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5486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8-4
- 國民生產力
- 71
- 附加生產力
- 88212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6-10-23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30445
- 主題
- 291
- 精華
- 3
- 積分
- 118728
- UID
- 107125
   
|
“爛尾娃”一個扎心的新詞來了
育兒成長法
2024-07-18 09:19
畢業季、就業季,刷到很多視頻說,畢業的大學生多,就業的崗位少,一個女大學生找工作面試30次,每天都在崩潰的邊緣。
於是出現了一個很扎心的新名詞“爛尾娃”。
從家長的角度說,家長為培養孩子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財力,上最好的小學初中高中,孩子考上了大學,但是大學畢業走向社會,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畢業即失業,從而成了“爛尾娃”,和爛尾樓很像。
比如,有個香港富翁,培養三個孩子,花了六千萬,一個孩子平均花了兩千萬。但是三個孩子都在家裡躺平,這個就是爛尾了。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高校擴招致使畢業生數量大幅增加。每年數百萬大學畢業生湧入就業市場,就業競爭壓力空前。
同時,高校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脫節,部分專業畢業生過剩,新興領域卻人才短缺。這使得許多畢業生專業與市場需求不匹配,就業難度增大。
其次,經濟形勢不穩定。
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背景下,企業招聘需求相對減少,要求卻提高。
他們更傾向於招聘有經驗、能迅速為企業創造價值的人才,這對於剛剛走出校門的應屆畢業生來說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門檻。
再者,部分大學生自身就業觀念有問題。
一些學生工作期望過高,追求高薪、舒適、穩定,忽視自身能力和市場實際。還有些學生大學期間缺乏明確職業規劃,沒有注重培養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求職時缺乏競爭力。
防止爛尾娃風險父母怎麼做
現在這個年代,大學生相當於以前的中專生,在人人基本都是大學生的時代,畢業能不能就業確實是一個現實問題,所以這種情況下,父母把家裡全部資金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普通人,為了避免教育爛尾,不要把家裡全部資金投到孩子的教育上,該重視教育還重視,該培養孩子還得培養孩子,但是孩子的教育費用應只佔家庭收入的一小部分,並且父母可以放平心態,不要再焦慮孩子的學習了,孩子大概率都是能上大學的。
張雪峰老師曾說,子女的教育費用別超過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如果達到一半或用盡全家之力,這不是對孩子好,而是對自己和家庭認知不清。當你過度在孩子身上投入大量金錢和時間時,你對孩子的要求會很高,這會讓孩子背負巨大壓力。
想想也是這個道理,全家之力都集中到了孩子身上,如果孩子再不是讀書的料,家長精神會崩潰的。
而如果只投入了三分之一的家庭收入在孩子的教育上,就可以防止爛尾娃風險。
其實投資孩子的教育和創業一樣,是個無底洞,結果怎樣,不是能掌控的。
因此,在這裡也勸各位父母,不要把全部的精力財力投到孩子的教育上。
孩子畢業後,不論工作怎樣,先讓孩子幹起來。最好不要讓孩子在家呆著超過半年,超過半年,孩子習慣了有父母養著,就會開始擺爛。
對於“爛尾娃”,你怎麼看?
******
另一個潮語,也適合香港現在情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