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初中教育 補習/不補習? (分享)
發新帖
查看: 2062|回覆: 3
go

補習/不補習? (分享) [複製鏈接]

Rank: 4


597
1#
發表於 08-12-9 10:18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補習/不補習?


近日有一個朋友的朋友緊張問, 他的中三女兒需要補習, 她還有一個三年級的妹妹, 我便問, 小朋友成績怎樣,
她說數學都是60+, 英文58-68, ;中文有時70+, 常識最好. 我便問, 那妹妹有沒有人看她的功課呢?
她說沒有, 兩姐妹一直都沒有補習, 只是家姐成績 "開始" 不好, 怕她追不上中四程度, 才現在開始補習的.

我馬上意識到, 原本如此!!!  我會想, 這位學生不是 "開始" 不好, 是一直都不好, 只是以前沒有太需要跟同學比較, 又不是不合格, 大家便由它吧而已!!


我坦言, 已經累積了8年不明白的地方, 憑我的一年半年的補習, 我沒有信心可以幫她追上成績, 數理科是可以的, 其他科就得靠自己了.

坦白說, 單單是數學, 已經需要用很多時間, 心機, 還要學生肯學才成, 中三累積的問題已經太多太多了, 再加上生物, 物理, 化學, 需要的功夫實在太大, 儘管我用心, 我也怕學生一下子也受不了. (何況一星期只有兩天補習).

反而, 我認為她應該同時馬上為細女找補習才真, 小三的妹妹才可以改,可以進步


很奇怪, 很多家長真的見到"事實"才行動. 其實小學生的成績雖然不能說準, 但若他們長期在一科中, 拿60+分, 這代表什麼? 這代表當中的概念不清楚, 是需要人去指導一下的時候.  若果一位學生可以在一科中拿到90+, 已經可以知道, 他們
已經可以掌握了基本的要求, 但是在一些程度深的地方, 要特別解釋才可以明白, 這個時候, 這位學生便可以多學半級的數學, 慢慢數學的根基
好,又有能力多學一些, 家長已經不用花心思在這一科, 因為小朋友已經學得很好了。

很多家長很奇怪, 小學的時候不緊張, 到中學時才開始補救. 我的經驗告訴我, 小學成績好, 中學自然OK (因為很多中英數的根基都在小學, 非中學)


到中學, 是需要學更高一級的東西, 而非 "開始" 補回以前的東西了. 數學已經是學另一層次的數, 但根基不可弱, 否則當中涉及的數學運算, 會令他們不明白, 缺乏興趣, 又沒有人教, 點會好呢?


所以我覺得在小學時候的功夫才不可缺, 反而中學才開始已經太遲了. 想成績突然好起來, 也需要很大的努力(老師+學生, 缺一不可). 否則小學時慳埋的補習錢, 中學一下子才用, 但效用卻沒有小學時好. 何必呢?
反而不是小學的補習錢更便宜嗎?   奇怪奇。。。。。。


   0    0    0    0

Rank: 7Rank: 7Rank: 7


12094
4#
發表於 08-12-29 01:33 |只看該作者
在我讀書的年代,補習的比率很低,今天則相反,大概從未補習過的孩子會是罕有動物。大家一窩蜂地去補習,但補習對小朋友有甚麼正面幫助或負面影響,似乎很少人會去深思。現在,何瑞珠的研究結果指出了兩點:

1. 大體而言,孩子在補習後成績沒有改進。
2. 平均而言,沒有補習的孩子學業成績較有補習的為優。

讀小學和中學時,見過不少人去補習,到大概會考時,我發現很奇怪地,所見所聞中,並沒有聽說過有那一個從少補習的人,讀書是很好的。及後,和很多專上學生交往,但從來未聽到有大專/大學生對我說:「我讀書那麼棒,補習老師有一定的功勞。」所以何瑞珠的研究結果大概是在我意料之中。

補習可能有以下的負面影響:

1. 孩子較有傾向上課不專心,因為不明白還可以問補習老師。
2. 孩子較有依賴性,較難建立自己良好讀書習慣,尤其是到中學時,此缺點更加明顯。
3. 上課量太長,較容易對學習生厭。

當然我並非完全否定補習的價值,如果家長沒有時間、能力去輔助孩子的功課,補習老師是沒有選擇中的選擇。但如果自己應付得來,還是不用補習老師好。

對於樓主認為要補救,則愈早愈好,我完全同意,但樓主對補習功效的看法,我則萬萬不能認同。要補救,可能有十幾種方法,但為何要選擇一種付出大量金錢、時間,但效果存疑的呢?


180
3#
發表於 08-12-28 12:4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2094
2#
發表於 08-12-9 21:3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 的文章

研究指補習社作用不大



2008年09月10日        星期三        每日新聞








研究指補習社作用不大



【本報訊】「澳門補習班/督課班與關聯服務的現況及影響研究」指出,有參加補習的學生,每週平均補習時間達十七小時,負責研究的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何瑞珠表示,參加補習社補習的實際成效未必達家長理想,建議家長多投放時間在親子關係上。

教育委員會昨在社會文化司司長崔世安主持下召開全體會議,報告“澳門補習班/督課班與關聯服務的現況及影響研究”;商議《幼兒教育課程框架和基本學力要求》和介紹二零零八/零九學年初統計數字,零八/零九學年初師生預計數字。學校總數為八十二間,學生總人數?八萬七千一百五十人,與上學年初比降幅?百分之三點七。雖然學生預計總人數有所降低,但教師總人數將持續增加至五千三百四十四人,增幅?百分之四點七八。就有關學生偏差行為的問題,建議在教委會成立關注小組,以加強對學生偏差行為的防治工作,訂定清晰的工作目標並制定具針對性的工作規劃。

教青局於今年一月委託香港中文大學「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香港中心」進行「澳門補習班/督課班與關聯服務的現況及影響研究」,探討補習活動在澳門的情況及影響,研究問題包括澳門補習班/督課班與關聯服務的性質、類型及現況;了解澳門家長和學生對補習班/督課班的需求、參加的原因、服務的質量及影響等。共訪問了三千多名家長和二千多名學生,其中,參與校內補習的學生達受訪學生的四成,參與校外補習的學生達兩成。而被訪家長中,六成認為子女有需要補習。

補習生平均每周補習十七小時

研究顯示,澳門社會對補習班或督課班及其他關聯服務的需求是廣泛地存在,不同教育階段的學生所需求的內涵和重點又有所不同,幼兒教育階段重點需要在託管,然後隨著年級遞升,重點轉移到功課督導,之後是學科的補充教學。有參與補習的學生每週平均補習時間為十七小時,其中高小學生補習時間為每週二十小時、初中為十四小時、高中為十小時。

何瑞珠指出,家長要求子女補習的原因是希望子女學習成績有進步,但實際上,補習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尤其數、理、閱讀沒有正面影響,即補習對改善子女成績沒有明顯益。建議家長在家庭支援工作上多花時間,如增加親子時間;另外,課外時間學習上,應為學生提供全面發展,如在放學後利用學校,與社團合作開展課後服務,既為成績優惠的學生提供課餘興趣,又為成績未理想的學生提供學習輔導。

教青局將增補習社監管

教青局為更好規管補習社,正檢討和草擬相關法規,增加對補習社的監管,預計於年底可將進行公開諮詢。同時,計劃安排兩所公立學校提供課後文娛活動,配合該研究報告的建議。此外,特區政府為持續推動課程與教學的變革,加強品質保障機制建設,初步完成「幼兒教育課程框架與基本學力要求」行政法規草案的擬定和意見諮詢工作。法規草案規定,學校須確保幼兒教育各年級的課程至少涵蓋「健康與體育」、「語言」、「個人、社會與人文」、「數學與科學」、「藝術」這五個學習領域。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