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101 小時
- 最後登錄
- 11-9-26
- 國民生產力
- 124
- 附加生產力
- 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5-7-29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44
- 主題
- 37
- 精華
- 0
- 積分
- 368
- UID
- 52542
 
|
原文章由 G-Ma 於 07-10-4 16:03 硐表 
國際學校, 私校已經存在多年, 負擔得起的人讀優質一點的學校已不是今天的事. 這是市場定律, 家長願意支付學費, 學校可以增加多一些資源, 聘請多一點外籍老師, 課程亦可以特別編制. 這些都不是香港獨有, 全世界都是 ...
有家庭教育當然好, 但這不是必然的. 不要因有什麼的父母或家庭就好似判死刑一樣,
有父母的輔助是好, 但唔係人人有的. 好以日前判疏忽照顧3名子女的26歲媽媽一樣, 只在怨因自己也是年幼時被疏忽照顧, 所以………. 那是現時所說的………. 沒有好父母好家庭, 好似判死刑一樣. 但如果當日女人入讀到好的學校, 有老師關心和教育, 相信也不會好似現在咁差. 正因為佢沒好父母好家庭, 大家就label左佢, 佢由細至大都被label了. 但當然, 自己自愛也好重要, 但問題係無人願意俾機會這類係嘛….. 好似現在小孩未變壞, 但學校也reject佢啦! 咁佢點有機會變好呀? 好學校能教出好學生, 不會是單單因為學生天生優秀吧!? 沒有家庭配合當然事倍用半, 但問題係沒有了一半的人就連學校的一半也被reject呢!
直言的一句, 學校都係想找一些佢地認為好的學生來教之嘛, 咁可以易d保證畢業生的質素, 係咪? 咁一般的咪只有去一般學校喔, 係咪? 如果直資私校對自己教學咁有信心咁有熱誠, 可以不安排interview, 以抽籤用抽申請人都得姐. 或first in first come都得呀!
[ 本文章最後由 小兒兒 於 07-10-4 16:44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