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海外留學 【短片】入境政策舉棋不定 耶魯:新學年美大學海外收生勢 ...
發新帖
查看: 731|回覆: 1
go

【短片】入境政策舉棋不定 耶魯:新學年美大學海外收生勢減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1#
發表於 17-10-21 12:5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短片】入境政策舉棋不定 耶魯:新學年美大學海外收生勢減少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加強入境審查,多次強推入境禁令。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國際事務副校長劉易斯(Pericles Lewis)估計,今年報讀美國大學整體海外學生數量將會減少,同時強調「名牌大學」不受影響。學生則更擔心畢業後難以取得工作簽證,未能就離開校園作好準備。


2016年全美大學海外學生數量達1.2萬人,按年上升6.5%,再創歷史新高。但海外學生數量持續增加趨勢,有可能在新學生結束。耶魯大學主管全球策略及國際事務的副校長劉易斯(Pericles Lewis)表示,目前全美大學仍未完成新學年收生程序,但她按研究機構分析估計,約3分之1大學收生數量將下降,約3分之1收生人數持平,餘下3分之1、主要是「名牌大學」才有望保持增長。

劉易斯透露,耶魯大學今年海外學生報讀人數,較去年增加約7%,但所有科目中,有兩科報讀人數下跌,「暫時未看新政府的政策,造成實際影響,但我們有學生要花更長時間,經過極端嚴格的審批,才取得美國簽證」,另一方面,她預期美國政府收緊發出「H1B」工作簽證的條件及數量,「學生對此感到相當關注」。

來自巴西、明年畢業的歷史系學生羅德里格斯(Daniela Rodrigues)坦言,對前路感到不穩(uncertainty),「(移民入境)政策很難預測,即使巴西不是『麻煩』國家,但我也不清楚能否取得簽證,留在美國工作」。醫學院學生、來自非洲尼日利亞的烏古(Nelson Ugwu)則說,美國大選後種族問題增加,「多次收到教務長電郵,鼓勵我們隨時找他傾訴」。

同樣位於康涅狄格州、與耶魯相距不同15分鐘車程的紐黑文大學(University of New Haven),今年增聘人手前往中國、東南亞等地招生。該校海外收生部高級副主任西瓦達桑(Shobi Sivadasan)承認,美國年內發生多次大型種族爭議、嚴重槍擊案,「海外家長開始尋找美國以外,更合適子女升學的地點」。

為維持收生量,西瓦達桑表示,該校向海外學生提供更豐厚獎學金,「全校約一半海外學生,獲批一定比例獎學金」;另外,學校又在課程上著手,提供更具特色的如刑事司法及犯罪學、互聯網保安、國家安全等學位。


   1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2#
發表於 17-10-23 16:3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7-10-23 16:32 編輯

【短片】留美人數下降 台僑設獎學金鼓勵台灣學子赴美




過去10年,台灣學生留美人數明顯下降。除了2015年略為反彈外,幾乎年年都是負成長。教育部統計,去年度台灣赴美留學人數為21,127人,不但較90年代的鼎盛時期少了四成,台灣更成為近年來亞洲唯一留美人數負增長的國家。對於這樣的景況,台僑感到憂心忡忡,認為這代表國家的競爭力不再。為了鼓勵學子赴美,殷勤文教公益基金會和世台聯合基金會特地與洛杉磯台北經文處合作,選出6位學生,並頒發各1萬美元(約7.8萬港元)獎助學金,獎勵他們優秀的表現。


「我們的留學生每年都在減少,當我聽到這個訊息時,就決定應該要幫助台灣的留學生」。殷勤文教公益基金會董事長殷敏寬表示,過去自己長期與加州州立大學合作,提供獎學金給清寒學生。「但是當時不清楚自己幫助的是誰,也不了解他們有甚麼樣的需求」,而現在能夠將實質幫助提供給家鄉學子,讓她覺得很有意義。

殷敏寬說,過去許多台灣的優秀人才,都是在美國完成高等學業後返鄉效力的留學生,也因此幫助台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她認為,能留在美國的台灣人,在美國社會替家鄉努力發言,對台美關係有極大幫助。她表示,發現「經濟」是留學生的重要考量,因此決定從去年起發起這個活動。殷敏寬苦笑說,由於申請人都很優秀,因此抉擇的過程讓她十分頭大,「主要看他們對社區公益是否熱心,而第一條件當然是挑選家境清寒、有需求的學生」。

「因為我曾經轉換領域,所以我需要更多時間了解醫學知識,而這筆獎學金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學習」。本次受獎人之一的廖睿瑜是彰化孩子,目前就讀加州大學弗賽德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並致力於腦癌病患血管新生的相關研究。她表示,即使腦癌在各類癌症中並不算常見,但以目前的醫學技術來講,治癒的機率還是相對來得低,而她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夠為腦癌病人帶來新的希望。廖睿瑜直言,這次的獎學金對自己的幫助很大,她希望未來畢業後能夠投入業界,讓研究成果能造福更多的人。

而另一位受獎人楊千陞,則是就讀於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C)電機工程學博士班。他表示,自己這次是透過洛杉磯經文處得到相關資訊,才申請了這筆獎學金。面對目前台灣留學生赴美銳減的問題,楊千陞也提出自身想法,「在台灣的學界與業界裏,適合博士的職缺並不多......所以對許多人來講,他們並不願做這樣的投資,而我認為這個獎學金有拋磚引玉的效果」。他強調,在異域留學是一筆不小的投資,只要能夠得到幫助,就會有更多人投入國外的學術領域。

殷敏寬說,去年舉辦第一次獎助學金活動後,回響十分熱烈,「後來也紛紛收到受獎人的回報,發現他們的研究成果被登在期刊上面,覺得自己做這件事很有意義」。她強調這個獎學金不但會繼續辦下去,以後更會逐漸增加受獎名額,希望能夠幫助更多有需求的台灣孩子,「一定要這麼做,因為以後他們都會成為台灣的棟樑」。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