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託兒人手不足 服務券難治本(沈帥青) ...
發新帖
查看: 731|回覆: 1
go

託兒人手不足 服務券難治本(沈帥青)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217
1#
發表於 18-11-29 12:2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本地託兒服務不足,政府時下正考慮推出託兒服務券,惟資助家長進入私人市場帶來的問題,同樣需要解決。


本地託兒服務不足,令基層家庭難脫貧。政府時下正考慮推出託兒服務券,資助家長在私企託兒,然而外國經驗反映可能帶來服務質素下降等問題,且長遠更需增加託兒人手。


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出席電台節目時透露,政府正考慮以服務券形式為基層家庭提供幼稚園課餘託管服務。他表示,時下半日或全日制學生皆較早下課,提供服務券有望紓緩家長照顧孩子的壓力,以及釋放更多勞動力。


港14幼兒 爭1託兒所名額


本港公營託兒服務名額嚴重不足,據政府統計處2015/16年度數據,本港0至6歲的幼兒人數達逾40萬人,但6歲以下的日間託兒所名額只有近3萬個,即約14個人爭一個名額。立法會議員張超雄今年亦指出,自己得悉有家長自懷孕5個月後,便拿着超聲波相片開始輪候資助獨立幼兒中心服務,惟其女兒出世超過1年才有位。


公營託兒服務不足,並非本地獨有的問題,外國亦早已想到向私人市場借力。澳洲政府的Child Care Subsidy計劃,資助家長為13歲或以下兒童物色受政府認可的私營託兒服務;荷蘭稅務局亦有所謂Kinderopvangtoeslag的託兒服務津貼,以今年為標準,家長若需使用日間託兒服務,每小時可獲7.45歐元資助,課餘託管則可每小時得6.95歐元。


此類津貼確有助紓緩公營託兒服務壓力。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Mildred E. Warner的研究顯示,澳洲公營託兒服務使用比重,由1991年的58%降至2002年的25%,荷蘭公營託兒服務所佔比例,亦由1999年的80%,跌至2006年的50%。


但私人市場崛起,未必代表家長需求得到解決。Warner表示澳洲及荷蘭的私營託兒服務皆集中在市區等需求量較大的地區,較為偏遠的地區卻照樣供應短缺。


公共服務私營化 質素易降


公共服務私營化更可能令服務質素下降。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Marcia K. Meyers指出,美國的託兒服務劵計劃可追溯至列根年代,當時的聯邦政府為節省公共開支,將託兒責任推至私人市場,欠缺監管之餘,亦令服務質素大打折扣。


此或在本地已有前車可鑑,港府早自2013年實施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讓長者可以選擇私營養老服務,但本地社工組織社工復興運動曾在2015年高調反對「院舍券」,認為私營養老院面對高昂租金,令他們在空間及人手比例等方面較遜色,無法提高服務質素。


歸根究柢,本地託兒服務最大問題仍是從業員不足。港府更應想法增加人手,例如參考新加坡政府的Partner Operator Scheme、與私企合作培訓育兒人手,甚或借鑑台灣政府,藉「親屬保母」計劃將家長的親戚培訓成合資格保母。


本地託兒服務不足問題急需重視,但資助家長進入私人市場,可能帶來其他問題,政府需有配套,以免事倍功半。







撰文 : 沈帥青
欄名 : 港是港非

   0    0    0    0

Rank: 5Rank: 5


3700
2#
發表於 18-11-30 05:56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怎會人手不足,香港還有一大堆坐著不幹活的業主,網民,茶客,雀友和綜援者,這些勞動力還未釋放,更實在問題是託兒服務生意利錢不吸引,被租金一棍打死。收費多少?請個姐姐回來照顧不是更劃算?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