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的真正意義?
發新帖
查看: 1935|回覆: 0
go

[其他] 「課外活動」的真正意義? [複製鏈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419
1#
發表於 19-3-25 11:2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作者: 張子暉


經常聽到家長埋怨上小學後沒有玩樂時間,更没有親子時間;因為大家都埋首於功課、默書、溫習考試。每逢考試季節,週末時的遊樂場亦見清靜。上小學後,全日制的課時令家長挑選課外活動時變得更目標為本。有見家長只選擇參加一些可以代表學校的項目,然後日復夜、夜復日的操練、排練。目的是要入團或成為校隊,可惜漠視了本身該活動的真正意義。有的更因為未能應付功課,刪減了子女的課外活動。


形形式式的教育中心,充斥於市場,尤其在幼教範疇,課程多不勝數。現今的幼稚園生,不到K3已練得一身好武功,從不間斷的比賽、練習已令他們在台上台下也揮灑自如。充滿自信的他們就是要面對「升小」的面試。家長們用心良苦,實在應記一功。不得不承認,透過比賽、表演,能訓練小朋友的自信;舞台經驗能使人成熟,面對陌生人便不會太怯場。以下的一個例子,看看能否令大家有所反思:


陳太太有一對子女,哥哥性格單純、比較害羞、不善於辭令、亦没有特異功能、在升小面試中全軍覆沒,陳太太十分失望。到小女兒踏入K1時,她告訴自己要用盡全力讓女兒入讀神校。打從K1開始,小女兒參加中、英、普朗誦比賽、故事演講比賽、英語話劇、中樂、跳舞、面試班 …… 小女兒每天的時間表也排得密密麻麻,陳太太目的只有一個 —– 務必讓女兒在人前充滿自信、不怯場、一副大家閨秀的模樣。女兒天資聰敏、樣子甜美,確是人見人愛。最後,她成功了。


這一個例子可能比較極端,但作者明白媽媽的苦心。説實話,我替她高興,更為她擔心。


即到親子王國睇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