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學習不應設時限(石鏡泉)
發新帖
查看: 509|回覆: 1
go

學習不應設時限(石鏡泉)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7-10-31 14:3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有關注青年自殺問題的團體促政府於本年內,為訂立標準學習時數展開討論。大家要搞清楚,在校「上課時間」並不完全等同於「學習時間」,若令下一代誤以為「吸收知識和技能應有時間限制」,後果可以是災難性的。


「正視青年自殺社工陣綫」最近以問卷形式,調查1,242名受訪者對贊成設立「標準學時」的意見。結果逾90%受訪者,1,160人贊成訂立標準學時,其中86%認為應包括校內上課時間;有59%認為「做功課」及「校內非上課」的時間都應列入;逾半數人認為,標準應設在「一日7小時」,有約兩成人則建議「一日5小時」。值得留意的是,這1,242人中有約700人為中學生,58人為小學生,140人為家長,其餘約400人為老師及社工。


若這類調查只為取悅部分概念模糊的人,或爭取年輕人或家長的掌聲、好感甚至選票,而犧牲了「社會要求人好學、終身學習」這個正面信息的話,年輕一代因而不再好學,以追求新的知識和技能,日後社會將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學業壓力與學習、成績,甚至上課時間多寡分別有多大的關係,還待探討,但撇開香港教育現況,兒童及青少年好學、勤學,這種學習態度,最終會是誰人獲益?標準學時參照標準工時的「公平」原則,認為︰既然成年人有「工作—生活」平衡,為甚麼學生不可講求「學習—生活」平衡?即使有人會認為,工作成果是由僱主獨享了,但學習的成果其他人卻掠奪不了,這又是誰人獲益?學習要有時間限制,那麼,打機會否限時,而吃飯又有沒有個「標準」食量的規定?


學習得苦悶才使學生覺得時間漫長而要求設「學時」,若打機可以打足25小時,他們也會恨一天24小時不夠用!


今時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的功課量大,我們十分認同,而且要還學生童年;但請不要混淆了在校上課或做功課的時間與學習時間(「學時」),令下一代誤以為,學習也要限時限刻,這絕不符合知識型社會發展的需要。


社會大部分人都會贊同,所有學生都需要有時間,以培養興趣、運動、社交、認識社會、親子、玩樂等,但那都要看家長、學校,甚至青少年怎樣分配時間。


大家都應該有讀過,在先秦時代,蘇秦懸樑刺股才得獲六國封相的故事,很明顯,他犧牲了睡眠時間,而家人給他的壓力也十分巨大。若學習時間標準化,年輕一代可能會以為,學多一點是自己吃虧而不是終身受用的話,只會耽誤了他們的人生。




撰文: 石老師工作室 敢批評,提意見;求共融,齊築福。
欄名: 為理發聲



   0    0    0    0

Rank: 5Rank: 5


2301
2#
發表於 17-10-31 16:02 |只看該作者
作息有時,生活有序。不是學習時数越多越好吧,要平衡才是。

要分兩个概念:[學習]及[做學問]

石sir過份擔憂了,[學習]優劣不應在時量多寡,應在傳授知識技巧素質的優劣來决定。

[做學問]才是一個终身學習的追求態度,那管你是二十四小時不眠不休的[做學問]。

[學習]後才會[做學問],是兩个階段及層次,石老師混淆了两者吧。
長遠及個別家庭文化及康樂策略督導關注組委員會召集人
Long-term and Individual Families Culture and Leisure Strategy Steering Concern Group Committee Convener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