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45度青年
查看: 10532|回覆: 28
go

45度青年 [複製鏈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728
1#
發表於 24-8-27 09:1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45度青年

卷又卷不動躺又躺不平?
媒體:呵護“45度青年”的人生熱情

澎湃新聞 04-11 09:20



一段時間以來,作為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躺平”和“內卷”的說法在年輕群體中頗為流行。而隨著“卷又卷不動,躺又躺不平”成為新晉流行語,“45度青年”一詞也逐漸流行。

**********

一段時間以來,作為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躺平”和“內卷”的說法在年輕群體中頗為流行。而隨著“卷又卷不動,躺又躺不平”成為新晉流行語,“45度青年”一詞也逐漸走入網絡視野,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何謂“45度青年”?通俗地講,就是面對現實生活,大家選擇了“半卷不卷,半躺不躺”的折中人生。如果說0度意味著徹底“躺平”,90度代表著拼命“內卷”,那麼45度前傾的姿態則提供了另外一種答案,既沒有擰緊發條,也沒有頹廢懶散,似乎在人生姿態上達成了某種平衡。

正如有人自嘲“嘴上喊躺平,身體卻誠實內卷”,其實很多人都不甘於苟且平庸,企盼在茫茫人海脫穎而出,卻又實在難以應付高強度的壓力和競爭,於是只能在兩個極端狀態之間反復橫跳。由此可見,“45度青年”雖有很大的自嘲成分,卻也包含了相當的糾結與無奈。

“45度人生”流行,很大程度上折射了某種社會心態。高速運轉的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不確定性強,學業就業、結婚生子、老人贍養等諸多現實壓力客觀存在,“卷不動”是力有不逮,“躺不平”屬心有不甘。尤其是當代年輕人更加重視個人價值,面對理想與現實間的落差,難免陷入自我懷疑。這種語境下,45度的姿態其實保留了幾分銳意向上的熱情與積極。不過,在“卷”與“躺”的互博之下,大多數人很難面面俱到“既要、又要”,往往是“既不能、也不能”。久而久之,也難免成為一種心理內耗,反而更讓人疲憊猶疑。

在不確定的世界摸索出路,是每一代人的必修課。古人早有言:“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年輕往往意味著迷茫,也意味著有更多嘗試的機會。在前行過程中,除了學會勇敢試錯、自我和解,更需要傾聽與理解,更期待“前浪”幫上一把、送上一程。

每一代人都每一代人的責任,也都有不同的壓力,面對問題,終究要靠自己解決,終究還得大膽一些、勇敢一些,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機會,也是給年輕時的自己一個更滿意的交代。

正如45度亦象徵蓄勢待發的起跑姿勢,無論什麼時代,年輕人永遠是最有熱血、最有朝氣的群體。呵護夢想、呵護熱情,給年輕人提供更多廣闊的舞台、更多嘗試的機會、更多鼓勵的掌聲、更多現實的支持,才能幫助他們創造精彩、邁向成熟。

******

我這個港燦間中收到國內朋友的信息,內捲、躺平聽過很多了,有個網絡新名詞又幾有意思。


   1    0    0    0

Rank: 7Rank: 7Rank: 7


11344
2#
發表於 24-8-27 09:26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4-8-27 09:19
45度青年

卷又卷不動躺又躺不平?
能屈能伸.才是好漢.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728
3#
發表於 24-8-27 09:39 |只看該作者
“爛尾娃”一個扎心的新詞來了
育兒成長法

2024-07-18 09:19

畢業季、就業季,刷到很多視頻說,畢業的大學生多,就業的崗位少,一個女大學生找工作面試30次,每天都在崩潰的邊緣。

於是出現了一個很扎心的新名詞“爛尾娃”。

從家長的角度說,家長為培養孩子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財力,上最好的小學初中高中,孩子考上了大學,但是大學畢業走向社會,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畢業即失業,從而成了“爛尾娃”,和爛尾樓很像。

比如,有個香港富翁,培養三個孩子,花了六千萬,一個孩子平均花了兩千萬。但是三個孩子都在家裡躺平,這個就是爛尾了。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高校擴招致使畢業生數量大幅增加。每年數百萬大學畢業生湧入就業市場,就業競爭壓力空前。

同時,高校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脫節,部分專業畢業生過剩,新興領域卻人才短缺。這使得許多畢業生專業與市場需求不匹配,就業難度增大。

其次,經濟形勢不穩定。

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背景下,企業招聘需求相對減少,要求卻提高。
他們更傾向於招聘有經驗、能迅速為企業創造價值的人才,這對於剛剛走出校門的應屆畢業生來說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門檻。

再者,部分大學生自身就業觀念有問題。

一些學生工作期望過高,追求高薪、舒適、穩定,忽視自身能力和市場實際。還有些學生大學期間缺乏明確職業規劃,沒有注重培養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求職時缺乏競爭力。

防止爛尾娃風險父母怎麼做

現在這個年代,大學生相當於以前的中專生,在人人基本都是大學生的時代,畢業能不能就業確實是一個現實問題,所以這種情況下,父母把家裡全部資金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普通人,為了避免教育爛尾,不要把家裡全部資金投到孩子的教育上,該重視教育還重視,該培養孩子還得培養孩子,但是孩子的教育費用應只佔家庭收入的一小部分,並且父母可以放平心態,不要再焦慮孩子的學習了,孩子大概率都是能上大學的。

張雪峰老師曾說,子女的教育費用別超過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如果達到一半或用盡全家之力,這不是對孩子好,而是對自己和家庭認知不清。當你過度在孩子身上投入大量金錢和時間時,你對孩子的要求會很高,這會讓孩子背負巨大壓力。

想想也是這個道理,全家之力都集中到了孩子身上,如果孩子再不是讀書的料,家長精神會崩潰的。

而如果只投入了三分之一的家庭收入在孩子的教育上,就可以防止爛尾娃風險。

其實投資孩子的教育和創業一樣,是個無底洞,結果怎樣,不是能掌控的。

因此,在這裡也勸各位父母,不要把全部的精力財力投到孩子的教育上。

孩子畢業後,不論工作怎樣,先讓孩子幹起來。最好不要讓孩子在家呆著超過半年,超過半年,孩子習慣了有父母養著,就會開始擺爛。

對於“爛尾娃”,你怎麼看?

******

另一個潮語,也適合香港現在情況!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1344
4#
發表於 24-8-27 10:01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4-8-27 09:39
“爛尾娃”一個扎心的新詞來了
育兒成長法
e個問題.較複雜.家庭背景.孩子心態.
環境同伴...都有影響.

並不等於家中有錢冇錢問題.
家中貧困.
當讀書完成.
理所當然.盡快找工作.分擔家庭負擔.

一一一一一一一

我的中學同學.
我每年主動搞三五次聚會.
由之前大家孩子去讀大學情況.
講到而家. 大部分孩子都畢業轉投工作.

就我自己.細仔大學考試完畢.大約一個星期.
已經搵工.第二個禮拜.就已經返工.
呢份講一返.就已經兩年. (大囝情況差不多.)

另一位同學.孩子喺英國完成學業之前.
已經一直留意.申請工作.
喺英國冇特別好工作.即時返香港.
返到香港.係兩間大學申請工作崗位.
兩間大學都有職位提供.選擇好.即時上班.

由另兩位同學.
孩子畢業了.不知道是否因為找不到目標?
還是唔係好踏實?
有或者未玩夠?
工作上總是反反覆覆.
沒有路向.
或者是.以為大學畢業了.要求與現實不符!

一一一一一

就我細仔情況.
大學畢業.
已經係一般常態.
基本上.有一部分同學都是大學畢業水平.
大學畢業.已經不是什麼了不起事情.

反而.進入工作狀態.
係另一條跑道的開始.

呢一條跑道.
越早發力.
越見功效.

一一一一一

可能.如題: 爛尾娃.

就是畢業後.
上職場的基礎.打壞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728
5#
發表於 24-8-27 10:13 |只看該作者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8-27 10:01
e個問題.較複雜.家庭背景.孩子心態.
環境同伴...都有影響.

你兩個仔都係踏實嘅人,在讀書及工作都緊守本份,你教導有方。

爛尾娃這詞只係講部份國內年輕人人,要天時地利人和才會產生。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1344
6#
發表於 24-8-27 10:44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4-8-27 10:13
你兩個仔都係踏實嘅人,在讀書及工作都緊守本份,你教導有方。

爛尾娃這詞只係講部份國內年輕人人,要天 ...
謝謝!
我完全不敢去評價: 教導有方.

我們是生活而已.

我也有偶然反思: 方法是否做得好?做得到?
往往.結果是順其自然. 孩子有孩子的際遇和福份.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728
7#
發表於 24-8-27 12:02 |只看該作者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8-27 10:44
謝謝!
我完全不敢去評價: 教導有方.

我都同意,有時順其自然最好嘅。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3171
8#
發表於 24-8-27 13:04 |只看該作者
新一代未經歷過人浮於事嘅環境,一畢業撞正經濟不景其實好慘,尤其是想留在大城市打拼嗰一班,冇人脈冇關係,壓力山大。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728
9#
發表於 24-8-27 19:31 |只看該作者
akys 發表於 24-8-27 13:04
新一代未經歷過人浮於事嘅環境,一畢業撞正經濟不景其實好慘,尤其是想留在大城市打拼嗰一班,冇人脈冇關係 ...

都係嘅。

香港年輕這一批同樣面對人浮於事,經濟不景,不過那些「先進」EK家長,就講風涼話。

任何地方政府都保障自己公民,香港例外,求其一百大就高材通,合理嘅係香港缺乏嘅人材才開放,到現在又再放大非一百大也收,但要對口,找對口比一百大更重要。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3171
10#
發表於 24-8-27 20:11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4-8-27 19:31
都係嘅。

香港年輕這一批同樣面對人浮於事,經濟不景,不過那些「先進」EK家長,就講風涼話。

眼見耳聞,產業痿縮,我偏向悲觀,除非另有agenda, 我估好多高材通好快冇嘢做要走,呢度嘅開支唔嘢少,工資未必頂得住。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728
11#
發表於 24-8-27 21:33 |只看該作者
akys 發表於 24-8-27 20:11
眼見耳聞,產業痿縮,我偏向悲觀,除非另有agenda, 我估好多高材通好快冇嘢做要走,呢度嘅開支唔嘢少,工 ...

我冇乜理高材通,我反而擔心這幾年的畢業生點算,醫護人員千幾個位,公務員,其他呢?

高材通計划一直冇深度考慮香港缺乏的人才,只考慮百大是懶及幼稚的想法及決定。

之前cow 網友分享過日本的吸納人材汁划,考慮年紀,年收入,工作經驗,學科,世界著名大學,資產。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2876
12#
發表於 24-8-27 21:49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4-8-27 10:13
你兩個仔都係踏實嘅人,在讀書及工作都緊守本份,你教導有方。

爛尾娃這詞只係講部份國內年輕人人,要天 ...

學到新詞了。國內是很卷,有本事的卷到國外去了。
唔知海外有冇呢啲情況?
當地年輕人容易找到工作嗎?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728
13#
發表於 24-8-27 22:28 |只看該作者
twobirds 發表於 24-8-27 21:49
學到新詞了。國內是很卷,有本事的卷到國外去了。
唔知海外有冇呢啲情況?
當地年輕人容易找到工作嗎?


我覺得最明顯的分別係外國普遍入息稅相對高,高薪低薪除稅後的disposable incomes拉得近啲。

另外外國冇中國人/亞洲人咁歧視藍領,不會一窩風去做白領或者金領。他們也不介意做partime 或者時薪。

國內有一個獨特社會現象,一孩政策,所以幾個原生家庭寄望在一個孩子。

而且國內上一代有大學學位是小數,對孩子的期望好高。

外國就算有內部競爭,因為上面四點觀察,所以冇國內內卷咁嚴重,可能較少產生爛尾娃。

不過外國父母不一定全額供書教學,所以很多年輕人都是靠學貸完成大學學位,包括學士及研究院,中國人父母通常會負擔全部或者大部份費用,外國年輕人較多中學大學去做part time幫補学费生活費。

外國找工作不難,但搵香港人及國內人認為有體面,高工資工作也是高度競爭性。

外國年輕人的心態及家長期望跟我哋唔同,轉難比較,感覺上壓力細啲。

在外國一樣有躺平,一樣有好拼搏,我見到係拼搏嘅多,躺平嘅少。可能我認識嘅係白人白領金領父母為主,所以有偏斜傾向。如果黑人或者拉丁美洲人又會不同。

我的外國圈子不是很大,可能有明顯biased,可以聽多些其他網友分享。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2Rank: 12Rank: 12


54425
14#
發表於 24-8-27 23:21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4-8-27 22:28
我覺得最明顯的分別係外國普遍入息稅相對高,高薪低薪除稅後的disposable incomes拉得近啲。

另外外國冇 ...
陳sir知我對英國比較熟悉啲。其實英國都真係唔少躺平一族,好多甚至係跨代躺平,呢啲係高稅高福利社會引嚟嘅後果。主要係啲草根階層,當做咗交完稅後原來同咩都唔做等攞失業金(仲有council housing)分別不大,咁咪躺平唔做囉。呢啲家庭嘅小朋友見家長都係咁,更加冇動力去爭取上流。

Rank: 12Rank: 12Rank: 12


54425
15#
發表於 24-8-27 23:2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eastiebistro 於 24-8-27 23:35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4-8-27 22:28
我覺得最明顯的分別係外國普遍入息稅相對高,高薪低薪除稅後的disposable incomes拉得近啲。

另外外國冇 ...

----

Rank: 12Rank: 12Rank: 12


54425
16#
發表於 24-8-27 23:2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eastiebistro 於 24-8-27 23:34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4-8-27 22:28
我覺得最明顯的分別係外國普遍入息稅相對高,高薪低薪除稅後的disposable incomes拉得近啲。

另外外國冇 ...

----

Rank: 12Rank: 12Rank: 12


54425
17#
發表於 24-8-27 23:2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eastiebistro 於 24-8-27 23:34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4-8-27 22:28
我覺得最明顯的分別係外國普遍入息稅相對高,高薪低薪除稅後的disposable incomes拉得近啲。

另外外國冇 ...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728
18#
發表於 24-8-27 23:29 |只看該作者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4-8-27 23:23
陳sir知我對英國比較熟悉啲。其實英國都真係唔少躺平一族,好多甚至係跨代躺平,呢啲係高稅高福利社會引嚟 ...

重要嘅事要講三次,loud and clear.

起碼不是啃老!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2Rank: 12Rank: 12


54425
19#
發表於 24-8-27 23:3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eastiebistro 於 24-8-27 23:34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4-8-27 22:28
我覺得最明顯的分別係外國普遍入息稅相對高,高薪低薪除稅後的disposable incomes拉得近啲。

另外外國冇 ...
----

Rank: 12Rank: 12Rank: 12


54425
20#
發表於 24-8-27 23:36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4-8-27 23:29
重要嘅事要講三次,loud and clear.

起碼不是啃老!
EK系統保養都係有啲問題,可能經濟唔好冇錢維修...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 回覆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