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 仲未訣定揀"仁立"定係"仁記"好呀 ...
查看: 12458|回覆: 43
go

仲未訣定揀"仁立"定係"仁記"好呀 [複製鏈接]


4448
1#
發表於 08-5-14 11:11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2    0    0    0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44#
發表於 10-4-16 15:14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sy_ma 於 10-4-16 15:02 發表

谷呢個字,睇吓點去理解。


或者再補充一點,例如老師的要求。我們向來要求小囡測考成績爭取八十分或以上。這個要求,到小四才達到(也不是次次可以,這次就仍有一科失手),她在全級屬中游位置。但不只一位任教老師都認為,她(或曰她父母吧?)對自己的成績要求不高,阻礙她更進一步的提升。交流過後,為父母的慚愧得立即去買補充練習教材……雖然買回後不過是放在家裡擱著。

成績這東西,可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吧?只能說,老師對不同成績的學生都有殷切的期望。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0-4-16 22:10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43#
發表於 10-4-16 15:02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big-head 於 10-4-16 12:47 發表
csy_ma,

謝謝你的詳細解釋,令我對仁紀有更多信心. 但我想知道,仁紀係唔係越高班越谷D 學生?仲谷得好勁.因為有人這樣評論仁紀:

http://www.myfriendlyschool.com/component/content/article/24-kwai-tsing/155-2010 ...


個資料有少少名稱上的錯誤:仁紀係一年兩測兩考,雖然我唔係太知道,照出成績表同每科排名既測驗同正式考試有乜太大既分別。

至於是否愈高班愈谷,則見仁見智。我囡才小四,仲未打到黎。可看到的是:仁紀於小三、小五和小六這三年級,均有對象為全級學生的課後補課,每周兩節。

曾有家長反映補課拖長學時,令學生很辛苦。學校既改善方法係:每課縮短五分鐘,提早上學十五分鐘(上午七時五十五分),放學時間提早近一小時,因此,在補完課後,仁紀的放學為三點四十五分,與部分小學的正常下課時間差距不大。

由於小女在初小期間做功課做得很慢,小一適應尤為辛苦,因此在我的角度,不是愈黎愈谷,是漸入佳境。

但由於仁紀唔係中產名校,小朋友成績唔好,老師唔可以靠召見家長就搞得掂,所以好多老師都較傾向在功課量上保證到小朋友課後會溫習。所以,我囡一向係做完功課就算(以前係冇乜時間剩,而家有,佢會睇書或做手工之類,亦聽聞有同學仔一日要練兩三個鐘鋼琴),平日冇乜額外既習題或溫習,到測考時複習錯既功課,就應付過去了。

谷呢個字,睇吓點去理解。不過我幾認同,無論係精英或非精英班,高年級既老師都傾向多給學生不同形式的功課,認為這可以幫助他們溫習。不過高年級學生寫字較快,似乎冇低小時咁大壓力?

我囡除咗周四外,周五至周三都有課外活動,有時也頗吃力,尚算應付得來。但小五小六每周有兩節補課後,就可能要放棄部分活動,得看情況。


324
42#
發表於 10-4-16 12:4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2


52
41#
發表於 10-1-16 21:23 |只看該作者
csy_ma:
多謝妳嘅資料!
悟空問路頭一請 懷抱嬰兒肘頂山

Rank: 3Rank: 3

醒目開學勳章


383
40#
發表於 09-9-19 01:41 |只看該作者
csy_ma,

thank you so so so so so much!

Rank: 5Rank: 5


1177
39#
發表於 09-9-18 22:58 |只看該作者
csy_ma
真萬分感謝妳詳盡的資料,加上不同角度的詳盡分析,令我對仁紀有更全面的理解!
緃然妳的打字速度驚人,回應這幾篇長篇POST必定花了妳不少時間~many many thanks
十分欣賞仁紀校長老師重視與家長溝通的精神、家教會及義工媽媽的熱心........有一班咁高質素的家長,仁紀必定會更成功!
我已決定在自行分配學位申請仁紀,期望能夠加入仁紀的大家庭! 祝各位仁紀小朋友學習愉快!


3832
38#
發表於 09-9-18 10:2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4448
37#
發表於 09-9-18 09:3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36#
發表於 09-9-18 02:03 |只看該作者
至於課外活動,夜了,只能告訴您:著重,唔係唔會攞咗葵青區體育比賽冠軍,仲贏咗友校成條街

除咗老師搞的校隊外,仁紀家教會監管、與外聘機構合辦的課餘活動亦超過六十項(所以家長義工處理報名,抽籤等程序需時,通常過了開學後的第一個大活動:仁紀中秋夜之後,才開始做)。校方鼓勵這些活動授課團體自行為學生報名參加校外比賽,一旦獲獎了(縱然是團體獎),每一項都會獎以優點作鼓勵。

而近年,學校積極引發學生美術的創意,不斷舉辦校內校外(參加兒童雜誌的)美術比賽,學校的各項大型活動的海報設計和各種活動的場刊等,都是經由比賽形式向同學搜集並遴選的,初一歡迎親子作品,高小則只限學生,小朋友如有美術天分,應多的是發揮的機會。

至於去年成立的敲擊樂和今年成立的管樂團,則是校長很有心搞下去的新嘗試。

而體育組當中,老師帶領校隊作賽中亦有許多感人故事,現已夜深了,改日再談^^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35#
發表於 09-9-18 01:36 |只看該作者
仲有,作為注重學業既舊仁立既延伸,仁紀雖然響分數上唔勢利,但係家長需求殷切,冇可能唔排名。但排名,就排得好徹底,個成績表列明每一科每一個細目中,你既小朋友既分數同全級排名。

試過我囡中文得七十幾分,但係響級排名五十幾,咁就知道果次考卷可能深咗D。不過,仁紀生D中英默書真係好勁,就算九十分,級排名分分去到七八十名之後。

就算音樂、美術、體育、電腦、倫宗等術科,沒有分數,只有等級的,都有級排名(同等級的並列,如拿A的有廿七人,那A-的就排第廿八,如此類推)。就算學術成績唔好,成績表內都有機會有d科係會排名第一,我囡就成日自豪佢既術科或者聆聽既成績(查實我都幾懷疑,中文聆聽可能超過半級人係"全級第一")。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34#
發表於 09-9-18 01:24 |只看該作者
至於課程,據我所知,英文課本Longman Express是全港很多學校選用既英文課文(除咗部分名校,如男抜,瑪利諾則會讀高一級),聞說亦有部分學校採用較Longman淺些的課本。
Longman Express的好處是配套齊備,通常,我地測考之前係玩一次E-book,鬥快搶答當中的問題,就算溫咗。
我囡上小學前有聽床前故事既習慣,後來我懶咗,臨瞓前開課本隻CD佢聽,佢好多時都會背晒d課文,所以,雖然佢中英默唔係好得(八十上下,通常全級排名百五名上下),但英文都ok,都係輔助教材既功用。

至於深唔深,真係見人見智,答唔到您,只能跟普遍學校來對比?

中文:課文換了出版社,聞說是深了,我認為是有系統了。我囡既中文是弱項,小一默書試過剛及格,其他都……好過及格少少。這三年來,我們嘗試請她努力以八十分為目標(這是我們對她各科的指標),但不是有太多次做到。

不過,重要既係,佢中文雖然唔係好好,但係仍然不失興趣,有時作文都會寫到唔停得手。

數學:以前測考會多d轉彎題,但而家減少咗。轉彎題多見老師製造既工作紙上,我覺得,對比起某d以活動教學見稱既小學,仁紀既數可能係刻板咗少少,著重準確和打基礎,少咗以前傳說中既刁轉。

常識:比仁立淺,起碼較少課外時事題,聽講過仁立小一考題係要學生寫某司長名字(唔係特首),唔好話考小一生,可能會問起幾多大人。
不過,今年既小四常識好似要多學d英文生字,因為我囡上星期請咗三日假,暫時都未了解到最新詳情。


我囡資質唔算好,佢果班,好多小一已非常喜歡看字書如老鼠記者,互相交換讀物既風氣好盛,但佢只係捧一套四集既五十嵐優美子畫既漫畫集<紅髮安妮>睇咗成年,外加幾本俾幼稚園睇既士多啤梨妹妹。

她到小二先有少少興趣睇字,所以起步較慢。不過都跟得ok,我既經驗係,搵個長假同小朋友惡補下,多做數和閱讀,英文可多看幼兒既英文VCD,打好基礎,都可以跟得上。
但係,假如小一二唔打好基礎,上到去就幾難。好似去年囡囡小三英文卷既題目,好多根本係考返小一二既野,識既,咪高分,忘記了,就頗難再吸收,所以培養小朋友閱讀習慣(無論中英),個底打好D就著數D。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33#
發表於 09-9-18 00:52 |只看該作者
忘了補充:

小一生一般在開學後一個月,有一次家長會,是由班主任老師及一位主任級老師直接到每一班,聽取家長意見和解答家長問題,細微至哪一位同學仔午飯吃得小,要請老師多檢查其飯盒,老師也會記下,以便幫助小一生盡快適應新生活。

這個家長會,一般在下午,奉勸各位雙職小一家長請假到會,這是為令各位放心而設的溝通渠道。

其他的常設溝通渠道包括:小一小二的親子旅行,讓小二小三小四生參與一次的親子日營(因為這三個年級沒有常設的家長會與家長溝通,因此特設一個親子日營),到小五,因為選校,老師與家長據聞有很多渠道溝通,不過我囡未到小五,不大清楚。

除手冊外,家長還可致電到校務處留言請有關老師覆電。以前也有對家長問詢表現得很不耐煩的老師,但似乎都消失了 。主任老師對無理家長的無理要求,也會保持禮貌去解釋 (有家長明知子弟白吃了半個月,到月中仍欠飯錢,仲聲大夾惡,對負責通知繳費的老師粗口相向 ,真係聞所未聞,幾開眼界   ),有時候想提點一下家長的不值效法行為(例如派校服的那幾天,校園內很多地點都散著包校服的膠袋),有時情願借助家教會的常委家長出面調停,盡量避免各執一詞。

好彩,據接送上下課所見,家長接送隊壯大咗,但D家長都好似好文明 ,我諗會愈來愈好吧?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32#
發表於 09-9-17 23:18 |只看該作者
對了,校風的形成漏講了一點:

仁紀供學生擔任的服務生職務很多,如:班長四位,圖書館管理員,各科科長,各行行長等,小四後還有風紀和服務生,仲係每學期換兩次(總測和試後換),有數得計,只要學生肯,每學年都有多次擔任職務既機會,引發學生自尊自重既德行。

還有,校方十分歡迎肯擔任義工的家長,像家教會符太搞的有機耕作示範田,之前每日都有家長在小息時值班,教小朋友淋水和栽種。放假前亦有家長義工於上課前,幫忙看管學生回校洗手的程序。

另外,除了符太免費教授有耕種植外,還有兩位已考獲證書、並在外有有關教學經驗的家長,免費開辦過課餘普通話課程。還有一位擅長做水晶小首飾的家長,免費開辦過家長穿珠班,凝聚全職家長既力量。
家長亦可參加故事媽媽等義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學校生活。

家校合作,也是形成良好校風的原因之一吧?所以,我也聽說過老師罰留堂,是要留至家長下班來接走,外傭姐姐不行的情況。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31#
發表於 09-9-17 23:0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even_cola 於 09-9-17 22:31 發表
csy_ma,真係多謝你比到咁多資訊我地,仲要咁詳細添,令我更加了解學校


Seven_cola:

謝回應

請參考我下面鋪既連結,之前對小一媽咪講既野,可能對您地都有參考價值

另外,請參考有位仁立媽咪搵錯黎仁紀網,問how to study English?既欄目,因為我將學校某次既講座講義打咗上去,跟住黎做應對小朋友頗有幫助。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30#
發表於 09-9-17 22:58 |只看該作者
有關校長、老師對學生及家長的態度。

簡而言之,想說家長跟校方溝通的機制:

由家教會主辦,每學年定期舉行(近兩年是兩次)與黃副校的茶聚。

該茶聚由家教會主席主持,上半部分為主席搜集家長意見和問題,下半部分黃副校才現身,並即場解答家長問題。
我曾把其中兩次的茶聚記錄放在bk這裡,好像在07年入學的新生欄裡,請參考,從中可看到校方跟家長的互動。

家長意見反映,除了通過茶聚外,還可以通過家教會,及接送時直接跟校長及各位老師了解。有一次,小一有某些班主任要求較嚴謹,家長在bk中反映了,碰巧我當時仍未卸任家教會,在有次回校幫忙作其他義工時,向校長和副校反映了有關事件,事情後來獲家長較滿意的發展,這個,亦在bk中顯示了事件的過程,請參考。

以上提及事件的參考網頁:
http://forum.edu-kingdom.com/viewthread.php?tid=1014898&extra=page%3D2&page=3

http://forum.edu-kingdom.com/viewthread.php?tid=1014898&extra=page%3D2&page=4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09-9-18 01:46 編輯 ]

Rank: 5Rank: 5

魅力公主 醒目開學勳章


2046
29#
發表於 09-9-17 22:31 |只看該作者
csy_ma,真係多謝你比到咁多資訊我地,仲要咁詳細添,令我更加了解學校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28#
發表於 09-9-17 22:09 |只看該作者
好了,質素參差的家長,為什麼會出了質素ok的學生?這就是學校團隊的努力所凝造的校風所致。

據個人觀察,這校風的形成基於:

1 對小一生要求嚴格。
記得我囡初入學時,放學後每每需十至十多分鐘才放家長入內,囡囡說,不只一日花很多時間來學排隊。小息時,無論在課室或在操場上,都有高年級風紀看管他們的秩序,一年級的走廊上亦經常看到孫Sir捉著某學生訓話。跟她同幼稚園的別班同學,就因跟幾個小朋友在洗手間內玩和搗亂,被集體記缺點,至操行只得C+(但據小囡的最新消息,該位其實很有禮和乖巧的同學,升四年級後已成為了風紀  )

2 老師亦莊亦諧,嚴格之餘亦親切。
常聽說囡囡班上的同學被老師改綽號,老師對需經常需要受特別關注的同學都有特別形容,有些很貼切 。亦有聽到囡囡說老師今天特別讚誰誰誰,通常她以新聞報告口吻告訴我的,那同學大抵少受讚揚,這可表明,老師懂得捉緊學生們每一個進步的機會,給予鼓勵。

3 班主任老師跟學生關係密切。
初小的班主任,午膳是跟自己班的學生一起吃的,所以他/她們對學生很快就深入了解。

4 校方亦調動學生組合,來調整教學策略。
基本上,小一升小二是直升的,班主任老師亦跟著上,讓需要時間適應新環境的初小學生有所習慣。但小調動還是有的。據我觀察,校方會根據個別學生性格和成績而予彈性調動。
例如升小二時,囡囡有位別班的幼稚園同學仔被調去她的一班,理由就是認為該生成績不錯,且頗有鬥心,期望他在較好同學的刺激下可更進一步。
今年,升小四的班級亦有大調動。我推測是去年3B班普遍較為活躍,成績亦有相當起落,因此拆散原有組合期待有新的化學作用。

校長曾透露,對於精英班,會傾向調派較嚴格的老師,而非精英班,則找教法較活的老師。不過,為公平起見,仁紀的老師不會固定教精英或非精英班。據很受歡迎的老師透露,如遇秩序不好的班級,她會多發習題紙給學生做,愈吵,愈要多做功課和習題。如遇較乖和肯聽書的班,她則會多說故事或者課外知識云云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27#
發表於 09-9-17 21:05 |只看該作者
仁紀生源的另一個來源,是仁立下午校舊畢業生。舊仁立之所以成區內最受觀迎學校,就因為校風夠純,縱然身在字頭眾多既新區中,舊仁立學生當時多半直上林護,然後上大學。亦即是,這些生源的父母是平民階層晉升中產的實幹派。

這些家長多半為雙職父母,聘有外傭,但很緊張孩子。許多由外傭接送的小朋友,未踏出校門,便即致電父母,報告一天發生之事。有時走在他們身旁,還可以八到不少別班的事 。您可以睇吓在此欄經常出現既媽咪,都屬此類。

老實講,講家庭質素,仁紀學生可謂頗參差。我聽聞過唔只一位在校內公然講粗口既家長:一位在正常放學時間進校,等小朋友放課外活動時,借校務處的電話向電話那頭大肆問候的。該位家長的口頭禪,令校方一度限制家長於校內逗留的時間,不許接活動的家長提前於放學後進入校內。

另一位,則領學生於課餘活動後回家換衣服再返校換校服,得悉校服商已離開後,他用粗口招呼校工,有家長義工不憤,插口解釋,家長亦遭同樣對待。後來我倒看見該名粗口家長在某次家教會活動上,獲邀與校長同坐談天,後來發現,粗口家長開始粗口不再,亦有與其他人友善地談話,可見,仁紀的教育成效不只可見在學生身上,連家長也受改造

閒話似乎多了?想講的是:相對於學生家庭的質素,仁紀學生整體質素已有相當不錯的提升,最小,我未聽聞過有學生講粗言穢語(聽到了,我一定不放過借機教訓的機會),除了有位已畢業的學生因生了濕疹、長滿瘡疥而受同學排擠外,未聞其他嚴重欺凌事件,那位學生同時亦受很多老師、家長和同學的關心,最後順利升讀band2頭的中學。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26#
發表於 09-9-17 20:27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imby 於 09-9-14 14:39 發表
各住仁紀家長,妳地好! 想請教下妳地對學校的評價~

(1) 校風如何?
(2) 校長、老師對學生及家長的態度。
(3) 課程編排會否過深? 一般學生可以handle嗎?
(4) 學校是否著重課外活動?

謝謝! ...


Himby:

既然您咁有誠意,我只好奉陪了。

校風:
呢個好似係仁紀既強項

對比起d名校,仁紀既好處係學生唔會太物質,亦唔流行對比牌子等等。
有對比,亦係人之常情,但傳承仁立舊校既傳統,仁紀學生和家長最看重既,仍然係成績。至於其他,如邊位捐錢捐得最多咁,似乎都唔係幾多人關心。
至於同區學校,仁紀既環境相對就純。點解,據我呢三年響學校既觀察,估計係以下原因:

1. 學生來源偏簡單:仁紀係區內受歡迎既學校,附近又有兩個大屋邨同兩個紀律部隊宿舍,經由同區抽籤入校既,頗有部分來自此兩個屋邨和兩宿舍。

來自此兩屋邨兩宿舍既小朋友,係家長接送同自行放學的主力。就三年接放學所見,屋邨中既全職媽咪較多,她們互相相識,交流育兒資料,亦頗緊張小朋友既學業,全副精神放在子女身上。所以唔好睇少佢地,級十名內的,來自這些全職媽咪既就比例不少

就算成績唔標青,這些小朋友都在家長(或者相熟家長)看管下,一般而言,放學讓其在學校對開的遊樂場玩一會,便得回家做功課,縱然係自行放學隊伍的,亦罕見有流連在外的學生。
這跟我們落樓梯到大窩口邨所見、林炳炎小學附近公園有頗多該校高年級學生乏看管流連不同。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