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國際學校 鼓勵家長自己教子女中文
查看: 18126|回覆: 99
go

鼓勵家長自己教子女中文 [複製鏈接]

Rank: 3Rank: 3


165
1#
發表於 07-8-1 08:30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各位好!

很多家長都覺得中文很難敎,讀國際學校的家長喜歡國際學校的學習模式,但又擔心子女不懂中文,很多時都要去補習社或請中文補習老師,但我始終覺得這樣是有限的,因為父母若果懂中文,最好是自己從日常生活中,幫助子女學習中文。
我囡囡是在國際學校讀,到畢業後轉入本地幼稚園讀高班,九月份將會升讀本地小學,我這樣安排是希望她不用面對本地幼稚園著重抄寫的方式學習中文,她的中文是由我自己敎,在這轉變的過程中完全沒有問題,而且她的中文和英文語感都很好。所以我希望同各位份享小小經驗,因為我認為小朋友最好的教師是父母,透過不同的遊戲,不但能夠幫助子女學習,也有助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有助父母從小掌握子女的學習模式,了解子女的學習程度,更有助為她選取適合他們的學校,可以一舉多得。

語文學習可以分為四個範疇,包括聽、講、讀和寫,這四個範疇由淺至深是聽、講、讀和寫,而寫的意思是能夠運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意念。所以抄寫對於小朋友學中文只會產生困難的感覺。

以下我會先就嬰幼兒時期的父母,簡單介紹聽和講兩方面可以做和注意的事情。

聽方面家長可以做甚麼呢?

三歲以前我是用全中文與她溝通,我不會夾雜任何英文字在中間,我也會和她說英文故事,看芝麻街等英文dvd等,只是講中文就全中文、講英文就全英文,每晚用十五至半小時全家人用英文溝通是個唔錯的方法,相反以英語為主的,每晚用十至十五分鐘用全中文溝通。
這樣做是因為我知道嬰幼兒階段她對四周環境的認識是最重要,要探索和認識四周的事物,最好的語言當然是母語啦!
每晚用十至十五分鐘講第二語言,是希望讓刺激他們的腦細胞對這語言的反應,可以睇VCD、電視新聞、收音機、CD也可以。

父母要注意
(1)的事情是不要說BB話,即車車、咩咩(代替羊)等。
(2)不防自少就用成人的說話方式和語法與他們溝通,以提升小朋友的語感。
(3)若是雙職家庭,每晚用半小時便可以,時間長短不是重要,重要過程你和小朋友是否投入,若二歲以下,可以隨手拿本小朋友的書,和子女解說書中的事物,又或與他們一同看看相簿,這也是很不錯的選擇,你會發現六七個月的小朋友己經可以認識你家族朋友了。

講方面

講是著重嬰幼兒的表達方面自己的需要,家長最了解自己的小朋友懂得說那些字或詞,所以當子女能夠和你表達自己的需要便要給他們回應及讚賞,以鼓勵他們多說話。

到子女兩三歲時己可以用簡單的句子表達自己時,家長可以透過回應時,修改他們的句語,例如小朋友說:「我要..奶」時你回應時便可以說:「你要飲奶呀!」這樣他們聽到「飲奶」的詞語,經過多次你的回應,他們漸漸地會掌握到「飲奶」這詞語的意思和用法。

家長注意事項︰
(1)  家長回應時不必每每要小朋友重覆說一次你所修正的句子,因為這樣只會影響他們的自信心。
(2)  平時小朋友要甚麼時好,若果他們已學會的字詞時,必須透過口語表達才給他們,例如:子女已識講「奶」時,只少要說:「奶」家長才給他奶。所以家長要知道子女的能夠,然後求才會有適當的要求和知道如何提升子女的能力。

不過這樣做父母就要很留意子女的說話,給予適當的回應,這是很重要,這樣不但能夠增強嬰幼兒的自信心,這也增強子女與願意與父母溝通的意識,是雙向溝通的基礎,父母在這過程所花的時間是非常值得的,就算雙職父母,每晚抽十至十五分鐘也可以了。

若果子女已過了三歲,入讀國際幼稚園後,便要視乎父母的長遠計劃,不過講真現在全世界都望著中國,懂得中文將來是必要,所以建議父母每晚至少用半小時,與子女用全中文溝通,可以玩一些遊戲,如飛行棋、過三關等,在這過程中,小朋友會學會到很多的知識的如:數學的一一對應、數數、顏色等的概念;還有社交禮儀中的輪流的意思;情緒智商中的如何面對失敗等。
過三關是一個很有趣的遊戲,小朋友可以運用到寫的能力,初時家長可以視乎子女的能力,用簡單的圖畫,若果小朋友小肌肉未發展得很好,可以利用玩具和印仔玩,讓小朋友掌?握了玩法後,再加以變化,多用不同的圖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星形等。家長若化些心思,小朋友會不但可以掌握不同形狀的名稱,更可以在過程中透過你發問讓子女認識不同形狀的外形特徵,在這輕鬆的氣氛吓學習的知識比在補充練習中所習得的更能持久和加以運用。

分享到這裏希望各位能夠嘗試運用,看似好像與中文沒有直接關係,因要明白,中文的文字是以圖象和形聲字有關,所以增加子女對空間、圖象的敏感度是重要,其次小朋友在這不段溝通和接觸中文的過程中,會增加他們中文字詞彙的記憶,當這些字詞彙以文字形式出現時便會事半功倍了。

因此說子女學習中文,是必須從生常生活開始,補習老師和補習社只會跟著某一課程來教,很難從生活中應用出來,對於讀國際學校的小朋友就更少機會運用,興趣自然會減,加上中文的文字和語法都幾難學,若果不得其法,反而會使他們失去興趣甚至反感就唔好啦!

[ 本文章最後由 tojanice_ma 於 07-8-1 08:37 編輯 ]
   2    0    0    0


1049
100#
發表於 08-12-9 23:1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3Rank: 3


165
99#
發表於 08-12-7 23:29 |只看該作者
對不起!這麼遲才回覆,因為是否出名的INTERNATIONAL SCHOOL不重要,最重要是你小朋友的生活習慣,因為一所是上午校一所是下午校,你小朋友是否要有午睡的習慣,或是晚上很夜才睡覺呢?若果習慣是很遲才起床,那麼可能返下午班,而習慣早睡早起的就上午班好些。
而你小朋友是返二歲班的話,就需要選一間較近家好些,因為小朋友年紀細,若有不適也較方便去學校接返家中。
若是三歲班就真的要視乎你們的取捨了,最重要是你小寶寶的性格及作息為首要考慮。你們也不要太大壓力,就算真的不好/不適合,大不了咪轉校。

Rank: 3Rank: 3


455
98#
發表於 08-12-4 00:50 |只看該作者
Thanks for your tips.  可以提示一下係比較學校時的一點依據, 不過我要係這幾日就決定是否接受一所international kinder的offer, 因為到deadline俾deposit啦.

原帖由 tojanice_ma 於 08-12-1 16:43 發表
一個適合時間表必須每天音樂及體能合共至少有卅分鐘。另外可以留意靜態的學習活動時間會否過長,例如主題時間最多廿至卅分鐘要有其他的活動,若果三小時的半日班,用上一時小時或以上作為中、英及普通話的時段便太多了。
...

Rank: 3Rank: 3


165
97#
發表於 08-12-1 17:16 |只看該作者
在小學雜談中,偶然閱讀到一些家長為了升小一的子女的成績問題而煩惱,這時就會想起囡囡剛升小一時我的擔憂,特別當見到默書、測驗、考試不合格就火都來了,我為你請假、買那麼多補充練習、請補習老師、返補習班等等,你竟然考了這成績......,這都是很多就讀本地小學的家長的心聲或寫照。(不過正在讀國際學校的家長唔知會否擔心子女在某些表現會比本地學生差少少呢?)
其實這時候卻是我們成人最需要更需要冷靜,我也經歷過,事實證明只是責罵子女也於事無補(我親身經驗),不如平心靜氣與子女由頭至尾看一次paper,找出那些是她做得好的(大讚特讚,不要打沉她的自信心),那些錯在粗心大意,那些是她不識(如不識讀、不明白意思、唔明老師要求等等教返她)往後的功課若有類似的練習會著她看己試做,她做到咪即有進步。

小朋友學語文分聽、講、讀和寫四部份,聽-到了小學階段很多時用了聽一段說話或話事後,答一些理解的問題,比較解單,小朋友都容易做到。而家長可以做的就好像之前的家長提議可以多與小朋友朗讀故事、詩歌、散文、兒歌、經卷等等。然後可以與小朋友傾吓他們對這些文學作品的理解;分享他們的喜惡等等,不要睇少這些步驟,因為做得好是講、讀及寫的基本工來了。

講-就比較聽難些,因為小朋友要因應睇完一些圖畫、文章等等,用自己的說話表達出來,到新高中課程,講更要在小組中就某一個題目發表自己的見解。
而小學就要在小組活動中能夠表達自己的意見,學習與同學合作等等。小朋友能否把自己心中所想表達出來,這就關乎自信心的問題了,他們識講與勇於在小組或班上發表是兩回事。做家長就要小心,平日是否多與子女溝通?是否每次子女的提議都給否決了?我們有沒有問子女意見後,未聽完他的話就不同意呢?還是我們會多問為甚麼?你點解會有這想法?讓他們有更多機會表達及整理自己的思路呢?我們有否試過明知會碰釘子都與她們一同碰碰呢?這不單是自信心的建立,過程中也很多表達的機會以及邏輯思維的訓練。

讀-方面我同意故事是非常非常好的選擇,但若果晚上做完功課已很夜時,小朋友根本再沒有太多精神再讀故事不如早點上床休息,精神不足再難進行學習。早上起床,精神好些,這時可以同子女讀一小段兒歌、課文、詩詞、兒童散文這些兒童的文學作品,因為這些作品用的淺語,兒童較易掌握,花的時間又不多,而且兒童讀多幾次便背了,不要少會這些字或詞彙,到了造句或作文時便有很用了。

寫-方面我同意日記、週記是非常好的選擇,因為這些都是子女的親身經驗,從這開始是最好不過,是他們自己的事情,更沒有對與錯,教作文我喜歡用腦震盪的方法記錄下來,即就她喜歡的主題,把她想寫的想記下來,我不會批評或否定她,然後請她再認真地把想要寫的次序用數字在副題記錄下來,嘗試用講一次出來(可以用mp3錄下來,給他自己聽吓,不通順的改吓),最後用文字記錄下來,能力好的就可以即時寫作了。這方法用在週記或日記都可以。

語感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建立起來,各位家長不要被分數拉著鼻子走,老師為了方便統計以分數作記錄是必須的,我們作家長必須冷靜地幫助子女找出自己的強弱,強的地方多加讚賞及提升能力的要求。弱的地方便因應能力慢慢補救,就好像我們學習一些新科技一樣,需要時間慢慢適應與練習才能掌握一樣。

我們父母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我們要小心,也要互相鼓勵,才能幫助子女對自己的能力、優點與缺點有正面的認識,他們才能夠茁壯成長。
原帖由 tojanice_ma 於 08-12-1 16:45 發表
我在王國誌的親子活動、教養分享的分類內分享

Rank: 3Rank: 3


165
96#
發表於 08-12-1 16:45 |只看該作者
我在王國誌的親子活動、教養分享的分類內分享

原帖由 CreamBlue 於 08-11-29 01:46 發表
請問你在王國誌會放在那一個分類分享?

Rank: 3Rank: 3


165
95#
發表於 08-12-1 16:43 |只看該作者

回覆 # 的文章

一個適合時間表必須每天音樂及體能合共至少有卅分鐘。另外可以留意靜態的學習活動時間會否過長,例如主題時間最多廿至卅分鐘要有其他的活動,若果三小時的半日班,用上一時小時或以上作為中、英及普通話的時段便太多了。
也可以留意學校的活動編排會否在最後一節是茶點,若有這所幼稚園的行政編排便過於以行政主導了,因為幼兒早上八時多便上學或上校車,要到將近十一時才可以有點食物或水喝便不好,而且剛吃完茶點回家便會影響午餐了。

Rank: 3Rank: 3


420
94#
發表於 08-11-29 11:03 |只看該作者
Mighty

我覺得Singapore跟中國内地一樣,他們的教學模式、目標、方法等都是依照國家的一套規定,另外在教材方面也都是統一的,非常有系統,這是香港至今都沒有做到的。

原帖由 Mighty 於 08-8-11 17:30 發表
Hi

其実口音方面不説了、SINGAPORE人有他的独特口音、香港人的也有非常重的広東人口音、、、。


但我非常想知道為何SINGAPOREANS的英文遠超香港人。 您説得非常對、上一代的英文比較現在20-30余歳的「年軽人」都要好 ...

Rank: 3Rank: 3


455
93#
發表於 08-11-29 01:46 |只看該作者
請問你在王國誌會放在那一個分類分享?

原帖由 tojanice_ma 於 08-11-13 02:37 發表
現在我剛剛開始試在王國誌慢慢整理有關家長如何在家教子女中文的文章,各位如果有興趣可以去看看,也可以分享大家的經驗。

Rank: 3Rank: 3


455
92#
發表於 08-11-29 01:42 |只看該作者
tojanice_ma,

正在處於為兒子選nusery煩惱, 因同時有一local kinder 及一所不大出名的international kinder取錄了兒子, local kinder上午班且學校與住處相距遠一點, 但international kinder下午班及比較接近住處, 兩校同樣需要坐校車, 報讀international kinder原因與你為大女安排讀國際學校相似, 不想他太小年紀便抄寫, 想培養他自發學習的性情, 因剛看到你分享教導小孩學中文, 多謝你的分享, 很開心係到遇到同路知音人.

對於你之前所提及
""有些幼稚園雖說是國際學校,以幼兒為本,但當你細心看看他們的時間表,課室運用,活動內容你便知道並非他們所語的。實際小朋友在那三個小時所經歷的是很緊迫和很快的工作效率才能完成的。""
你認為一個合適所提的時間表應如何?

[ 本帖最後由 CreamBlue 於 08-11-29 02:04 編輯 ]

Rank: 3Rank: 3


165
91#
發表於 08-11-13 02:37 |只看該作者
現在我剛剛開始試在王國誌慢慢整理有關家長如何在家教子女中文的文章,各位如果有興趣可以去看看,也可以分享大家的經驗。

Rank: 3Rank: 3


165
90#
發表於 08-10-13 16:56 |只看該作者
這陣子很忙,很少上來了。
開學都已兩個多月了,各位子女對新學期都應適應不少了。
大家還有沒有自己在家教中文呢?
這段日子由於忙著備課,真沒有太多時間來教子女,幸好大囡今年二年級,她的進步也很明顯,花在做工作的時間也少了。所以可以多看一些書,近兩個月由於工作關係,多睇了一些有關兒童文學的書,也開始每晚和兩個囡囡一起讀三字經,發覺她們比我想中還有興趣,每天讀吓讀吓,她們就背了下來,相信這有有助訓練她們的記憶力。
訓練記憶力的遊戲也有很多唔知道大家的小朋友喜歡玩甚麼遊戲呢?
遊戲名稱︰考記憶
年齡︰二至三歲
用具︰大毛巾一條,細毛巾一條,玩具三至四樣︰如紅色車仔、子獅子、杯、碟
步驟︰
1) 家長把一大毛巾(最好白色)放在桌子上,然後一件一件玩具取出並請小朋友說說玩具的名稱及特徵,最後把三至四樣玩具,放在大毛巾上,再用小毛巾放在把所有玩具上面。
2)家長逐一取出玩具,最後只有一件在小毛巾下面,請小朋友猜猜裏面還有那件玩具。
挑戰級︰
1)家長可以請小朋友數數小毛巾下面有那些三至四玩具
2)又或家長可以用語言形容自己心中所想的玩具,如︰那件玩具是我很喜歡的紅色的; 那件玩具有四個輪子的直至小朋友猜到你心目中的玩具為勝。
3)又可以讓小朋友來出題,家長估,這樣又可以訓練幼兒的語言表達力之餘,更有助家長觀察小朋友的詞彙及組織和分析能力。

希望大家可以在家試吓,若果有兩個小朋友,更可以由大小朋友出題給弟妹玩。

Rank: 6Rank: 6


6805
89#
發表於 08-8-11 17:30 |只看該作者
Hi

其実口音方面不説了、SINGAPORE人有他的独特口音、香港人的也有非常重的広東人口音、、、。


但我非常想知道為何SINGAPOREANS的英文遠超香港人。 您説得非常對、上一代的英文比較現在20-30余歳的「年軽人」都要好。 説真、我是属於上一代的了 、我在一般普通英中読書、会考也只有D、但第一份工的BOSS是西人、整天都是以用英文為主對答、没有問題。  我的年代、父母只是忙於工作、根本没有時間和金銭培養、為何為我們又比現在的程度好?  不知這様想對不對、我們在TEENAGER時非常喜歓聴folk songs 的、那時候的folk songs都很有意思、聴得多了不知不覚中、也会融会貫通。  現今聴folk songs的年軽人少、這有影響(関係)嗎?
Mighty
love you for you
自分に負けるな!!

Rank: 3Rank: 3


165
88#
發表於 08-8-6 03:33 |只看該作者
mighty

唔知道你對這問題有何高見呢?

我愚見是人是群體動物,當你身處環境中自然就會學習身邊的人事物,當你生處於singapore時自然說話用當地的口音、生活方式及意識形態等這很自然的,因為你需要得到他們的認同和肯定,我們可能覺得他們尾音怪怪的,但是當地人一聽就知道我們不是當地人啦!

在星加坡學校是使用英語及國語來教學,校內(老師與學生、學生之間)的溝通語言是英文和普通話,相反本地學校就算英文學校,第一溝通語言始終是廣東話,很難就這樣直接比較。

但我同樣有感,為甚麼我們的英語讀了那麼多年,還這麼差呢?反觀我們上一代的師兄師姐他們的英文水平又為甚麼會比我們高那麼多,他們未必每個都有在國際學校就讀、沒有返甚麼英文補習班、學校更不會像現在的花那麼多心思來教導英文、又沒有外藉英語老師在校協助;日常運用英語的機會比我們更少啦,但他們的英語水平卻很高,原因何在呢?
記得有一晚遇到一位的士司機,他已一把年紀了,聽到他在用英語講電話,卻把我和丈夫嚇了一跳,無論口音、用字、句子、語氣等等都讓我們知道其英語水平是非常非常高的,他從何而學呢?

外在的環境是可以幫助我們,但我覺得個人是有一定的責任,個人的努力卻很重要,作為母親的我當然希望把最好的給子女,但是若果我為子女考慮太多,每事為她安排好,久而久之他便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和方向了。

唔知幾時讀書只為了考試?
唔知幾時讀書只為了父母?
唔知幾時考試只有一百分?
唔知幾時讀書不再是讀書?
唔知幾時學習不再是從錯誤中學習?
唔知幾時失敗不再是成功之母?

好對唔住突然有感而發縱使離了題,我也想發發嘮叨。
我們作父母的都很希望為子女安排到最好的,選最好的學校;在教導知識上花盡心思;但同時我們大家也要互相鼓勵提醒,多些聽子女想要甚麼;留多些空間讓子女思考自己真正想點;協助他們找到方向,定下目標;嘗試計劃與實行;然後在過程中多從不同的角度協助他們分析各種利弊;總結經驗;然後再重新起步。

學習語文除了環境、課程、工具外,個人的努力是在這一切之上,當個體願意花上心力一定可以克服一切的困難而習得知識的。

原文章由 Mighty 於 08-7-10 21:50 發表
TOJANICE_MA 因蝦米提及singapore的教育問題、我就有個疑問、為何singapore的人的英文口音這様重、応該如何説、、、、、有点像Malaysian Chinese的英文、尾音怪怪的、所以我對他們的英文発音有懐疑、但我認識的都是在SINGAPORE土生土長的、我不 ...

[ 本文章最後由 tojanice_ma 於 08-8-6 04:01 編輯 ]

Rank: 2


34
87#
發表於 08-7-11 08:48 |只看該作者
tojanice_ma

那其實會否像你之前所說的, 孩子母語是廣東話, 除課堂外, 就會只聽/講廣東話, 課堂上學生多數時間只聽, 講的機會不會太多, 那....會否影響孩子的英/國語能力?

Rank: 6Rank: 6


6805
86#
發表於 08-7-10 21:50 |只看該作者
TOJANICE_MA 因蝦米提及singapore的教育問題、我就有個疑問、為何singapore的人的英文口音這様重、応該如何説、、、、、有点像Malaysian Chinese的英文、尾音怪怪的、所以我對他們的英文発音有懐疑、但我認識的都是在SINGAPORE土生土長的、我不是指在SIS的学生。 對這、JANICE有何意見。  但SINGAPOREANS的英文聴力、及流暢程度、就遠遠超越一般在本地学校読書的香港人。  請指教。

Rank: 5Rank: 5


1136
85#
發表於 08-7-10 21:00 |只看該作者
妳的分享真的好有用, 我都希望可以咁樣教導囡囡.

原文章由 tojanice_ma 於 08-7-10 09:54 發表
大家好嗎?暑期開始了,唔知大家有沒有與小朋友一同訂定暑期目標呢?

和小女一同訂了希望在今個暑期好好溫習英文,希望下年度的英文成績可以再好些。

因為考試後不用做功課,可以有多些時間與囡囡一同閱讀課外書,今次我是要她 ...

Rank: 3Rank: 3


165
84#
發表於 08-7-10 16:01 |只看該作者
小朋友學「兩文三語」是絕對無問題,但作為家長必須給預小朋友充足時間來學習,因為小朋友的腦袋在出生時已達至成人的容量,但卻在不停把無用到的部份剪除,若給予幼兒多方面的刺激可以有助發揮其潛在的能力,但幼兒同時學多種語言卻要多些時間才能掌握,因為腦袋需要時間進行整理及分析,才能運用出來。
所以有些小朋友他們的長輩說鄉下話、家庭傭工英文、父母可能是廣東話及普通話,這些小朋友往往很遲才能說話,這正是他們比使用單一語言的嬰幼兒需要更多時間來學習不同的語言,而語言先是聽、講、讀和寫。所以小朋友能夠聽得明多種語言,但講卻很遲才懂正是這個原因。

其實現在香港的國際學校不少都有英語及普通話的課程,星加坡國際學校是較為著重訓練兒童的自律和守規,與美式的國際學校不同,那一類國際學校好些就視乎不同家長的要求。
原文章由 蝦米 於 08-7-10 10:48 發表
tojanice_ma

如真的想子女學好兩文三語, 像星加坡國際這類學校會好些嗎?
廣東話孩子一定懂聽, 因父母母語都是廣東話, 學校教的是國語(學簡體字)和英語, 一個6歲的小孩要同一時間學3種語言, 會否太難? 會否變成"兩頭 ...

Rank: 2


34
83#
發表於 08-7-10 10:48 |只看該作者
tojanice_ma

如真的想子女學好兩文三語, 像星加坡國際這類學校會好些嗎?
廣東話孩子一定懂聽, 因父母母語都是廣東話, 學校教的是國語(學簡體字)和英語, 一個6歲的小孩要同一時間學3種語言, 會否太難? 會否變成"兩頭唔到岸"!?

Rank: 3Rank: 3


165
82#
發表於 08-7-10 09:54 |只看該作者
大家好嗎?暑期開始了,唔知大家有沒有與小朋友一同訂定暑期目標呢?

和小女一同訂了希望在今個暑期好好溫習英文,希望下年度的英文成績可以再好些。

因為考試後不用做功課,可以有多些時間與囡囡一同閱讀課外書,今次我是要她每天朗讀一本中文和英文的故事書,英文是讀書海出版社「新閱讀360」第二天或隔一兩天後給他做隨書附送的工作紙,看看她能夠理解幾多和記得幾多故事內容,很開心因為她經過一年的時間,她不但能自己朗讀而且還能自己完成工作紙不用我協助她解題,我覺得這除了是她的努力外,學校的教導也十分重要,自她升讀小一後,每天做完功課和完成樂器的練習後都已經到了睡覺的時間,根本沒有時間這樣和她讀書,她有這樣的進步我已很開心。我打算當她能夠讀完到8級後就讓她到書局選一套的連續小說看了。
現在問題是中文書籍了,從前我很喜歡購買英文書,特別內容豐富和富幻想的書,但有系統的中文閱書的書就沒有了,大家有沒有適合書籍可以介紹呢?
原文章由 tojanice_ma 於 08-6-9 02:10 發表
我也曾用flash card的形式來幫我細囡認字,同樣發覺她也能認讀很多生字,對她的閱讀是有一定的幫助,我對flash card 的認識不多,但是我要細囡認讀的字咭都是一些具體而她熟識的東西,如狗、貓、杯等等,這是有助她在一段文字中 ...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