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7 小時
- 最後登錄
- 20-4-24
- 國民生產力
- 8
- 附加生產力
- 161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5-12-3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1
- 主題
- 5
- 精華
- 0
- 積分
- 190
- UID
- 66382
 
|
自閉症無藥醫 三歲前發現易改善 (都市日報)
昨日是聯合國提高自閉症意識日,有專家指,若發現身邊的小朋友對自己的名字沒有反應,語言發展比同齡兒童慢,不能與別人持續對話,又或者過分執?於一些習慣,例如行同一條路線回校、只會吃同一種食物等,以上徵狀都可能是患有自閉症或有自閉傾向,千萬莫遲疑,盡快診斷可盡早幫助小朋友改善行為。
根據聯合國的資料顯示,自閉症是一種增長最快的嚴重兒童發展障礙,發病率是每150名兒童中有一人患上,男孩子尤其嚴重,每94名中就有一人患病。自閉症兒童的數目比兒童糖尿病、兒童癌症及兒童愛滋病人數的總和更高,而且目前無藥物可治癒。香港政府2006年的調查顯示,自閉症的發病率為0.67%,即全港有46,000名自閉症人士,較1995年政府所統計的13,200人激增兩倍半。
前線醫護缺乏訓練
由於本港現時前線醫護人員沒有接受訓練如何盡早甄別自閉症兒童,以及缺乏有效甄別自閉症兒童的工具,直接導致本港大部分自閉兒童錯失早期干預的黃金機會,而延遲接受改善訓練,又極大機會衍生嚴重情緒及行為問題,令家長頭痛不已。根據邁步自閉症兒童訓練中心於本年初進行的調查顯示(調查包括222名6歲以下自閉症兒童),平均診斷年齡為2歲10個月,約有五成的自閉症幼兒要在2歲6個月以後才被轉介作診斷評估,甚至有兩成以上的孩子是在3歲6個月以後才被轉介到評估中心。
甄別簡單莫錯過治療良機
臨床心理學家黃馨儀表示,對自閉兒童早期干預的黃金機會是在3歲之前,可惜本港2006年的平均診斷年齡是2歲9個月,到了2008年反而延遲至2歲10個月,而從健康院轉介至醫生作出診斷到接受治療,一般需要接近兩年時間,反映對自閉症兒童的支援嚴重不足。
而曾經進行有關自閉症兒童之家及自閉症評估工具研究的臨床心理學家朱嘉麗表示,利用CHAT(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科學引證的方法,家長可以自行初步甄別18個月至30個月的幼兒,方法簡單,第一部分為9題觀察孩子問卷,而第二部分則是5個幼兒動作小測試(表),效果理想。 (都市)
家長心聲
2006年4月,卓楠剛滿一歲半,媽咪就警覺地發現小卓楠對外界的事物極少有反應,仍不會說話,甚至連簡單的詞語亦欠奉,6月即帶他到健康院作檢查,雖然7月即往政府評估中心作評估卻一直未能得出診斷。
細心的卓媽(左圖)於是自行尋找非政府機構的協助,終於在網上獲得邁步自閉症兒童訓練中心的幫助,為果然患有自閉症的卓楠作出治療改善行動,經過一年的療程,小卓楠已順利就讀主流幼稚園,但是仍堅持半日療程半年後,卓媽開心地表示,今年3月終於可以開始融入全日制的幼稚園課程。
回顧當初,卓媽非常慶幸自己可以盡早為卓楠作出診斷及治療,讓患病的卓楠重回正常生活圈。 (都市)
自閉症幼兒甄別評估(適合18個月以上幼兒使用)
問卷
他喜歡你搖他、在你膝上跳或類似的動作嗎? 是□ 否□
他喜歡和其他孩子玩耍嗎? 是□ 否□
他喜歡攀爬梯級或梳化等物件嗎? 是□ 否□
他喜歡玩「叭叭吱」或「捕呢呢」嗎? 是□ 否□
他喜歡玩假想遊戲,例如煮飯仔、假扮聽電話或其他假想遊戲嗎? 是□ 否□
他有沒有用自己的食指指?物件來表示想要? 是□ 否□
他有沒有用自己的食指指?物件來表示對該物件有興趣? 是□ 否□
他懂得正確把玩細小的玩具(例如車仔或積木),而非舔、咬或扔掉它們? 是□ 否□
他會不會親自拿物件給你看? 是□ 否□
觀察項目小測試
目光接觸:孩子與你有眼神接觸嗎? 是□ 否□
視線轉移:先吸引孩子注意,然後指向房間另一端的物件,說「看!那兒有(玩具名稱)!」留意孩子的臉。孩子會望向那玩具嗎? 是□ 否□
假想遊戲:先吸引孩子注意,然後給他一個玩具茶杯及茶壺,說「倒杯茶茶啦!」觀察孩子能否模仿倒茶、喝茶的動作。 是□ 否□
指物件:對孩子說:「燈燈呢?」孩子會用他的食指指出燈的位置嗎? 是□ 否□
砌積木:孩子能否砌高三塊積木? 是□ 否□
分析結果: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未能做到
問卷的第2、4、5、6、7及第9條及觀察項目的第2、3、4,都是顯示孩子社交能力較為弱。如同時間家長發現他的語言能力較同齡兒童為弱,則建議家長與醫生商討,有需要時轉介至母嬰健康院或衛生署轄下的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作詳細的評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