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1 小時 最後登錄09-12-12 國民生產力1  附加生產力0  貢獻生產力0  註冊時間08-4-10 閱讀權限10 帖子2 主題1 精華0 積分3 UID188395 
 
 
 
 | 
| 跟據港大語言學系助理教授蕭慧婷博士的研究「中文閱讀障礙患者大腦皮層的結構與功能基礎」中,首次發現閱讀障礙患者的大腦結構出現異常,而使用不同語言者的大腦病變部位,受語言特點影響。這一重要發現,提供了腦科學的依據,大大有助為在不同文化下成長的閱讀障礙兒童,度身設計不同的治療方法。蕭博士的研究結果顯示,患有閱讀障礙兒童的左腦前部的額中回區(left middle frontal gyrus)的灰質體積,顯著小於正常學童。蕭博士解釋謂:左腦額中回區主管工作記憶,並與負責動作的大腦運動皮層位置相近;而左腦後部則關乎字母與聲音的轉換,並與負責聲音的大腦聽覺皮層位置相近。她說:「我們的研究顯示,對患有閱讀障礙的華人兒童而言,側重於工作記憶和感覺運動機能的訓練,可能是更有效的矯正治療方法。而現時普遍應用於英文閱讀障礙兒童的治療策略,已經集中在字母與聲音的轉換、和提升聲音辨識方面。」 (資料來源:都市日報2008年 04月 09日)
 
 嶄新讀寫障礙的誇專業治療方法
 優質治療及教育中心現採用一套新的「學障」支援教學方法,其方法既全面亦針對性地幫助改善「學障」學童的學習能力。當中包括職業治療透過感覺統合以提升腦部不同位置的協調言語治療以 形 <–> 音 <–> 義 之語言系統提升。
 透過誇專業治療模式 (Multi - disciplinary Approach),利用有系統及針對性的教學方法能大大改善「學障」學童的學習能力及考試成績。
 如家長及老師欲查詢更多資料,詳情可參考http://www.hktherapy.com/Photos/Dylexia%20Treatment%20Method.pdf,或致電8103188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