是否人家的孩子比我家強?


Oooray,

在這裡要比拼的重點不是個別學生的比較,而是傳統方法(以補充練習和默書為主)和閱讀為本的方法的比較。我很相信大部分不採取閱讀為本是因為不知道它的奇效,就必需要羅列兩組學生成績的優劣。

政府、家長每年花多少金錢去提高香港學生英語水平?如果政府能夠將一小部分的經費,用作教育家長,令他們知道閱讀的好處,他們自然有方法去令孩子閱讀,整體英文水準自然提高。

eviepa


2714
113#
發表於 10-1-6 01:3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2714
112#
發表於 10-1-5 22:4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2714
111#
發表於 10-1-5 22:4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2714
110#
發表於 10-1-5 22:3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